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随掘地震地质构造精细监测在山西王坡煤矿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赵会波 覃思 +3 位作者 陈超 关奇 赵星伟 车建航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7-144,共8页
【目的】传统巷道地震超前探技术受限于炸药使用、停掘需求、预报速度、探测范围及能力等方面的不足,难以满足智能掘进工作面的高精度地质构造探测需求。【方法】随掘地震以掘进机截割煤壁的震动为震源,采用数据实时上传、自动处理及动... 【目的】传统巷道地震超前探技术受限于炸药使用、停掘需求、预报速度、探测范围及能力等方面的不足,难以满足智能掘进工作面的高精度地质构造探测需求。【方法】随掘地震以掘进机截割煤壁的震动为震源,采用数据实时上传、自动处理及动态成像的工作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软件支撑,借助于海量数据支撑下的实时连续超饱和叠加,大幅提升了对掘进工作面前方地质异常体的成像精细度。以山西王坡煤矿为研究对象,在2条掘进巷道中部署了随掘地震监测系统,开展地质构造精细探查。【结果和结论】实际工作中,利用监测作业开展后48 h内积累的数据,即可对掘进工作面前方200 m范围内地质异常体成像。在3217工作面回风巷中,成功揭示了掘进工作面前方97 m的矸石挤压带反射异常,预报误差1 m;在3303工作面运输巷中,揭示了掘进工作面前方39 m的陷落柱,预报误差2 m;在3303工作面运输巷中,揭示了2处煤层破碎带异常区,其中,一处位于掘进工作前方148 m,预报误差1 m,另一处位于掘进工作面前方211 m外,在前序陷落柱和煤层破碎带遮挡下,依然足以形成较强的成像结果,预报误差3 m。结果表明:该技术探测精度高、探测距离远且探测能力强,可为瓦斯灾害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持,为煤矿巷道安全高效掘进提供可靠的地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安全 随掘地震 地质构造 煤层破碎带 挤压带 陷落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斯抽采效果预测方法在王坡矿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志刚 贾光胜 +1 位作者 杨利平 高振勇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7-88,34,共3页
通过理论分析,对王坡矿3212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进行了预测,确定了王坡矿安全回采所需的瓦斯抽采残余量,最终利用井下瓦斯抽采效果数值模拟软件对其所需的钻孔布置方式进行了确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效果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坡井田3号煤层综放开采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贾光胜 田有明 +1 位作者 常海雷 高圣元 《煤矿开采》 2004年第2期18-19,29,共3页
 就王坡井田3号煤层综放开采的可行性在煤层强度、顶底板情况、煤层结构和节理裂隙等5个方面进行了顶煤冒放性评价,并运用了天地公司开采所事业部的综放开采顶煤冒放性评价软件进行了评判,认为该煤层采用综放开采是可行的。在工作面配...  就王坡井田3号煤层综放开采的可行性在煤层强度、顶底板情况、煤层结构和节理裂隙等5个方面进行了顶煤冒放性评价,并运用了天地公司开采所事业部的综放开采顶煤冒放性评价软件进行了评判,认为该煤层采用综放开采是可行的。在工作面配套设备方面实现了高可靠性,提出了搞好3号煤层瓦斯抽放工作是综放工作面实现高产高效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开采 顶煤冒放性 设备选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坡煤矿破碎煤岩体巷道支护与加固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庞志军 张泽飞 张建国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8-49,92,共3页
王坡煤矿二采区变电所区域巷道群布置密集,应力复杂,巷道间的掘进动压影响导致永久硐室与巷道变形严重。分析了变电所区域集中带式输送机巷变形原因,提出在集中带式输送机巷采用高预应力强力锚杆支护系统。工程实践表明该支护系统有效... 王坡煤矿二采区变电所区域巷道群布置密集,应力复杂,巷道间的掘进动压影响导致永久硐室与巷道变形严重。分析了变电所区域集中带式输送机巷变形原因,提出在集中带式输送机巷采用高预应力强力锚杆支护系统。工程实践表明该支护系统有效地控制了巷道的变形,能够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群 巷道支护 预应力强力锚杆 巷道压力 压力显现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面终采线长水平孔卸压保护大巷技术研究及应用
5
作者 孙永新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74,共10页
针对王坡煤矿集中大巷受两翼工作面反复采动影响变形破坏问题,通过深入分析采动影响下大巷变形破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长水平孔水力卸压保护大巷的原理与方法,并于王坡矿3203孤岛工作面终采线进行现场应用。研究发现,受两翼工作面... 针对王坡煤矿集中大巷受两翼工作面反复采动影响变形破坏问题,通过深入分析采动影响下大巷变形破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长水平孔水力卸压保护大巷的原理与方法,并于王坡矿3203孤岛工作面终采线进行现场应用。研究发现,受两翼工作面反复采动影响,现有煤柱尺寸无法有效避开扰动、被动支护方式无法阻止大巷持续流变。通过在工作面末采前施工长水平孔并进行区域水力压裂制造人为弱化带,能有效降低顶板岩层的应力传递,减少动载扰动对大巷的影响。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显著降低巷道变形速度和变形量,集中辅运巷最大顶板下沉量30 mm,底鼓100 mm,两帮移近80 mm,围岩变形大大减小,应力水平降低25%左右,提高了大巷围岩的稳定性,减少了维护次数,对保障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应用成果可为类似条件下的煤矿大巷变形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工作面 两翼采动 大巷变形 终采线卸压 长水平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形CNN LSTM Attention网络的瓦斯抽采有效半径预测模型及应用
6
作者 杨帅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4-133,共10页
瓦斯抽采有效半径是确定井下煤层抽采钻孔间距的基础参数,因受煤层赋存条件和技术条件影响,其确定方法尚未统一、普适性差。提出了基于可变形CNN LSTM MulAttention网络的瓦斯抽采有效半径预测模型,将煤层埋深、煤层初始瓦斯压力和渗透... 瓦斯抽采有效半径是确定井下煤层抽采钻孔间距的基础参数,因受煤层赋存条件和技术条件影响,其确定方法尚未统一、普适性差。提出了基于可变形CNN LSTM MulAttention网络的瓦斯抽采有效半径预测模型,将煤层埋深、煤层初始瓦斯压力和渗透率等作为特征量,有效半径作为目标量,构建有效半径预测数据集,用于模型的训练和测试。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可变形CNN LSTM Attention网络预测模型训练和测试中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误差(RMSE)、决定系数(R^(2))分别为0.3182、0.6226、0.8727和0.4242、0.6426、0.8496,预测精度良好。与LSTM、CNN、CNN LSTM和CNN LSTM Attention预测模型相比,可变形CNN LSTM Attention网络预测模型的总体MAE和RMSE分别降低29.62%、17.30%、15.01%、4.61%和75.26%、63.37%、59.88%、54.23%,决定系数R^(2)分别提高66.12%、16.36%、11.70%、6.73%,采用可变形CNN LSTM Attention网络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好的预测效果。利用训练的机器学习预测模型对顺层钻孔瓦斯抽采有效半径进行了预测,结果与瓦斯含量现场测定法和数值模拟法确定的有效半径相差较小,验证了机器学习预测瓦斯抽采有效半径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有效半径 预测模型 可变形CNN LSTM Attention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坡煤矿综采工作面快速设备回撤技术 被引量:14
7
作者 赵会波 张佳文 王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1-106,共6页
为了解决王坡煤矿综采工作面设备回撤效率低与安全风险高的难题,实现减人提效与降低安全风险的目标,在3314综采工作面设备回撤过程中,从改进末采支护工艺、变革回撤设备、改良回撤工艺、优化辅助运输系统等方面进行创新优化,采用了终采... 为了解决王坡煤矿综采工作面设备回撤效率低与安全风险高的难题,实现减人提效与降低安全风险的目标,在3314综采工作面设备回撤过程中,从改进末采支护工艺、变革回撤设备、改良回撤工艺、优化辅助运输系统等方面进行创新优化,采用了终采线处“喷注锚”支护(喷浆、注浆与锚索补强)工艺、全断面高强聚酯纤维柔性网、支架回撤调向平台、支架车井底车场至回撤通道连续不间断运输方式等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改变了传统上以绞车为主要回撤设备、轨道运输为主要辅助运输方式的回撤模式,安全高效完成了3314综采工作面设备回撤工作,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为王坡煤矿及其它类似条件下的综采工作面设备回撤探索了一条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设备回撤 辅助运输 支护 减人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预应力强力支护系统在王坡煤矿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解子文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1-72,28,共3页
简述了高预应力强力支护理论,分析了王坡煤矿3号煤层的地质条件,根据地质生产条件,采用高预应力、强力锚杆锚索支护系统,成功支护了王坡煤矿大断面及复杂困难条件巷道,根据矿压观测分析,该支护系统有效控制了巷道围岩的变形,保持了巷道... 简述了高预应力强力支护理论,分析了王坡煤矿3号煤层的地质条件,根据地质生产条件,采用高预应力、强力锚杆锚索支护系统,成功支护了王坡煤矿大断面及复杂困难条件巷道,根据矿压观测分析,该支护系统有效控制了巷道围岩的变形,保持了巷道围岩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预应力 强力支护 大断面 困难巷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坡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及水害特征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徐胜利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4-25,90,共3页
通过分析王坡煤矿区域地质构造背景、井田水文地质类型、主要含水地层特征、井田构造发育特征,研究得出了威胁本区3号煤层正常开采的主要水害类型,为矿井下一步防治水工作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水文地质 水害类型 陷落柱 奥灰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坡选煤厂降低介耗措施的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维英 李鹏波 +1 位作者 张建国 宋志兵 《洁净煤技术》 CAS 2015年第3期25-27,31,共4页
为降低选煤厂介耗,介绍了王坡选煤厂的介质循环系统,并从介质质量、原煤粒度组成、脱介筛运行工况、喷水效果、磁选机回收效率等方面分别阐述了王坡选煤厂降低介耗的具体措施。针对王坡选煤厂改扩建后介耗偏高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管理... 为降低选煤厂介耗,介绍了王坡选煤厂的介质循环系统,并从介质质量、原煤粒度组成、脱介筛运行工况、喷水效果、磁选机回收效率等方面分别阐述了王坡选煤厂降低介耗的具体措施。针对王坡选煤厂改扩建后介耗偏高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管理上加强重介质密度和煤质的监控力度来减少介质管理流失,在工艺上增加一小型的中煤脱介筛加强介质回收来降低介质技术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介 选煤 介质消耗 介质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坡煤矿“互联网+精益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5
11
作者 焦阳 郭东芝 曹峰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4-117,共4页
通过分析煤炭企业面临的发展形势,结合外部和内部政策环境,总结了王坡煤矿"互联网+精益管理"模式的内涵框架,构建了六大精益管理体系,并介绍了其主要做法和实施路径,实现企业由制度化管理向程序化管理的转变,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 互联网+ 精益管理 信息化建设 王坡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坡煤矿复杂应力硐室群加固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贾光胜 常海雷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4-68,共5页
理论研究王坡煤矿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理,数值模拟分析动压近距离硐室群的受力和变形特征。在两者的基础上提出工作面回采动压影响下复杂应力硐室群的注浆加固支护方案,并进行工业应用试验。加固效果检测表明注浆区域变形明显缩小,能够... 理论研究王坡煤矿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理,数值模拟分析动压近距离硐室群的受力和变形特征。在两者的基础上提出工作面回采动压影响下复杂应力硐室群的注浆加固支护方案,并进行工业应用试验。加固效果检测表明注浆区域变形明显缩小,能够确保硐室在服务年限内的正常安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应力硐室群 动压近距离 围岩稳定性 注浆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陷落柱探测技术在王坡煤矿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常海雷 尹斌 庞志军 《煤矿开采》 2007年第4期18-19,共2页
陷落柱是指含煤岩系中由岩溶引起的环形塌陷,如何正确探测是煤矿生产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技术。以天地王坡煤矿3202工作面探测实例,说明了陷落柱探测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搞好工作面陷落柱探测工作具体而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陷落柱 探测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象模型的煤矿数据采集融合共享系统 被引量:5
14
作者 尚伟栋 王海力 +2 位作者 张晓霞 王浩 徐华龙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4,34,共9页
针对目前煤矿数据采集、融合与共享存在的设备属性缺乏标准化且语义不统一、数据采集规约无法跨操作系统、数据访问实时性差、数据共享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对象模型的煤矿数据采集融合共享系统。在基于位号的煤矿数据编码标准... 针对目前煤矿数据采集、融合与共享存在的设备属性缺乏标准化且语义不统一、数据采集规约无法跨操作系统、数据访问实时性差、数据共享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对象模型的煤矿数据采集融合共享系统。在基于位号的煤矿数据编码标准的基础上设计设备对象模型,克服了设备属性缺少标准化和设备属性语义不统一的问题;采用工业规约采集、Restful API问答式采集和文件数据采集等数据接入方式,可支持国产化操作系统,提供了方便的报文监视工具,能够准确判断通信异常原因;通过设备对象模型映射实现数据融合,引入数据治理机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以对象模型的形式存储数据来节省存储空间、提高存储效率;将所有设备对象数据存储到一张表中,对象化的数据共享接口可简化成实时数据共享接口和历史数据共享接口,减少了冗余接口,从而降低了数据访问次数。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对设备数据标准化后降低了数据使用过程中语义解析的难度,同时提高了数据的计算、存储和访问性能,为大数据分析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采集 数据融合 数据共享 对象模型 数据编码 数据治理 数据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残差网络和近红外光谱的煤矸石智能识别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亚栋 贾俊伟 +1 位作者 谭韦君 雷萌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7-613,共7页
该文开发了一种融合近红外光谱技术与一维残差深度网络(1D-ResNet)的煤炭及矸石快速分类方法。为保证实验样本的多样性,从河南、河北、山东3省份的多个煤矿中采集了430个煤炭与矸石样本,并基于欧氏距离对异常样本予以剔除,以获得高质量... 该文开发了一种融合近红外光谱技术与一维残差深度网络(1D-ResNet)的煤炭及矸石快速分类方法。为保证实验样本的多样性,从河南、河北、山东3省份的多个煤矿中采集了430个煤炭与矸石样本,并基于欧氏距离对异常样本予以剔除,以获得高质量的建模数据集。在此基础上,为准确捕捉煤炭和矸石与其光谱特征之间的复杂映射关系,构建了基于1D-ResNet的分类模型,可在有效解决梯度消失问题的同时深度挖掘煤炭与矸石的光谱特性,获得高精度的分析结果。五折交叉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的平均准确率达96.26%,显著优于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等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该模型的损失函数变化趋势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说明模型具备良好的泛化能力。测试发现,模型处理每一百个样本的推理时间仅为16.230 ms,进一步突显了其在煤炭与矸石在线分选领域的优势和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识别 近红外光谱 深度学习 残差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智能电力监控及故障诊断系统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申迎松 戴万波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00-204,共5页
随着煤矿开采的逐步深入,高功率用电设备的投入增多,煤矿供电结构越来越复杂,供电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为实现电网故障早期的诊断预测,缩短故障处理时间,减少供电事故的发生,在煤矿井下安装智能电力监控及故障诊断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基... 随着煤矿开采的逐步深入,高功率用电设备的投入增多,煤矿供电结构越来越复杂,供电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为实现电网故障早期的诊断预测,缩短故障处理时间,减少供电事故的发生,在煤矿井下安装智能电力监控及故障诊断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基于相敏保护特性的短路故障诊断和故障选线,可实现基于GOOSE快速报文通信机制的防越级跳闸功能。对系统故障诊断原理(防越级跳闸原理和短路故障诊断原理)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了系统安装方案,监测范围包括风井10 kV变电所、工业场地、压风机房、中央变电所、201运输巷、201回风巷和一采区运输上山。对系统的电力参数监测功能、分合闸控制功能、防越级跳闸功能、短路故障诊断功能和单相接地故障诊断功能进行了实际试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各项功能正常。系统应用解决了矿上越级跳闸等供电安全隐患问题,提高了电网管理的自动化水平,提高了井下电网的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智能矿山建设提供了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监控 故障诊断 越级跳闸 故障选线 相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压裂裂缝开裂压力影响因素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会波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7-135,共9页
为了合理确定水力压裂的压裂时机和钻孔方位布置,从水力压裂钻孔周围的应力分布状态出发,将钻孔的方位角和倾斜角作为水力压裂裂缝起裂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巷道地应力场分类的基础上,从钻孔参数(方位角、倾斜角)与地应力场类型角度对... 为了合理确定水力压裂的压裂时机和钻孔方位布置,从水力压裂钻孔周围的应力分布状态出发,将钻孔的方位角和倾斜角作为水力压裂裂缝起裂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巷道地应力场分类的基础上,从钻孔参数(方位角、倾斜角)与地应力场类型角度对水力压裂裂缝开裂压力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同时结合天地王坡煤矿采动影响下顶板三维主应力演化实测研究,确定了3308运输巷道压裂时机与钻孔空间布置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受二次采动影响的3308运输巷双侧压裂方案。现场煤柱钻孔应力监测结果表明,采用双侧压裂方案相比常规压裂方案其峰值应力降低了52.9%。巷道围岩变形监测显示,双侧压裂方案与原压裂方案相比,顶板下沉量降低了14.0%,底鼓量降低了37.8%,两帮移进量降低了56.6%,3308运输巷道围岩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钻孔方位角 地应力场 卸压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带式输送机煤量检测方法
18
作者 尚伟栋 杨大山 张坤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39-145,共7页
针对带式输送机煤量检测技术精度较低、实时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煤量测量方法。首先,在BiSeNet的基础上引入TFF结构和交叉熵损失函数,构建new Large TFF模型。其次,在深度预测方面,构建Large TFF2网路模型,针对... 针对带式输送机煤量检测技术精度较低、实时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煤量测量方法。首先,在BiSeNet的基础上引入TFF结构和交叉熵损失函数,构建new Large TFF模型。其次,在深度预测方面,构建Large TFF2网路模型,针对边缘检测效果差等问题,引入新的损失函数指导模型训练。然后,针对带式输送机上实时煤量预测任务需求,基于new Large TFF和Large TFF2构建Large TFF4多任务网络模型,并引入深度与语义的组合损失函数。最后,在静态煤量计算的基础上,引入ORB关键点定位技术,实验动态煤量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带式输送机动态煤量检测方法的FPS为25左右,误差为5%左右,能够满足带式输送机高速运转时煤量测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 煤量测量 语义分割 深度预测 多任务模型 ORB关键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排水系统防结冰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巴显一 李标 贺伟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83-186,共4页
针对北方煤矿冬季气温低导致排水系统地面管道结冰问题,提出了一种煤矿排水系统管路防结冰方案。在原有排水系统上设置放水管,放水管连接排水主管路与水仓,通过放水管上的电动阀门将主管路的水排入水仓,防止主管路结冰。排水逻辑:先判... 针对北方煤矿冬季气温低导致排水系统地面管道结冰问题,提出了一种煤矿排水系统管路防结冰方案。在原有排水系统上设置放水管,放水管连接排水主管路与水仓,通过放水管上的电动阀门将主管路的水排入水仓,防止主管路结冰。排水逻辑:先判断液位,液位达到水仓排水水位即开启水泵,没达到水仓排水水位则对比下次排水时间与结冰预测时间,如果下次排水时间大于结冰预测时间,说明在排水之前管道将会有结冰风险;之后判断管道温度,当水温低于2℃时,进一步判断液位,若此时液位大于最低液位,则开启排水泵至最低液位,若此时为最低液位则开启放水管,将主管路的水排至水仓。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案实现了煤矿排水系统的无人化,节约了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排水 管路防结冰 排水逻辑 结冰预测 水泵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伏前级Boost前馈控制的煤矿交直流配电网稳压策略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磊 史小军 +2 位作者 于铄航 张德正 王伟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9-94,共6页
在光伏等分布式电源接入的煤矿交直流配电网中,存在导致直流电压波动的因素,如光照不均匀和负荷波动等。为减弱这些波动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文章在传统的光伏系统稳压单闭环控制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光伏输出电压与电机负载电流引... 在光伏等分布式电源接入的煤矿交直流配电网中,存在导致直流电压波动的因素,如光照不均匀和负荷波动等。为减弱这些波动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文章在传统的光伏系统稳压单闭环控制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光伏输出电压与电机负载电流引入作为前馈环节的控制策略,削弱由这两种因素引起的直流母线电压波动。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仿真模型,通过比较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策略、MPPT-传统稳压切换控制策略和本文所提控制策略下的直流母线电压特性,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相对于传统控制策略的优势。最后,利用RTLAB做了硬件在环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配电网 光伏系统 MPPT 改进稳压控制 直流母线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