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球菌-R04生物降解多卤代联苯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秀清 郑媛 +1 位作者 李鹏丽 王婧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4-698,共5页
研究了不同取代元素以及取代元素的数量、位置等因素对Rhodococcus sp.R04降解多卤代联苯的影响.结果表明,联苯苯环第4位上的氢分别被氟、氯、溴以及甲基基团取代后降解率由高到低依次为4-FB>4-CB≥4-MB>4-BrB;当取代元素相同时,... 研究了不同取代元素以及取代元素的数量、位置等因素对Rhodococcus sp.R04降解多卤代联苯的影响.结果表明,联苯苯环第4位上的氢分别被氟、氯、溴以及甲基基团取代后降解率由高到低依次为4-FB>4-CB≥4-MB>4-BrB;当取代元素相同时,随着取代原子数目的增加,多卤代联苯降解率降低;当取代元素及取代原子数目相同时,不同位置的取代对卤代联苯的降解影响较大,特别是2,6位取代会强烈抑制关键酶对卤代联苯的催化降解,导致降解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DOCOCCUS sp.R04 降解 多卤代联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酒大曲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及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薄涛 吕娜 +5 位作者 杨凯环 张娇娇 张锦华 白宝清 田翔 范三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385-393,共9页
传统白酒大曲发酵过程涉及极为复杂的微生物群落变化,这些微生物群落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大曲的品质。解析大曲发酵过程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是揭示其发酵机制、提出理性调控策略、稳定大曲质量的关键。因此,微生物群落及其功能一直是研究... 传统白酒大曲发酵过程涉及极为复杂的微生物群落变化,这些微生物群落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大曲的品质。解析大曲发酵过程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是揭示其发酵机制、提出理性调控策略、稳定大曲质量的关键。因此,微生物群落及其功能一直是研究关注大曲的热点。本文围绕大曲微生物群落相关研究,总结不同类型白酒大曲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点;对大曲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来源、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及其驱动因子、贮曲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变化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梳理参与大曲发酵的微生物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对大曲微生物群落研究进行展望,旨在为大曲发酵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曲 白酒 微生物群落 组学技术 传统发酵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荧光素酶四膜虫B2086-LUC全细胞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响应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鹏幸 许静 +1 位作者 卢剑功 王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75-1080,共6页
为了获得可用于快速检测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全细胞生物传感器,本研究将含有HA标签的萤火虫荧光素酶(LUC)基因重组到含有四膜虫金属硫蛋白MTT1启动子和微管蛋白终止子序列的载体pBX中,获得重组质粒pBX-LUC,用基因枪粒子轰击法将pBX-LUC... 为了获得可用于快速检测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全细胞生物传感器,本研究将含有HA标签的萤火虫荧光素酶(LUC)基因重组到含有四膜虫金属硫蛋白MTT1启动子和微管蛋白终止子序列的载体pBX中,获得重组质粒pBX-LUC,用基因枪粒子轰击法将pBX-LUC转化入四膜虫细胞中,通过同源重组和巴龙霉素抗性筛选,LUC基因整合到四膜虫大核基因组MTT1位点,获得含有LUC基因的细胞株B2086-LUC.B2086-LUC对重金属镉和汞的响应敏感,可检测的最低浓度为5-10ng/mL;对铜和锌的响应较弱,可检测的最低浓度为0.5-1mg/mL.因此,四膜虫B2086-LUC可作为环境中镉和汞污染快速检测的全细胞生物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火虫荧光素酶 嗜热四膜虫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地质环境微生物总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杨秀清 陈彦梅 +2 位作者 吴瑞薇 王保玉 韩作颖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7-183,共7页
高质量的DNA是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通过对传统DNA抽提方法(酚-氯仿法)进行改进,并以Rhodococcus sp.R04和煤粉为实验材料对细胞破碎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一种可用于煤地质环境微生物基因组DNA高效提取的改良方法。以改良法和商业... 高质量的DNA是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通过对传统DNA抽提方法(酚-氯仿法)进行改进,并以Rhodococcus sp.R04和煤粉为实验材料对细胞破碎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一种可用于煤地质环境微生物基因组DNA高效提取的改良方法。以改良法和商业试剂盒提取煤地质环境微生物基因组DNA,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细菌及古菌特异性片段的PCR扩增来评价所提取DNA的质量。改良法和试剂盒法均能获得煤地质环境微生物基因组DNA,并能用于多种特异性PCR扩增。与试剂盒提取的DNA相比,改良法获得的DNA片段主带明显,约占总DNA含量的50%,分子量大小接近23 kb,并且提取量大,约为试剂盒的5-10倍。同时,能用于如DNA文库构建和宏基因组测序等。此外,改良法所用试剂普通,价格便宜,提取的煤地质环境微生物基因组DNA质量较高,适于实验室和科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地质环境微生物 基因组DNA提取 DNA质量 PCR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苯代谢对微生物的生长胁迫及分裂抑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秀清 刘亚妮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941-3950,共10页
以联苯/多氯联苯降解菌株R04(Rhodococcus sp.R04)和几种模式微生物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微生物在联苯及其代谢物培养条件下细胞分裂和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联苯及其代谢产物对红球菌R04和几... 以联苯/多氯联苯降解菌株R04(Rhodococcus sp.R04)和几种模式微生物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微生物在联苯及其代谢物培养条件下细胞分裂和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联苯及其代谢产物对红球菌R04和几种模式微生物细胞的分裂有抑制作用,并对部分微生物形态有影响.与前体-联苯及其代谢产物2-羟基-6-酮基-6-苯基-2,4-己二烯酸相比,2,3-二羟基联苯对G^+、G^-细菌,或是酵母细胞分裂都有较强的抑制和形态的改变.2,3-二羟基联苯导致R.R04和缺陷型R.R04细胞形成不完整隔膜的比例增加;造成96.4%的大肠杆菌BL21细胞表面凹陷,胞质内容物流失,菌体体积缩小;导致枯草芽孢杆菌89.6%的细胞体积明显缩小;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基本没有细胞能形成完整的分裂隔膜;导致红酵母细胞能进行出芽生殖的比例从64.2%降低到19.3%,但对其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联苯代谢物2,3-二羟基联苯对红球菌R04及其它微生物细胞分裂和增殖的抑制作用比其前体-联苯强,建议在研究环境化合物与微生物互作时,应考虑环境化合物代谢的毒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苯代谢 红球菌R04 细胞分裂 环境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粪便宏基因组α-L-鼠李糖苷酶的酶学性质及其对芦丁的生物转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史云璐 李彬春 李艳琴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07-1316,共10页
HFM-rha78是本实验室从健康人体粪便宏基因组DNA中获得的新型细菌源α-L-鼠李糖苷酶基因。该基因全长2 166 bp,编码蛋白质分子质量为83 kD,等电点5. 58,其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卷曲为主,整体表现出亲水性,其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收录... HFM-rha78是本实验室从健康人体粪便宏基因组DNA中获得的新型细菌源α-L-鼠李糖苷酶基因。该基因全长2 166 bp,编码蛋白质分子质量为83 kD,等电点5. 58,其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卷曲为主,整体表现出亲水性,其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收录的序列一致性仅为48%。系统进化树表明,该酶被分类至亚家族Ⅱ,其催化广义酸和广义碱均为谷氨酸,催化残基高度保守。为明确其酶学性质,以对硝基苯酚-α-L-吡喃鼠李糖苷(p-nitrophenyl-α-L-rhamnopyranoside,pNPR)为底物,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产物对硝基苯酚的生成量,得到HFM-Rha78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为6. 5,且在30~46℃下保温30 min,不影响活力。为初步研究其对芦丁的水解能力,首先对HFM-Rha78的有机溶剂耐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酶能普遍耐受1%的有机溶剂,甚至1%~5%的异丙醇和1%的β-巯基乙醇,有提高其活性的能力。当DMSO浓度为10%时,仍能保持79%的酶活性。HFM-Rha78对底物pNPR的V_(max)为129. 9μmol min-1mg^(-1),HFM-Rha78的KM较大,为26. 0 mmol L^(-1)。转换数k_(cat)为185. 1 s^(-1),催化效率k_(cat)/KM为7. 1×103s^(-1)mol^(-1)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HFM-Rha78水解芦丁的能力。结果表明,37℃条件下,随着酶浓度和水解时间增加,芦丁转化率增大。反应10 h时,芦丁转化率达41. 8%。本研究获得了HFM-Rha78的最适反应条件,并确定其可特异性生物转化芦丁为异槲皮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L-鼠李糖苷酶 酶学性质 芦丁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钟异常通过重塑肿瘤代谢促进AOM/DSS诱导的炎性小鼠结肠癌生长
7
作者 单树花 武彩红 +1 位作者 史江颖 李卓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62-672,共11页
生物钟紊乱已被确定为肿瘤的一个独立风险因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代谢紊乱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研究生物钟与肿瘤代谢之间的调控关系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氧化偶氮甲烷(azoxymethane,AOM)联合葡聚糖硫酸钠(dex... 生物钟紊乱已被确定为肿瘤的一个独立风险因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代谢紊乱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研究生物钟与肿瘤代谢之间的调控关系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氧化偶氮甲烷(azoxymethane,AOM)联合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方法构建肠炎相关性结肠癌小鼠模型(colitis-associated carcinogenesis,CAC),评估生物钟异常对小鼠结肠癌生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生物钟异常加重了CAC小鼠肛门红肿、便血及脱肛现象,显著增加了小鼠结肠肿瘤息肉的数量和体积大小;同时促进了炎症因子IL-1β(interleukin-1 beta)和TNF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表达水平(P<0.05或P<0.01),降低了结肠癌模型小鼠的肠道长度、体重和存活率(P<0.05或P<0.01),表明生物钟异常促进了小鼠CAC的发生发展;进一步通过液质谱联用技术对小鼠血清样品进行非靶标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显示,与生物钟正常的CAC小鼠相比,在生物钟紊乱的CAC小鼠中,27种差异代谢物被鉴定,并通过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数据库富集,获得9条差异代谢物相关信号通路。这些结果提示,生物钟紊乱能够通过改变CAC小鼠血清中一些代谢物的丰度,重塑肿瘤代谢,进而促进小鼠CAC的发生发展。该研究揭示了肿瘤代谢在生物钟异常促进小鼠CAC生长中的关键作用,为结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生物钟和代谢稳态之间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钟异常 肿瘤代谢 差异代谢物 炎性结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杆状病毒(AcMNPV-BmKIT-Chi)的杀虫活性和安全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范晓军 曹建斌 +3 位作者 许成钢 付月君 张志云 梁爱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1-164,共4页
苜蓿银蚊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作为新型生物杀虫剂已应用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对构建的重组杆状病毒(AcMNPV-BmKIT-Chi)进行了杀虫活性和生物安全性初步研究。结果显示,重组病毒和野生型病毒的LC50分别为7.5×102,3.3×104PIBs/mL... 苜蓿银蚊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作为新型生物杀虫剂已应用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对构建的重组杆状病毒(AcMNPV-BmKIT-Chi)进行了杀虫活性和生物安全性初步研究。结果显示,重组病毒和野生型病毒的LC50分别为7.5×102,3.3×104PIBs/mL,重组病毒比野生型病毒具有更好的杀虫活性;检测了该重组病毒和野生型病毒对小鼠的易感性,所试小鼠未见明显急性毒性反应,高剂量重组病毒灌胃小鼠的脾脏增大,小鼠胸腺、脾、肾组织切片未有异常,重组病毒对小鼠具有较高的生物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杆状病毒 杀虫活性 生物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AP分子标记用于苦荞分析中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8
9
作者 夏楠 王耀文 +3 位作者 韩瑞霞 李艳琴 王安虎 蔡光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研究SRAP分子标记用于苦荞分析中的条件优化。[方法]采用交互正交设计L27(313)对苦荞SRAP-PCR反应体系进行了5因素(Mg2+、dNTP、Taq酶、模板DNA和引物)3水平优化筛选,比较了非变性和变性PAGE检测方法,并进行了DYCZ-24F与DYCZ-20C... [目的]研究SRAP分子标记用于苦荞分析中的条件优化。[方法]采用交互正交设计L27(313)对苦荞SRAP-PCR反应体系进行了5因素(Mg2+、dNTP、Taq酶、模板DNA和引物)3水平优化筛选,比较了非变性和变性PAGE检测方法,并进行了DYCZ-24F与DYCZ-20C2种电泳操作系统的对比试验。[结果]4个单因素(Mg2+、dNTP、Taq酶和引物)和2个交互作用(Mg2+×dNTP、Mg2+×Taq酶)对苦荞SRAP-PCR有极显著影响;最佳反应体系为:20μl总体积,Mg2+1.5mmol/L,dNTP0.2mmol/L,Taq酶1.5U,模板DNA40ng,引物0.25μmol/L,10×缓冲液2μl。运用该体系对7份苦荞材料进行扩增,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高、重复性好。将扩增产物进行非变性与变性PAGE和2种电泳操作系统检测,结果显示非变性PAGE、DYCZ-24F操作系统更适合于SRAP的分析。[结论]为今后构建苦荞SRAP遗传图谱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SRAP-PCR 交互正交设计 变性PAGE 非变性P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理化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晨 张政 +1 位作者 李玉英 王转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2-56,共5页
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BuckwheatTrypsinInhibitor,BTI)是存在于荞麦种子中的一种抗营养因子。本文经过原核表达及两步层析纯化得到高纯度的重组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rBTI。通过分析表明,重组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与天然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的... 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BuckwheatTrypsinInhibitor,BTI)是存在于荞麦种子中的一种抗营养因子。本文经过原核表达及两步层析纯化得到高纯度的重组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rBTI。通过分析表明,重组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与天然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性质类似。rBTI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1kDa,等电点约为6.2。rBTI对胰蛋白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摩尔比(以BApNA为底物)为1:1.5。rBTI的最适pH值为8.0,在pH3.0~8.0之间有较好的热稳定性,100℃加热120min仍保持70%的胰蛋白酶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 重组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pin家族食物性过敏原表位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平 王转花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0-592,共3页
Cupin蛋白家族是一个具有多种功能蛋白的家族,它的进化可以追溯到从古细菌、细菌到真核生物。cupin来源于拉丁语"cupa",是指由至少6个β-折叠片形成的桶状结构。根据蛋白中含有cupin结构域的数目而把它们分类成不同的cupin亚群。具有... Cupin蛋白家族是一个具有多种功能蛋白的家族,它的进化可以追溯到从古细菌、细菌到真核生物。cupin来源于拉丁语"cupa",是指由至少6个β-折叠片形成的桶状结构。根据蛋白中含有cupin结构域的数目而把它们分类成不同的cupin亚群。具有两个cupin结构域的蛋白最初是在高等植物种子储藏蛋白中发现的。它们分为7S球蛋白三聚体(豌豆球蛋白)和11S球蛋白六聚体(豆球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pin家族 食物过敏原 表位 关键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钳蝎神经毒素BmK CT三维结构分子建模及晶体生长条件的初步筛选 被引量:3
12
作者 付月君 杜军 +4 位作者 吴艳波 殷丽天 杨仁佳 史通麟 梁爱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0-25,共6页
东亚钳蝎是一类广泛分布于我国且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野生资源。其氯离子通道神经毒素(BmK CT)对人脑神经胶质瘤细胞具有靶向特异性的抑制作用。利用SWISS-MODEL服务器对BmK CT进行蛋白质原子结构的同源建模,利用Insight Ⅱ软件包对建模... 东亚钳蝎是一类广泛分布于我国且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野生资源。其氯离子通道神经毒素(BmK CT)对人脑神经胶质瘤细胞具有靶向特异性的抑制作用。利用SWISS-MODEL服务器对BmK CT进行蛋白质原子结构的同源建模,利用Insight Ⅱ软件包对建模结果做能量最小化和分子动力学优化,获得最佳候选模型。三维结构对比分析表明,BmKCT与以色列蝎氯通道毒素(Cltx)三维结构极为相似,均由一个α-helix和两个反向平行的β-sheet构成,但BmKCT属于βαβ型,而Cltx属于αββ型。表面静电势分析表明,BmKCT和Cltx分子表面分布着大量正电势,暗示两分子功能相似,且其中的碱性氨基酸及产生的正电势对其与受体结合起决定作用。采用晶体生长试剂盒(Crystal ScreeningKit)中的51个缓冲液配方筛选BmKCT的结晶条件,在7号配方(1.4 mol/L乙酸钠,0.1 mol/L甲次砷酸钠,pH6.51中筛选到柱状六边形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钳蝎氯通道神经毒素 三维结构建模 表面静电势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芯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武海丽 单树花 +3 位作者 袁琳洁 刘庆午 赵文彬 李卓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9-233,共5页
采用MTT法检测玉米芯水提物对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SW620、DLD1以及正常人肝细胞HL-7702的增殖活力的影响;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DAPI染色法检测该水提物对不同细胞株细胞核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1、2、4、6 mg/mL... 采用MTT法检测玉米芯水提物对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SW620、DLD1以及正常人肝细胞HL-7702的增殖活力的影响;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DAPI染色法检测该水提物对不同细胞株细胞核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1、2、4、6 mg/mL)的玉米芯水提物对人结肠癌细胞株均有抑制能力,且呈明显的量效依赖关系。用该水提物处理正常细胞HL-7702,在低浓度时没有抑制作用,在高浓度时略有抑制作用。该水提物对各细胞株作用24 h,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3、4、6 mg/mL。显微镜观察表明:经该玉米芯水提物处理后的结肠癌细胞,形态发生明显的改变,细胞形状变圆,贴壁细胞数量明显减少。DAPI染色结果显示:多数细胞核表现出染色质的不均一性,有典型的"梅花"状凋亡小体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水提物 结肠癌细胞株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用于基因检测的啤酒发酵液DNA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艳琴 孙永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1-194,共4页
用玻璃珠法、溶菌酶法、冻融法、氯化苄(phCH2Cl)法提取啤酒发酵液、生产用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K氏酵母、啤酒生产污染细菌(T)、G-细菌(E.coli.DH5α)和G+细菌(BacillusYK-1R)的基因组DNA。溶菌酶法和冻融法对细菌的... 用玻璃珠法、溶菌酶法、冻融法、氯化苄(phCH2Cl)法提取啤酒发酵液、生产用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K氏酵母、啤酒生产污染细菌(T)、G-细菌(E.coli.DH5α)和G+细菌(BacillusYK-1R)的基因组DNA。溶菌酶法和冻融法对细菌的裂解率为99%~100%,对酵母的裂解率只有15%~28%;玻璃珠法对酵母的裂解率为92%~94%;phCH2Cl法对细菌和酵母的裂解率均为100%。对提取的啤酒发酵液基因组DNA浓度进行测定,结果为:玻璃珠法15.4g/ml、溶菌酶法18.0g/ml、冻融法13.8g/ml、phCH2Cl法40.7g/ml。电泳检测结果表明,除冻融法外,其余3种方法得到的混合菌DNA片段均大于23kb,无拖尾、无蛋白污染。phCH2Cl法图谱更清晰,DNA得率108μg/g湿菌体,RAPD-PCR图谱重复性好。为用基因诊断技术在线检测啤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污染,提供了一种可靠的DNA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发酵液 DNA提取方法 PCR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为靶向的胰蛋白酶抑制剂抗肠癌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超 李宗伟 +3 位作者 付荣 赵亚蕊 史通麟 李卓玉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8-152,158,共6页
目的构建以肿瘤细胞表面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为靶向的重组绿豆胰蛋白酶抑制剂(trypsin inhibitor,TI)活性片段GBP-TI,并探讨其抗肠癌的分子靶向效应。方法用带有GRP78结合肽(GRP78binding peptide,GBP... 目的构建以肿瘤细胞表面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为靶向的重组绿豆胰蛋白酶抑制剂(trypsin inhibitor,TI)活性片段GBP-TI,并探讨其抗肠癌的分子靶向效应。方法用带有GRP78结合肽(GRP78binding peptide,GBP)表达序列的引物PCR扩增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片段,构建GBP-TI的原核表达载体;采用GST亲和层析柱纯化获得GBP-TI蛋白;激光共聚焦方法检测GBP-TI与GRP78的相互作用;MTT和DAPI细胞核染色方法分别检测GBP-TI对大肠癌细胞存活和凋亡的影响。结果 GBP-TI能够与大肠癌细胞表面的GRP78相互作用;与GST-TI相比,GBP-TI能够剂量依赖性地诱导大肠癌细胞死亡,而对正常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结论 GBP-TI可以通过结合肿瘤细胞表面GRP78蛋白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本研究为肿瘤靶向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蛋白酶抑制剂(TI) 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 大肠癌 靶向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胶固定化胰蛋白酶的工艺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音 赵艮贵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8-150,157,共4页
以硅胶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进行了胰蛋白酶固定化的研究。以光度比色法测定蛋白酶活力为指标,优化了戊二醛浓度、pH和酶用量等固定化参数,研究了固定化酶的基本特性、最适作用温度和pH及其对酪蛋白的酶解。结果表明:经优化,制备功能... 以硅胶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进行了胰蛋白酶固定化的研究。以光度比色法测定蛋白酶活力为指标,优化了戊二醛浓度、pH和酶用量等固定化参数,研究了固定化酶的基本特性、最适作用温度和pH及其对酪蛋白的酶解。结果表明:经优化,制备功能化载体的戊二醛最适浓度为1%,固定化pH为8·0,酶与载体比例为50mg/g。固定化胰蛋白酶比活力为4·89×105U/g,最适作用温度和pH范围分别为60℃和6·0~10·0。50℃水解酪蛋白,水解60min,重复使用8次,回收酶活力约为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 胰蛋白酶 硅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汾酒大曲后火曲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艮贵 程丽君 +2 位作者 王凤仙 黄立群 康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5-148,共4页
在采用淀粉酶同工酶方法分析3种汾酒大曲的基础上,结合凝胶成像分析建立了汾酒大曲后火曲定量分析的方法。结果表明,3种汾酒大曲具有丰富的淀粉酶同工酶酶带,于Rf值为0.28处后火曲有1条特征酶带不同于清茬曲和红心曲。利用该酶带作为后... 在采用淀粉酶同工酶方法分析3种汾酒大曲的基础上,结合凝胶成像分析建立了汾酒大曲后火曲定量分析的方法。结果表明,3种汾酒大曲具有丰富的淀粉酶同工酶酶带,于Rf值为0.28处后火曲有1条特征酶带不同于清茬曲和红心曲。利用该酶带作为后火曲的标记进行同工酶电泳分析,后火曲浓度(mg/ml)在0-1.736范围内与特征条带的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后火曲酶粗酶液在4℃储存6d稳定。2倍量的清茬曲和红心曲对后火曲测定的干扰率分别为9.85%和10.28%,回收率为96.46%。与自配样理论值相比,相对误差为7.60%,4批生产曲样中后火曲的测定,RSD均小于5%。该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能够用于汾酒酿酒混合大曲中后火曲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酒大曲 淀粉酶同工酶 后火曲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型复合纳米乳抑菌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志娟 公培龙 +1 位作者 崔晓东 王转花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09-313,共5页
以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月桂酰肌氨酸钠与PEG-40氢化蓖麻油为复合乳化剂,1,2-丙二醇为助乳化剂,蓖麻油为油相,构建荞麦黄酮纳米乳体系,并对其抑菌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纳米乳外观透明澄清,粒径分布均匀,其均匀分散指数(PDI)、表面张力... 以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月桂酰肌氨酸钠与PEG-40氢化蓖麻油为复合乳化剂,1,2-丙二醇为助乳化剂,蓖麻油为油相,构建荞麦黄酮纳米乳体系,并对其抑菌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纳米乳外观透明澄清,粒径分布均匀,其均匀分散指数(PDI)、表面张力、pH值等均表明形成的纳米乳体系良好。体外释放性能显示24 h内,纳米乳累积释放量明显优于对照混悬液。纳米乳及混悬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测定结果表明,纳米乳的抑菌活性明显高于混悬液。悬液定量法测定纳米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2.1%±1.93%和93.2%±1.26%;同浓度混悬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分别为42.0%±1.58%和45.6%±2.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表面活性剂 纳米乳 体外释放性 抑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藜麦营养成分分析及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36
19
作者 李玉英 王玉玲 王转花 《山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5期729-733,741,共6页
以3种山西静乐黑色(Black quinoa,BQ)、红色(Red quinoa,RQ)、白色(White quinoa,WQ)藜麦种子为材料,系统研究藜麦基本营养成分、黄酮含量,并探讨藜麦黄酮的体外抗氧化和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藜麦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氨基酸的种类和比... 以3种山西静乐黑色(Black quinoa,BQ)、红色(Red quinoa,RQ)、白色(White quinoa,WQ)藜麦种子为材料,系统研究藜麦基本营养成分、黄酮含量,并探讨藜麦黄酮的体外抗氧化和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藜麦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氨基酸的种类和比例可以满足人体基本需求,其中,赖氨酸和组氨酸含量较高,3种藜麦种子中水分、灰分、淀粉、脂肪含量差异不大,蛋白质和黄酮含量随着颜色的加深而增加;藜麦中的黄酮化合物主要为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分别为15.06~35.25,15.56~20.46 mg/100 g。抗氧化检测结果表明,藜麦黄酮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对DPPH清除能力高于Vc,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以及Fe3+还原力略低于Vc,而且深色种子有更高的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抑菌试验表明,藜麦黄酮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大肠杆菌最为敏感。研究可为藜麦黄酮的开发奠定理论基础,也为地方特色植物资源的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营养成分 黄酮 抗氧化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豆皮中花青素成分鉴定及细胞内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玉英 白金晶 +1 位作者 李新 王转花 《山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6期899-904,共6页
以黑豆皮为研究材料,分析鉴定黑豆皮中所含花青素的成分及组成,并对纯化所得黑豆皮花青素(Black soybean coats anthocyanins,BSCA)的体内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结果表... 以黑豆皮为研究材料,分析鉴定黑豆皮中所含花青素的成分及组成,并对纯化所得黑豆皮花青素(Black soybean coats anthocyanins,BSCA)的体内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结果表明,BSCA的主要成分是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3G),占总样品含量的比例为64%,其含量为10.02 mg/g;所含其他成分分别是飞燕草素葡萄糖苷(D3G)占6.7%,矮牵牛素葡萄糖苷(Pt3G)占3.4%,矢车菊素占20.5%。体外化学方法检测结果表明,BSCA具有较强的DPPH与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细胞抗氧化活性(Cellular antioxidant activity,CAA)法研究表明,随着BSCA作用浓度的增加,Hep G2细胞内的荧光值降低,其抗氧化性增强,并且BSCA可不同程度的促进SOD,CAT,GSH-Px,GSH指标的升高和MDA含量的减少。MTT检测结果发现,BSCA对3种癌细胞都具有潜在的抗增殖作用,且呈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性。可见黑豆皮花青素(BSCA)可作为抗氧化保健产品,对人体起到潜在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豆皮 花青素 抗氧化性能 HEP G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