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遭到彻底破坏的祸根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维邦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1-27,共7页
秦汉以前,黄土高原是林草茂密、山青水秀的地方,许多古籍和碑文都有“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之类的称赞。自春秋战国以来,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屡遭人为破坏,包括战争破坏、滥伐森林营造宫殿、樵采、毁林开荒等,而主要祸根却是广种薄收... 秦汉以前,黄土高原是林草茂密、山青水秀的地方,许多古籍和碑文都有“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之类的称赞。自春秋战国以来,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屡遭人为破坏,包括战争破坏、滥伐森林营造宫殿、樵采、毁林开荒等,而主要祸根却是广种薄收、轮荒耕种,致使黄土裸露,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经济十分贫困落后。治理方针必须包括“建造植被,制止水土流失和林牧为主,粮食自给”这两个基本对策。只有坚持这个治理方针,实现黄土高原青山绿水、林茂粮丰和经济繁荣的目的便指日可待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高原 生态环境 水土侵蚀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西北黄土区人工林土壤水分动态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17
2
作者 王孟本 李洪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78-184,共7页
本文根据1988-1990年的定位观测资料,对晋西北黄土丘陵区的河北杨林、刺槐林和柠条灌木林的土壤水分动态规律进行了定量分析。依次就水分分布分层、水分剖面特征、水分季节动态、水分循环模式与水分循环水平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本文根据1988-1990年的定位观测资料,对晋西北黄土丘陵区的河北杨林、刺槐林和柠条灌木林的土壤水分动态规律进行了定量分析。依次就水分分布分层、水分剖面特征、水分季节动态、水分循环模式与水分循环水平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采用的新的分析途径和方法将有助于时黄土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生态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土壤水分动态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区土壤水分循环水平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孟本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06-108,共3页
土壤水分循环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土壤水分波动变化的平均状态。它是判别土壤水分循环状况优劣的标志之一。土壤水分循环达到平衡状态,并不一定说明土壤水分循环处于最佳状态。只有同时对土壤水分平衡状况和水分循环水平进行分析,才有... 土壤水分循环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土壤水分波动变化的平均状态。它是判别土壤水分循环状况优劣的标志之一。土壤水分循环达到平衡状态,并不一定说明土壤水分循环处于最佳状态。只有同时对土壤水分平衡状况和水分循环水平进行分析,才有可能作出可靠的判断。在一定程度上,生态系统的水分循环水平可以通过人为措施来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循环 土壤水分平衡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循环规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洪建 王孟本 +1 位作者 陈良富 柴宝峰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4-28,共5页
根据1992~1994年的定位观测资料,对晋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砂壤土在3种利用情况(柠条灌丛、农田和天然荒地)下的土壤有效水分变化规律、土壤水分循环的特点、类型及其补偿、消耗规律等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不同植被 土壤水分循环 补偿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条林蒸腾状况与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被引量:42
5
作者 王孟本 李洪建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85-90,共6页
本文根据1989年观测资料,对柠条的蒸腾状况及其林地的土壤水分动态规律作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柠条的平均蒸腾强度为0.1589g/g·h,蒸腾耗水量占同期降雨量的49.1%,柠条蒸腾强度与气温日变化的关系很密切,而与气温季节变化,相对... 本文根据1989年观测资料,对柠条的蒸腾状况及其林地的土壤水分动态规律作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柠条的平均蒸腾强度为0.1589g/g·h,蒸腾耗水量占同期降雨量的49.1%,柠条蒸腾强度与气温日变化的关系很密切,而与气温季节变化,相对湿度日变化和土壤水分季节变化的依存关系均不明显。结果还表明:柠条林地土壤剖面水分分布可分为活跃层、次活跃层和相对稳定层三个层次。活跃层的深浅随降雨量的多少而变化,次活跃层明显浅于对照荒地土壤水分次活跃层。在降雨量少而均匀分布的特有年份中,林地土壤水分季节动态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干湿季难以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林 蒸腾强度 土壤水分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拉乌苏地层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8
6
作者 苏志珠 董光荣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66-273,共8页
从历史回顾、分歧焦点和新的进展三个方面。
关键词 萨拉乌苏 第四纪 地层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西北河北杨林水分生态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孟本 李洪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13-317,共5页
本文主要根据1989年的(?)观测资料,对河北林场的水分生态问题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年生长期中,河北杨的蒸腾强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的关系很密切,但是蒸腾强度日变化与相对湿度日变化,蒸腾强度季节变化与气温季节变化或土壤水分季... 本文主要根据1989年的(?)观测资料,对河北林场的水分生态问题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年生长期中,河北杨的蒸腾强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的关系很密切,但是蒸腾强度日变化与相对湿度日变化,蒸腾强度季节变化与气温季节变化或土壤水分季节变化的相关关系均不明显。此研究为进一步客观认识与合理规划经营人工林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杨 水分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条林土壤水分生态环境特征研究初报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孟本 李洪建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 CSCD 1989年第1期155-160,共6页
研究表明,柠条人工林对土壤有效水的利用率很高;土壤干湿季的成因及其水分动态特点,主要与柠条的物候期和气候的时段降雨量两者有关;土壤水分的垂直动态特征主要表现在120cm以下土层的水分含量骤减。土壤水分严重亏缺必然会对柠条林的... 研究表明,柠条人工林对土壤有效水的利用率很高;土壤干湿季的成因及其水分动态特点,主要与柠条的物候期和气候的时段降雨量两者有关;土壤水分的垂直动态特征主要表现在120cm以下土层的水分含量骤减。土壤水分严重亏缺必然会对柠条林的生产力产生不良影响,但一般并不会使柠条林枯死。由于柠条林地的降水入渗率很高,因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弱降水形成地面径流,有效地防止土壤侵蚀。营造柠条人工林可发挥其良好的生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土壤有效水 生态环境特征 防止土壤侵蚀 水分测定 人工林地 降水入渗 地面径流 动态特点 湿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砖窑沟流域旱地农田土壤水分平衡研究初报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改兰 段建南 +1 位作者 李栓怀 张进峰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 CSCD 1989年第1期149-154,共6页
本研究于降水充沛的1988年,在两种土地类型、两种土壤肥力和两种作物条件下,探讨了砖窑沟流域旱地农田土壤水分动态与作物生长的关系,土壤水分收支及利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季节性变化可划分为稳定期、增加期和消耗期。作物收... 本研究于降水充沛的1988年,在两种土地类型、两种土壤肥力和两种作物条件下,探讨了砖窑沟流域旱地农田土壤水分动态与作物生长的关系,土壤水分收支及利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季节性变化可划分为稳定期、增加期和消耗期。作物收获时0—2m土层贮水量较播前增加了28.9—66.9mm,土壤水分利用率为0.77—1.40。文中提出了培肥地力,调整作物种植结构与布局是提高旱地农田土壤水分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水分 贮水量 水分利用率 平衡研究 窑沟 土壤蒸发 水分蒸发量 土壤含水量 土壤水库 中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糜子生育期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艺学 杨淑婷 +1 位作者 李洪建 冯彩萍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4-38,共5页
本文同五因素五水平糜子高产农艺措施试验同步进行,探讨了糜子生长期单因素、交互因素、生物量和土壤水分间的关系,分析计算了各试验小区的水分利用率。目的在于摸清半干旱区作物土壤水分规律,增加产量,发展生产。
关键词 糜子 生育期 土壤水分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柠条林地土壤水分生态环境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孟本 李洪建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22-25,共4页
本文定量研究了黄土丘陵区柠条林地的土壤水分生态环境特征,分析了这些特征对柠条林生产力及水土保持效益的影响。这不仅对分析该区柠条林的生产力形成规律与水土保持效益提出了理论依据,同时还为发展新的柠条林提供了可资参考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柠条 人工林地 土壤 水分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修梯田培肥增产配套措施模型研究
12
作者 段建南 李栓怀 +1 位作者 王改兰 张进峰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 CSCD 1989年第1期110-116,共7页
本研究在晋西北河曲县砖窑沟试验区设置了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建立了新修梯田培肥增产配套措施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与模拟选优,找出了新修梯田种植马铃薯配套措施的较优组合是:施纯氮8—12kg/亩,施磷<6kg/亩,施有机肥2600... 本研究在晋西北河曲县砖窑沟试验区设置了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建立了新修梯田培肥增产配套措施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与模拟选优,找出了新修梯田种植马铃薯配套措施的较优组合是:施纯氮8—12kg/亩,施磷<6kg/亩,施有机肥2600—4000kg/亩,播种密度2300—2800株/亩,亩产薯块可达到1000—1600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密度 马铃薯高产 产量效应 组合设计 正交旋转 晋西北 河曲县 合理配比 最佳产量 肥力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西北旱地糜子高产农艺措施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淑婷 李洪建 +1 位作者 赵艺学 冯彩萍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 CSCD 1989年第1期56-63,共8页
本文对晋西北旱作条件下影响糜子产量的主要因素播期(X_1)、密度(X_2)、氮肥(X_3)、磷肥(X_4)、有机肥(X_5)进行了综合研究。通过对田间试验数据的计算机运算,建立了五因素与产量的数学模型,解析了各因素及其相互效应对产量的影响,提出... 本文对晋西北旱作条件下影响糜子产量的主要因素播期(X_1)、密度(X_2)、氮肥(X_3)、磷肥(X_4)、有机肥(X_5)进行了综合研究。通过对田间试验数据的计算机运算,建立了五因素与产量的数学模型,解析了各因素及其相互效应对产量的影响,提出了在干旱条件下糜子高产综合农艺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艺措施 晋西北 播期 旱作条件 数学模型研究 计算机运算 田间试验 晚播 农艺技术 高产稳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植树造林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力 王应刚 石虹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X期64-72,共9页
通过对典型黄土丘陵沟壑区(晋西北河曲县)的人工行实地考查,应用灰色多目标局势决策理论,根据不同地形部位选择了5种有代表性的土壤类型作为事件集和5种常见的树种作为对策集,从经济效益、水保效益、生物产量和改土效果等4方面... 通过对典型黄土丘陵沟壑区(晋西北河曲县)的人工行实地考查,应用灰色多目标局势决策理论,根据不同地形部位选择了5种有代表性的土壤类型作为事件集和5种常见的树种作为对策集,从经济效益、水保效益、生物产量和改土效果等4方面,对25个营林局势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了各土壤类型适宜的最佳营林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 植树造林 土壤 经济效益 水保效益 改土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泥河流域农业中、低产田综合改造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力 王应刚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7-22,共6页
1992~1994年期间,围绕整治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应用农业科学技术,进行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农业中、低产田改造的深入研究。通过生态-生产-科技的密切结合,使面积为1.2km ̄2的红泥河流域,在生态系统结构、... 1992~1994年期间,围绕整治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应用农业科学技术,进行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农业中、低产田改造的深入研究。通过生态-生产-科技的密切结合,使面积为1.2km ̄2的红泥河流域,在生态系统结构、农田生产功能以及流域经济效益上,都有了显著改善和提高。在此基础上,指明了进一步改造农业中低产田,提高农田生产效益的方向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产田 综合改造 效益评估 红泥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流失是山西自然灾害的根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向东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8-32,共5页
山西省水土流失面积10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4.1%。水土流失使土地生产力降低,水库淤积,河床抬高,水旱灾害频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建设“五层楼”的结构模式,修成水平梯田294公顷,造林906.4公顷,种草154.5公顷,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 山西省水土流失面积10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4.1%。水土流失使土地生产力降低,水库淤积,河床抬高,水旱灾害频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建设“五层楼”的结构模式,修成水平梯田294公顷,造林906.4公顷,种草154.5公顷,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开发山区的出路在于大力植树种草,发展畜牧业,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保证粮食稳产增收。治理小流域,必须建设基本农田粮食基地和多种经营商品基地,积极发展种植业。要注意解决边治理边破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水土侵蚀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生态农业系统良性循环的构筑设计
17
作者 杨才敏 赵艺学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1996年第3期9-11,共3页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生态农业 构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砖窑沟流域旱地土壤水分状况与糜子耗水特征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改兰 段建南 +1 位作者 张进峰 李拴怀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0-33,45,共5页
本文依据1988~1989年田间定位观测试验,探讨了砖窑沟流域土壤水分状况与糜子耗水特征。结果表明:裸地土壤水分完成一个循环周期,2 m土层水分有所增加,主要补偿层次为50~150cm,提供了有利于调节作物生长的水分条件。土壤储水的调节作... 本文依据1988~1989年田间定位观测试验,探讨了砖窑沟流域土壤水分状况与糜子耗水特征。结果表明:裸地土壤水分完成一个循环周期,2 m土层水分有所增加,主要补偿层次为50~150cm,提供了有利于调节作物生长的水分条件。土壤储水的调节作用可使糜子在生育期降水相差121mm的情况下,产量与耗水量维持在相近水平。在干旱年份,高肥地糜子对土壤储水的利用深度达150cm,对不同层次的有效水利用系数为0.43—0.93.水分生产效率0.77kg/mm,分别是低肥地的1.5倍,1.2~5.1倍和1.7倍。因此,培肥地力与保水耕作是创造糜子稳产高产水分条件的主要径途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水分状况 糜子 耗水特征 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与植物氮代谢的关系Ⅲ.水分和高温胁迫对谷子叶片组分Ⅰ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冯彩平 薛崧 张殿忠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8-92,共5页
谷子叶片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受水分胁迫的影响,其中组分Ⅰ蛋白(P-1)随水分胁迫加剧而减少的程度尤为显著;高温(40℃以上)有加强水分胁迫对组分Ⅰ蛋白影响的效应,而单纯高温胁迫则对叶片Pr-1影响不大。
关键词 高温胁迫 组分I蛋白 谷子 叶片 水分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西北砖窑沟试验区土壤改良途径 被引量:1
20
作者 段建南 王改兰 +1 位作者 李拴怀 张进锋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51-454,共4页
晋西北砖窑沟试验区土壤改良途径段建南(山西大学黄土高原地理研究所030006)王改兰(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李拴怀,张进锋(山西大学黄土高原地理研究所)WAYFORSOLLAMELIORATIONINZHUANYAOGO... 晋西北砖窑沟试验区土壤改良途径段建南(山西大学黄土高原地理研究所030006)王改兰(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李拴怀,张进锋(山西大学黄土高原地理研究所)WAYFORSOLLAMELIORATIONINZHUANYAOGOUEXPERRIMENTALA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土培肥 优化施肥 黄壤改良 黄土丘陵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