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7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图书出版社高校阅读体验店创新模式探析--以商务印书馆山西大学阅读体验店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艳蓉 李文龙 王鲁美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4-77,共4页
在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不断增长和网上书店蓬勃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下,传统书店的经营理念和模式已不再适应图书消费市场需求,亟须转型发展书店新模式。而阅读体验店以其先进的经营理念、优越的环境以及人性化服务,将会逐步占据图书及其他文... 在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不断增长和网上书店蓬勃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下,传统书店的经营理念和模式已不再适应图书消费市场需求,亟须转型发展书店新模式。而阅读体验店以其先进的经营理念、优越的环境以及人性化服务,将会逐步占据图书及其他文化产品消费市场。图书出版社高校阅读体验店进行图书及其他文化活动的体验营销,最大的创新在于与高校合作,从而使其获得低成本经营、庞大读者群支持及稳定作者群来源等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体验店 合作经营 体验营销 图书作者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20年中国制造业转移与人口迁移对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
2
作者 王国霞 任朝锋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5,共8页
基于人口普查和制造业统计数据,探究2000—2020年人口迁移和不同类型制造业转移的时空变化特征,运用地理探测器从空间视角分析了人口迁移和不同类型制造业转移对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1)资本、劳动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均呈... 基于人口普查和制造业统计数据,探究2000—2020年人口迁移和不同类型制造业转移的时空变化特征,运用地理探测器从空间视角分析了人口迁移和不同类型制造业转移对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1)资本、劳动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均呈现先集聚后扩散的趋势,能源密集型制造业则一直呈扩散态势。(2)人口迁移格局表现出中西部部分省份对迁移人口的吸引力持续增强的态势。(3)从重心变动看,4类制造业重心均呈向西向南部转移的趋势,人口迁移重心变动有一定的滞后性。(4)4种类型制造业转移对缩小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解释力由大到小依次为资本、技术、能源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人口迁移的解释力最弱。双因子交互作用探测结果表明,人口迁移与制造业转移的交互作用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解释力显著增强,尤其是人口迁移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交互作用。(5)分期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当人口迁移与制造业转移的方向一致时,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地区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迁移 制造业转移 地区经济增长差距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素流视角下黄河中游城市网络及其经济增长效应
3
作者 王国霞 任朝锋 +1 位作者 姬少伟 薛慧芳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0-99,共10页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网络在推动城市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以黄河中游地区46座城市为研究单元,基于百度迁徙、专利转移和上市公司异地投资数据,从劳动、技术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流角度,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生态位重叠模型和多...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网络在推动城市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以黄河中游地区46座城市为研究单元,基于百度迁徙、专利转移和上市公司异地投资数据,从劳动、技术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流角度,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生态位重叠模型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解析了城市网络结构特征和城市竞合关系,探究了城市网络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高层级要素流主要集中在郑州、西安和太原等核心节点周围,跨省要素联系相对有限,多以各省内部为主体形成子社区,表现出较强的行政边界阻隔效应。在不同类型的要素网络中,核心节点均为扩散型或均衡型城市,中心城市能够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网络中还存在许多孤立型节点,难以融入网络发展之中。中小城市间的合作关系较少,竞争关系较为激烈。城市网络对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效应,且不同要素网络对城市经济增长的效应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网络 要素流 经济增长 黄河中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ESG行为类别的碳减排与经济增长均衡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曲卫华 孙娜 曲国华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6,共12页
“双碳”目标视域下,探究企业ESG(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行为对碳排放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考虑ESG行为存在表面上顺应迎合而实质上“言行不一”,构建了划分ESG行为类别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研究实质性ES... “双碳”目标视域下,探究企业ESG(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行为对碳排放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考虑ESG行为存在表面上顺应迎合而实质上“言行不一”,构建了划分ESG行为类别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研究实质性ESG行为与策略性ESG行为对碳排放等宏观经济因素的动态传导机制。研究发现:相比难以实现碳减排的策略性ESG行为,企业采取实质性ESG行为能够显著降低碳排放量且对宏观经济有正向影响,推动经济向低碳绿色转型,实现减排与经济发展的“共赢”。企业实质性ESG行为对碳减排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为:(1)内部资本投入机制:企业采取实质性ESG行为对碳减排技术研发投入形成溢出效应,且实质性ESG行为激励企业将生产要素投入由高碳产品转移到低碳产品,以实现“增低碳降高碳”,达到碳减排与经济增长的协调统一;(2)外部政策激励机制:企业采取实质性ESG行为可获得更多的政府碳减排补贴,促使企业增加低碳产出投入,实现外部政策激励与内部低碳转型的协同效应;(3)金融机构信贷优惠机制:企业采取实质性ESG行为能够激发金融机构对其实行差异化信贷优惠利率,增加企业碳减排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绿色金融与绿色技术的协同发展。研究为辨识ESG行为类别推动企业低碳转型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质性ESG行为 策略性ESG行为 绿色金融 碳排放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认证视角下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竞赛质量满意度研究
5
作者 张亮 赵欢 +2 位作者 解军 商临萍 周丽霞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177-2184,共8页
目的:基于专业认证的视角探究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对创新创业竞赛质量的满意度现状及其在不同学生群体中可能存在的异质性。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问卷,对山西省6所本科院校护理学专业一年级至四年级的2... 目的:基于专业认证的视角探究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对创新创业竞赛质量的满意度现状及其在不同学生群体中可能存在的异质性。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问卷,对山西省6所本科院校护理学专业一年级至四年级的2928名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竞赛各条目满意度均超过80%,其中满意度最高的是“教师指导有助于提升科学研究能力”(满意度为95.2%),最低的是“竞赛项目能够进行成果转化”(满意度为80.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是否有创业实践、是否有创业意愿、亲属是否有创业经历、高考前居住地、所在高校类型、所在年级和班级成绩等因素对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竞赛满意度有影响(P<0.05)。结论: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竞赛质量满意度整体较高,但是在不同群体间存在差异,竞赛实施中专创融合和成果转化仍需加强。高校应积极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竞赛观,搭建多层次的竞赛平台,加强竞赛项目的专创融合和成果转化,持续发挥创新创业竞赛的育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学 大学生 创新创业竞赛 满意度 影响因素 护理教育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韧性——交互影响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6
作者 田新豹 李欣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94,共16页
经济新常态下,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韧性之间的交互影响,并探究两者之间的空间溢出效应,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经济地理学视角出发,基于2010—2021年中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经济新常态下,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韧性之间的交互影响,并探究两者之间的空间溢出效应,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经济地理学视角出发,基于2010—2021年中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区域经济韧性的空间联立方程模型,通过广义空间三阶段最小二乘法检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韧性的交互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区域经济韧性之间存在双向促进作用,但其空间溢出效应具有差异性,且在不同特征的城市中表现出不同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区域经济韧性 交互影响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经济能缓解乡村人口“空心化”吗?
7
作者 贾蕊 郭彤 +1 位作者 吴彦瑶 陆迁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0-211,共12页
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引发的人口“空心化”是制约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瓶颈因素。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出导致了农村社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能逐渐消失,给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集体经济作为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产... 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引发的人口“空心化”是制约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瓶颈因素。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出导致了农村社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能逐渐消失,给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集体经济作为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能有效转变劳动力向城市单向流动的格局,是破解农村人口“空心化”困境的关键一步。该研究选取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hina Rural Revitalization Survey,CRRS)数据,采用多种计量分析模型和检验方法,实证检验了集体经济对乡村人口“空心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集体经济会对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决策产生影响。具体而言,集体经济显著抑制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出行为,缩短了外出劳动力的流动半径,但其对外出劳动力流动时长的影响并不显著,该结论通过了多种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②作用机制检验结果显示,集体经济可通过增加本地就业机会、促进村庄经济发展和改善村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对劳动力流动决策产生影响。③异质性检验结果发现,集体经济抑制了中老年劳动力、女性劳动力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劳动力的流出决策,缩小了青壮年劳动力、男性劳动力和受教育程度中等劳动力的流动半径,缩短了青壮年劳动力、男性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中等劳动力的流动时长;但会增加中老年劳动力和受教育程度较高劳动力的流动时长。因此,通过系统性实施“依托集体经济培育本地特色产业,推进集体经济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优化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机制,实施劳动力流动分类引导”等策略组合,构建集体经济与劳动力流动的动态平衡机制,可有效引导部分劳动力回流,缓解乡村人口“空心化”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经济 劳动力流动 人口“空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迁移人口空间格局变化及其经济因素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秦志琴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6-171,共6页
采用人口普查数据分析2000—2010年山西省迁移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变化。结果表明,山西省迁移人口规模具有明显地域差异,空间分布上呈现"核心-外围"结构。其中,晋中地区迁移人口集聚趋势最为显著,晋北地区集聚由强变弱,晋西地区... 采用人口普查数据分析2000—2010年山西省迁移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变化。结果表明,山西省迁移人口规模具有明显地域差异,空间分布上呈现"核心-外围"结构。其中,晋中地区迁移人口集聚趋势最为显著,晋北地区集聚由强变弱,晋西地区集聚逐步增强,晋南地区变化较稳定。进一步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山西省迁移人口空间格局变化的经济因素,认为经济总量的增加与迁移人口规模具有显著正相关性;煤炭销售量与迁移人口规模关系不明显;三次产业产值与迁移人口就业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且省会太原市第三产业对迁移人口具有较大吸引力,县(县级市)第二产业对迁移人口的吸引力较大,而地级市三次产业对迁移人口的吸引力均不明显;公路网密度和等级与迁移人口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尤其是高速公路密度对迁移人口集聚规模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人口 空间格局 经济因素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经济发展观变革的思考
9
作者 王琦 李桂萍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6-77,共2页
山西经济落后有多种因素,但首要因素是观念的落后。促进山西经济的振兴,必须树立新的资源观;确立大开放、大市场观;树立与时俱进的创新观;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同时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观。
关键词 山西 经济发展 可持续发展 政府职能 经济增长 市场机制 创新 生态环境 科学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商人近代化转型失败的经济学分析
10
作者 刘建生 任志江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6-58,共3页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保晋公司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等诸多内外不利因素,使山西商人投资于近代工业的努力最终失败。
关键词 山西商人 保晋公司 制度变迁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创新——山西经济增长的新支点
11
作者 成艳平 姜焰生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5-47,共3页
现代经济理论表明 ,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山西技术创新整体能力低下 ,经济增长中科技含量不高 ,经济增长方式长期走着一条粗放型的路子。这是造成山西经济增长主要指标在全国位次持续后移的一个重... 现代经济理论表明 ,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山西技术创新整体能力低下 ,经济增长中科技含量不高 ,经济增长方式长期走着一条粗放型的路子。这是造成山西经济增长主要指标在全国位次持续后移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 ,必须采取有力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山西经济 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方式 主要指标 粗放型 现代经济 支点 整体能力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山西农业产业化对策
12
作者 张苏串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5-46,共2页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之一。本文主要根据山西省 的自然资源特点和经济发展现状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立、农业科技的创新、龙头企业的建 设以及农民素质的提高等方面对山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以...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之一。本文主要根据山西省 的自然资源特点和经济发展现状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立、农业科技的创新、龙头企业的建 设以及农民素质的提高等方面对山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以利于改变山西农 业产业化层次浅、水平低的现状,使山西农业产业化迈上一个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农业产业化 经济发展 农产品生产基地 对策 农业科技 农民素质 走向 知识经济时代 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功能区经济发展的现实约束与优化路径——以山西沿黄地区为例 被引量:8
13
作者 温旭新 杨怀佳 张波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6-111,共6页
山西沿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既承担着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维持黄河长治久安的主体功能区职责,也肩负着满足区域内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任务。当前,该地区面临经济体量小、产业零散化、财政实力整体偏弱以及城乡发展差距较大等多重发展... 山西沿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既承担着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维持黄河长治久安的主体功能区职责,也肩负着满足区域内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任务。当前,该地区面临经济体量小、产业零散化、财政实力整体偏弱以及城乡发展差距较大等多重发展约束。研究表明,资本积累机制不健全、维持再生产的要素大量外流、政府间同质化竞争、非生产性支出占用相当比例经济剩余是造成上述发展约束的主要原因,应从深挖生态产品价值、更大范围开展空间合作、引导多方主体参与民生事业发展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黄河流域 资本积累 生态产品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关联、空间布局与信息溢出——基于供应链视角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
14
作者 温科 董一菲 +1 位作者 刘颖辉 李常洪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3,共15页
供应链信息有效溢出在释放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进而推动供给与需求的更高水平匹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2006-2022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供应链视角实证分析经济关联、空间布局与信息溢出的关系。研究发现,“供应商—客户”企业... 供应链信息有效溢出在释放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进而推动供给与需求的更高水平匹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2006-2022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供应链视角实证分析经济关联、空间布局与信息溢出的关系。研究发现,“供应商—客户”企业间经济关联的加强促进了客户企业对供应商企业的信息溢出,并且在企业、行业、区域以及供应链等方面呈现出异质性特征;经济关联通过供应链空间布局的优化促进了信息溢出;在城市行业关联度提升以及分析师关注覆盖度与外部信息约束度有所下降等环境因素的作用下,经济关联的信息溢出效应有所增强。因此,应为供应链供需协同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加强“供应商—客户”企业间的经济关联,优化供应链空间布局,实现有效的产需对接。本文从供应链视角揭示了经济关联以及空间布局在市场信息治理中的作用,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 经济关联 地理分布广度 业务分布深度 信息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社会责任、碳减排与低碳经济增长——基于多部门DSGE模型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娜 曲卫华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共14页
通过构建多部门DSGE模型研究企业社会责任(CSR)对碳排放和宏观经济的动态影响以及传导机制。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冲击对总产出、绿色低碳产出和环境质量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量,实现碳减排和经济增长的“双赢”。企... 通过构建多部门DSGE模型研究企业社会责任(CSR)对碳排放和宏观经济的动态影响以及传导机制。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冲击对总产出、绿色低碳产出和环境质量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量,实现碳减排和经济增长的“双赢”。企业社会责任影响碳减排的机制为:第一,厂商提升碳减排技术和调整生产要素配置,将生产要素由高碳产品转移到低碳产品,增加低碳产品供给,从而发挥碳减排效应;第二,政府将CSR嵌套在碳减排补贴环境政策中,会对厂商履行CSR产生的碳减排成本形成“补偿”效应,进而提升碳减排效果;第三,能源部门生产力的提升会增加经济系统的能源供给,激发履行CSR和依赖可再生能源的厂商进行低碳生产,有效降低碳排放量。因此,厂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政府根据厂商履行CSR高低执行差异化的碳减排补贴政策以及能源部门生产力的提升三者协同发展才能发挥企业社会责任的碳减排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碳减排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制度安排对碳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佳佳 王鹏鑫 杨婉童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9,共10页
在探析制度安排对碳排放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构建并行多重中介模型,从产权制度、对外开放、金融制度、环境规制四个方面,实证检验了制度安排通过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技术进步三条路径影响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和作... 在探析制度安排对碳排放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构建并行多重中介模型,从产权制度、对外开放、金融制度、环境规制四个方面,实证检验了制度安排通过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技术进步三条路径影响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产权制度主要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促进技术进步实现碳减排;对外开放增加了碳排放,但中介路径有助于其转向碳减排;金融制度可以直接促进碳减排,其中介路径不显著;环境规制则完全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技术进步来抑制碳排放。而且,沿海地区以制度安排抑制碳排放的效果比沿边地区与内陆地区更佳。因此,在尊重市场规律的条件下制定合理的激励相容制度对于促进企业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安排 碳排放 并行多重中介模型 影响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语言模型技术的古籍限定域关系抽取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畅 张琪 +4 位作者 王东波 沈思 吴梦成 刘浏 苏雨诗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0-219,共20页
古籍文本中的细粒度知识单元的自动抽取和结构化能够为群体传记、历史地图等古籍数字人文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基于判别式模型的抽取方法严重受制于古汉语本身语义的复杂性和训练样本的缺失,抽取效果和领域迁移的效果受到影响,相关研究亟... 古籍文本中的细粒度知识单元的自动抽取和结构化能够为群体传记、历史地图等古籍数字人文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基于判别式模型的抽取方法严重受制于古汉语本身语义的复杂性和训练样本的缺失,抽取效果和领域迁移的效果受到影响,相关研究亟待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本研究探索了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古籍领域限定域关系抽取方法和高质量训练语料自动生成方法。通过比较不同提示模板对模型抽取性能的影响,证明了微调方法对模型性能提升具有显著价值。基于ChatGPT4的API服务,结合自指令、思维链与人类反馈合成古籍限定域关系抽取数据集,在数据增强后于两种古籍关系抽取数据集上分别取得56.07%和30.50%的F1值,迁移能力较两种使用全部数据训练的模型均取得了显著提升。本研究还探索了协同使用自指令模型和自动评价模型合成训练语料和评价信息,并基于合成数据训练模型,有效缓解了训练数据不足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大语言模型抽取关系三元组与合成训练数据,能够显著降低过往限定域关系抽取的人力成本,有助于提升古籍领域知识图谱的构建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古籍智能 限定域关系抽取 AI生成数据 数字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户数字技术创新对供应商碳排放的影响--供应链资金和创新“双溢出”的传导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芦彩梅 方真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6,共13页
供应链溢出效应的存在使得供应链上的企业行为相互影响。客户企业数字技术创新对其自身融资约束的缓解和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能够通过供应链资金溢出和创新溢出传导至其供应商企业,进而抑制供应商企业的碳排放。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8... 供应链溢出效应的存在使得供应链上的企业行为相互影响。客户企业数字技术创新对其自身融资约束的缓解和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能够通过供应链资金溢出和创新溢出传导至其供应商企业,进而抑制供应商企业的碳排放。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8—2021年的数据分析发现:客户企业数字技术创新对供应商企业碳排放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客户企业数字技术创新能够提高自身的利润增长率和现金流比率,降低供应商企业的应收账款占比,并同时降低自身和供应商企业的KZ指数、提高自身和供应商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即可以通过供应链资金溢出效应缓解供应商企业的融资约束、通过供应链创新溢出效应促进供应商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进而助力供应商企业碳减排;当客户为非国有企业和高科技企业时、供应商高管具有海外背景和属于非重污染行业时,客户企业数字技术创新对供应商企业碳减排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因此,在促进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同时,应完善供应链协同发展机制,增强供应链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创新 供应链资金溢出 融资约束 供应链创新溢出 绿色技术创新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应用能否促进产学研合作——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常洪 王海艳 郭嘉琦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8-47,共10页
基于2016—2022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从开放悖论视角考察企业区块链应用对产学研合作的影响,并结合非正式制度和动态能力理论剖析信任的中介作用以及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①企业区块链应用能促进产学研合作,... 基于2016—2022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从开放悖论视角考察企业区块链应用对产学研合作的影响,并结合非正式制度和动态能力理论剖析信任的中介作用以及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①企业区块链应用能促进产学研合作,且在大企业、国有企业和衰退期企业中更为显著;②机制检验表明,企业区块链应用主要通过信任增强效应,推动产学研合作;③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借助区块链不仅可以构建陌生人关系网络内的信任机制,而且在熟人关系网络中更能实现情感信任与数字信任的双重加固,从而有力助推产学研合作;④吸收能力能增强企业区块链应用与产学研合作之间的关系,且该调节作用部分通过信任增强效应实现。研究结论为数字化时代下区块链应用驱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应用 产学研合作 开放悖论 非正式制度视角 动态能力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链金融视角下制造业企业碳减排效应 被引量:1
20
作者 芦彩梅 任淑君 刘宇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5-112,共8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确立,绿色低碳发展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而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最多的行业之一,制造业企业的低碳减排至关重要。本文以2008~2020年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制造业企业供应链金融对企业碳减排... 随着“双碳”目标的确立,绿色低碳发展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而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最多的行业之一,制造业企业的低碳减排至关重要。本文以2008~2020年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制造业企业供应链金融对企业碳减排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可以促进制造业企业碳减排。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制造业企业供应链金融通过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媒体监督两条渠道进行传导,从而影响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碳减排。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制造业企业供应链金融的碳减排效应,在资产密集型、绿色意愿更强的制造业企业中更为显著。此外,当企业处于经济发展程度高的社会环境中时,供应链金融的碳减排效应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制造业企业 碳减排 内在可持续创新 外在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