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省瓶装水发展状况浅析
1
作者 乔秀红 《农牧产品开发》 2000年第11期4-5,共2页
关键词 山西 瓶装水生产 饮料市场 水质管理 产吕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米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刘禹 段江莲 +2 位作者 李为琴 张梅庆 琚裕杰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6-39,共4页
研究不同极性溶剂对高粱米提取物中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溶剂对高粱米中多酚、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有明显的影响。80%丙酮提取物中的多酚、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6.49 mg GA/g和61.2 mg/100 g,表现出较好的抗... 研究不同极性溶剂对高粱米提取物中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溶剂对高粱米中多酚、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有明显的影响。80%丙酮提取物中的多酚、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6.49 mg GA/g和61.2 mg/100 g,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其次80%甲醇和80%乙醇提取物也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能力。与此相反,正己烷提取物中的多酚、黄酮含量最低,分别为1.30 mg GA/g和9.6 mg/100 g,抗氧化能力较差。相关性分析表明,提取物中的多酚、黄酮含量与其抗氧化能力有较高的相关性,说明高粱米不同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的差异主要来源于提取物中抗氧化物质的量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米 溶剂 提取物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取方法对核桃青皮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0
3
作者 赵国建 王向东 王焕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51-355,共5页
为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核桃青皮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以乙醇为提取溶剂,分别采用溶剂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六偏磷酸钠(SHMP)辅助提取法提取核桃青皮多酚。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不同提取方法对核桃青皮的影响... 为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核桃青皮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以乙醇为提取溶剂,分别采用溶剂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六偏磷酸钠(SHMP)辅助提取法提取核桃青皮多酚。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不同提取方法对核桃青皮的影响效果不同,其中SHMP辅助微波提取法效果最好,得率为4.01mg/g,高于对照溶剂提取法的73.4%。因此,SHMP辅助微波提取方法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核桃青皮多酚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 微波 超声波 多酚 核桃青皮 六偏磷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提取槐花芦丁的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徐建国 王向东 +2 位作者 胡青平 段江莲 候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15-318,共4页
以开花初期的洋槐为原料,经恒温干燥,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确定了纤维素酶提取槐花芦丁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采用纤维素酶提取槐花芦丁效果较好,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45℃、pH4.5、纤维素酶添加量0.03%、... 以开花初期的洋槐为原料,经恒温干燥,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确定了纤维素酶提取槐花芦丁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采用纤维素酶提取槐花芦丁效果较好,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45℃、pH4.5、纤维素酶添加量0.03%、酶解时间2.0h、料液比1: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花 芦丁 纤维素酶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质地品质近红外无损检测和指纹分析 被引量:35
5
作者 李桂峰 赵国建 +1 位作者 王向东 刘兴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69-173,共5页
为了探索近红外光谱快速无损检测苹果质地品质的方法,采集240个苹果样本的近红外光谱(波长800~2500nm),通过解析光谱图和进行不同的预处理,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和多元线性回归(MLR)建立回归模型和确定特征指纹图谱。基于波长范围为1... 为了探索近红外光谱快速无损检测苹果质地品质的方法,采集240个苹果样本的近红外光谱(波长800~2500nm),通过解析光谱图和进行不同的预处理,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和多元线性回归(MLR)建立回归模型和确定特征指纹图谱。基于波长范围为1300~2500nm,PLS结合多元散射校正(MSC)所建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硬度模型的预测标准偏差(RMSEP)和决定系数(R2)分别为0.226kg/cm2、96.52%,脆度模型的RMSEP和R2分别为0.243kg/cm2、97.15%。用权重法基于PLS模型选择的硬度特征波长为1657、1725、1790、2455、1929、2304nm,脆度特征波长为1613、1725、1895、2304、2058、2087、2396nm,经MLR模型检验,特征波长与苹果的硬度和脆度有很高的相关性,硬度的RMSEP和R2分别为0.271kg/cm2、90.30%,脆度的RMSEP和R2分别为0.304kg/cm2、91.64%。结果表明,PLS模型和特征指纹光谱均能准确预测苹果的质地品质,为苹果质地品质的评价提供了快速、直观、简便、可行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脆度 硬度 近红外光谱 无损检测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苦荞类黄酮提纯得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郭京波 王向东 +1 位作者 张燕 申科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33-436,共4页
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采用L9(33)正交设计分别研究了用水、甲醇作溶剂在不同温度、提取时间和用料量条件下苦荞芦丁提取得率,结果表明水和甲醇做溶剂各自的最佳条件是A3B2C1和A2B3C1,即5g苦荞粉,300ml蒸馏水在95℃下处理8h和4g苦荞粉... 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采用L9(33)正交设计分别研究了用水、甲醇作溶剂在不同温度、提取时间和用料量条件下苦荞芦丁提取得率,结果表明水和甲醇做溶剂各自的最佳条件是A3B2C1和A2B3C1,即5g苦荞粉,300ml蒸馏水在95℃下处理8h和4g苦荞粉,300ml甲醇在75℃下处理12h。水做溶剂在同时提高浸提温度、延长浸提时间和增加液料比(60倍)条件下能够明显提高芦丁得率。水在低于沸点温度下,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芦丁得率,甲醇做溶剂,在高于沸点温度下,75℃最合适。水做溶剂因素温度的影响远大于时间与用料量;甲醇做溶剂时,因素时间的影响最大,但与温度的R值接近,因素时间的影响低于水做溶剂时因素温度的影响(温度的R值远大于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类黄酮 芦丁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浸取/抽提方法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预处理原料对苹果汁褐变的影响 被引量:19
7
作者 张少颖 王向东 +1 位作者 于有伟 郭焕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47-351,共5页
为了防止苹果汁在贮藏过程中褐变,采用不同的微波功率和时间预处理原料苹果,研究微波预处理对苹果汁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可以提高苹果汁的色值,降低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引起氨基态氮含量的下降,并使苹果汁的酸度略微提高。在微... 为了防止苹果汁在贮藏过程中褐变,采用不同的微波功率和时间预处理原料苹果,研究微波预处理对苹果汁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可以提高苹果汁的色值,降低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引起氨基态氮含量的下降,并使苹果汁的酸度略微提高。在微波功率为720~900W,处理时间75~125s时,果汁色值较高。室温贮存45d后,微波功率900W,时间为100s处理的果块,果汁色值为67.8,比未经微波处理的高91.5%。微波预处理是防止苹果汁褐变的一种简便安全、合理经济的加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汁 微波 贮藏 褐变 色值 多酚氧化酶 氨基态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硬度的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 被引量:26
8
作者 李桂峰 赵国建 +1 位作者 刘兴华 肖春玲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0-123,共4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探讨快速无损检测苹果硬度方法的可行性。通过解析苹果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用一阶导数、多元散射校正和矢量归一等方法进行预处理,再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模型。结果表明,多元散射校正能够有效消除光谱基线... 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探讨快速无损检测苹果硬度方法的可行性。通过解析苹果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用一阶导数、多元散射校正和矢量归一等方法进行预处理,再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模型。结果表明,多元散射校正能够有效消除光谱基线平移和偏移现象,提高原光谱的信噪比,选取有效信息波长范围为1 408~2 355 nm。偏最小二乘法结合多元散射校正所建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985 2,内部交叉验证均方根差RMSECV和预测标准偏差RMSEP分别为0.039 8 kg/cm2和0.016 6 kg/cm2。进一步通过剔除异常值优化模型,并验证检验组的25个样品,模型的R2为0.990 8,RMSEP为0.014 7 kg/cm2。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可靠,预测效果好,能满足苹果硬度快速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硬度 近红外光谱 傅里叶变换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籽中多酚的提取及其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47
9
作者 赵国建 李桂峰 +1 位作者 董周永 刘兴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532-2537,共6页
通过正交试验对石榴籽多酚的提取条件及其抗氧化活性(清除DPPH?和还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石榴籽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50%、pH值为4、六偏磷酸钠添加量0.4%、温度60℃;(2)石榴籽多酚提取物对DPPH?的清除率达11.34%... 通过正交试验对石榴籽多酚的提取条件及其抗氧化活性(清除DPPH?和还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石榴籽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50%、pH值为4、六偏磷酸钠添加量0.4%、温度60℃;(2)石榴籽多酚提取物对DPPH?的清除率达11.34%,还原力达0.73,与VC和VE的抗氧化作用相比,其清除率大小顺序为:VC>石榴籽多酚提取物>VE,还原力大小顺序为:石榴籽多酚提取物>VC>VE,表明石榴籽多酚提取物对DPPH?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其还原力强于VC和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籽 多酚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树脂对红心萝卜花色苷的纯化 被引量:15
10
作者 董周永 阿嘎 +2 位作者 赵国建 王笑丹 闫琳娜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1-24,共4页
比较6种大孔吸附树脂对红心萝卜花色苷的吸附解吸效果,研究AB-8型大孔树脂对红心萝卜花色苷的吸附与解吸条件。结果表明,AB-8型大孔树脂是纯化红心萝卜花色苷较适合的树脂类型;红心萝卜花色苷在AB-8型树脂上的吸附平衡时间4h,吸附最适温... 比较6种大孔吸附树脂对红心萝卜花色苷的吸附解吸效果,研究AB-8型大孔树脂对红心萝卜花色苷的吸附与解吸条件。结果表明,AB-8型大孔树脂是纯化红心萝卜花色苷较适合的树脂类型;红心萝卜花色苷在AB-8型树脂上的吸附平衡时间4h,吸附最适温度20℃,花色苷溶液的最适吸附pH3.0,解吸时宜选用75%乙醇溶液。经纯化后的萝卜花色苷为紫黑色粉末,色价为47.8,是纯化前的1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心萝卜 花色苷 纯化 大孔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提取元宝枫叶绿原酸的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胡青平 徐建国 +1 位作者 李琪 陈五岭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59-162,共4页
以元宝枫叶为原料,对酶的种类进行了筛选,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确定了酶法提取绿原酸的最佳操作条件。结果表明,采用纤维素酶提取元宝枫绿原酸效果较好;确定的最佳操作参数为:纤维素酶添加量0.015%、pH值为4.5、酶... 以元宝枫叶为原料,对酶的种类进行了筛选,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确定了酶法提取绿原酸的最佳操作条件。结果表明,采用纤维素酶提取元宝枫绿原酸效果较好;确定的最佳操作参数为:纤维素酶添加量0.015%、pH值为4.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1.5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宝枫 绿原酸 纤维素酶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发芽过程中淀粉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4
12
作者 徐建国 郝艳芳 +2 位作者 闫华娟 田呈瑞 介琳霞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5-27,49,共4页
研究了裸燕麦发芽过程中淀粉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发芽过程中,燕麦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及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总淀粉酶活力明显地先增加后降低;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的含量均随着发芽的进行呈下降趋势,发芽72 ... 研究了裸燕麦发芽过程中淀粉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发芽过程中,燕麦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及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总淀粉酶活力明显地先增加后降低;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的含量均随着发芽的进行呈下降趋势,发芽72 h分别降低了25.86%、11.08%和17.31%。相关性分析表明,燕麦发芽期间还原糖、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与α-淀粉酶、β-淀粉酶及总淀粉酶活力呈显著正相关,而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及总淀粉含量均与淀粉酶活力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发芽 淀粉 淀粉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沙棘色素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朱洪梅 赵猛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8-84,共7页
采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浸提沙棘色素,在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3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提取液中沙棘色素的质量浓度为评价指标,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沙棘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液料比... 采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浸提沙棘色素,在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3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提取液中沙棘色素的质量浓度为评价指标,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沙棘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液料比22.4∶1(mL∶g),提取温度63℃,提取时间2.9h,沙棘色素的质量浓度为33.1mg/L。对沙棘色素的抗氧化研究表明:沙棘色素对三价铁离子的还原能力、对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均明显高于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在质量浓度小于6.0mg/L时,沙棘色素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率高于BHT,而在质量浓度大于6.0mg/L时低于B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沙棘色素 提取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盐腌渍黄瓜半固态纯种发酵工艺中试 被引量:8
14
作者 武晋海 王昌禄 +3 位作者 王玉荣 陈勉华 陈志强 隋志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65-270,共6页
为了使传统的人工腌渍菜实现工业化生产,并减少腌渍液排放对环境的污染,该文研究了低盐腌渍黄瓜半固态纯种发酵工艺中腌渍液的连续利用。经脱水预处理黄瓜(Cucumis sativusL.,含水率65%~70%)利用密闭厌氧发酵设备进行低盐发酵,腌渍液... 为了使传统的人工腌渍菜实现工业化生产,并减少腌渍液排放对环境的污染,该文研究了低盐腌渍黄瓜半固态纯种发酵工艺中腌渍液的连续利用。经脱水预处理黄瓜(Cucumis sativusL.,含水率65%~70%)利用密闭厌氧发酵设备进行低盐发酵,腌渍液作为发酵剂进行预发酵,结合使用乳酸菌(L.plantarum)纯培养物,实现腌渍液的再利用。结果表明:发酵量,腌渍液用量,108cfu/mL菌剂使用量及4%盐水用量之比为18︰6︰2︰1,可实现腌渍液再利用,同时得到2.24%低盐度产品;主发酵罐低于100r/min搅拌速率条件下,搅拌对产品质构不存在显著影响(p>0.05),质构硬度可维持在1209.1N以上;产品出品率最高为115.8%;与固态自然发酵工艺相比,可溶性膳食纤维、维生素E、总抗坏血酸、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有了明显改善,分别可达3.592%,0.601×10-2mg/g,7.843×10-2mg/g,1.991%,0.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腌渍 半固态纯种发酵 腌渍液 加工工艺 低盐 黄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优化 被引量:23
15
作者 徐建国 田呈瑞 +1 位作者 胡青平 罗季阳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2-115,共4页
从山西临汾汾河滩涂的表层土壤中分离到22株产蛋白酶菌株,用检测蛋白酶产生水解圈和蛋白酶活性测定相结合的方法,从中筛选出一株高产蛋白酶菌株P5,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P5菌株发酵产酶因素的主次顺序为... 从山西临汾汾河滩涂的表层土壤中分离到22株产蛋白酶菌株,用检测蛋白酶产生水解圈和蛋白酶活性测定相结合的方法,从中筛选出一株高产蛋白酶菌株P5,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P5菌株发酵产酶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培养温度、接种量、培养时间;影响P5菌株发酵培养基组成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氮源含量、起始pH值、碳源含量;确定的P5菌株的最佳产酶条件为,在以30 g/L葡萄糖为碳源,50 g/L蛋白胨为氮源,起始pH7.0的最适产酶培养基中,培养温度35℃,接种量为8%的条件下发酵培养48 h,具有最大产酶量,其蛋白酶活力可达129.2 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 酶活力 产酶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元素锌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26
16
作者 王志武 孙建钢 +1 位作者 孙锐锋 毛海霞 《饲料研究》 CAS 2005年第8期12-16,共5页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生物学功能 动物营养 动物繁殖机能 免疫功能 饲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甘薯花色苷的组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38
17
作者 朱洪梅 赵猛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9-45,共7页
对紫甘薯花色苷的化学成分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采用大孔树脂AB-8纯化紫甘薯花色苷,高效液相色谱-2极管阵列法(HPLC-DAD)分析表明,纯化后的提取物中共含有11种花色苷,其中主要成分为酰化的矢车菊素和芍药素。并测定了紫甘薯总... 对紫甘薯花色苷的化学成分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采用大孔树脂AB-8纯化紫甘薯花色苷,高效液相色谱-2极管阵列法(HPLC-DAD)分析表明,纯化后的提取物中共含有11种花色苷,其中主要成分为酰化的矢车菊素和芍药素。并测定了紫甘薯总花色苷在DPPH自由基清除体系、超氧阴离子体系、还原力和亚油酸体系的抗氧化活性。在质量浓度均为0.5g/L时,花色苷、L-AA和BHT的还原力分别为0.572、0.460和0.121,花色苷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清除超氧阴离子IC50分别为6.94和3.68mg/L,表明花色苷还原能力强,并能有效地清除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此外,紫甘薯花色苷能较好地抑制脂质过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组分 抗氧化性 紫甘薯 花色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自分散液-液微萃取测定食品中的柠檬黄与亮蓝 被引量:8
18
作者 郭京波 吴昊 +2 位作者 王婕燕 杜黎明 付云龙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99-1504,共6页
采用离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法研究了几种离子液体对软饮料、硬糖、果冻3种食品中柠檬黄与亮蓝的萃取作用,发现离子液体[C8MIM][BF4]能高选择性地富集这两种色素,且两者的一阶导数光谱互不干扰。在最佳条件下,柠檬黄和亮蓝的线性范围分... 采用离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法研究了几种离子液体对软饮料、硬糖、果冻3种食品中柠檬黄与亮蓝的萃取作用,发现离子液体[C8MIM][BF4]能高选择性地富集这两种色素,且两者的一阶导数光谱互不干扰。在最佳条件下,柠檬黄和亮蓝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0~1 000μg·L-1和3~150μg·L-1,检出限分别为6.60μg·L-1和0.84μg·L-1。该方法已成功用于食品中柠檬黄与亮蓝含量的测定且不受食品中杂质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黄 亮蓝 食品 离子液体 分散液液微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溶酸沉法提取桑椹籽蛋白质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0
19
作者 徐建国 胡青平 +2 位作者 王迎籽 田呈瑞 罗季阳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8-101,共4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方法,研究了不同因素对桑椹籽蛋白质提取的影响,确定了碱溶酸沉法提取桑椹籽蛋白质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桑椹籽中蛋白质的等电点(pI)为4.3;影响桑椹籽蛋白质得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料液... 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方法,研究了不同因素对桑椹籽蛋白质提取的影响,确定了碱溶酸沉法提取桑椹籽蛋白质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桑椹籽中蛋白质的等电点(pI)为4.3;影响桑椹籽蛋白质得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料液比(g/mL)、提取时间、NaOH溶液浓度及提取温度;碱溶酸沉法提取桑椹籽蛋白质的最佳工艺参数为:NaOH溶液浓度0.14 mol/L,料液比1∶30,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2.0 h。在此条件下,桑椹籽中蛋白质的提取率可达25.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椹 蛋白质 碱溶酸沉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燕麦肽的提取工艺优化及生物活性初探 被引量:11
20
作者 徐建国 郝艳芳 +2 位作者 介琳霞 田呈瑞 闫华娟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0-24,共5页
以山西产裸燕麦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和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试验研究了不同因素对燕麦肽得率的影响,确定了天然燕麦肽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并探讨了燕麦肽的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各因素对燕麦肽得率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 以山西产裸燕麦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和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试验研究了不同因素对燕麦肽得率的影响,确定了天然燕麦肽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并探讨了燕麦肽的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各因素对燕麦肽得率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燕麦肽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液料比16∶1(mL/g),提取时间72 min,提取温度34℃。在此条件下,试验得到的燕麦肽得率为5.54 mg/g。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天然燕麦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降血压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