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后现代视域中科技伦理主体的消解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侠
邢润川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1-48,共8页
本文详细分析了科技伦理主体的变迁,并批评了极端后现代主义对主体的消解,指出主体观念的变迁必将影响科技伦理观念的变迁,并因而指出重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主体和科技伦理观念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
主体
变迁
消解
科技伦理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德雷福斯可供性理解之“物”的补充——技能习得模型的后现象学批判与修正
2
作者
程瑞
伏其秦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6,共11页
作为反思人类思维与行为的理论依据,德雷福斯的技能习得模型理论意义重大。技能习得模型中的“可供性”被德雷福斯理解为一种直接的邀请,以排斥可供性作为环境因素的客观性特征。矛盾的是,在技能习得模型中,“可供性的邀请”不可避免地...
作为反思人类思维与行为的理论依据,德雷福斯的技能习得模型理论意义重大。技能习得模型中的“可供性”被德雷福斯理解为一种直接的邀请,以排斥可供性作为环境因素的客观性特征。矛盾的是,在技能习得模型中,“可供性的邀请”不可避免地要以可供性的客观性为基础,这就使其难以实现德雷福斯本来的哲学主张。究其根源,技能习得模型预设了一种“认知主义主体”,并且忽视了技术与环境等“物”的维度。通过后现象学揭示出可供性的具体呈现过程,弥补模型中可供性理解的不足,可以修正技能习得模型,使其更加符合德雷福斯的哲学理想与技术哲学的“物的转向”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雷福斯
技能习得模型
可供性
邀请
后现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技术创新过程的自组织进化
被引量:
15
3
作者
张培富
李艳红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4,共4页
本文简要回顾了技术创新过程的研究历史 ,概括了技术创新过程研究由线性、静态模式转向非线性、动态模式的发展轨迹 ,并在分析经济进化理论的基础上 ,指出进化思想对技术创新过程研究的重要影响 ,揭示了技术创新过程的自组织进化机制。
关键词
技术创新过程
进化
自组织进化
自稳定过程
自重组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的管理、开发和利用
被引量:
6
4
作者
高春梅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5-17,共3页
人类于 2 0世纪末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经济时代必须以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作为发展经济的主要资源和动力 ,并逐步取代以往那种单纯依赖消耗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经济发展的原型经济模式 ,这就决定了人力资本在知...
人类于 2 0世纪末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经济时代必须以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作为发展经济的主要资源和动力 ,并逐步取代以往那种单纯依赖消耗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经济发展的原型经济模式 ,这就决定了人力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无可取代的重要价值和重要地位。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及其所拥有的科技水平与知识度 ,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生产力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经济
人力资本
创新精神
创造能力
知识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孕育渴求
被引量:
7
5
作者
高春梅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57-59,共3页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创造型人才
知识经济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国推动风险投资的机制给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
3
6
作者
孙兆泽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风险投资公司
养老基金
养老金
放松管制
风险资本家
主力
美国
担保人
不作为
登记手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企业技术进步的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
4
7
作者
王永刚
李步雅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4-29,共6页
我国企业技术进步的现状与对策王永刚,李步雅我国现有工业企业约474.4万个,其中大中型企业9680个,职工总人数5263万人。我国财政收入的80%是由工业企业提供的。企业的发展、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四化...
我国企业技术进步的现状与对策王永刚,李步雅我国现有工业企业约474.4万个,其中大中型企业9680个,职工总人数5263万人。我国财政收入的80%是由工业企业提供的。企业的发展、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四化建设。我国近几年的工业产值虽然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企业
技术进步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后现代视域中科技伦理主体的消解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侠
邢润川
机构
山西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
出处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1-48,共8页
文摘
本文详细分析了科技伦理主体的变迁,并批评了极端后现代主义对主体的消解,指出主体观念的变迁必将影响科技伦理观念的变迁,并因而指出重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主体和科技伦理观念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
主体
变迁
消解
科技伦理
重建
Keywords
Subject Change
Unmaking Sci-Tech Ethics
Rebuilding
分类号
B82057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德雷福斯可供性理解之“物”的补充——技能习得模型的后现象学批判与修正
2
作者
程瑞
伏其秦
机构
山西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6,共11页
文摘
作为反思人类思维与行为的理论依据,德雷福斯的技能习得模型理论意义重大。技能习得模型中的“可供性”被德雷福斯理解为一种直接的邀请,以排斥可供性作为环境因素的客观性特征。矛盾的是,在技能习得模型中,“可供性的邀请”不可避免地要以可供性的客观性为基础,这就使其难以实现德雷福斯本来的哲学主张。究其根源,技能习得模型预设了一种“认知主义主体”,并且忽视了技术与环境等“物”的维度。通过后现象学揭示出可供性的具体呈现过程,弥补模型中可供性理解的不足,可以修正技能习得模型,使其更加符合德雷福斯的哲学理想与技术哲学的“物的转向”理念。
关键词
德雷福斯
技能习得模型
可供性
邀请
后现象学
Keywords
Dreyfus
the model of skill acquisition
affordance
solicitation
postphenmenology
分类号
N031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技术创新过程的自组织进化
被引量:
15
3
作者
张培富
李艳红
机构
山西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
出处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4,共4页
文摘
本文简要回顾了技术创新过程的研究历史 ,概括了技术创新过程研究由线性、静态模式转向非线性、动态模式的发展轨迹 ,并在分析经济进化理论的基础上 ,指出进化思想对技术创新过程研究的重要影响 ,揭示了技术创新过程的自组织进化机制。
关键词
技术创新过程
进化
自组织进化
自稳定过程
自重组过程
分类号
F062.4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124.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的管理、开发和利用
被引量:
6
4
作者
高春梅
机构
山西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
出处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5-17,共3页
文摘
人类于 2 0世纪末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经济时代必须以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作为发展经济的主要资源和动力 ,并逐步取代以往那种单纯依赖消耗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经济发展的原型经济模式 ,这就决定了人力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无可取代的重要价值和重要地位。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及其所拥有的科技水平与知识度 ,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生产力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关键词
知识经济
人力资本
创新精神
创造能力
知识型人才
分类号
F240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孕育渴求
被引量:
7
5
作者
高春梅
机构
山西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57-59,共3页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创造型人才
知识经济
生态环境
分类号
G40-01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推动风险投资的机制给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
3
6
作者
孙兆泽
机构
山西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
出处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风险投资公司
养老基金
养老金
放松管制
风险资本家
主力
美国
担保人
不作为
登记手续
分类号
C913.2 [经济管理]
F830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企业技术进步的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
4
7
作者
王永刚
李步雅
机构
山西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
出处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4-29,共6页
文摘
我国企业技术进步的现状与对策王永刚,李步雅我国现有工业企业约474.4万个,其中大中型企业9680个,职工总人数5263万人。我国财政收入的80%是由工业企业提供的。企业的发展、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四化建设。我国近几年的工业产值虽然增长...
关键词
中国
企业
技术进步
现状
分类号
F273.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后现代视域中科技伦理主体的消解
李侠
邢润川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德雷福斯可供性理解之“物”的补充——技能习得模型的后现象学批判与修正
程瑞
伏其秦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技术创新过程的自组织进化
张培富
李艳红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的管理、开发和利用
高春梅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孕育渴求
高春梅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美国推动风险投资的机制给我国的启示
孙兆泽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我国企业技术进步的现状与对策
王永刚
李步雅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