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处理应用石墨烯分离膜的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剑锋 耿宇辰 +2 位作者 孙慧芳 任静 程芳琴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共5页
从石墨烯基分离膜的结构和功能角度出发,阐述了纳米孔石墨烯分离膜、氧化石墨烯(GO)片层堆叠分离膜及GO聚合物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分析了该领域面临的问题及应用前景,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具有特殊的选择分离特性,是制备新一代水处理膜的研究... 从石墨烯基分离膜的结构和功能角度出发,阐述了纳米孔石墨烯分离膜、氧化石墨烯(GO)片层堆叠分离膜及GO聚合物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分析了该领域面临的问题及应用前景,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具有特殊的选择分离特性,是制备新一代水处理膜的研究热点。认为现有制备工艺仍然存在不足和缺陷,设计和调控纳米孔道是实现低污染、高通量的重要手段,在实现大规模制备的同时保证膜的分离性能、如何从绿色的角度出发制备复合膜,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膜 水处理 纳米材料 膜分离 制备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酸铝的制备及对焦化废水中苯酚混凝去除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睿 杜志平 +1 位作者 程芳琴 白红娟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888-1891,共4页
以硅酸钠、氯化铝为主要原料,制备不同铝硅摩尔比的聚硅酸铝(PASiC)絮凝剂,对比聚硅酸铝和市售聚合氯化铝(PAC)对模拟废水浊度和苯酚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PASiC1(铝硅摩尔比为1. 0)对废水浊度去除率可达99%以上,对苯酚也有4. 6%的去除... 以硅酸钠、氯化铝为主要原料,制备不同铝硅摩尔比的聚硅酸铝(PASiC)絮凝剂,对比聚硅酸铝和市售聚合氯化铝(PAC)对模拟废水浊度和苯酚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PASiC1(铝硅摩尔比为1. 0)对废水浊度去除率可达99%以上,对苯酚也有4. 6%的去除效果,絮凝剂PAC的苯酚仅去除了1%。PASiC对废水浊度和苯酚的共去除性能较优,为焦化废水的强化混凝预处理提供了有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聚硅酸铝 混凝 浊度 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絮凝剂对焦化废水中苯酚强化混凝去除性能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睿 白红娟 +1 位作者 程芳琴 杜志平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67,共5页
以硅酸钠、氯化铝为主要原料制备不同铝硅物质的量比的聚硅酸铝(PASi C)混凝剂,通过混凝实验,对比聚硅酸铝、市售聚合氯化铝(PAC)、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以及聚硅酸铝复配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对模拟废水浊度和苯酚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 以硅酸钠、氯化铝为主要原料制备不同铝硅物质的量比的聚硅酸铝(PASi C)混凝剂,通过混凝实验,对比聚硅酸铝、市售聚合氯化铝(PAC)、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以及聚硅酸铝复配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对模拟废水浊度和苯酚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PASiC_1(铝硅物质的量比为1.0)与少量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复配,可以降低去除浊度和苯酚时PASiC_1的使用量,并大幅度提高PASiC_1对苯酚的混凝去除率。当水样p H=9、PASiC_1复配5 mg/L CPAM时,浊度去除率最高达99%以上,苯酚去除率可达10.3%,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为焦化废水的强化混凝预处理提供了有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酸铝 混凝 浊度 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疏水疏油改性PVDF膜用于膜蒸馏深度处理焦化废水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建国 李剑锋 +2 位作者 任静 牟艺可 程芳琴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8-62,68,共6页
采用纳米SiO_2粒子协同全氟硅烷(17-FAS)对PVDF平板膜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接触角仪、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并采用该材料用于膜蒸馏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结果表明,改性后水和乙二醇的接触角分别为154.8°和1... 采用纳米SiO_2粒子协同全氟硅烷(17-FAS)对PVDF平板膜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接触角仪、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并采用该材料用于膜蒸馏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结果表明,改性后水和乙二醇的接触角分别为154.8°和137.0°,膜材料表现出了超疏水和疏油性;膜表面形成多级粗糙度结构且表面官能团发生变化,证明成功制备出SiO_2/17-FAS/PVDF复合膜材料。复合膜膜通量稳定,明显改善了原膜膜通量衰减(下降约41%)。复合膜出水中总有机碳的质量浓度从未改性前(10.0±1.3)mg/L降低至(2.0±0.3)mg/L,且色度、浊度、NH4+-N含量、UV254各指标均优于原膜出水水质。实验表明,该复合膜具有良好的抗污染性能,对膜蒸馏处理焦化废水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17-FAS/PVDF复合膜 纳米SiO2粒子 全氟硅烷(17-FAS) 膜蒸馏 焦化废水 抗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O-PTFE复合膜强化膜蒸馏深度处理焦化废水 被引量:3
5
作者 任静 李剑锋 +2 位作者 严晓青 李彦超 程芳琴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3-47,共5页
为了提高膜的抗污染抗润湿性能,采用表面涂覆法将氧化石墨烯(GO)结合在聚四氟乙烯(PTFE)膜表面,制备亲水-疏水复合膜用于膜蒸馏深度处理焦化废水,并对比了改性复合膜与未改性原膜的表面特性和膜蒸馏效果,分析了GO表面改性对膜蒸馏效果... 为了提高膜的抗污染抗润湿性能,采用表面涂覆法将氧化石墨烯(GO)结合在聚四氟乙烯(PTFE)膜表面,制备亲水-疏水复合膜用于膜蒸馏深度处理焦化废水,并对比了改性复合膜与未改性原膜的表面特性和膜蒸馏效果,分析了GO表面改性对膜蒸馏效果的强化机制。结果表明,膜表面经过GO改性后接触角由144.2°下降至103.9°,且表面出现羟基、羧基等亲水性官能团,说明膜表面亲水改性成功。GO-PTFE复合膜相比原膜通量提高了36.6%,产水电导率保持在25μS/cm,出水的荧光峰强度明显减弱,说明GO-PTFE复合膜能有效截留焦化废水中的无机盐和有机物,相比原膜的抗污染抗润湿性能显著提高。这种强化过程主要归因于GO良好的亲水性、导热性和特有的纳米孔道对污染物的截留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蒸馏 氧化石墨烯(GO) 聚四氟乙烯(PTFE) 焦化废水 亲水改性 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蒸馏处理苯酚废水过程中苯酚传质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6
作者 郭淑娟 李剑锋 +1 位作者 范铃琴 程芳琴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1-95,100,共6页
采用质量守恒法建立了苯酚的传质模型,对膜蒸馏处理苯酚废水过程中苯酚含量进行了模拟。通过膜蒸馏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和进料含量条件下进料侧和渗透侧苯酚含量变化规律,并进行了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很好的描述苯酚的传质过... 采用质量守恒法建立了苯酚的传质模型,对膜蒸馏处理苯酚废水过程中苯酚含量进行了模拟。通过膜蒸馏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和进料含量条件下进料侧和渗透侧苯酚含量变化规律,并进行了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很好的描述苯酚的传质过程:随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苯酚质量损失系数增大,跨膜传质系数增大,加速了传质驱动力,苯酚在渗透侧含量升高。随着苯酚初始含量的增加,膜两侧含量差增大,加快了苯酚的传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废水 膜蒸馏 传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合成纳米铁类芬顿氧化处理水中苯酚 被引量:6
7
作者 朱永昌 李剑锋 +3 位作者 刘妍君 任静 陈祖亮 程芳琴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3-67,共5页
采用石榴叶提取液合成纳米铁作为低成本类芬顿氧化的催化剂,加入过氧化氢形成类芬顿氧化系统对溶液中苯酚进行降解,探讨了温度、pH、纳米铁用量、H_2O_2含量对苯酚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铁吸附对苯酚去除率达到63%,类芬顿氧化对苯... 采用石榴叶提取液合成纳米铁作为低成本类芬顿氧化的催化剂,加入过氧化氢形成类芬顿氧化系统对溶液中苯酚进行降解,探讨了温度、pH、纳米铁用量、H_2O_2含量对苯酚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铁吸附对苯酚去除率达到63%,类芬顿氧化对苯酚去除率提高到86%。在纳米铁的用量100 m L、温度323 K、H_2O_2浓度为10 mmol/L、pH为3的优化条件下,苯酚去除率达到86%。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征实,降解后的纳米铁表面发生明显的团聚现象,多酚等有机物、Fe_2O_3和Fe_3O_4参与了苯酚的降解;动力学分析可推断,苯酚被吸附到氧化铁(氢氧化铁)表面上,与类芬顿试剂H_2O_2反应产生带有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将苯酚氧化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铁 类芬顿氧化 苯酚 吸附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