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曾燠扬州幕府戏曲活动叙论 被引量:8
1
作者 杨飞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4-111,共8页
曾燠幕府是清代扬州地区以文事见称于时的重要团体。幕主人曾燠周围集聚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公事余暇或唱酬宴饮中往往伴有戏曲活动,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人幕宾对新剧的集中品评、题词;二是文人幕宾诗文记录中的观演剧活动;三是... 曾燠幕府是清代扬州地区以文事见称于时的重要团体。幕主人曾燠周围集聚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公事余暇或唱酬宴饮中往往伴有戏曲活动,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人幕宾对新剧的集中品评、题词;二是文人幕宾诗文记录中的观演剧活动;三是虽有部分文人未见其有在曾燠幕府的直接的戏曲活动的记录,但他们对戏曲的喜好亦可佐证其在曾燠幕府参与了部分戏曲活动。曾燠幕府呈现出戏曲幕宾众多、戏曲活动丰富、演出内容和形式多样化的特点。曾燠幕府戏曲活动的丰富性为扬州剧坛的兴盛及其成为乾嘉时期南方戏曲活动的中心提供了史料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燠幕府 扬州 戏曲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蹴鞠与戏曲关系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曹广华 范春义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04-206,共3页
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蹴鞠与戏曲的关系。二者在现在的学科分类中分属不同的门类,这是现代学术制度主动创建的结果,其实在前体育学科时期,它们同属中国传统文化滋养下成长起来的游艺形式,二者存在着和谐共生与和平竞争的关系。在长期的历... 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蹴鞠与戏曲的关系。二者在现在的学科分类中分属不同的门类,这是现代学术制度主动创建的结果,其实在前体育学科时期,它们同属中国传统文化滋养下成长起来的游艺形式,二者存在着和谐共生与和平竞争的关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由于各自功能不同,导致了戏曲兴盛而蹴鞠走向衰弱的现象。这一过程对于认识戏曲的未来命运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史 体育文化 蹴鞠 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台山佛教乐舞戏曲文化钩沉 被引量:3
3
作者 黎蔷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7-94,共8页
山西省五台山佛教文化宝库 ,不仅保存着卷帙浩繁的佛教文学艺术作品 ,而且还珍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佛教古典戏曲文物。通过场面博大的敦煌莫高窟五台山图与藏经洞数量可观的汉藏佛教写本 ,以及晋北与晋东南近年陆续发掘的赛戏、队戏等古... 山西省五台山佛教文化宝库 ,不仅保存着卷帙浩繁的佛教文学艺术作品 ,而且还珍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佛教古典戏曲文物。通过场面博大的敦煌莫高窟五台山图与藏经洞数量可观的汉藏佛教写本 ,以及晋北与晋东南近年陆续发掘的赛戏、队戏等古剧 ,可初步梳理出五台山佛教戏曲原始形态与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五台山 戏曲 敦煌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艺术产业创新路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高燕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1-104,共4页
艺术产业的蓬勃发展,是20世纪以来人类精神生产史上的一场革命,更是艺术文化人士及经济界学者密切关注的课题。目前,国内外理论界关于艺术产业化的研究虽然日渐兴盛,但涉及艺术创新研究的课题仍然较少。文中试对艺术创新的重要意义、艺... 艺术产业的蓬勃发展,是20世纪以来人类精神生产史上的一场革命,更是艺术文化人士及经济界学者密切关注的课题。目前,国内外理论界关于艺术产业化的研究虽然日渐兴盛,但涉及艺术创新研究的课题仍然较少。文中试对艺术创新的重要意义、艺术创新机制的构建、艺术创新须扎根本土文化、艺术创新的表现形式、艺术创新的实现途径进行论述,以期我国的艺术产业能够获得繁荣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良好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建设 艺术产业 艺术创作 艺术创新 创新机制 创新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影传播模式与地方戏曲发展途径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旭鹏 薛耀文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6-160,共5页
地方戏曲是中国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中不可磨灭的艺术珍宝。近年来,受到自身条件制约和网络发展冲击,地方戏曲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微电影作为新媒体时代的新生事物,凭借其独有优势日益发展壮大,为地方戏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传播途径。本文... 地方戏曲是中国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中不可磨灭的艺术珍宝。近年来,受到自身条件制约和网络发展冲击,地方戏曲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微电影作为新媒体时代的新生事物,凭借其独有优势日益发展壮大,为地方戏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传播途径。本文在分析地方戏曲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总结了微电影迅速发展的现状、特点和启示,提出借鉴微电影发展微戏曲的可行性和优势地方戏曲的传播模式,并提出了发展微戏曲的基本途径为:剧本创作、平台创建、队伍建设和市场开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影 传播模式 地方戏曲 发展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图时代文学理论教学的困境及其可行性路径探略 被引量:5
6
作者 梁晓萍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5-109,共5页
读图时代文学理论教学正在遭遇的困境是多方面合力的结果:电子媒介下的文学情状复杂多变,远远超出现有文学理论的解释范围,文学理论因其滞后性难与当下的文学实践达成共识,也难以为当下的受众所接受;九零后的经典文本阅读体验严重缺乏,... 读图时代文学理论教学正在遭遇的困境是多方面合力的结果:电子媒介下的文学情状复杂多变,远远超出现有文学理论的解释范围,文学理论因其滞后性难与当下的文学实践达成共识,也难以为当下的受众所接受;九零后的经典文本阅读体验严重缺乏,理解上的贫血导致文学理论教学出现了沟通上的短路。同时,此起彼伏的西方文论因缺少中国语境而与中国文学现状常常错位、中国古代文论价值被遮蔽、意义被误读等现象也造成了文学理论教学的短路。要走出困境,目前最具有可操作性且最谨慎的做法是:在辩证理解图像文本与书面语言文本各自优长的情况下,与学生一起进入古今中外的优质文本,品尝和体验不同时代不同人群的生命感悟,在此基础上理解文学表达的独特性规律。除了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应对文论教学的困境外,实现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西方文论与中国语境的有机相融,扭转文论教材的本质主义倾向,最终使文学理论自身更具有接地性也是走出文论教学困境非常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图时代 文学理论 教学 困境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杂剧七种考述 被引量:1
7
作者 车文明 陈仕国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5-179,共5页
作为近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见的七种晚清民国传奇杂剧作品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这一时期传奇杂剧作为案头文本的某些新变,其文学文献价值及戏曲史意义不应被忽视,理应被纳入近代戏曲乃至近代文学研究的领域当中。鉴于此,笔者兹以考... 作为近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见的七种晚清民国传奇杂剧作品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这一时期传奇杂剧作为案头文本的某些新变,其文学文献价值及戏曲史意义不应被忽视,理应被纳入近代戏曲乃至近代文学研究的领域当中。鉴于此,笔者兹以考述作者及其剧作相关问题,以期为深入进行有关研究提供新的资料与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晚清民国 传奇杂剧 艺术创作 戏剧作品 考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好问、严羽宋诗持论考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福燕 延保全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1-54,共4页
金与南宋对峙,其文艺思想、诗学批评差异很大。作为当时南北诗学的代表人物,元好问和严羽对宋诗持论同中有异。其相同处表现在两人都对宋诗持批评态度,不同之处在于元好问论诗无门户之见,对宋诗的评价侧重于思想内容且较为客观中肯。严... 金与南宋对峙,其文艺思想、诗学批评差异很大。作为当时南北诗学的代表人物,元好问和严羽对宋诗持论同中有异。其相同处表现在两人都对宋诗持批评态度,不同之处在于元好问论诗无门户之见,对宋诗的评价侧重于思想内容且较为客观中肯。严羽则门户之见森严,对宋诗批评过甚。探究两人宋诗持论差异之成因,可见其主要受文化思潮、国情时势以及自身素养等多方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好问 严羽 诗学 宋诗 南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璟、汤显祖批评印象谈 被引量:1
9
作者 冯俊杰 董慧敏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4-137,97,共5页
面对现当代学者的批评,沈璟有点冤,因为原本和汤显祖齐名的他,在许多著作里竟成了汤的反面教材。沈璟和汤显祖齐名是因为前者编定了一部戏曲音乐著作《南九宫十三调曲谱》,而被称为"词坛盟主";后者创作了一部举世震惊的《牡... 面对现当代学者的批评,沈璟有点冤,因为原本和汤显祖齐名的他,在许多著作里竟成了汤的反面教材。沈璟和汤显祖齐名是因为前者编定了一部戏曲音乐著作《南九宫十三调曲谱》,而被称为"词坛盟主";后者创作了一部举世震惊的《牡丹亭》,则被誉为"词人之冠"。前者主张"宁协律而词不工",后者主张创作以"意趣神色"为主,为此"正不妨拗折天下人的嗓子"。近现代学者多崇汤贬沈,其实是在用文学挤兑音乐。文学与音乐没有可比性。在中国戏曲史上,汤沈二人"合则双美,离则两伤",后人不该强分其高下,还是应该将汤显祖和沈璟的成就与影响同等看待为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璟 汤显祖 批评 印象 戏民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代南渡诗人对陶渊明接受摭析
10
作者 刘福燕 延保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176-180,共5页
金室南渡以后,与当时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相适应,南渡诗人在诗学视阈之下对陶渊明的高洁人格给予评价;对陶诗的现实精神进行审视;此外,南渡诗人对陶诗的美学品质亦大为推崇和效仿。这种异代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既体现出接受史上的普遍性,又... 金室南渡以后,与当时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相适应,南渡诗人在诗学视阈之下对陶渊明的高洁人格给予评价;对陶诗的现实精神进行审视;此外,南渡诗人对陶诗的美学品质亦大为推崇和效仿。这种异代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既体现出接受史上的普遍性,又表现出了特定文化建构和时代背景下接受心理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渡诗人 人格精神 陶渊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五史体育史料汇编》指瑕
11
作者 范春义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9-100,共2页
《二十五史体育史料汇编》资料丰富,为体育文史研究者提供了极大便利,为体育史的研究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但是该书需要在个别条目归类、统一体例、选录标准、正文与注文编排处理等方面加以完善。
关键词 体育史 体育文化 二十五史 文献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夏汉文化圈与亚美洲远古艺术钩沉
12
作者 黎羌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83-88,共6页
远古时期,世居亚洲的蒙古人种越海迁徙至北美洲。东晋时期高僧法显东渡大洋彼岸"扶桑国"的传闻,以及美洲玛雅地区汉文字出土、萨满教艺术流行等文化现象,均在证实华夏民族与印第安人神秘交流的历史;彰显日趋形成的太平洋汉文... 远古时期,世居亚洲的蒙古人种越海迁徙至北美洲。东晋时期高僧法显东渡大洋彼岸"扶桑国"的传闻,以及美洲玛雅地区汉文字出土、萨满教艺术流行等文化现象,均在证实华夏民族与印第安人神秘交流的历史;彰显日趋形成的太平洋汉文化圈在亚洲与美洲传统文学艺术融通过程中所显示的重要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文化圈 种族迁徙 印第安乐舞戏 萨满教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蹴鞠衰亡原因三题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晨杰 范春义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7-130,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中国古代蹴鞠衰亡的深层原因。主要结论:竞技性的减弱、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节日载体的消失是蹴鞠消亡的内在原因,但并非关键所在;蹴鞠运动的社会负面影响是其衰败的社会根源,弄球者的社会地位低下、社会娱乐方式...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中国古代蹴鞠衰亡的深层原因。主要结论:竞技性的减弱、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节日载体的消失是蹴鞠消亡的内在原因,但并非关键所在;蹴鞠运动的社会负面影响是其衰败的社会根源,弄球者的社会地位低下、社会娱乐方式的多元化加速了古代蹴鞠走向衰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史 民族传统体育 蹴鞠 衰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存中国戏剧资料之类型与特点 被引量:5
14
作者 车文明 《中文自学指导》 2007年第4期3-7,共5页
中国戏剧资料大致可以分为文献资料、文物资料、音像资料以及口述资料等几类。其中,文献资料占主导地位。
关键词 中国戏剧 文献资料 文物资料 口述资料 音像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