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有植物金钱松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保护 被引量:36
1
作者 魏学智 胡玉熹 +1 位作者 林金星 王献溥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9年第A09期73-77,共5页
关键词 金钱松 生物学特性 濒危机制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城盐湖群落生物生态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海燕 李琪 +1 位作者 单玉蓉 张海建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9-452,共4页
 运城盐湖植物群落结构简单 ,种类组成贫乏 ,总覆盖度 2 0 %~ 80 % ,变化幅度大 ,1m2内仅有优势种 1~ 2个。植物群落类型与土壤含盐量关系密切。同种植物地上部和根部Na+含量随土壤盐度的降低而降低 ,且地上部的降低幅度大于根部。...  运城盐湖植物群落结构简单 ,种类组成贫乏 ,总覆盖度 2 0 %~ 80 % ,变化幅度大 ,1m2内仅有优势种 1~ 2个。植物群落类型与土壤含盐量关系密切。同种植物地上部和根部Na+含量随土壤盐度的降低而降低 ,且地上部的降低幅度大于根部。不同种类植物的Na+、K+、Na/K比含量差异很大。随着土壤盐分的下降 ,地上部灰分含量也下降。讨论了其可能的变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城盐湖 植物群落 生态学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霍山森林群落主要种生态位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毕润成 王祎玲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198-205,共8页
将山西霍山每 50 m海拔段作为一个样方调查区 ,作 4个 1 0 0 m2的样方 ,从山麓海拔90 0 m到山顶 2 354m,共作样方 52个 ,将海拔作为一条反映水、热、土壤等环境因子的综合资源轴 ,将群落类型作为反映种群互惠、竞争关系的另一综合资源... 将山西霍山每 50 m海拔段作为一个样方调查区 ,作 4个 1 0 0 m2的样方 ,从山麓海拔90 0 m到山顶 2 354m,共作样方 52个 ,将海拔作为一条反映水、热、土壤等环境因子的综合资源轴 ,将群落类型作为反映种群互惠、竞争关系的另一综合资源轴 ,选择该区 1 2种乔木 ,1 5种灌木 ,计测其在 2条轴上的资源选择性系数 ( L)、生态位宽度 ( B)和乔木之间、灌木之间以及乔灌木之间的生态重叠值 ( O)。结果表明 :L值愈小 ,B值愈大 ,物种的资源利用能力愈强 ,生态幅度愈大 ,对某一资源的依赖性愈小 ;反之亦然。比较同一资源轴上的不同的 L值和 B值 ,可反映物种的优势程度和区分能力 ,相同生活型种间的重叠值既可作为反映种间生态学相似性的指标 ,也可作为判断种间有无竞争可能的参考 ,不同生活型种间重叠值的大小则可作为判断种间依存和相似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霍山 森林群落 生态位 种间关系 夏绿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之我见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海珠 张先云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54-54,40,共2页
关键词 生物学 教学 探究性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霍山森林群落的排序 被引量:1
5
作者 毕润成 阎桂琴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3年第4期338-344,共7页
运用主分量分析法对霍山东、西两坡的105个样方进行了排序。前3个主分量占总信息量的70%左右。降维效果良好。排序图中,样方间距离抽象地表达了群落间的生态学相关程度。据此将所作样方划分为若干群系,分析了群落随环境梯度变化的规律... 运用主分量分析法对霍山东、西两坡的105个样方进行了排序。前3个主分量占总信息量的70%左右。降维效果良好。排序图中,样方间距离抽象地表达了群落间的生态学相关程度。据此将所作样方划分为若干群系,分析了群落随环境梯度变化的规律、预测了群落演替的趋向。从而证明PCA法在该区森林群落研究中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群落 植物生态学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城盐湖十种耐盐植物体内无机及有机溶质含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张海燕 范哲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52-358,共7页
运城盐湖的 1 0种耐盐植物体内的有机及无机溶质含量差异较大。总无机溶质含量在各种植物间的变化幅度小于总有机溶质 ,其中双子叶植物 (除二色补血草外 )地上部 K+ 含量及 K/Na比均低于单子叶植物 ,而双子叶植物地上部的Na+ 含量明显... 运城盐湖的 1 0种耐盐植物体内的有机及无机溶质含量差异较大。总无机溶质含量在各种植物间的变化幅度小于总有机溶质 ,其中双子叶植物 (除二色补血草外 )地上部 K+ 含量及 K/Na比均低于单子叶植物 ,而双子叶植物地上部的Na+ 含量明显高于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 (除二色补血草外 )的 Na/Cl>1 ,而单子叶植物的 Na/Cl≈ 1。二色补血草的二价离子 Ca2 +和 Mg2 +含量较高。单子叶植物的可溶性糖及游离氨基酸含量高于双子叶植物 (除枸杞外 ) ,碱莞、盐角草、盐地碱蓬、碱地肤、二色补血草的脯氨酸含量均较低 ( <7μmol/g FW) ,且脯氨酸占游离氨基酸的比例高于其它植物。另外还计算了各种溶质占 COP的百分比 ,并讨论了它们在植物渗透调节过程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盐植物 比较研究 运城盐湖 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 无机离子 有机溶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阜康荒漠地区叉毛蓬居群的遗传结构和分化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祎玲 闫桂琴 +3 位作者 徐莉 李珊 张林静 赵桂仿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700-704,共5页
应用RAPD技术,对新疆阜康荒漠地区叉毛蓬进行了居群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用14个随机引物对5个叉毛蓬亚居群的98个个体进行了RAPD扩增,共检出3919条扩增片段,多态带3868条,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8.7%;2Shannon多样性指数 HPOP/HSP=0.6933 ... 应用RAPD技术,对新疆阜康荒漠地区叉毛蓬进行了居群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用14个随机引物对5个叉毛蓬亚居群的98个个体进行了RAPD扩增,共检出3919条扩增片段,多态带3868条,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8.7%;2Shannon多样性指数 HPOP/HSP=0.6933 和Nei基因多样性指数 HS/HT=0.6948 显示出大部分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叉毛蓬亚居群内,遗传分化系数 GST=0.3052 表明亚居群间的分子变异占居群总遗传变异的30%以上;35个叉毛蓬亚居群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1817,变异范围从0.1258到0.2445,与同一物种亚种间遗传距离的变幅较一致 0.02~0.20 ,表明5个亚居群间产生了遗传分化;4叉毛蓬亚居群的基因流Nm=1.138,低于一般广布种的基因流水平 Nm=1.881 ,且远低于毛乌素沙地柠条的基因流 Nm=5.9529 ,相对有限的基因流可能在叉毛蓬居群遗传分化的维持中起着作用.以上分析表明,尽管大部分的遗传多样性存在于叉毛蓬亚居群内,但5个亚居群间已有明显遗传分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阜康荒漠地区 叉毛蓬 居群 遗传结构 遗传分化 RA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庙台槭的居群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7
8
作者 李珊 阎桂琴 赵桂仿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 研究庙台槭 (AcermiaotaienseP.C.Tsoong)自然居群的遗传结构和种内遗传多样性。方法 选取 20条RAPD随机引物对 3个庙台槭居群的 39个个体进行PCR扩增得到一系列 0, 1数据,用Popgen32,AMOVA和SPSS9. 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 目的 研究庙台槭 (AcermiaotaienseP.C.Tsoong)自然居群的遗传结构和种内遗传多样性。方法 选取 20条RAPD随机引物对 3个庙台槭居群的 39个个体进行PCR扩增得到一系列 0, 1数据,用Popgen32,AMOVA和SPSS9. 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条引物共检测到 128个RAPD位点,庙台槭物种水平的多态性位点比率为 53. 13%,居群水平的多态位点比率分别为秦岭中段南坡居群 42. 90%,中段北坡居群 18. 75%,秦岭西段居群 32. 78%。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显示 3个居群的个体有以彼此为中心的聚集趋势。庙台槭居群间基因流大小仅为Nm=0. 703 6。结论 庙台槭具有较低的遗传多样性,尤其是在居群水平上;庙台槭居群间已发生了强烈的遗传分化;庙台槭居群间的基因流很小,遗传漂变和随之而来的近交可能是刻划居群遗传结构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庙台槭 保护遗传学 RA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青枯病抗性AFLP图谱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郜刚 屈冬玉 +1 位作者 连勇 金黎平 《中国马铃薯》 2002年第3期131-133,共3页
通过温室单株抗病性的鉴定,选出了三个能够作为马铃薯青枯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病育种的亲本。利用AFLP分子标记的方法检测了它们基因组的DNA的多态性,并构建了其AFLP图谱,且有望应用于标记辅助的选择育种。
关键词 马铃薯 青枯病 抗性 AFLP图谱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螽科四种昆虫的核型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常岩林 廉振民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85-388,共4页
本文以螽斯精巢为实验材料 ,经过低渗、固定、压片、空气干燥、Giemsa染色制备染色体标本 ,对螽斯总科露螽科4种螽斯的核型进行了研究 ,结果Phaneropterafalcata2n♂ =27,Phaneropteragracilis2n♂ =25,Ducetiajaponica2n♂ =29,Isopser... 本文以螽斯精巢为实验材料 ,经过低渗、固定、压片、空气干燥、Giemsa染色制备染色体标本 ,对螽斯总科露螽科4种螽斯的核型进行了研究 ,结果Phaneropterafalcata2n♂ =27,Phaneropteragracilis2n♂ =25,Ducetiajaponica2n♂ =29,Isopserasp.2n♂ =31,均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性别决定机制均为XO♂/XX♀型 ,X染色体为染色体组中最大的染色体。作者认为 ,Isopserasp.(2n♂ =31)可能是露螽科中较原始的种类 ,Ducetiajaponica(2n♂ =29),Phaneropterafalcata(2n♂ =27),Phaneropteragracilis(2n♂ =25)可能是由2n♂ =31进化来的衔接融合在露螽科染色体进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螽斯 染色体 核型 露螽科 直翅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盐地碱蓬体内无机离子含量分布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35
11
作者 张海燕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29-135,共7页
用不同浓度 Na Cl溶液处理盐地碱蓬 (Suaeda salsa)植株后 ,测定并比较老叶、幼叶及根部的无机离子含量和对 K的选择性。叶片及根部的 Na+、Cl-含量随盐度的增加而升高 ,且累积趋势相似。盐胁迫下根部 Na+ 、Cl- 及总离子含量 (K+ 、Na+... 用不同浓度 Na Cl溶液处理盐地碱蓬 (Suaeda salsa)植株后 ,测定并比较老叶、幼叶及根部的无机离子含量和对 K的选择性。叶片及根部的 Na+、Cl-含量随盐度的增加而升高 ,且累积趋势相似。盐胁迫下根部 Na+ 、Cl- 及总离子含量 (K+ 、Na+ 、Ca2 + 、NO- 3 、Cl- )明显低于叶片 ,说明盐地碱蓬在盐胁迫下 ,以叶片优先积累大量离子 (如 Na+ 、Cl- )为其适应特征。 Na Cl处理下 ,叶片的 K+ 、Ca2 + 含量低于对照 ,但随盐度的增加保持相对稳定 ,而根部 K+ 含量、K/Na比、对 K的选择性则高于叶片 ,这对盐胁迫下地上部的 K+亏缺有一定补偿作用。低盐度处理 (1 0 0 mmol/L Na Cl)促进 NO- 3 的吸收。另外随盐度的增加 ,叶片渗透势下降 ,渗透调节能力增强 ,幼叶渗透势低于老叶 ,但渗透调节能力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地碱蓬 盐胁迫 渗透势 无机离子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胁迫对耐旱性不同的小麦生长及溶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海燕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7-41,共5页
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耐旱性不同的两个小麦品种 (鲁麦 1 4和晋旱 47) ,研究了Na Cl胁迫对幼苗生长及几种溶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NaCl处理引起小麦幼苗株高及根长度下降 ,旱敏感品种鲁麦 1 4比耐旱品种晋旱 47下降幅度大。同时晋... 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耐旱性不同的两个小麦品种 (鲁麦 1 4和晋旱 47) ,研究了Na Cl胁迫对幼苗生长及几种溶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NaCl处理引起小麦幼苗株高及根长度下降 ,旱敏感品种鲁麦 1 4比耐旱品种晋旱 47下降幅度大。同时晋旱 47的Na+含量增加较缓慢 ,根部及地上部均表现出较强的拒Na+特性 ,无明显拒Cl- 性 ;脯氨酸和氨态氮含量增加 ,NO-3 含量下降平缓 ,根部K+含量保持相对稳定。说明晋旱 47的抗盐能力远远大于鲁麦 1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NACL胁迫 离子含量 耐旱性 耐盐性 生长 溶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蛩螽科一新种(直翅目:螽斯总科) 被引量:2
13
作者 常岩林 郑哲民 王宏毅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14-416,共3页
本文记述了螽斯总科蛩螽科一新种,长齿拟柯螽Pseudokuzicuslongidentatus,新种。该新种在雄性腹部末节背板、尾须和下生殖板同该属的已知种不同。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
关键词 直翅目 螽斯总科 蛩螽科 拟柯螽属 新种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胁迫对耐旱性不同的小麦细胞分裂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海燕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2-295,共4页
NaCl胁迫诱导耐旱性不同的小麦 (鲁麦 1 4和晋旱 47)胚根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 ,核畸变率和染色体畸变率与NaCl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结果还表明 :耐旱小麦晋旱
关键词 NACL胁迫 耐旱性 小麦 细胞分裂效应 细胞核畸变 染色体畸变 抗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胁迫对滨藜生长及其根和叶中无机离子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海燕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1年第5期409-415,共7页
用不同浓度的 Na Cl溶液处理滨藜 (Atriplex undulata)植株后发现 :1 0 0 mmol/LNa Cl促进滨藜地上部及根部生物量积累 ,高于 1 0 0 mmol/L Na Cl时 ,抑制其生长。各部位的Na+ 和 Cl- 含量随着 Na Cl浓度的升高明显增加。Na Cl处理下 ,... 用不同浓度的 Na Cl溶液处理滨藜 (Atriplex undulata)植株后发现 :1 0 0 mmol/LNa Cl促进滨藜地上部及根部生物量积累 ,高于 1 0 0 mmol/L Na Cl时 ,抑制其生长。各部位的Na+ 和 Cl- 含量随着 Na Cl浓度的升高明显增加。Na Cl处理下 ,叶片的 Na+ 和 Cl- 含量高于根部 ,幼叶高于老叶 ,且叶片的 K+ (除 5 0 0 mol/L Na Cl处理的老叶外 ) ,根部的 K+、Ca2 +和NO- 3 无显著变化。叶片的 Na/K比随 Na Cl浓度的升高而增加 ,但较高浓度时下降 (在老叶中 )或维持稳定 (在幼叶中 )。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 ,各部位对 K+ 的选择性 (相对于 Na+ )增加 ,渗透调节能力增强 ,渗透势降低。另外 ,还讨论了滨藜对盐渍生境的适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藜 NaCl 无机离子 渗透势 盐胁迫 生长 根叶 生境 植物 耐盐 泌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海燕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教育改革 植物生理学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螽斯科昆虫的核型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常岩林 廉振民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5-158,共4页
本文首次报道中国螽斯科 3种昆虫的染色体核型 ,结果表明 :中华螽斯Tettigoniachinensis 2n♂ =31均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暗褐蝈螽Gampsocleisobscura 2n♂ =31也均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中华寰螽Atlanticussinen sis 2n♂ =2 9第 1对染... 本文首次报道中国螽斯科 3种昆虫的染色体核型 ,结果表明 :中华螽斯Tettigoniachinensis 2n♂ =31均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暗褐蝈螽Gampsocleisobscura 2n♂ =31也均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中华寰螽Atlanticussinen sis 2n♂ =2 9第 1对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 ,其余为近端部着丝粒染色体。这 3种螽斯的性别决定机制均为X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核型 螽斯科 昆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型干酪研究现状及其副产品乳清的利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马俪珍 蒋福虎 +2 位作者 刘会平 张秀红 闫永刚 《中国乳业》 2001年第8期16-19,共4页
本文论述了混合型干酪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混合型干酪的副产品──乳清的特点、国内外乳清的利用状况、发酵型乳清饮料的研究意义等,并介绍了我们的研究成果,⑴影响混合乳凝乳特性的因素和最佳工艺条件;⑵替代皱胃酶的复合凝乳... 本文论述了混合型干酪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混合型干酪的副产品──乳清的特点、国内外乳清的利用状况、发酵型乳清饮料的研究意义等,并介绍了我们的研究成果,⑴影响混合乳凝乳特性的因素和最佳工艺条件;⑵替代皱胃酶的复合凝乳酶的种类和比例;⑶混合乳(豆乳和牛乳或花生乳和牛乳混合)半硬质干酪、融化干酪、新鲜干酪等的生产工艺;⑷乳清的发酵特性研究;⑸乳清饮料稳定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型干酪 乳清 加工工艺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质拟青霉侵染菜青虫致病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安建梅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4-16,共3页
应用电镜扫描技术观察了粉质拟青霉 990 5菌株对菜青虫的侵染过程 ,根据感病虫体外部症状进行病情分级 ,并应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了不同感病程度菜青虫虫体内部的组织病变情况。结果表明粉质拟青霉菌丝侵入菜青虫血腔后首先侵入脂肪体细胞 ... 应用电镜扫描技术观察了粉质拟青霉 990 5菌株对菜青虫的侵染过程 ,根据感病虫体外部症状进行病情分级 ,并应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了不同感病程度菜青虫虫体内部的组织病变情况。结果表明粉质拟青霉菌丝侵入菜青虫血腔后首先侵入脂肪体细胞 ,并证实脂肪体是粉质拟青霉繁殖最多的部位。致死状态表现为 :1级 ,感病菜青虫只是体壁出现病变 ,2级 ,菜青虫已死亡 ,体内各组织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 3级 ,菜青虫体内几乎所有的组织器官都已解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质拟青霉 菜青虫 致病过程 组织病理变化 蔬菜害虫 虫生真菌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种子休眠的破除与试管萌发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惠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96年第3期262-264,共3页
本文研究了山茱萸种子的吸水性,并用切端露胚法、浓硫酸处理、不同激素种类及浓度处理和低温层积两个半月后分别在培养皿中、土壤中、盛有湿沙的营养钵中及试管中进行种子萌发的试验,结果表明山茱萸种子休眠的原因除种皮限制;胚未完成... 本文研究了山茱萸种子的吸水性,并用切端露胚法、浓硫酸处理、不同激素种类及浓度处理和低温层积两个半月后分别在培养皿中、土壤中、盛有湿沙的营养钵中及试管中进行种子萌发的试验,结果表明山茱萸种子休眠的原因除种皮限制;胚未完成后熟或胚未完全发育;种皮中有抑制物质外还有土壤基质透气性差及其机械阻力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种子 休眠 试管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