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筑用压型钢板外墙的力学性能研究
1
作者 李建国 张永生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91,共6页
为优化建筑用压型钢板外墙的力学性能,制备系列试样,用压型钢板作为主要结构材料,通过裁剪和焊接构建外墙板腔体,并在腔体内灌注混凝土,最后焊接顶板完成墙体组装。通过调整钢板厚度、混凝土强度、外墙板厚度及有无肋板制备等参数,探讨... 为优化建筑用压型钢板外墙的力学性能,制备系列试样,用压型钢板作为主要结构材料,通过裁剪和焊接构建外墙板腔体,并在腔体内灌注混凝土,最后焊接顶板完成墙体组装。通过调整钢板厚度、混凝土强度、外墙板厚度及有无肋板制备等参数,探讨不同参数对墙体承载力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板厚度与墙体承载力正相关,但厚度超过12 mm后,材料成本显著增加,因此,12 mm为最优钢板厚度。混凝土强度对整体承载力的影响相对有限,40 MPa即可满足设计要求,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墙体厚度为17 cm时,在保证抗拉性能的同时,可实现性能与成本的平衡。加装肋板可显著提升外墙板的抗压强度,建议在实际工程中用12 mm钢板厚度、40 MPa混凝土强度、17 cm墙体厚度并加装肋板的优化方案,该配置可在保证结构性能的同时实现最佳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型钢板 外墙 力学性能 承载力 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C柱RC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及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2
作者 张永生 饶纪坤 +2 位作者 赵广臣 杨宇焜 吕李华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3-191,共9页
为研究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柱钢筋混凝土剪力墙(partially encased composite columns-reinforced concrete shear walls,简称PEC柱RC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设计了2种不同连接形式的PEC柱RC剪力墙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对其破坏过程、滞... 为研究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柱钢筋混凝土剪力墙(partially encased composite columns-reinforced concrete shear walls,简称PEC柱RC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设计了2种不同连接形式的PEC柱RC剪力墙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对其破坏过程、滞回性能、耗能能力、刚度退化与强度退化等抗震性能进行研究。同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模拟研究,通过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并分析了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及不同轴压比下PEC柱RC剪力墙的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EC柱RC剪力墙最终发生剪切破坏,但均具有较高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抗震性能优异,在实际工程应用中PEC柱弱轴连接方式也可以较好地满足抗震性能要求。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升,PEC柱RC剪力墙的承载力有所提高,但延性下降。随着轴压比的增大,PEC柱RC剪力墙的承载力增幅逐渐变小,实际工程设计中宜把轴压比控制在0.4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C柱RC剪力墙 强轴连接 弱轴连接 抗震性能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实践 被引量:2
3
作者 贾丽娜 郑琦 李杰 《福建茶叶》 2024年第5期116-118,共3页
本文深入探讨了茶文化的丰富内涵,并分析了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茶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创新实践策略,包括设立茶文化思政课程、将茶文化融入心理辅导、开展茶文化校企合作项目、组织茶文化主题日活动,以及... 本文深入探讨了茶文化的丰富内涵,并分析了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茶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创新实践策略,包括设立茶文化思政课程、将茶文化融入心理辅导、开展茶文化校企合作项目、组织茶文化主题日活动,以及实现茶文化研学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这些策略旨在通过茶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人际交往能力,为新时代思政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湖对农田回归用水水质提升分析
4
作者 张永生 李建国 赵广臣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0-78,共9页
通常农田回归用水水质较差,利用河湖生态系统自净能力可改善农田回归用水水环境质量。该文以宁夏阅海湖为例,充分利用景观湖的净化能力,建立湖泊水动力-水环境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实验,量化分析水系调蓄方式对农田回归用水改善程度。... 通常农田回归用水水质较差,利用河湖生态系统自净能力可改善农田回归用水水环境质量。该文以宁夏阅海湖为例,充分利用景观湖的净化能力,建立湖泊水动力-水环境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实验,量化分析水系调蓄方式对农田回归用水改善程度。结果表明:实测工况下,阅海湖将NH3-N、TN、TP浓度分别降低了0.80、1.06、0.057 mg/L;模拟实验下,春季、秋季水系调蓄情景水质由Ⅲ类水质优化至Ⅱ类水质,夏季由Ⅳ类水质优化至Ⅱ类水质;水动力对水质改善有一定的影响,冬季水量调控情景下水质由Ⅱ类水质优化至Ⅰ类水质,水量调蓄情景下由Ⅲ类水质提升至Ⅱ水质。该研究可为农业废水利用、黄河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海湖 水环境 农田回归用水 数值模拟 水量调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回归用水引入鸣翠湖后水质改善的数值模拟研究
5
作者 张永生 李建国 赵广臣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1-54,共4页
利用河湖生态系统自净能力,将农田回归用水引入城市湖泊,可达到改善引黄灌区水资源的作用。基于2021年对鸣翠湖富营养盐分的监测,利用MIKE系列软件建立水生态数学模型,计算了不同时期湖泊流场及NH_(3)-N、TN、TP的分布特征,分析了湖泊... 利用河湖生态系统自净能力,将农田回归用水引入城市湖泊,可达到改善引黄灌区水资源的作用。基于2021年对鸣翠湖富营养盐分的监测,利用MIKE系列软件建立水生态数学模型,计算了不同时期湖泊流场及NH_(3)-N、TN、TP的分布特征,分析了湖泊对水质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湖泊的生化作用能有效吸收营养盐分,极大程度改善水体水质。枯水期对氮元素相对浓度改善效果最佳,NH_(3)-N相对浓度降低了60%,TN相对浓度降低了41%;丰水期对磷元素相对浓度改善效果最佳,TP相对浓度降低了50%。研究结果可为回归水生态化处理和城市人工湖泊的水环境管理和水质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鸣翠湖 水环境 农田回归用水 数值模拟 MIKE21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锁利军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99-5204,共6页
为探究纳米SiO_(2)对沥青性能的影响,制备了不同纳米SiO_(2)掺杂量的改性沥青混合料。通过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测试和低温抗裂测试对纳米SiO_(2)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5%(质量分数)掺杂量纳米SiO_(2... 为探究纳米SiO_(2)对沥青性能的影响,制备了不同纳米SiO_(2)掺杂量的改性沥青混合料。通过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测试和低温抗裂测试对纳米SiO_(2)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5%(质量分数)掺杂量纳米SiO_(2)的改性沥青针入度最低,具有较高的软化点和粘度。与基质沥青相比,5%(质量分数)纳米SiO_(2)改性沥青混合料在45和60 min的车辙深度分别降低了45.90%和52.27%,动稳定度提高了60.57%,浸水48 h后残留稳定度高达90.69%,冻融劈裂强度比达到91.24%,抗弯拉强度提高了17.70%,最大弯拉应变提高了11.36%,弯曲劲度模量提高了8.86%。综合来看,5%(质量分数)纳米SiO_(2)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均得到了显著提高,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_(2) 改性沥青 高温性能 水稳定性 低温抗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柔性垫层的刚性挡土墙土压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梁利生 郭俊源 王慧芳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8-164,共7页
在刚性挡土墙与填土之间设置柔性垫层能减小作用于挡土墙的土压力,但目前仍缺乏针对设置聚苯乙烯土工泡沫(EPS)柔性垫层的刚性挡土墙土压力计算方法。将EPS柔性垫层的压缩量视为墙后填土的位移量,考虑挡土墙后土拱效应,基于挡土墙土压力... 在刚性挡土墙与填土之间设置柔性垫层能减小作用于挡土墙的土压力,但目前仍缺乏针对设置聚苯乙烯土工泡沫(EPS)柔性垫层的刚性挡土墙土压力计算方法。将EPS柔性垫层的压缩量视为墙后填土的位移量,考虑挡土墙后土拱效应,基于挡土墙土压力-位移的关系曲线,引入迭代法进行收敛计算,得到设置EPS柔性垫层的刚性挡土墙土压力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的优势是可在EPS柔性垫层压缩量未知的情况下求解土压力,即可应用工程设计阶段。建立FLAC3D有限差分数值模型,对推导的理论解进行验证,并对EPS柔性垫层减载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土压力-位移关系曲线并采用迭代法得出的墙后设置EPS柔性垫层的刚性挡土墙土压力理论解具有较好的合理性。在EPS柔性垫层弹性模量不变的情况下,EPS柔性垫层减小土压力的效果随着EPS柔性垫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强;在EPS柔性垫层厚度一定的情况下,随着EPS柔性垫层弹性模量的增加,其减小土压力的效果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挡土墙 EPS柔性垫层 土压力 减载 土拱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