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教版《人文地理学》新教材评析与教学方法改革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国梁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1-94,共4页
本文运用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对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版和2006版两本《人文地理学》教材的对比分析,阐述了《人文地理学》新、旧版本的四大区别以及新版《人文地理学》的四大特色。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人文地理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路。
关键词 《人文地理学》 教材评析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生态安全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争磊 刘海龙 +3 位作者 丁娅楠 王炜桥 张丽萍 郭晓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7470-7483,共14页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运用综合权重法对山西省2000—2018年的生态安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采用Dagum基尼系数测度生态安全水平的区域差异与来源,利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影响因素探究。研究发现:2000—2018年山...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运用综合权重法对山西省2000—2018年的生态安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采用Dagum基尼系数测度生态安全水平的区域差异与来源,利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影响因素探究。研究发现:2000—2018年山西省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呈逐年增长趋势,生态环境改善明显,总体生态安全水平较低,不同行政单元尺度下增幅表现为省域>市域>县域。县域生态安全在空间上呈“带状”分布,呈现由中部向南北两侧递减的非均衡化空间格局,空间上集聚程度在增强。县域生态安全水平空间上存在非均衡性特征,非均衡性程度不断下降,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是子群间差异,并呈现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经济规模、人口密度、城镇化率、NDVI、高程是影响县域生态安全空间演变的关键因素。生态安全水平空间特征存在尺度效应,研究尺度越大,尺度效应的作用越大,需要在更大范围内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的完整与可持续性的平衡。县域生态安全水平演化存在路径依赖现象,需创新发展模式摆脱路径依赖,实现路径突破。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维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状态与人类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是促进区域生态安全水平提升,维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Dagum基尼系数 空间计量模型 尺度效应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博物馆时空演变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刘海龙 刘美彤 +1 位作者 呼旭红 郭晓佳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69-480,共12页
选取1990—2018年博物馆名录,运用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对1990—2018年中国博物馆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90—2018年博物馆数量呈整体加速发展态势,东西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博物... 选取1990—2018年博物馆名录,运用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对1990—2018年中国博物馆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90—2018年博物馆数量呈整体加速发展态势,东西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博物馆数量密集,且发展速度较快,中西部地区数量稀疏,且发展较为缓慢。2)中国博物馆空间上不断集聚,并呈现出“单核”向“多核”模式演化的分布格局。3)中国博物馆重心居于东部,重心移动轨迹呈“Z”形移动。4)中国博物馆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过程,形成“东热西冷”格局,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博物馆的热点地区,新疆和西藏始终处于冷点区域。5)博物馆的空间分异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受经济、社会、政策和文化教育的影响。其中,政策和文化教育因素是博物馆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社会因素次之,经济因素是一般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时空演变特征 政策因素 文化教育因素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务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海龙 呼旭红 +1 位作者 郭政昇 李曼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1-80,共10页
努力消除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务与城市化的发展水平差距,有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异,推进区域协调共同发展。本文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与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2005—2017年中原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务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 努力消除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务与城市化的发展水平差距,有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异,推进区域协调共同发展。本文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与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2005—2017年中原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务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2005—2017年,中原城市群耦合协调度总体上表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并呈现出西北地区耦合协调度较高而东南地区较低的分布格局,除郑州及周边核心区外,内部其他城市差异性小,具有较明显的内部均一性;(2)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性特征,形成了西北部以郑州为核心的热点区和东南部以阜阳为核心的冷点区,空间关联性较强是该区域内部的典型特征;(3)政府调控力和人口规模是中原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务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时空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而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也产生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基本公共服务 协调发展 影响因素 中原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原城市群三生空间时空演变特征及功能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海龙 王跃飞 +3 位作者 谢亚林 呼旭红 刘美彤 李曼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10-318,327,共10页
[目的]研究太原城市群三生空间时空演变和功能测度,为研究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太原城市群2000,2005,2010,2018年的4期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及经济数据,运用三生空间功能测度模型和空间异质性评价方法,采用ArcG... [目的]研究太原城市群三生空间时空演变和功能测度,为研究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太原城市群2000,2005,2010,2018年的4期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及经济数据,运用三生空间功能测度模型和空间异质性评价方法,采用ArcGIS 10.4.1将土地利用类型按其功能重分类。[结果](1)太原城市群生产空间主要位于东南部太原盆地粮食主产区,由东南部向四周辐射扩张,2018年功能性较强的县市有清徐县(2.09)、小店区(1.96)。(2)研究区生活空间主要集中在东部太原市主城区,并不断向南扩张,呈现总体分散而区域集中的趋势,2018年功能性较强的县市有小店区(1.89)、迎泽区(1.81)、尖草坪区(1.78)等。(3)研究区生态空间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格局,2018年功能性较强的县市有交城县(4.34)等,主要集中于吕梁山区生态保护区和采煤植被恢复区。[结论]太原城市群三生空间时空格局和功能测度基本一致,遵循大都市区核心—边缘发展模式,并与土地潜力分布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功能测度 生态文明 太原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汾河流域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及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51
6
作者 刘海龙 王炜桥 +2 位作者 王跃飞 丁娅楠 田庆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952-3964,共13页
基于格网尺度,在定量构建景观生态风险敏感性、水土流失敏感性、生物多样性敏感性的基础上,对汾河流域综合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与圈层分析方法,揭示其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8年研究区重度、极度敏感区面... 基于格网尺度,在定量构建景观生态风险敏感性、水土流失敏感性、生物多样性敏感性的基础上,对汾河流域综合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与圈层分析方法,揭示其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8年研究区重度、极度敏感区面积减少,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异与流域地形分布具有一致性;生态敏感性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在空间上呈连片连带式分布,具有明显的聚集性特征,随着高高、低低聚集网格数量的减少,生态敏感性空间结构逐渐趋于离散化;结合圈层分布,可将西南象限9—13圈层的吕梁山区与东南象限9—13圈层的太岳山区识别为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区域,此类区域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体现了地形因素对流域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区生态敏感性变化是生态本底与人类胁迫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 格网尺度 时空演变 空间分析 汾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核心期刊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海龙 谢亚林 +1 位作者 王虎 李曼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3-251,共9页
选取1992—2017年版中文核心期刊(简称核心期刊),运用Moore结构值测算其内部结构变化,利用重心模型计算重心位置,通过GIS可视化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评估影响模型的合理性,通过地理探测器模型定量分析其时空分异的影... 选取1992—2017年版中文核心期刊(简称核心期刊),运用Moore结构值测算其内部结构变化,利用重心模型计算重心位置,通过GIS可视化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评估影响模型的合理性,通过地理探测器模型定量分析其时空分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2—2017年版核心期刊数量经历“下降−上升−逐步稳定”的发展过程,以“胡焕庸线”为界东西分异明显,呈现“整体分散,局部集聚”的空间特征;内部结构变化普遍存在且程度不一,西部地区变化明显高于东中部;核心期刊重心呈东部集聚态势,阶段性特征显著;核心期刊空间分异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影响因素会因时而变、因区而变,科技因素是核心期刊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经济和教育影响力次之,社会和政策是影响其分布的一般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核心期刊 Moore结构值 重心模型 地理探测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际边界区县域产业结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王虎 刘海龙 +2 位作者 谢亚林 田庆春 肖杰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5-42,共8页
选取2005,2010和2016年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各县域统计数据,计算产业结构提升系数,揭示县域产业结构时空演变的基本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5—2016年,研究区产业结构水平整体处于提升状态,且... 选取2005,2010和2016年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各县域统计数据,计算产业结构提升系数,揭示县域产业结构时空演变的基本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5—2016年,研究区产业结构水平整体处于提升状态,且阶段性特征显著;产业结构水平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且产业结构高水平的县域呈“C型”包围低水平县域的态势,被包围地区基本处于紧邻省界线的县域和中心地带,深刻反映出省际边界地区的“切变”效应对产业调整的影响;产业结构演变是人口、市场和技术等因素的综合表现,整体而言,人口和市场要素对研究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力较高,不同自然单元分区的主导因素存在差异,在区域合作的背景下,初步呈现出区域内在动力向外部要素转变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地理探测器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