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损耗型单负材料双层异质结构的反常场局域
1
作者
董丽娟
石泰侠
+3 位作者
邓富胜
刘丽想
石云龙
刘艳红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87-891,共5页
通过计算损耗型单负材料双层异质结构中的透射、反射和吸收随损耗系数的变化,对单负材料双层异质结构基于损耗的光学性质调控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损耗型单负材料单层结构的透射行为进行了计算,给出了单层结构随损耗系数增大的非单调透...
通过计算损耗型单负材料双层异质结构中的透射、反射和吸收随损耗系数的变化,对单负材料双层异质结构基于损耗的光学性质调控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损耗型单负材料单层结构的透射行为进行了计算,给出了单层结构随损耗系数增大的非单调透射的变化图像。接着,计算了损耗型单负材料双层异质结构中的透射、反射和吸收随损耗系数的变化曲线,并分析了不同频率下透射与损耗系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远离隧穿频率处,随损耗系数的逐渐增大,异质结的透射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计算的电磁场强度分布图像表明,双层异质结中透射与损耗系数之间为非单调关系,起源于损耗型单负材料界面处的反常场局域效应,即随着损耗系数的增大,场局域先减弱后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负材料
光学性质
异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新型三取代苯衍生物的双极性主体材料及其高效蓝色电致磷光
2
作者
屈文山
朱慧文
+3 位作者
李伟
樊霞霞
魏斌
高志翔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11-1121,共11页
高性能蓝光磷光主体材料是实现高性能电致发光器件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选取咔唑和二苯并[b,d]呋喃作为空穴传输基团和氰基苯基作为电子传输基团,通过合理的分子设计,制备了两例基于三取代苯衍生物的具有高三重态能级的新型双极性主体材...
高性能蓝光磷光主体材料是实现高性能电致发光器件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选取咔唑和二苯并[b,d]呋喃作为空穴传输基团和氰基苯基作为电子传输基团,通过合理的分子设计,制备了两例基于三取代苯衍生物的具有高三重态能级的新型双极性主体材料(材料1和2)。材料1和2在非极性或弱极性溶剂中具有强烈的蓝紫色荧光发射。研究发现,将氰基基团引入到苯环的不同位置可以有效地调节双极性主体材料的三重态能级(T1),特别是对于具有更高三重态能级的材料1,该化合物适用于制备高效蓝色磷光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此外,三取代分子设计策略还为双极性主体材料提供了有利于实现高性能有机电致发光的空间位阻效应。以材料1为主体的蓝色磷光OLED的峰值电流效率、功率效率和外量子效率分别达到31.53 cd/A、26.93 lm/W和16.17%。初步结果表明,三取代分子设计策略在设计用于蓝色电致发光的高性能主体材料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性主体材料
蓝色电致发光
咔唑
二苯并[b
d]呋喃
有机发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Li_(4)SrCa(SiO_(4))_(2)∶Eu^(3+)红色荧光粉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
被引量:
2
3
作者
樊霞霞
高志翔
+5 位作者
屈文山
田翠锋
李建刚
李伟
董丽娟
石云龙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16-1022,共7页
采用硅酸盐作为基质材料,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Li_(4)SrCa(SiO_(4))_(2)∶Eu^(3+)红色荧光粉。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透射电镜和荧光光谱,对所得样品的物相、形貌及其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掺入Eu^(3+)后,Li...
采用硅酸盐作为基质材料,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Li_(4)SrCa(SiO_(4))_(2)∶Eu^(3+)红色荧光粉。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透射电镜和荧光光谱,对所得样品的物相、形貌及其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掺入Eu^(3+)后,Li_(4)SrCa(SiO_(4))_(2)的晶体结构并没有发生改变。在393 nm光激发下,荧光粉的荧光光谱中693 nm处发射峰强度最强。以693 nm作为监测波长,荧光激发峰分别为361 nm(7F0→5D4)、375 nm(7F0→5G3)、413 nm(7F0→5D3)、393 nm(7F0→5L6)和464 nm(7F0→5D2),即样品对近紫外和蓝光有较好的吸收。利用发射光谱研究了Eu^(3+)掺杂浓度(物质的量分数)对荧光粉发光强度的影响。当Eu^(3+)的掺杂浓度x=0.10时,样品发射强度最强,发射红光,其色坐标为(0.6375,0.3537)。通过Dexter强度与浓度关系分析了浓度猝灭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相法
Li_(4)SrCa(SiO_(4))_(2)∶Eu^(3+)
红色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损耗型单负材料双层异质结构的反常场局域
1
作者
董丽娟
石泰侠
邓富胜
刘丽想
石云龙
刘艳红
机构
山西大同大学微结构电磁功能材料省市共建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太原理工
大学
材料
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87-89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274207
11504210
+4 种基金
11504211)
山西省攻关计划(2015031002-2)
大同市攻关计划(2015015
201308
201422-3)资助项目
文摘
通过计算损耗型单负材料双层异质结构中的透射、反射和吸收随损耗系数的变化,对单负材料双层异质结构基于损耗的光学性质调控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损耗型单负材料单层结构的透射行为进行了计算,给出了单层结构随损耗系数增大的非单调透射的变化图像。接着,计算了损耗型单负材料双层异质结构中的透射、反射和吸收随损耗系数的变化曲线,并分析了不同频率下透射与损耗系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远离隧穿频率处,随损耗系数的逐渐增大,异质结的透射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计算的电磁场强度分布图像表明,双层异质结中透射与损耗系数之间为非单调关系,起源于损耗型单负材料界面处的反常场局域效应,即随着损耗系数的增大,场局域先减弱后增强。
关键词
单负材料
光学性质
异质结构
Keywords
single-negative materials
optical property
heterosturcture
分类号
O469 [理学—凝聚态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新型三取代苯衍生物的双极性主体材料及其高效蓝色电致磷光
2
作者
屈文山
朱慧文
李伟
樊霞霞
魏斌
高志翔
机构
山西大同大学微结构电磁功能材料省市共建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清华
大学
化学系
上海
大学
新型显示技术及应用集成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11-1121,共11页
基金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No.201703D121037-2)
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项目(No.31)。
文摘
高性能蓝光磷光主体材料是实现高性能电致发光器件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选取咔唑和二苯并[b,d]呋喃作为空穴传输基团和氰基苯基作为电子传输基团,通过合理的分子设计,制备了两例基于三取代苯衍生物的具有高三重态能级的新型双极性主体材料(材料1和2)。材料1和2在非极性或弱极性溶剂中具有强烈的蓝紫色荧光发射。研究发现,将氰基基团引入到苯环的不同位置可以有效地调节双极性主体材料的三重态能级(T1),特别是对于具有更高三重态能级的材料1,该化合物适用于制备高效蓝色磷光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此外,三取代分子设计策略还为双极性主体材料提供了有利于实现高性能有机电致发光的空间位阻效应。以材料1为主体的蓝色磷光OLED的峰值电流效率、功率效率和外量子效率分别达到31.53 cd/A、26.93 lm/W和16.17%。初步结果表明,三取代分子设计策略在设计用于蓝色电致发光的高性能主体材料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关键词
双极性主体材料
蓝色电致发光
咔唑
二苯并[b
d]呋喃
有机发光二极管
Keywords
bipolar host materials
blue electroluminescence
carbazole
dibenzo[b,d]furan
OLEDs
分类号
TN383.1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Li_(4)SrCa(SiO_(4))_(2)∶Eu^(3+)红色荧光粉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
被引量:
2
3
作者
樊霞霞
高志翔
屈文山
田翠锋
李建刚
李伟
董丽娟
石云龙
机构
山西大同大学
山西大同大学
化学与化工学院
出处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16-102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1872088)
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项目(No.31)
大同市工业攻关项目(No.2018018,2019014)资助。
文摘
采用硅酸盐作为基质材料,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Li_(4)SrCa(SiO_(4))_(2)∶Eu^(3+)红色荧光粉。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透射电镜和荧光光谱,对所得样品的物相、形貌及其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掺入Eu^(3+)后,Li_(4)SrCa(SiO_(4))_(2)的晶体结构并没有发生改变。在393 nm光激发下,荧光粉的荧光光谱中693 nm处发射峰强度最强。以693 nm作为监测波长,荧光激发峰分别为361 nm(7F0→5D4)、375 nm(7F0→5G3)、413 nm(7F0→5D3)、393 nm(7F0→5L6)和464 nm(7F0→5D2),即样品对近紫外和蓝光有较好的吸收。利用发射光谱研究了Eu^(3+)掺杂浓度(物质的量分数)对荧光粉发光强度的影响。当Eu^(3+)的掺杂浓度x=0.10时,样品发射强度最强,发射红光,其色坐标为(0.6375,0.3537)。通过Dexter强度与浓度关系分析了浓度猝灭机制。
关键词
高温固相法
Li_(4)SrCa(SiO_(4))_(2)∶Eu^(3+)
红色
发光性能
Keywords
high-temperature solid-phase method
Li_(4)SrCa(SiO_(4))_(2)∶Eu^(3+)
red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分类号
O482.31 [理学—固体物理]
O614.338 [理学—无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损耗型单负材料双层异质结构的反常场局域
董丽娟
石泰侠
邓富胜
刘丽想
石云龙
刘艳红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新型三取代苯衍生物的双极性主体材料及其高效蓝色电致磷光
屈文山
朱慧文
李伟
樊霞霞
魏斌
高志翔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Li_(4)SrCa(SiO_(4))_(2)∶Eu^(3+)红色荧光粉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
樊霞霞
高志翔
屈文山
田翠锋
李建刚
李伟
董丽娟
石云龙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