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制浆造纸废水排放对水生态系统影响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石柳
汪光
+4 位作者
于棋
韩东晖
武宇辉
赵文博
陈曦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6-173,共8页
本研究通过理化分析和底栖动物群落调查,评估了制浆造纸废水排放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通过相关性分析,识别了干扰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结果显示,受制浆造纸废水排放影响,沉积物样品总氮(TN)、总磷(TP)及有机碳(OC)呈现排污...
本研究通过理化分析和底栖动物群落调查,评估了制浆造纸废水排放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通过相关性分析,识别了干扰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结果显示,受制浆造纸废水排放影响,沉积物样品总氮(TN)、总磷(TP)及有机碳(OC)呈现排污口处高,上、下游低的趋势;排污口S4处的UV254值(波长254 nm处吸光度,用于表征芳香类污染物)最高,是上游S1处的4.25倍。各采样点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47~1.8,Pielou均匀度指数范围为0.47~0.92,均处于较低水平;排污口S4处底栖动物类群仅有2种,密度(56.00 ind/m^(2))及生物量(4.18 g/m^(2))均低于上游,且耐污能力较强的多毛纲是单一的底栖动物类群;pH值、TP、UV254及荧光区域Ⅱ的积分标准体积(Φ2,5)是影响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以上结果表明,制浆造纸废水排放不仅改变了河口沉积物的化学组分,甚至会破坏底栖动物的栖息环境,降低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浆造纸废水
河口
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可用于检测水中Cu^(2+)的锌配位聚合物荧光传感器
被引量:
1
2
作者
白羽婷
魏晓阳
+4 位作者
尤雪瑞
张志超
韩美荣
郭湘
赵艺妍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686-5692,共7页
铜离子(Cu^(2+))作为一种重金属在人体中起着关键作用,但是过量的Cu^(2+)会诱发各种疾病,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开发快速、灵敏检测Cu^(2+)的新型荧光传感器非常重要。本文以1,4-双(3,5-二羧基苯氧基)苯(H_(4)L)为主配体,邻菲啰啉(phen)...
铜离子(Cu^(2+))作为一种重金属在人体中起着关键作用,但是过量的Cu^(2+)会诱发各种疾病,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开发快速、灵敏检测Cu^(2+)的新型荧光传感器非常重要。本文以1,4-双(3,5-二羧基苯氧基)苯(H_(4)L)为主配体,邻菲啰啉(phen)为辅配体通过水热法成功制备了一维链状锌配位聚合物(Zn-CP),可作为高效检测水中Cu^(2+)的荧光传感器。该Zn-CP具有优异的荧光特性,可通过荧光猝灭作用特异、灵敏地检测水溶液中的Cu^(2+)。在0~0.8×10^(-6)mol/L的范围内,Cu^(2+)浓度与传感器的荧光衰减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22×10^(-8)mol/L,低于美国环境保护署规定的限值(2.05×10^(-5)mol/L)。此外,Zn-CP在Cu^(2+)检测中的猝灭机理可归因于配位聚合物与Cu^(2+)之间形成新的化学键。这项工作为构建具有水稳定系的配位聚合物类荧光传感器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过渡金属
水热
制备
荧光探针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制浆造纸废水排放对水生态系统影响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石柳
汪光
于棋
韩东晖
武宇辉
赵文博
陈曦
机构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现代化工系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国家环境保护水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水与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6-173,共8页
基金
2023年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2023L562)
广州市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24A04J4991)。
文摘
本研究通过理化分析和底栖动物群落调查,评估了制浆造纸废水排放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通过相关性分析,识别了干扰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结果显示,受制浆造纸废水排放影响,沉积物样品总氮(TN)、总磷(TP)及有机碳(OC)呈现排污口处高,上、下游低的趋势;排污口S4处的UV254值(波长254 nm处吸光度,用于表征芳香类污染物)最高,是上游S1处的4.25倍。各采样点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47~1.8,Pielou均匀度指数范围为0.47~0.92,均处于较低水平;排污口S4处底栖动物类群仅有2种,密度(56.00 ind/m^(2))及生物量(4.18 g/m^(2))均低于上游,且耐污能力较强的多毛纲是单一的底栖动物类群;pH值、TP、UV254及荧光区域Ⅱ的积分标准体积(Φ2,5)是影响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以上结果表明,制浆造纸废水排放不仅改变了河口沉积物的化学组分,甚至会破坏底栖动物的栖息环境,降低生物多样性。
关键词
制浆造纸废水
河口
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Keywords
pulp and paper wastewater
estuary
macrobenthos
community structure
environmental factors
分类号
X79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72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可用于检测水中Cu^(2+)的锌配位聚合物荧光传感器
被引量:
1
2
作者
白羽婷
魏晓阳
尤雪瑞
张志超
韩美荣
郭湘
赵艺妍
机构
山西
能源
学院
能源化学与材料
工程
系
山西
大学分子科学研究所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现代化工系
山西
白求恩医院(
山西
医学科
学院
同济
山西
医院)
山西
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出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686-5692,共7页
基金
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202203021222348)
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2023L406)
山西能源学院院级科研基金(ZB-2023006,ZY-2023017)。
文摘
铜离子(Cu^(2+))作为一种重金属在人体中起着关键作用,但是过量的Cu^(2+)会诱发各种疾病,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开发快速、灵敏检测Cu^(2+)的新型荧光传感器非常重要。本文以1,4-双(3,5-二羧基苯氧基)苯(H_(4)L)为主配体,邻菲啰啉(phen)为辅配体通过水热法成功制备了一维链状锌配位聚合物(Zn-CP),可作为高效检测水中Cu^(2+)的荧光传感器。该Zn-CP具有优异的荧光特性,可通过荧光猝灭作用特异、灵敏地检测水溶液中的Cu^(2+)。在0~0.8×10^(-6)mol/L的范围内,Cu^(2+)浓度与传感器的荧光衰减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22×10^(-8)mol/L,低于美国环境保护署规定的限值(2.05×10^(-5)mol/L)。此外,Zn-CP在Cu^(2+)检测中的猝灭机理可归因于配位聚合物与Cu^(2+)之间形成新的化学键。这项工作为构建具有水稳定系的配位聚合物类荧光传感器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过渡金属
水热
制备
荧光探针
环境
Keywords
coordination polymers
transition metals
hydrothermal
preparation
fluorescent probes
environment
分类号
O625 [理学—有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制浆造纸废水排放对水生态系统影响研究
石柳
汪光
于棋
韩东晖
武宇辉
赵文博
陈曦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种可用于检测水中Cu^(2+)的锌配位聚合物荧光传感器
白羽婷
魏晓阳
尤雪瑞
张志超
韩美荣
郭湘
赵艺妍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