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有复发和年龄结构的肺结核病传播模型的参数辨识性研究
1
作者 武子艺 杨俊元 《数学物理学报(A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9-278,共10页
模型的参数辨识性是判断模型预测准确与否的关键.依赖可辨识性结果的模型预测更为科学和准确.相较于常微分方程模型,具有初边值条件的年龄结构传染病模型参数辨识问题存在较大挑战.该文利用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报告数据探讨具有年龄结... 模型的参数辨识性是判断模型预测准确与否的关键.依赖可辨识性结果的模型预测更为科学和准确.相较于常微分方程模型,具有初边值条件的年龄结构传染病模型参数辨识问题存在较大挑战.该文利用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报告数据探讨具有年龄结构和复发的肺结核病模型的参数辨识问题.首先利用特征值法得到模型参数结构辨识可能性的先后顺序,其次通过蒙特卡洛实验计算各参数的平均相对误差发现模型参数是实用可辨识的.进一步,通过计算Fisher信息矩阵及偏秩相关性分析讨论模型中参数的不确定性对肺结核病传播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辨识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非局部捕食效应的藻类-贻贝系统空间分布模式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静 孙桂全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62-678,共17页
贻贝种群作为海岸生态系统食物链网络的一个关键环节,其空间分布模式对海岸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目前的研究工作忽略了某一位置贻贝生物量的增加是由其它位置的贻贝移动到此处并捕食藻类引起的.本文构建了具有非局部捕食效... 贻贝种群作为海岸生态系统食物链网络的一个关键环节,其空间分布模式对海岸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目前的研究工作忽略了某一位置贻贝生物量的增加是由其它位置的贻贝移动到此处并捕食藻类引起的.本文构建了具有非局部捕食效应的藻类–贻贝空间扩散模型,首先计算出无扩散系统存在两个平衡点并给出其局部渐进稳定的条件,然后基于Turing失稳理论,推导出扩散系统在贻贝生存平衡点附近发生Turing失稳的条件.进一步,通过数值模拟展示出贻贝种群随时间演化的空间分布模式,该模式最终形成高密度点状分布结构.最后,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两种群的扩散速率显著影响了贻贝种群的空间分布模式,说明两种群移动规律的改变可能会破坏海岸生态系统的稳定演化;而非局部捕食效应的影响效果不明显,更利于贻贝种群的持续生存.本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从数学层面理解贻贝种群的发展演化规律,为海岸生态系统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类–贻贝模型 非局部捕食效应 空间分布模式 参数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结构流感模型综合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俊元 张晨琳 杨丽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4-814,共11页
该文考虑流感的年龄异质性,结合流感传播机理建立了连续年龄结构的SIR流感模型.引入了疫苗接种和实施治疗两种控制措施,提出成本效益函数,利用庞特利亚金最大值原理及Ekland变分原理得到最优控制的存在性.通过向前和向后扫描算法进行数... 该文考虑流感的年龄异质性,结合流感传播机理建立了连续年龄结构的SIR流感模型.引入了疫苗接种和实施治疗两种控制措施,提出成本效益函数,利用庞特利亚金最大值原理及Ekland变分原理得到最优控制的存在性.通过向前和向后扫描算法进行数值模拟.比较多种控制策略,发现接种疫苗和实施治疗组合控制效果最佳;比较成本效应,发现低成本的控制效果最理想.最后综合分析得出接种疫苗成本效益最高,而同时实施接种和治疗公共卫生效率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庞特里亚金最大值原理 最优控制 Ekland变分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网络上阶段性传染病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宋瑞 靳祯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3-78,共6页
基于复杂网络,建立了多染病阶段的传染病动力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动力学性态分析获得了基本再生数和最终规模。发现疾病在复杂网络中传播时,早期患者会加剧其传播。数值模拟验证了所得结论的正确性。
关键词 阶段性模型 复杂网络 基本再生数 最终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应扩散方程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武汉早期传播特征 被引量:7
5
作者 郭尊光 李明涛 +5 位作者 常利利 张娟 梁娟 邢国荣 张伟 孙桂全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1-402,共12页
本文基于SEIR空间反应扩散模型,研究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武汉市早期的传播情况.基于中国疾控中心及武汉市卫健委发表文献中公开的数据,提出反应扩散方程的最小二乘法格式,并使用最小二乘法对传染率进行了参数估计,获得了模型参数的最... 本文基于SEIR空间反应扩散模型,研究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武汉市早期的传播情况.基于中国疾控中心及武汉市卫健委发表文献中公开的数据,提出反应扩散方程的最小二乘法格式,并使用最小二乘法对传染率进行了参数估计,获得了模型参数的最优估计值.在此基础上,基于模型对2019年12月8日至2020年1月5日之间的染病者、潜伏者进行空间传播模拟,模拟显示疾病会从单点暴发发展到多点染病,而且固定空间位置的染病者数量会随着扩散而增大.进一步对扩散速率和传染率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揭示了累计染病者数量会随着传染率和扩散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对传染率的敏感性大于其对扩散速率的敏感性.因此,对于突发传染病,及时切断传染源和有效降低传染率是防控传染病进一步蔓延的有效举措,比如早发现早隔离,居家隔离,增加社交距离和外出戴口罩都可以有效降低染病者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反应扩散方程 隔离 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s of a Stochastic Epidemic Model with Age-group
6
作者 LAN Xiaomin CHEN Guangmin +5 位作者 ZHOU Ruiyang ZHENG Kuicheng CAI Shaojian WEI Fengying JIN Zhen MAO Xuerong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4-307,共14页
A stochastic epidemic model with two age groups is established in this study,in which the susceptible(S),the exposed(E),the infected(I),the hospitalized(H)and the recovered(R)are involved within the total population,t... A stochastic epidemic model with two age groups is established in this study,in which the susceptible(S),the exposed(E),the infected(I),the hospitalized(H)and the recovered(R)are involved within the total population,the aging rates between two age groups are set to be constant.The existence-and-uniqueness of global positive solution is firstly showed.Then,by constructing several appropriate Lyapunov functions and using the high-dimensional Itô’s formula,the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the stochastic extinction and stochastic persistence of the exposed individuals and the infected individuals are obtained.The stochastic extinction indicator and the stochastic persistence indicator are less-valued expressions compared with the 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Meanwhile,the main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modified into multi-age groups.Furthermore,by using the surveillance data for Fujian Provinci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Fuzhou COVID-19 epidemic is chosen to carry out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which show that the age group of the population plays the vital role when studying infectious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demic model Age groups PERSISTENCE EXTIN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扩散的SVEITR肺结核传播模型的最优控制策略
7
作者 李雅芝 刘利利 田妍妮 《数学物理学报(A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34-945,共12页
该文建立了一个带有扩散因素的肺结核传播模型,引入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及时的检测和治疗,提高治疗水平以及降低复发率这四个控制变量,从理论和数值上讨论了肺结核的最优控制问题.首先使用偏微分方程的最优控制理论得到了最优控制的存在性... 该文建立了一个带有扩散因素的肺结核传播模型,引入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及时的检测和治疗,提高治疗水平以及降低复发率这四个控制变量,从理论和数值上讨论了肺结核的最优控制问题.首先使用偏微分方程的最优控制理论得到了最优控制的存在性,其次通过构造灵敏度系统和伴随系统,计算得出最优控制的特征,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展示了最优控制变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展示了最优控制效果,结果发现相比无控制情况,在控制终止时刻,最优控制可以显著降低潜伏者、染病者和接受治疗者的数量;相比单一控制情况,最优控制可以降低染病者峰值,延迟达峰时间,并减少染病者最终感染数量.所得结论可为一线疾病防控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扩散模型 最优控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内竞争时滞对植被周期振荡模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静 孙桂全 靳祯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69-681,共13页
考虑到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幼年植被与成年植被之间存在竞争水资源的现象,该文构建一个具有种内竞争时滞的植被-土壤水动力学模型.分析出系统存在植被灭绝平衡点和植被生存平衡点,并给出了平衡点局部稳定的条件,分别给出非空间系统和空... 考虑到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幼年植被与成年植被之间存在竞争水资源的现象,该文构建一个具有种内竞争时滞的植被-土壤水动力学模型.分析出系统存在植被灭绝平衡点和植被生存平衡点,并给出了平衡点局部稳定的条件,分别给出非空间系统和空间系统产生Hopf分支周期解的条件.通过数值模拟展示出两种系统对应的植被随时间演化做周期振荡模式,并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发现降雨量和植被的增长率对这种模式的产生和模式的振幅、周期有显著影响,但蒸发量的影响效果最不显著,表明降雨量和植被本身的特征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的演化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发现空间扩散的引入会抑制这种模式的发生,但对振幅和周期没有任何影响.所获得的结果解释了自然界中广泛观察到的植被周期振荡现象,为植被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土壤水模型 种内竞争时滞 Hopf分支周期解 周期振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登革热传播模型的最优综合控制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雅芝 刘利利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45-452,共8页
建立了一个登革热在蚊子和人之间传播的模型,引入了Wolbachia、自我保护和杀虫剂三种控制措施,分别从常数控制和时变控制两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分析了常数控制对模型基本再生数的影响,研究发现:Wolbachia有助于减小基本再生数,且基本... 建立了一个登革热在蚊子和人之间传播的模型,引入了Wolbachia、自我保护和杀虫剂三种控制措施,分别从常数控制和时变控制两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分析了常数控制对模型基本再生数的影响,研究发现:Wolbachia有助于减小基本再生数,且基本再生数与自我保护和杀虫剂呈负相关.其次,以使得感染数最少且实施成本最低为目标,使用Pontryagin极值原理讨论最优控制.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展示了最优控制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传播模型 最优控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H5N1禽流感病毒传播的动力学研究
10
作者 高瑞 张娟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09-215,共7页
H5N1高致病禽流感在禽类中的广泛流行,不仅对家禽养殖业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以禽养殖与销售场所、养殖业相关人员、普通人群为研究对象,既考虑禽养殖与销售场所对人的感染,又考虑养殖业相关人员对禽养殖与销售场所的... H5N1高致病禽流感在禽类中的广泛流行,不仅对家禽养殖业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以禽养殖与销售场所、养殖业相关人员、普通人群为研究对象,既考虑禽养殖与销售场所对人的感染,又考虑养殖业相关人员对禽养殖与销售场所的感染,建立基于场群的中国H5N1禽流感场群间传播动力学模型。首先,利用稳定性理论对模型进行了性态分析;再结合中国禽类结构、禽养殖与销售场所数以及感染情况,利用数值方法,计算出中国H5N1禽流感病毒传播的基本再生数R_0,利用数值模拟对R_0进行敏感性分析,从而定量评估防控措施的防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高致病禽流感 基本再生数 稳定性 敏感性分析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血蝙蝠与牛群间狂犬病毒的传播研究
11
作者 张菊平 李丹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5-179,共5页
根据吸血蝙蝠与牛之间狂犬病毒的传播机理建立数学模型,获得了吸血蝙蝠中狂犬病毒的传播阈值,分析了吸血蝙蝠系统中平衡点的稳定性,进一步讨论了牛群中狂犬病毒的传播,获得了正平衡点存在的条件。最后,对模型中的免疫率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关键词 吸血蝙蝠 狂犬病 基本再生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联网下医源性风险偏差感知扩散模型及干预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宏淼 齐佳音 靳祯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7-72,共16页
首先,本研究从多重网络理论视角出发,构建医联网环境下医源性风险偏差感知多渠道扩散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医联网环境下不同信息渠道之间医源性风险偏差感知扩散的交互影响;其次,得出区分医联网下医源性风险偏差感知在公众中扩散开来与否... 首先,本研究从多重网络理论视角出发,构建医联网环境下医源性风险偏差感知多渠道扩散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医联网环境下不同信息渠道之间医源性风险偏差感知扩散的交互影响;其次,得出区分医联网下医源性风险偏差感知在公众中扩散开来与否的阈值;最后,利用实际数据对所建立的理论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及案例分析.研究结论表明:1)与仅进行正确认知的宣传推广相比,在正确认知宣传的同时进行认知纠偏,医联网下医源性风险偏差感知的扩散效率将降低的更加明显;2)与仅对一种或两种渠道中医源性风险偏差感知的扩散进行深度管控相比,如果同时对所有渠道中医源性风险偏差感知的扩散均进行适度干预,医源性风险偏差感知的扩散效率将更显著地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联网 医源性风险偏差感知 社会传播 多重网络 复杂网络传播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凋亡、坏死和焦亡信号网络关键节点的识别 被引量:3
13
作者 祁宏 王洋 石艳香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9,共9页
细胞死亡作为一项基本的生命过程,在生物体的发育、自稳态和病理方面有重要作用.寻找细胞死亡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节点一直是领域的研究焦点,而信号网络的构建及分析可为其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主要关注凋亡、坏死和焦亡这3种研究最多的细... 细胞死亡作为一项基本的生命过程,在生物体的发育、自稳态和病理方面有重要作用.寻找细胞死亡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节点一直是领域的研究焦点,而信号网络的构建及分析可为其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主要关注凋亡、坏死和焦亡这3种研究最多的细胞死亡方式.首先从已发表文献和生物信息数据库中获取初步数据,对数据进行文本处理,利用处理后的数据构建凋亡、坏死和焦亡的信号网络.然后分别计算各网络的度中心性、介数中心性、接近中心性和特征向量中心性指标,并利用k-壳分解和社团发现方法对节点进行不同的划分.最终综合上述方法所得结果,鉴定出各网络中的关键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死亡 信号网络 中心性指标 k-壳分解 社团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基于游离病毒感染和细胞-细胞传播的宿主体内HIV-1感染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瑞 周凯娟 白宁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1-782,共12页
该文考虑一类具有细胞-细胞传播、胞内时滞、饱和CTL免疫反应和免疫损害的HIV-1感染动力学模型.通过计算得到了免疫未激活和免疫激活再生率.通过分析特征方程根的分布,讨论了可行平衡点的局部渐近稳定性.通过构造适当的Lyapunov泛函并应... 该文考虑一类具有细胞-细胞传播、胞内时滞、饱和CTL免疫反应和免疫损害的HIV-1感染动力学模型.通过计算得到了免疫未激活和免疫激活再生率.通过分析特征方程根的分布,讨论了可行平衡点的局部渐近稳定性.通过构造适当的Lyapunov泛函并应用LaSalle不变性原理,证明了模型的全局动力学由免疫未激活和免疫激活再生率决定:如果免疫未激活再生率小于1,则病毒未感染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如果免疫未激活再生率大于1且免疫激活再生率小于1,则免疫未激活感染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如果免疫激活再生率大于1,则慢性感染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此外,通过数值模拟说明了免疫损害和细胞-细胞传播对模型动力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感染 细胞-细胞传播 胞内时滞 饱和CTL免疫反应 免疫损害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两种传播途径和潜伏期时滞的登革热传播模型的全局稳定性与最优控制分析
15
作者 郭方凯 田晓红 王变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7-360,共14页
该文研究了一类具有两种传播途径和潜伏期时滞的登革热传播模型.利用下一代算子的方法得到了系统的基本再生数.通过构造适当的Lyapunov泛函,证明了系统各可行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利用Pontryagin极小值原理,讨论了预防和控制登革热传播... 该文研究了一类具有两种传播途径和潜伏期时滞的登革热传播模型.利用下一代算子的方法得到了系统的基本再生数.通过构造适当的Lyapunov泛函,证明了系统各可行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利用Pontryagin极小值原理,讨论了预防和控制登革热传播的最优策略.最后,基于2014年广东省感染登革热的实际病例数进行数据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传播模型 两种传播途径 潜伏期时滞 全局稳定性 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具有细胞-细胞传播和免疫损害的HIV-1感染动力学模型
16
作者 徐瑞 宫云英 任华荣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3-174,共12页
基于病毒-细胞感染和细胞-细胞传播两种机制,研究一类具有胞内时滞,CTL免疫反应和免疫损害的HIV-1感染动力学模型.通过计算得到了病毒感染基本再生率.通过分析特征方程根的分布,讨论了模型的病毒未感染平衡点和慢性感染平衡点的局部稳定... 基于病毒-细胞感染和细胞-细胞传播两种机制,研究一类具有胞内时滞,CTL免疫反应和免疫损害的HIV-1感染动力学模型.通过计算得到了病毒感染基本再生率.通过分析特征方程根的分布,讨论了模型的病毒未感染平衡点和慢性感染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通过构造适当的Lyapunov泛函并应用LaSalle不变性原理,证明了模型的全局动力学性态由病毒感染基本再生率完全确定:若基本再生率小于1,则病毒未感染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若基本再生率大于1,则慢性感染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进一步,通过数值模拟说明了理论结果,并对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确定了参数对病毒感染基本再生率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感染 细胞-细胞传播 胞内时滞 免疫损害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P网络上被动型蠕虫传播建模和模拟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舒娟 靳祯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778-2784,共7页
鉴于被动型蠕虫容易通过P2P网络传播,对网络的安全构成了威胁,建立一个动力学模型来研究P2P网络上被动型蠕虫的传播。与现有的被动型蠕虫传播模型相比,建立的模型考虑网络异质性和一次搜索允许的跳数,利用初始时刻感染节点单调上升的方... 鉴于被动型蠕虫容易通过P2P网络传播,对网络的安全构成了威胁,建立一个动力学模型来研究P2P网络上被动型蠕虫的传播。与现有的被动型蠕虫传播模型相比,建立的模型考虑网络异质性和一次搜索允许的跳数,利用初始时刻感染节点单调上升的方法得到基本再生数R0,给出最终规模,通过随机模拟与数值模拟的比较,验证模型合理性,考察网络拓扑和跳数对被动型蠕虫传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若R0>1,增加跳数会加快被动型蠕虫的传播导致感染节点增加;若R0<1,随着跳数的增加感染节点的数量迅速减少,最终变为0;不同的网络结构对被动型蠕虫的传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动力学建模 P2P网络 被动型蠕虫 异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等网络中被动型蠕虫传播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舒娟 张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0-66,共7页
鉴于被动型蠕虫对网络的安全构成了威胁,考虑网络异质性和一次搜索允许的跳数,提出一个带有补充率和移除率的新动力学模型,推导出决定被动型蠕虫能否传播的阈值--基本再生数,分析了无蠕虫平衡点和正平衡点的稳定性问题。最后通过数值模... 鉴于被动型蠕虫对网络的安全构成了威胁,考虑网络异质性和一次搜索允许的跳数,提出一个带有补充率和移除率的新动力学模型,推导出决定被动型蠕虫能否传播的阈值--基本再生数,分析了无蠕虫平衡点和正平衡点的稳定性问题。最后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并对参数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当基本再生数大于1时,跳数的增加不但加快被动型蠕虫的传播,而且使感染节点的数量也增加;当基本再生数小于1时,跳数的增加使感染节点的数量迅速减少,最终被动型蠕虫灭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动力学建模 异质网络 被动型蠕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措施的动力学评估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芳 张娟 杨红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31,共9页
针对2019年底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防控措施,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普通民众的居家隔离与密切接触者的追踪隔离.建立新型冠状病毒传播与控制动力学模型,定量评估这两项措施的有效性.利用下一代矩阵法计算了... 针对2019年底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防控措施,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普通民众的居家隔离与密切接触者的追踪隔离.建立新型冠状病毒传播与控制动力学模型,定量评估这两项措施的有效性.利用下一代矩阵法计算了基本再生数和有效再生数,给出了有效再生数的极限范围,分析了模型的动力学特征.以安徽省为例,利用MCMC(Markov chain Monte Carlo)参数估计方法进行数值拟合,得到安徽省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模型的基本再生数为0.4021(95%CI:0.3973~-0.4070),有效再生数的极限范围为[0,0.048745].随着隔离措施的有效实施,安徽省的有效再生数迅速下降到0.05以下并趋于0.048735,疫情及时得到了控制.如果没有采取这些隔离措施,基本再生数为2.1030(95%CI:2.0804~2.1255),疾病将会在人群中持续传播.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发现加强密切跟踪隔离力度,即增加染病者的隔离速率系数,能够有效降低基本再生数;加强居家隔离力度,即增加易感者的隔离速率系数与减少易感者的隔离解除速率系数,有助于降低有效再生数极限范围的上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动力学模型 居家隔离 追踪密切接触者 基本再生数 有效再生数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要素对华北地区夏季植被覆盖度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白慧敏 龚志强 +2 位作者 孙桂全 李莉 周莉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7-39,共13页
植被覆盖对气候变化极其敏感,华北区地处我国半干旱—半湿润过渡地区,气象因子对该地区植被覆盖有重要的影响,但缺少有效的数理模型定量刻画气象要素对植被的影响。因此,本文基于华北区2000~2018年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的植被覆盖数据和... 植被覆盖对气候变化极其敏感,华北区地处我国半干旱—半湿润过渡地区,气象因子对该地区植被覆盖有重要的影响,但缺少有效的数理模型定量刻画气象要素对植被的影响。因此,本文基于华北区2000~2018年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的植被覆盖数据和主要气象要素数据,开展了多气象要素影响植被覆盖度的研究,初步建立了华北夏季植被覆盖度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研究表明:(1)华北存在向暖干转变的趋势,且夏季植被覆盖度与降水、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与气温、日照时数和地温呈负相关。(2)影响华北地区植被覆盖度最重要的气象要素是相对湿度,体现了温度和降水的共同作用。(3)基于多元回归法和最小二乘法可以定量描述气象要素变化对植被覆盖度的可能影响。其中,五变量影响模型对植被覆盖度模拟的相关系数略偏高,因此,基于五变量气象要素可以更好的模拟植被覆盖度的变化。研究结果有利于了解气象要素如何影响植被生态系统,进而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 植被覆盖度 气象要素 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