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陈醋发酵过程微生物群落动态分析及差异菌属筛选 被引量:9
1
作者 范三红 薛虎贵 +3 位作者 白宝清 薛腾达 蔺佳钰 张锦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71-179,共9页
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对山西陈醋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组成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这两大发酵阶段的菌群变化。结果表明,对于细菌群落结构,醋曲(R1)、酒精发酵阶段(R2)和醋酸发酵阶段(R3)中的主要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 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对山西陈醋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组成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这两大发酵阶段的菌群变化。结果表明,对于细菌群落结构,醋曲(R1)、酒精发酵阶段(R2)和醋酸发酵阶段(R3)中的主要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R1中的主要优势菌属为魏斯氏菌属(Weissella),R2中主要优势菌属起初为魏斯氏菌属(Weissella),发酵后期逐渐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占优势,R3中占绝对优势的菌属由最初的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转变为醋杆菌属(Acetobacter),对于真菌群落结构,R1、R2和R3中的主要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R1中的主要优势菌属为伊萨酵母属(Issatchenkia),曲霉属(Aspergilus)和米勒酵母属(Millerozyma),R2中处于绝对优势菌属为伊萨酵母属(Issatchenkia),且在此阶段呈上升趋势,R3中伊萨酵母属(Issatchenkia)仍然是主要菌属,在此阶段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相对丰度最高达到81.3%。R2与R3有6个显著差异菌属,分别为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土芽孢杆菌属(Geobacillus)和曲霉属(Aspergillus)。综上,山西陈醋不同发酵阶段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具有差异性,并随着发酵进行不断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山西陈醋 微生物群落 菌群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旋辅助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清香型白酒中5种高级醇 被引量:11
2
作者 范三红 李颖星 白宝清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94-200,共7页
采用涡旋辅助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气相色谱(GC)法测定清香型白酒中5种高级醇的含量。结果表明,最佳液液微萃取的提取条件为萃取剂二氯甲烷60μL、分散剂丙酮100μL、样品p H值5.5、酒精度15%vol、Na Cl质量浓度0.19 g/m L、萃取时间3... 采用涡旋辅助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气相色谱(GC)法测定清香型白酒中5种高级醇的含量。结果表明,最佳液液微萃取的提取条件为萃取剂二氯甲烷60μL、分散剂丙酮100μL、样品p H值5.5、酒精度15%vol、Na Cl质量浓度0.19 g/m L、萃取时间30 s。在此优化条件下,正丙醇和异丁醇在含量为1.00~40.00 mg/L、异戊醇在含量为1.00~150.00 mg/L、2,3-丁二醇在含量为1.25~50.00 mg/L和β-苯乙醇在含量为0.25~10.00 mg/L的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2>0.99);检出限分别为0.03 mg/L、0.01 mg/L、0.01 mg/L、0.02 mg/L和0.02 mg/L;精密度试验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s)<7.0%,回收率为83.1%~108.3%。6种清香型白酒中正丙醇含量范围为0.064~0.116 g/L、异丁醇含量范围为0.057~0.127 g/L、异戊醇含量范围为0.262~0.450 g/L、2,3-丁二醇含量范围为0.017~0.035 g/L、β-苯乙醇含量范围为0.008~0.012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辅助 分散液液微萃取 气相色谱法 清香型白酒 高级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苏籽粕蛋白源抗氧化肽的纯化、结构鉴定及体外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9
3
作者 范三红 贾槐旺 +1 位作者 李兰 白宝清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9-87,共9页
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对紫苏籽粕蛋白的闪提工艺进行优化,将所获蛋白通过碱性蛋白酶酶解,酶解物经超滤、DEAE-32离子交换色谱和Sephadex G-25凝胶层析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将纯化后抗氧化活性最好的多肽进行液质分析。结果表明,紫苏籽... 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对紫苏籽粕蛋白的闪提工艺进行优化,将所获蛋白通过碱性蛋白酶酶解,酶解物经超滤、DEAE-32离子交换色谱和Sephadex G-25凝胶层析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将纯化后抗氧化活性最好的多肽进行液质分析。结果表明,紫苏籽粕蛋白提取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20 (g/mL)、闪提pH 10、闪提时间30 s和闪提转速3 000 r/min;酶解物经分离纯化后,得到G1组分的抗氧化活性最好,活性肽G1对DPPH、ABTS、O_(2)^(-),·OH自由基清除率及铁离子还原能力依次为98.97%、85.11%、91.83%、93.40%、0.477;通过LC-MS-MS对活性肽G1进行鉴定,G1主要由15个氨基酸组成,荷质比m/z为672.39,分子质量为1 718.82 u,其氨基酸序列为Glu-Met-Pro-Tur-lle-Ala-Ser-Met-Gly-lle-Tyr-Val-Val-Ser-L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籽粕 蛋白酶解 抗氧化肽 氨基酸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香型白酒大曲中高产四甲基吡嗪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发酵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锦华 张潇月 +1 位作者 白宝清 范三红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52,共6页
为通过生物法改善并提高清香型白酒酿造中功能性成分四甲基吡嗪的含量,该研究采用传统分离方法从清香型白酒大曲中分离纯化芽孢杆菌(Bacillus sp.),通过气相色谱(GC)法筛选高产四甲基吡嗪的菌株,通过形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 为通过生物法改善并提高清香型白酒酿造中功能性成分四甲基吡嗪的含量,该研究采用传统分离方法从清香型白酒大曲中分离纯化芽孢杆菌(Bacillus sp.),通过气相色谱(GC)法筛选高产四甲基吡嗪的菌株,通过形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并对其产四甲基吡嗪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31株芽孢杆菌,从中筛选得到7株产四甲基吡嗪的芽孢杆菌,其中菌株q94的四甲基吡嗪产量最高,为(0.36±0.01)g/L,其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q94产四甲基吡嗪的最优培养基组成为:蔗糖80 g/L,蛋白胨10 g/L、酵母浸粉20 g/L、磷酸氢二铵30 g/L、磷酸二氢钾15 g/L,在此优化条件下,菌株q94的四甲基吡嗪产量可达(3.32±0.18)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香型白酒大曲 芽孢杆菌 四甲基吡嗪 筛选 鉴定 发酵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