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缺血大鼠干扰素γ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贾爱军 马存根 +2 位作者 梁丽云 张利宏 赵海宝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169-172,共4页
目的研究脑缺血时干扰素γ与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将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成6组(A、B、C、D、E、F组),每组9只。再将每组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6只)和对照组(3只)。A、B、C、D、E、F实验组用埋线法制造大鼠局... 目的研究脑缺血时干扰素γ与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将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成6组(A、B、C、D、E、F组),每组9只。再将每组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6只)和对照组(3只)。A、B、C、D、E、F实验组用埋线法制造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再灌注后1、3、6、9、12、24h处死大鼠,取大鼠脑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干扰素γ及ICAM1的表达。高倍显微镜下计数10个不同视野阳性细胞的平均值。结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1、3、6、9、12、24h时,干扰素γ及ICAM1的表达逐渐增高,其中干扰素γ阳性的细胞是圆形、以细胞核为主的淋巴细胞,1h阳性细胞表达数为3.2±1.3;6h为7.0±2.2;24h为14.8±1.8。ICAM1阳性细胞是扁平的血管内皮细胞,1h的表达数为12.1±2.1;6h为19.3±3.2;24h为27.6±2.8。结论脑缺血时干扰素γ、ICAM1的表达随时间延长动态地增高,两者具有相关性。干扰素γ也可能是脑缺血时ICAM1表达上调的前炎性细胞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Γ 细胞问黏附分子-1 相关性研究 缺血大鼠 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ICAM-1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细胞间黏附分子 前炎性细胞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 阳性细胞 24h SD大鼠 淋巴细胞 细胞表达 时间延长 表达上调 实验组 对照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