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私塾”到“青桐树下”——《怀旧》与“文学教育”的现代转型 |
关海潮
|
《鲁迅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文学作品电影化改编的艺术对话与冲突 |
赵婕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3
|
宕江曾梗通舒声在山西襄汾(汾城)方言中的演变 |
赵变亲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4
|
读图时代文学理论教学的困境及其可行性路径探略 |
梁晓萍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5
|
山西沁水方言内部的语音差异 |
赵变亲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6
|
政治复调与民间狂欢: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农民文学理论的历史症候 |
冯波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7
|
统编高中语文外国文学篇目选取的现状、特点及与高师教学实践的衔接 |
张磊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8
|
谢朓任随郡王文学时间考 |
柏俊才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2
|
|
9
|
叶适的“言文之辨”与文学史观 |
郭庆财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0
|
多元文化中的戏说与文学经典重构 |
孙俊杰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1
|
唐蕃古道上的和亲使者与诗歌吟唱——由新出《唐郑惟忠墓志》展开的考察 |
于文哲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拓荒与人性的双重书写——评阿舍长篇小说《阿娜河畔》 |
梁贝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略论朱绍禹的语文学习思想 |
王光龙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0 |
0 |
|
14
|
陆倕梁代仕履及文学成就考述 |
柏俊才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5
|
明清山西旱灾危机与农事雩祭传统研究 |
石国伟
|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6
|
晚唐小品作家文学思想探源 |
李秀敏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1 |
0 |
|
17
|
张志公文学教育观及其当代意义 |
武永明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8
|
“乡土文学”:概念的理论想象与形构——以台湾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乡土文学论争为中心 |
郭俊超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9
|
山西题材电视剧的美学风格 |
陈建国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20
|
山西题材电视剧类型风格的文化探源 |
陈建国
|
《电影评介》
|
200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