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煤矸石山不同植被根际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
9
1
作者
甄莉娜
李侠
+4 位作者
李朕
刘丽珍
卫振华
郭彤彤
王润梅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24-1233,共10页
为探究不同植被类型在煤矸石山修复过程中对土壤修复的响应,以排矸超过60年的自然恢复煤矸石山为研究对象,在3个季节(春季、夏季、秋季),对3种植被类型(草本植物、灌木、乔木)根围0~30 cm土层范围内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理化性质进行研究...
为探究不同植被类型在煤矸石山修复过程中对土壤修复的响应,以排矸超过60年的自然恢复煤矸石山为研究对象,在3个季节(春季、夏季、秋季),对3种植被类型(草本植物、灌木、乔木)根围0~30 cm土层范围内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植被类型均显著增加了煤矸石山微生物的数量;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对真菌数量的增加量要高于细菌和放线菌;分别是裸地的3.95,2.87,3.50倍;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的峰值分别出现在夏季、春季和秋季。3种植被类型均增加了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钾的含量;降低了土壤pH值。植被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增加了煤矸石山区土壤中3大类可培养微生物的数量,尤其是真菌的数量。植被生长更有利于20~30 cm土层微生物数量的增加,草本植物和灌木对表层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增加效果好于乔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山
微生物数量
理化性质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丛枝菌根真菌与氮肥对羊草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18
2
作者
甄莉娜
王润梅
+2 位作者
杨俊霞
李侠
张英俊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9-54,共6页
为了探明氮沉降条件下AMF对羊草生长的影响,利用盆栽试验对羊草幼苗进行混合AMF菌种接种,添加不同水平的(0、10、50、100和400mg/kg)无机态氮,栽培5个月后测定植株生物量、氮磷含量及菌根侵染率。结果表明:相比于氮添加,菌根真菌对羊草...
为了探明氮沉降条件下AMF对羊草生长的影响,利用盆栽试验对羊草幼苗进行混合AMF菌种接种,添加不同水平的(0、10、50、100和400mg/kg)无机态氮,栽培5个月后测定植株生物量、氮磷含量及菌根侵染率。结果表明:相比于氮添加,菌根真菌对羊草生物量的增加有更显著的影响,AMF的共生促进了羊草生物量的增加,当添加量为0mg/kg和10mg/kg水平时,接菌处理分别是未接菌处理的1.29、1.45倍,氮添加主要对地上部生物量影响显著,当氮添加水平为100mg/kg时,总生物量达到最大,不论是接菌处理还是未接菌处理均是不加氮水平的1.2倍;施氮显著增加了植株的全氮含量,地上部全氮含量有随着氮添加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其中400mg/kg全氮含量最高,在未接菌处理中是未施氮的1.29倍;AMF和氮肥的交互效应显著增加了羊草地上部的全磷含量,接菌处理中施氮50mg/kg达到最大值,是未接菌处理的1.57倍;菌根侵染率在100mg/kg水平达到最大值,但以下各级施氮下无显著差异。这说明羊草的生物量并不是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当添加量在100mg/kg时羊草的生物量达到最大值,AMF有利于羊草在适量施氮水平下生物量的增加,而这种增加效应可能是由于AMF对地上部磷吸收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羊草
氮添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矸石山不同植物根际土壤AM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
6
3
作者
甄莉娜
刘丽珍
+4 位作者
牛艳
李侠
李朕
吴娜
王润梅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009-2018,共10页
为探讨不同植物类型对煤矸石山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群落的影响,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方法,调查了禾本科、菊科、豆科和藜科植物根际土壤的AM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以期为煤矸石山生态修复中植物种类的选择提供理...
为探讨不同植物类型对煤矸石山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群落的影响,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方法,调查了禾本科、菊科、豆科和藜科植物根际土壤的AM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以期为煤矸石山生态修复中植物种类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4科植物共获得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OTU数454个,分属于5目7科7属41种,禾本科和藜科植物的OTU数量较多。禾本科AM真菌α多样性中的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最高,藜科组成较为单一,豆科植物根际土壤菌群多样性较低。RDA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和pH值对AM真菌群落影响作用较大,不同植物AM真菌生态网络关系差异显著,禾本科和黎科植物网络连接密集程度更高且核心物种组成更丰富。研究认为:煤矸石山恢复初期,不同科植物根际AM真菌群落多样性不同,禾本科植物通过与不同种类AM真菌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促使其在煤矸石山恢复早期占据优势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丛枝菌根真菌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益生菌固态发酵对麦麸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6
4
作者
甄莉娜
柴旭旭
+3 位作者
李侠
杨俊霞
白海
王润梅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9-82,86,共5页
采用益生菌对小麦麸皮进行固体发酵,益生菌包括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和霉菌,设置不同的接种量和温度梯度,通过检测发酵过程中的温度、pH和营养物质变化,以确定混合益生菌在麦麸中的最适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在接种量试验中,3%益生菌...
采用益生菌对小麦麸皮进行固体发酵,益生菌包括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和霉菌,设置不同的接种量和温度梯度,通过检测发酵过程中的温度、pH和营养物质变化,以确定混合益生菌在麦麸中的最适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在接种量试验中,3%益生菌接种量麦麸的发酵性状较好。在温度梯度试验中,30℃时最高发酵温度可达45℃,发酵完成后,麦麸中可溶性糖含量降低52%,淀粉含量降低82%,还原性糖含量升高539%,蛋白质含量增加30.1%,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最适合混合益生菌发酵麦麸。研究结果显示混合益生菌发酵麦麸的适宜工艺条件为:温度30℃、含水量50%、接种量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麦麸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矸石山不同植被根际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
9
1
作者
甄莉娜
李侠
李朕
刘丽珍
卫振华
郭彤彤
王润梅
机构
山西大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应用生物技术研究所
山西
大学
生命科学
学院
出处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24-1233,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00479,31901227)
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801D121258,201801D221324)
山西省教育厅科技创新项目(2019L0760)资助。
文摘
为探究不同植被类型在煤矸石山修复过程中对土壤修复的响应,以排矸超过60年的自然恢复煤矸石山为研究对象,在3个季节(春季、夏季、秋季),对3种植被类型(草本植物、灌木、乔木)根围0~30 cm土层范围内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植被类型均显著增加了煤矸石山微生物的数量;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对真菌数量的增加量要高于细菌和放线菌;分别是裸地的3.95,2.87,3.50倍;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的峰值分别出现在夏季、春季和秋季。3种植被类型均增加了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钾的含量;降低了土壤pH值。植被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增加了煤矸石山区土壤中3大类可培养微生物的数量,尤其是真菌的数量。植被生长更有利于20~30 cm土层微生物数量的增加,草本植物和灌木对表层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增加效果好于乔木。
关键词
煤矸石山
微生物数量
理化性质
季节变化
Keywords
Coal gangue dump
Soil microbial quantity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Season dynamics
分类号
S154.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丛枝菌根真菌与氮肥对羊草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18
2
作者
甄莉娜
王润梅
杨俊霞
李侠
张英俊
机构
山西大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应用生物技术研究所
中国农业
大学
动物科技
学院
出处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9-5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00479)
大同市科技计划项目(2015106
+2 种基金
2015099
2016047)
山西大同大学博士科研项目(2012-B-15)
文摘
为了探明氮沉降条件下AMF对羊草生长的影响,利用盆栽试验对羊草幼苗进行混合AMF菌种接种,添加不同水平的(0、10、50、100和400mg/kg)无机态氮,栽培5个月后测定植株生物量、氮磷含量及菌根侵染率。结果表明:相比于氮添加,菌根真菌对羊草生物量的增加有更显著的影响,AMF的共生促进了羊草生物量的增加,当添加量为0mg/kg和10mg/kg水平时,接菌处理分别是未接菌处理的1.29、1.45倍,氮添加主要对地上部生物量影响显著,当氮添加水平为100mg/kg时,总生物量达到最大,不论是接菌处理还是未接菌处理均是不加氮水平的1.2倍;施氮显著增加了植株的全氮含量,地上部全氮含量有随着氮添加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其中400mg/kg全氮含量最高,在未接菌处理中是未施氮的1.29倍;AMF和氮肥的交互效应显著增加了羊草地上部的全磷含量,接菌处理中施氮50mg/kg达到最大值,是未接菌处理的1.57倍;菌根侵染率在100mg/kg水平达到最大值,但以下各级施氮下无显著差异。这说明羊草的生物量并不是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当添加量在100mg/kg时羊草的生物量达到最大值,AMF有利于羊草在适量施氮水平下生物量的增加,而这种增加效应可能是由于AMF对地上部磷吸收的贡献。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羊草
氮添加
Keywords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Leymus chinese
N supply
分类号
S54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矸石山不同植物根际土壤AM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
6
3
作者
甄莉娜
刘丽珍
牛艳
李侠
李朕
吴娜
王润梅
机构
山西大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应用生物技术研究所
出处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009-2018,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00479,31901227)
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801D121258,201901D111306)
+1 种基金
大同市平城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03)
大同大学科研项目(2021CXZ7,202177)共同资助。
文摘
为探讨不同植物类型对煤矸石山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群落的影响,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方法,调查了禾本科、菊科、豆科和藜科植物根际土壤的AM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以期为煤矸石山生态修复中植物种类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4科植物共获得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OTU数454个,分属于5目7科7属41种,禾本科和藜科植物的OTU数量较多。禾本科AM真菌α多样性中的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最高,藜科组成较为单一,豆科植物根际土壤菌群多样性较低。RDA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和pH值对AM真菌群落影响作用较大,不同植物AM真菌生态网络关系差异显著,禾本科和黎科植物网络连接密集程度更高且核心物种组成更丰富。研究认为:煤矸石山恢复初期,不同科植物根际AM真菌群落多样性不同,禾本科植物通过与不同种类AM真菌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促使其在煤矸石山恢复早期占据优势地位。
关键词
煤矸石
丛枝菌根真菌
多样性
Keywords
Coal gangue dump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Diversity
分类号
S154.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益生菌固态发酵对麦麸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6
4
作者
甄莉娜
柴旭旭
李侠
杨俊霞
白海
王润梅
机构
山西大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应用生物技术研究所
天津农
学院
园艺园林
学院
出处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9-82,8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00479)
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801D121258,201801D221324)
+1 种基金
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2019L0760)
山西大同大学教改创新项目(XJG201921)。
文摘
采用益生菌对小麦麸皮进行固体发酵,益生菌包括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和霉菌,设置不同的接种量和温度梯度,通过检测发酵过程中的温度、pH和营养物质变化,以确定混合益生菌在麦麸中的最适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在接种量试验中,3%益生菌接种量麦麸的发酵性状较好。在温度梯度试验中,30℃时最高发酵温度可达45℃,发酵完成后,麦麸中可溶性糖含量降低52%,淀粉含量降低82%,还原性糖含量升高539%,蛋白质含量增加30.1%,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最适合混合益生菌发酵麦麸。研究结果显示混合益生菌发酵麦麸的适宜工艺条件为:温度30℃、含水量50%、接种量3%。
关键词
益生菌
麦麸
发酵
Keywords
probiotics
wheatbran
fermentation
分类号
S816.4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煤矸石山不同植被根际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
甄莉娜
李侠
李朕
刘丽珍
卫振华
郭彤彤
王润梅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丛枝菌根真菌与氮肥对羊草生长的影响
甄莉娜
王润梅
杨俊霞
李侠
张英俊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煤矸石山不同植物根际土壤AM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甄莉娜
刘丽珍
牛艳
李侠
李朕
吴娜
王润梅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益生菌固态发酵对麦麸营养品质的影响
甄莉娜
柴旭旭
李侠
杨俊霞
白海
王润梅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