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厂低温热与吸收式热泵耦合供热系统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邱丽霞 郝艳红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0-24,共5页
基于常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常规系统1)及常规冷凝热热泵系统(常规系统2),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电厂余热利用系统:将空气预热器(空预器)后的烟气作为热泵的驱动热源,通过热泵技术对冷凝热进行回收,加热采暖供热热水,减少换热过程... 基于常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常规系统1)及常规冷凝热热泵系统(常规系统2),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电厂余热利用系统:将空气预热器(空预器)后的烟气作为热泵的驱动热源,通过热泵技术对冷凝热进行回收,加热采暖供热热水,减少换热过程的火用损失,节省汽轮机抽汽,增加机组发电功率;在省煤器出口抽出部分烟气,用来加热热泵出口的供暖热水,以满足在极端寒冷期间供暖的要求.结合某330 MW供热机组,分析了该系统的节能效果,并与常规系统1和常规系统2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新型余热利用系统比常规系统1每年可节约8487.8 t标煤;比常规系统2发电功率可增加1.3%~2.7%.该新型余热利用系统的节能环保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余热 冷凝热 吸收式热泵 余热利用 供热 供电煤耗 发电功率 抽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MW机组给水泵变频改造后控制策略优化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军红 吕平 +2 位作者 冯江涛 刘锁清 丁建海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9-123,共5页
为了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将内蒙古乌斯太热电厂1号300MW机组给水系统3台勺管调速电动给水泵中的2台改为一拖二变频调速给水泵,并对给水系统控制逻辑进行了优化,增加了变频控制功能,设置了给水泵故障状态下备用启动允许功能。应用结果表... 为了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将内蒙古乌斯太热电厂1号300MW机组给水系统3台勺管调速电动给水泵中的2台改为一拖二变频调速给水泵,并对给水系统控制逻辑进行了优化,增加了变频控制功能,设置了给水泵故障状态下备用启动允许功能。应用结果表明,给水系统改造后不仅降低了耗电量,而且提高了机组运行经济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0 MW机组 给水泵 变频调速 给水流量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位能加热技术在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丁建海 李军红 刘锁清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9-124,共6页
传统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利用汽轮机中压缸抽汽来加热热网循环水,由于换热温差大,造成较大的不可逆热损失。对此,本文提出了低位能加热供热技术,将汽轮机乏汽直接回收利用,对热网循环水进行加热,吸收热量后的热网循环水再通过中压缸抽汽进... 传统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利用汽轮机中压缸抽汽来加热热网循环水,由于换热温差大,造成较大的不可逆热损失。对此,本文提出了低位能加热供热技术,将汽轮机乏汽直接回收利用,对热网循环水进行加热,吸收热量后的热网循环水再通过中压缸抽汽进一步加热,实现蒸汽热能更加高效和全面的利用;并以太原嘉节燃气热电厂空冷供热机组为例,利用低位能加热技术对其供热系统进行改造。改造后供热面积增加200万m2,每年供热量增加92.60万GJ,整个供热期发电量增加69.57×106 k W·h,且供热系统运行稳定,满足实际运行需要。低位能加热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机组热能转化效率,扩大供热面积,降低了热电厂的供热成本,对同类型机组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能加热 热电联产 集中供热 改造 热网循环水 热网凝汽器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网络控制系统的集成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孙竹梅 刘少虹 +1 位作者 王琦 刘锁清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8-102,共5页
针对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各类控制系统存在多种协议接口、通讯受限、难以集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级网络协议转换的通信模型。通过对CJ系列PLC与DCS分散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问题的研究,搭建2种协议设备集成的硬件系统,配置2种硬件... 针对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各类控制系统存在多种协议接口、通讯受限、难以集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级网络协议转换的通信模型。通过对CJ系列PLC与DCS分散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问题的研究,搭建2种协议设备集成的硬件系统,配置2种硬件设备和协议转换网关的参数,组态人机接口画面,最终解决了分别支持DEVICENET协议和PROFIBUS-DP协议的异构网络控制系统的集成问题。建立了以PLC设备为现场下位控制子系统,以DCS作为上位远程监控系统的多级网络协议转换的两级控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VICENET协议 PROFIBUS-DP协议 通信网络 PD-100S网关 现场总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