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社会本体论的多元知识来源
1
作者 殷杰 李思楠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3-142,共10页
如果将关于社会本体论的理论视为一种知识,那么在建构社会本体论时必须处理相关的方法论问题。对此,目前存在两种主要方法:从社会科学实践中改良社会科学理论的本体论假设;对日常语言进行分析来建构更为一般性的本体论图景。其中,第一... 如果将关于社会本体论的理论视为一种知识,那么在建构社会本体论时必须处理相关的方法论问题。对此,目前存在两种主要方法:从社会科学实践中改良社会科学理论的本体论假设;对日常语言进行分析来建构更为一般性的本体论图景。其中,第一种方法代表了社会本体论研究的实用主义进路,第二种方法则代表了社会本体论研究的语言分析进路。前者试图为知识一元论进行辩护并对后者发起批判,以此论证社会本体论作为知识的合法性只能通过注重实证调查的社会科学知识生产程序来确立。但这种一元论立场设定了经验知识与先验知识的对立,而社会本体论必然受到无涉经验的逻辑约束,因此作为哲学与社会科学交叉领域的社会本体论研究,多元的知识来源更加符合其研究进程。两种进路的融合可以更完整地认识社会本质,并建构系统的社会本体论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本体论 实用主义 语言分析 一元论 多元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牟宗三的哲学理路再探
2
作者 陈清春 蒋丽英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0,共10页
自牟宗三以中国传统哲学消化康德、黑格尔理论并建构自身哲学体系以来,学界便在其哲学理路的判定上产生了诸多争论。结合牟宗三整个哲学体系的建构历程,以明物之存在为理论主线,以两层存有论的根本预设(现象与物自身的超越区分、人虽有... 自牟宗三以中国传统哲学消化康德、黑格尔理论并建构自身哲学体系以来,学界便在其哲学理路的判定上产生了诸多争论。结合牟宗三整个哲学体系的建构历程,以明物之存在为理论主线,以两层存有论的根本预设(现象与物自身的超越区分、人虽有限而可无限)为判定依据,可以发现牟宗三哲学体系中存在两种儒家式的论证理路:一是阳明心学式的主体一元论理路,二是《中庸》《易传》式的道气二元论理路。由于无限心与道、有限心与气之间皆不为一、不是一,且两种理路论证物之如何存在的具体方式也存在着差异,因而这两种明物之存在的儒家理路不仅在根本上是不同的,而且使得牟宗三所要建构的圆融为一的哲学体系面临着内部分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牟宗三 明物之存在 哲学理路 主体 道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哲学的缘起、意蕴及走向 被引量:1
3
作者 江怡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90,198,F0003,共10页
汉语哲学是在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哲学研究新领域,旨在从中国思想及其表达的特殊性上探究汉语概念的普遍特征。汉语哲学是对“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以及“哲学在中国”与“中国底哲学”讨论的一个回声,是以中国哲学为... 汉语哲学是在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哲学研究新领域,旨在从中国思想及其表达的特殊性上探究汉语概念的普遍特征。汉语哲学是对“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以及“哲学在中国”与“中国底哲学”讨论的一个回声,是以中国哲学为主体对哲学与汉语之间关系的重新考察。理解汉语哲学之性质,首先是汉语表达对哲学观念形成方式的影响,其次是汉字本身的特殊性考察。汉语哲学研究的问题是哲学在汉语中的呈现方式,包括哲学的问题、概念和方法是如何在汉语中得到完整体现的。汉语哲学以揭示汉语言文字的结构为主要研究内容,因而,汉字哲学应当是汉语哲学研究的首要工作。汉语并不标示语词隶属的语法范畴,而只是表达观念的一般概念。系统研究汉语中的哲学概念应当作为汉语哲学的发展方向。汉语哲学是对汉语言与哲学概念之间关系的考察,是通过对汉语的语言研究而得到对汉语的哲学理解。汉语哲学应当成为当代中国哲学研究中最为重要的原创性研究领域,并以此跻身于世界哲学研究的行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哲学 中国哲学 汉字结构 哲学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成才教育的哲学社会学断想
4
作者 薛勇民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17,共3页
现代成才教育应立足于21世纪的时代基点,超越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人才观,确立“现代化意识”,开发“人才资源”,培养“五种素质”即专业知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政治法律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五种能力”即适应环境能... 现代成才教育应立足于21世纪的时代基点,超越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人才观,确立“现代化意识”,开发“人才资源”,培养“五种素质”即专业知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政治法律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五种能力”即适应环境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科学认知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开拓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 成才教育 21世纪 哲学社会学 教育观 教育目的 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意识吗?——基于神经科学哲学视角的探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尤洋 刘奇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23,153,共10页
人工智能是否具有意识是哲学和科学研究中争论的焦点,生成式人工智能(GAI)的快速迭代再次点燃了这一话题。神经科学哲学作为意识研究的重要组成,近年来在理论和方法两个维度都获得了显著的成果,是考察GAI意识状况的良好基础和必由之路... 人工智能是否具有意识是哲学和科学研究中争论的焦点,生成式人工智能(GAI)的快速迭代再次点燃了这一话题。神经科学哲学作为意识研究的重要组成,近年来在理论和方法两个维度都获得了显著的成果,是考察GAI意识状况的良好基础和必由之路。这种考察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基于计算功能主义的神经科学策略,论证意识在人类之外智能系统上的可实现性,借助意识的神经科学成果和理论偏重方法,显示出意识评估的科学可处理性;其次,通过分析当前主流的意识神经科学理论,确定标志属性,考察已有的意识测量方法,包括主观和客观两种类型,进而提供GAI意识判定的具体标准和操作手段;最后,以神经科学哲学中的时空意识理论(TTC)为例,展开说明GAI何以没有意识,并且指出其通往意识的可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神经科学 意识 时空意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科学哲学视域下的情绪自然类研究
6
作者 尤洋 张贞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44,168,共12页
情绪自然类问题是情绪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传统的主张情绪本能的情绪自然类观点与强调心理建构的情绪非自然类观点在解释自然类问题上均缺失了解释的完备性与科学性,特别是缺乏科学实证的实验论证说明与哲学解释。随着神经科学的快速发... 情绪自然类问题是情绪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传统的主张情绪本能的情绪自然类观点与强调心理建构的情绪非自然类观点在解释自然类问题上均缺失了解释的完备性与科学性,特别是缺乏科学实证的实验论证说明与哲学解释。随着神经科学的快速发展,有关情绪自然类问题的新解释方案逐渐生成。现代神经科学的实证性研究,使得对情绪自然类的研究能够聚焦于神经微观与介观层面,并在以神经实体为基础的生成机制解释进路下展开对情绪自然类的合理证成,有望形成一种情绪自然类的神经科学哲学的实在论解释方案。这不仅弥合了过往情绪自然类与非自然类观点的理论局限,更是能够将过往与情绪相关的认知问题拉回到实在的神经科学维度下加以审视,由此神经实体成为解释的基础,自然主义图景成为解释的基石,进一步明晰了科学实在论基底上的情绪自然类问题的本质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 神经科学 自然类 生成机制 科学哲学 科学实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用主义社会科学哲学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雪 殷杰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19,共5页
通过对经典实用主义和新实用主义在研究社会科学方面内容及方法特点的梳理,尤其对新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罗蒂的后现代文化哲学的分析及总结,揭示出实用主义社会科学哲学的发展趋势,即在罗蒂的后现代哲学倡导下的研究重点的偏向会为社会... 通过对经典实用主义和新实用主义在研究社会科学方面内容及方法特点的梳理,尤其对新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罗蒂的后现代文化哲学的分析及总结,揭示出实用主义社会科学哲学的发展趋势,即在罗蒂的后现代哲学倡导下的研究重点的偏向会为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内容的丰富化、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及"科学"的普及化产生重要作用。同时,用实用主义的方法论研究社会,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蒂 后现代哲学文化 语言 实用主义 社会科学 科学哲学 以人为本 信仰 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社会、未来--西方哲学家论新冠疫情的影响
8
作者 江怡 《哲学分析》 CSSCI 2020年第6期160-175,共16页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整个世界的正常活动,给全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这是人类在21世纪面临的最大一次自然灾害,威胁到全球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面对这样一场重大灾难,现代人如何处理人与自然、...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整个世界的正常活动,给全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这是人类在21世纪面临的最大一次自然灾害,威胁到全球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面对这样一场重大灾难,现代人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以及如何面对人类的未来,这样一些重要问题都被严峻地摆到了人类面前。西方哲学家们在疫情暴发之初就对这场疫情有所反应,以哲学家特有的思维方式反思疫情给人类生活造成的影响。据我所掌握的有限资料,我希望在这里能够展现西方哲学家们的思考结果,并对这些思考作出一些基本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哲学家 自然灾害 人与自然 重大灾难 个体与社会 思维方式 造成的影响 21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与超越:一种基于非神经中心主义的预测认知观
9
作者 王姝彦 芦仁达 《哲学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41,199,共12页
随着预测加工理论在认知科学中的迅速崛起,预测认知框架与以4E认知为核心的主流认知科学研究进路之间的关系问题,引发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与论争。在此语境下,作为预测心灵思想主要倡导者之一的安迪·克拉克,在其认知观由“延展”逻辑... 随着预测加工理论在认知科学中的迅速崛起,预测认知框架与以4E认知为核心的主流认知科学研究进路之间的关系问题,引发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与论争。在此语境下,作为预测心灵思想主要倡导者之一的安迪·克拉克,在其认知观由“延展”逻辑转向“预测”内核的同时,进一步在上述两种范式具有相容性的视域下,创设了一套自洽的且更具整合性意义的“大一统”模型,即基于非神经中心主义的预测认知架构。这一统构性尝试虽然面临种种诘问与挑战,但在发凡起例意义上,无疑可为认知科学的范型设定以及更宏阔的认知整合哲学愿景提供重要的致思向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加工 安迪·克拉克 认知整合 非神经中心主义 预测误差最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善”生物功能观的“规范性困境”及其解决方案
10
作者 殷杰 李嘉琛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88,共6页
面临进化论者对以“繁荣”概念为核心的“自然善”生物功能观的诘难,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者为了保证伦理学的独立性而完全拒绝了进化生物学。但是,这样的辩护会导致“自然善”生物功能观陷入“规范性困境”,最终危及其伦理自然主义立场。... 面临进化论者对以“繁荣”概念为核心的“自然善”生物功能观的诘难,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者为了保证伦理学的独立性而完全拒绝了进化生物学。但是,这样的辩护会导致“自然善”生物功能观陷入“规范性困境”,最终危及其伦理自然主义立场。由进化引发的“规范性困境”使得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者在伦理自然主义立场与伦理学的独立性之间不得不做出选择。实际上,从伦理自然主义立场出发,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者需要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来明确生物功能的生物规范性,并以此来解决“规范性困境”。在进化发育生物学的基础上,将对生物功能的理解还原到生物体层面,这样不仅可以确保伦理学的独立性,而且可以用进化生物学的理论明确生物功能的规范性,解决“规范性困境”和进一步明确伦理自然主义立场。从进化发育生物学视角出发,可以为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者提供一种有限度还原到生物体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功能 伦理自然主义 进化发育生物学 生物体 规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治理探究——基于技术现象学的批判
11
作者 程瑞 伏其秦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6,共6页
当前,各国都在展开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治理研究,但难以展开有效对话并形成统一的国际治理体系,现有伦理治理方案也往往无法有效考量科技发展、伦理规范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基于技术现象学视角展开基因编辑技术伦理治理研究,反对... 当前,各国都在展开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治理研究,但难以展开有效对话并形成统一的国际治理体系,现有伦理治理方案也往往无法有效考量科技发展、伦理规范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基于技术现象学视角展开基因编辑技术伦理治理研究,反对超人类主义和生物保守主义以技术工具论为背景的治理逻辑,强调放弃科技-伦理的二元对立,深入理解基因编辑技术的主动性和不确定性、具体伦理规范的暂时性、社会文化道德的根本性以及三者之间的互相构成性,提出应当遵循的哲学建议,有助于构建更加深刻与丰富的基因编辑技术伦理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编辑技术 生殖细胞基因编辑 超人类主义 生物保守主义 技术现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逻辑后承语义定义探析——从塔斯基、埃切门迪到吉拉·谢尔
12
作者 郭建萍 李伟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5-113,共9页
塔斯基在论文《论逻辑后承概念》中以逻辑后承的两个直观考虑为出发点,基于满足等语义概念给出了逻辑后承语义定义,并认为这一定义与逻辑后承的通常用法相一致。然而,埃切门迪却批评塔斯基的语义定义在概念上未把握住逻辑后承的必然性,... 塔斯基在论文《论逻辑后承概念》中以逻辑后承的两个直观考虑为出发点,基于满足等语义概念给出了逻辑后承语义定义,并认为这一定义与逻辑后承的通常用法相一致。然而,埃切门迪却批评塔斯基的语义定义在概念上未把握住逻辑后承的必然性,因而与通常的逻辑后承概念不一致。埃切门迪的批评在学界引起广泛讨论,其中,吉拉·谢尔独创性地以逻辑性完善了塔斯基逻辑后承语义定义,并在为逻辑性提供同构不变标准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彻底、深刻地反驳了埃切门迪的批评,在逻辑和哲学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后承 必然性 形式性 逻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的认知哲学探究——基于巴特莱特“图式”的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周振华 魏屹东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21,共5页
"记忆"作为人类获得经验和知识的基本条件,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便对"记忆"提出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假说,近代科学的发展则把定量分析和实验法引入对记忆的研究之中。作为对这种思潮的批判和反思,巴特莱特认为应该运... "记忆"作为人类获得经验和知识的基本条件,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便对"记忆"提出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假说,近代科学的发展则把定量分析和实验法引入对记忆的研究之中。作为对这种思潮的批判和反思,巴特莱特认为应该运用人类真实生活环境的语言材料,把记忆作为一个整体性的功能加以研究。他把"图式"这一哲学术语引入心理学,用以表达经验在记忆过程中的主动组织作用,从而把抽象的记忆过程具体化,加深了我们对记忆等高级心理过程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 图式 巴特莱特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社会学视角下抑郁症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高成新 刘洁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4-36,共3页
抑郁症的频频出现亟需学界对其现状开展不仅仅局限于医学科学范畴的调查研究。运用医学社会学知识,通过观察及访谈的质性方法收集资料,结果发现对抑郁症来说,就其社会性本质而言,抑郁症作为污名化的结果,是一种符号暴力;就其表征而言,... 抑郁症的频频出现亟需学界对其现状开展不仅仅局限于医学科学范畴的调查研究。运用医学社会学知识,通过观察及访谈的质性方法收集资料,结果发现对抑郁症来说,就其社会性本质而言,抑郁症作为污名化的结果,是一种符号暴力;就其表征而言,抑郁症患者的病人角色和病人身份十分复杂,这体现在病因多源性和治愈不易性两个方面;就其网络化应对而言,虚拟社区中的患际关系之于抑郁症康复的功能有利有弊,需要加以辩证认知。这些事实决定了对抑郁症的治疗需要投入更多的关怀与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医学社会学 符号暴力 病人角色 患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应用、新兴技术追赶与企业高质量发展
15
作者 梁建秀 张守夫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09,共8页
本文选取2014—2023年作为研究考察期,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多种计量模型实证考察人工智能应用、新兴技术追赶与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应用能够显著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证实,相较于... 本文选取2014—2023年作为研究考察期,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多种计量模型实证考察人工智能应用、新兴技术追赶与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应用能够显著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证实,相较于中小规模企业与民营企业而言,人工智能应用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大规模企业与国有企业表现得更为明显;中介效应分析佐证,人工智能应用可通过促进新兴技术追赶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门槛效应分析发现,人工智能应用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存在单一门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应用 新兴技术追赶 企业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5
16
作者 燕蜻 闫钟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7-29,共3页
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方法,从学生认可、师资力量、教材质量与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对国内S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现状是:学生认可度低;专业师资薄弱;教材的质量不尽人意;实验室建设滞后。... 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方法,从学生认可、师资力量、教材质量与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对国内S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现状是:学生认可度低;专业师资薄弱;教材的质量不尽人意;实验室建设滞后。未来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是:采取措施得到社会的认可与接受;强化与突出社会工作专业;大力发展非政府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专业 现状 未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传统家训创造性转化的原则与策略——基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 被引量:23
17
作者 周斌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0-165,共6页
家训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当前,要深入探寻传统家训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链接,增强传统家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作用,就必须积极推... 家训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当前,要深入探寻传统家训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链接,增强传统家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作用,就必须积极推动传统家训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从而充分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在现实实践中,传统家训的创造性转化要以基本价值主题为导向,以现代社会伦理关系为依托,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准确把握传统家训中一些价值观念的古今之别,力求避免传统观念的僵化滞后。与此同时,传统家训的创造性转化要重视家训的方法论意义,使人们充分感受传统家训的规矩意识,将传统家训文化融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训 创造性转化 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科学知识社会学对科学主义的消解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侠 邢润川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0-99,共10页
科学知识社会学对科学和科学主义的消解,主要采取三种路径:一是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相对主义和建构主义;二是实验室研究和文本分析;三是对科学争论的社会性解释。科学知识社会学在社会语境下重新审视科学和科学主义,认为形成科学的诸多... 科学知识社会学对科学和科学主义的消解,主要采取三种路径:一是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相对主义和建构主义;二是实验室研究和文本分析;三是对科学争论的社会性解释。科学知识社会学在社会语境下重新审视科学和科学主义,认为形成科学的诸多要素都包含社会性因素,如信念、研究传统、实验室、科学争论等。由此,它彻底消解了科学的客观性基础,进而把科学看作一种社会建构的产物。这种对科学的相对化的解释,成为当前理解科学和科学主义的一种独特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知识社会学 强纲领 相对主义 科学 科学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科技商品经济社会之与境论——从商品视域看现代经济社会之与境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冠军 邢润川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5-121,共7页
从整体论意义上讲,"现代经济社会与境"作为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社会实在"和最具普遍性的"社会存在",包含了现代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经济事实和经济现象,是这些事实和现象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的有机整体;从... 从整体论意义上讲,"现代经济社会与境"作为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社会实在"和最具普遍性的"社会存在",包含了现代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经济事实和经济现象,是这些事实和现象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的有机整体;从商品的角度来审视,现代经济社会与境是一种以科技产品为商品的各种事实和现象所构成的科技商品经济社会之与境。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中,无论从理论上分析,还是从现实性上考察,抑或从时代发展需要上审视,科技产品都是商品,这是现代科技商品经济社会之与境的一般表征;同时,无论从质上还是从量上来分析,科技产品在现实性上都已经成为现代商品构成中的主要部分,并且在其构成中所占比重将越来越大,这是现代科技商品经济社会之与境的本质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产品 科技商品 现代科技商品经济社会 与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科学哲学图示教学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魏屹东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7年第11期53-56,共4页
教学作为一个系统,有自己的和谐发展规律--系统性和谐、规律性和谐、审美性和谐和教研相长性和谐.与这些规律相应就形成了和谐教学的一般方法--整体法、协同法、审美法和渗透法,而图示法是和谐教学的具体方法.这些规律和方法构成了和谐... 教学作为一个系统,有自己的和谐发展规律--系统性和谐、规律性和谐、审美性和谐和教研相长性和谐.与这些规律相应就形成了和谐教学的一般方法--整体法、协同法、审美法和渗透法,而图示法是和谐教学的具体方法.这些规律和方法构成了和谐教学的理论核心,图示法则是和谐教学理论的具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教学 科学哲学 图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