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iLSTM-AM-ResNet组合模型的山西焦煤价格预测
1
作者 樊园杰 睢祎平 张磊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51,共10页
煤炭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其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发展与能源市场稳定,因此对煤炭价格进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我国煤炭价格受政策与供求关系影响大、多呈现非线性的变化趋势,且目前存在的煤价预测方法存在滞后性大等问题... 煤炭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其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发展与能源市场稳定,因此对煤炭价格进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我国煤炭价格受政策与供求关系影响大、多呈现非线性的变化趋势,且目前存在的煤价预测方法存在滞后性大等问题,以山西焦煤价格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煤炭价格的多种因素,并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算法来解决煤价预测问题。综合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注意力机制和残差神经网络的优势,构建双向长短期残差神经网络(BiLSTM-AM-ResNet)进行山西焦煤价格预测实验。采集2012-2023年的山西焦煤价格周度数据作为实验数据,对其进行空缺值处理和归一化处理,绘制相关系数热图并确定模型输入特征类型,进而简化模型并提高预测准确率与预测速度。通过模型预测实验得出,经BiLSTM-AM-ResNet模型预测的山西焦煤价格与实际煤价的发展趋势有着较高的线性拟合性,且预测结果与真实煤价在数值上非常接近,预测准确率达到了95.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煤价格预测 长短期记忆网络 注意力机制 残差神经网络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审计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健栋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43,共6页
在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本文选取2010—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政府审计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审计能够显著提升微观企业的新质生产力。从产权性质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对于... 在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本文选取2010—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政府审计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审计能够显著提升微观企业的新质生产力。从产权性质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政府审计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作用更显著。最后,文章考察了具体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政府审计可以降低企业违规、减少管理者短视,进而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审计 新质生产力 企业违规 管理者短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链集中度、管理层持股与地区企业创新
3
作者 张健 张国卿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8-62,共5页
集中的供应链可能有助于强化合作关系,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带来风险集中、削弱企业谈判势力等问题。本文从企业创新决策角度出发,选取2010—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供应链集中度对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利用多元回归模型... 集中的供应链可能有助于强化合作关系,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带来风险集中、削弱企业谈判势力等问题。本文从企业创新决策角度出发,选取2010—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供应链集中度对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利用多元回归模型检验发现:供应链集中度会降低企业的创新水平,具体表现为客户集中度和供应商集中度都会显著减少企业的创新产出;本文深入探究其中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供应链集中度会削弱企业的研发投入水平,进而降低了企业的创新产出,这可能是由于供应链集中会带来更高的风险集中;从管理层持股角度出发,管理层持股可以提高管理者长期视野,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会削弱供应链集中度对企业创新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集中度 管理层持股 企业创新 研发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模式选择与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
4
作者 张健 李俊秀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7-167,共11页
研发模式选择是影响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重要因素。基于2010—2022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研发模式与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之间关联,并考察知识产权保护与市场竞争力度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相较于独立研发模式,合... 研发模式选择是影响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重要因素。基于2010—2022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研发模式与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之间关联,并考察知识产权保护与市场竞争力度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相较于独立研发模式,合作研发模式更有助于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合作研发模式对企业核心技术突破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就企业自身特征角度而言,合作研发模式对国有、小型、成熟期企业核心技术突破的正向影响明显强于非国有、大型、非成熟期企业;就合作对象角度而言,企业与企业合作的研发模式无法显著促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企业与政府合作、企业与多种机构混合合作、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三种研发模式能够显著带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市场竞争强度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能够正向调节合作研发模式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提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模式 关键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保护 市场竞争力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法的我国油菜碳足迹核算与时空变化分析
5
作者 吴海燕 仇欢欢 周倩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41-1350,共10页
【目的】深度剖析近年来我国油菜碳足迹的时空演变及来源构成变化趋势,并提出油菜种植减排增产的可行方向,为制定油菜种植产业政策和优化种植结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油菜投入产出数据,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测算2004—2022年我国1... 【目的】深度剖析近年来我国油菜碳足迹的时空演变及来源构成变化趋势,并提出油菜种植减排增产的可行方向,为制定油菜种植产业政策和优化种植结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油菜投入产出数据,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测算2004—2022年我国15个油菜种植省份的油菜碳足迹,分析油菜碳足迹变化特征,并有针对性提出减排策略。【结果】2004—2022年我国油菜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单位面积碳足迹和单位产量碳足迹总体上呈增长趋势,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年均增长量约0.34×10^(9)kg CO_(2)eq,单位产量碳足迹年均增长量约0.01 kg CO_(2)eq/kg,单位面积碳足迹年均增长量约0.049×10^(3)kg CO_(2)eq/ha;在省份层面,长江中上游及西南、西北种植区的油菜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呈正增长趋势,以湖南省增长最快,年均增长量为20.668×10^(7)kg CO_(2)eq,而江苏省、安徽省、河南省和浙江省呈下降趋势,对应的年均变化量分别为-9.925×10^(7)、-8.606×10^(7)、-2.869×10^(7)和-2.324×10^(7)kg CO_(2)eq。除重庆市外,我国主要油菜种植区的单位面积碳足迹均随时间的推移而增长,其中增长较快的有湖南省、贵州省和甘肃省,年均增长量分别为98.632、103.165和120.070 kg CO_(2)eq/ha。我国大部分油菜种植区的单位产量碳足迹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仅重庆市、江苏省、云南省、浙江省、江西省和四川省的单位产量碳足迹呈降低趋势。从碳足迹构成来看,化肥生产和化肥施用是我国油菜种植中碳足迹的主要来源,二者的单位面积碳足迹占比合计为70.94%,其次是灌溉和人工产生的碳排放,即控制化肥和灌溉投入量是我国油菜种植减排的主要方向。我国各省油菜种植各环节单位面积碳足迹占比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上与全国油菜单位面积碳足迹构成保持一致。【建议】积极推广油菜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提高化肥利用效率;普及推广油菜节水节能灌溉技术,着力减少灌溉能耗;科学规划油菜产业短长期目标,优化生产区域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碳足迹 年际变化 农资投入 生命周期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金融化、外部治理与绿色创新
6
作者 于秋丽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7-51,共5页
文章将从企业金融化角度出发,探究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外部治理发挥的调节作用。利用2010—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发现以下结论:(1)企业金融化显著降低了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不仅减少了企业的... 文章将从企业金融化角度出发,探究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外部治理发挥的调节作用。利用2010—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发现以下结论:(1)企业金融化显著降低了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不仅减少了企业的绿色创新数量,还降低了企业的绿色创新质量。(2)产品市场竞争构成了企业经营的重要环境,其能够通过竞争效应对公司产生治理作用,表现为较高的产品市场竞争削弱了金融化对绿色创新的抑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3)媒体关注对企业环境表现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研究发现较高的媒体关注削弱了金融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金融化 绿色创新 产品市场竞争 媒体关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颠覆式技术创新、绿色新质生产力与新能源产业经济增长 被引量:1
7
作者 杨若英 李向荣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34,共6页
文章基于基准回归模型、机制效应模型,实证考察颠覆式技术创新对新能源产业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效应,并从绿色新质生产力视角探讨二者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颠覆式技术创新可显著助推新能源产业经济增长;颠覆式技术创新可通过促进绿色... 文章基于基准回归模型、机制效应模型,实证考察颠覆式技术创新对新能源产业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效应,并从绿色新质生产力视角探讨二者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颠覆式技术创新可显著助推新能源产业经济增长;颠覆式技术创新可通过促进绿色新质生产力发展,间接推动新能源产业经济增长;颠覆式技术创新分项指标中,颠覆式技术创新探索对新能源产业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强于颠覆式技术创新扩散;颠覆式技术创新对东部地区、国有企业新能源产业经济增长的赋能效应更强。因此,应打造颠覆式技术创新机制,推进绿色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差异化新能源产业经济发展服务体系,以促进新能源产业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式技术创新 新能源产业经济增长 绿色新质生产力 数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的山西煤炭产业结构优化 被引量:5
8
作者 宋丹 李向荣 +1 位作者 吕变喜 贾怀军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0-33,共4页
山西煤炭产业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之难题。通过系统分析山西煤炭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煤炭产业供给侧的改革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去除落后产能,调节煤炭供给;加大降成本力度;完善煤炭市场机制;深化改革,通过转型补短板。
关键词 煤炭供给侧 产业结构 去产能 山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同市居民消费低迷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宋丹 朱少英 史润玲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6-128,F0003,共4页
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整体消费规模扩张是提升GDP的重要因素。基于大同市城镇居民在2005、2009和2014年三个时期收入和消费的相关数据分析发现,其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化不利于经济的增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同市居民消费... 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整体消费规模扩张是提升GDP的重要因素。基于大同市城镇居民在2005、2009和2014年三个时期收入和消费的相关数据分析发现,其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化不利于经济的增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同市居民消费低迷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为大同市经济持续增长政策制定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可支配收入 消费倾向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果业物流体系发展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海燕 刘妍 +1 位作者 周倩 王兴华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2-116,共5页
新时期下,现代物流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近年来,山西省冷链物流发展主要围绕着水果和肉类主产区展开布局。基于此,系统梳理了山西省果业物流发展的时代背景、发展基础、政策支持,以及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 新时期下,现代物流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近年来,山西省冷链物流发展主要围绕着水果和肉类主产区展开布局。基于此,系统梳理了山西省果业物流发展的时代背景、发展基础、政策支持,以及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期探析山西省果业物流体系发展路径和策略,从而实现山西省果业发展的现代化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业 物流体系 冷链物流 山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地区野生菌品牌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陆生堂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8-120,共3页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到来,在新经济时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品牌作为当前市场竞争的核心,各地区各行业开始以其地理条件和资源优势参与到品牌竞争中来。在改革开放和脱贫攻坚背景下,山西野生菌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同时在产业发...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到来,在新经济时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品牌作为当前市场竞争的核心,各地区各行业开始以其地理条件和资源优势参与到品牌竞争中来。在改革开放和脱贫攻坚背景下,山西野生菌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同时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诸多品牌经营和管理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根据山西地区野生菌品牌建设的特点,分别就山西地区野生菌品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促进山西地区野生菌品牌有序参与市场竞争、实现长足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地区 野生菌 品牌管理 问题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传递视角下山西省煤炭价格引导分析
12
作者 景海霞 寇明婷 +2 位作者 武毓涵 王团维 高鸿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3-117,共5页
基于协整、Granger检验及向量自回归多元GARCH模型,实证研究与深入分析2006~2013年间山西省煤炭类股票市场对中部省域煤炭类股票市场及焦炭期货市场的价格引导与互动关联。研究发现,山西省煤炭类股票市场与中部省域煤炭类股票市场及... 基于协整、Granger检验及向量自回归多元GARCH模型,实证研究与深入分析2006~2013年间山西省煤炭类股票市场对中部省域煤炭类股票市场及焦炭期货市场的价格引导与互动关联。研究发现,山西省煤炭类股票市场与中部省域煤炭类股票市场及焦炭期货市场之间存在低阶长期关联关系与高阶双向波动溢出关系;在中部省域煤炭股票板块中,山西煤炭类股票价格是中部省域煤炭类股票价格变动的Granger因果关系,且山西省煤炭类股票价格波动对河南省煤炭类股票未来价格的影响更显著;在煤炭类股票价格与焦炭期货合约之间,山西省煤炭类股票价格波动对未来焦炭期货合约价格的影响更为显著。上述实证结果表明,在相关金融市场资产价格互动关系中,山西省煤炭类股票价格表现出显著的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货市场 股票市场 市场互动 多元GARCH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13
作者 杨怡康 蒋毓琪 田文博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4,共7页
为丰富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研究,并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构建了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别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测度2012—2021年碳生态安全与... 为丰富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研究,并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构建了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别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测度2012—2021年碳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并分析其时空差异和空间聚集特征。结果表明:2012—2021年,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逐年上升且中游地区增速快于上游地区和下游地区;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空间聚集效应显著且呈现波动式上升的特点;多数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属于“高-高”与“低-低”聚集,这些城市呈带状分布特点。建议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发挥比较优势、制定差异化规划,加强分工协作、增强区域关联性,发挥辐射作用、促进协同发展,从而实现全流域碳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碳生态安全 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改革、研发投入粘性与重污染企业绿色绩效
14
作者 祁瑞雄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4-58,共5页
文章2011—2022年沪深两市重污染上市企业财务数据,构建研发投入粘性与企业绿色绩效关系模型,并将绿色金融改革引入至两者关系研究框架中,实证检验绿色金融改革、研发投入粘性与企业绿色绩效三者关联。研究表明:研发投入粘性与重污染企... 文章2011—2022年沪深两市重污染上市企业财务数据,构建研发投入粘性与企业绿色绩效关系模型,并将绿色金融改革引入至两者关系研究框架中,实证检验绿色金融改革、研发投入粘性与企业绿色绩效三者关联。研究表明:研发投入粘性与重污染企业绿色绩效显著正相关;绿色金融改革与重污染企业绿色绩效显著正相关;绿色金融改革显著增强研发投入粘性与重污染企业绿色绩效间正相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改革 研发投入粘性 绿色绩效 重污染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韧性与流通竞争力发展耦合协调及影响因素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15
作者 曹丽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9-192,共4页
随着全球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韧性与流通竞争力协调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京津冀地区为例,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TOPSIS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灰色关联模型深入探讨城市韧性与... 随着全球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韧性与流通竞争力协调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京津冀地区为例,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TOPSIS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灰色关联模型深入探讨城市韧性与流通竞争力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第一,京津冀地区城市韧性与流通竞争力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趋势;第二,各城市间发展差异明显,北京市和天津市已处于协调阶段,而其他城市还处于失调阶段;第三,经济发展、金融发展和对外开放是促进耦合协调度提升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韧性 流通竞争力 耦合协调 京津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山西矿区自然资本占用动态评估及驱动机制 被引量:7
16
作者 蒋毓琪 杨怡康 朱少英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64-1271,共8页
自然资本是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对其进行评估是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内容。以矿区自然资本为视角,运用三维生态足迹模型,测算黄河流域山西矿区生态足迹深度与广度并分析其变化特征,进一步阐释矿区生态占用动态演变... 自然资本是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对其进行评估是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内容。以矿区自然资本为视角,运用三维生态足迹模型,测算黄河流域山西矿区生态足迹深度与广度并分析其变化特征,进一步阐释矿区生态占用动态演变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山西矿区人均生态赤字由2010年的4.40 hm^(2)/人增至2016年的6.31 hm^(2)/人,随后降至2019年的5.02 hm^(2)/人,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差距总体趋于缩小。2010—2019年,人均生态足迹广度大致呈递减趋势,由0.63 hm^(2)/人降到0.47 hm^(2)/人,而人均生态足迹深度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倒U型变化趋势。黄河流域山西矿区自然资本时空动态演变过程的驱动机制是由生态环境供给、资源禀赋、社会发展、经济增长、能源损耗以及煤炭污染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煤炭污染、能源损耗、资源禀赋和经济增长中的第二产业增加值与矿区自然资本占用动态演变呈正相关,生态环境供给、社会发展中的环境规制指数与其呈负相关。总之,黄河流域山西矿区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差距趋于缩小,但生态占用赤字仍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本 三维生态足迹 矿区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的山西省矿区2010-2019年自然资本存量动态评估 被引量:1
17
作者 蒋毓琪 杨怡康 朱少英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5-170,179,共7页
[目的]对山西省矿区自然资本存量进行动态评估,为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补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矿区自然资本为视角,基于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核算结果,运用三维生态足迹模型,测算山西省矿区2010—2019年生态足迹深度与足迹广度,... [目的]对山西省矿区自然资本存量进行动态评估,为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补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矿区自然资本为视角,基于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核算结果,运用三维生态足迹模型,测算山西省矿区2010—2019年生态足迹深度与足迹广度,借助足迹深度与足迹广度的剪刀差分析其动态演变特征并阐释矿区自然资本存量动态演变的作用机理。[结果]①山西省矿区人均生态赤字由2010年的4.40 hm^(2)/人增加到2016年的6.31 hm^(2)/人,随之降低到2019年的5.02 hm^(2)/人,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差距总体趋于缩小;②2010—2019年,人均生态足迹广度大致呈递减趋势,由0.63 hm^(2)/人降到0.47 hm^(2)/人,而人均生态足迹深度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倒U”形变化趋势;③矿区自然资本存量时空动态演化是由煤炭资源禀赋、开采规模、矿区生态供求、生态足迹与承载力以及资本流量、存量的深度、广度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结论]山西省矿区生态足迹与承载力差距趋于好转,但生态赤字仍然严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本 三维生态足迹 矿区 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孙洁晶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89,共11页
高技术产业集聚具有知识溢出效应、技术引领效应和创新驱动效应,对提高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1年中国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选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判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及作用... 高技术产业集聚具有知识溢出效应、技术引领效应和创新驱动效应,对提高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1年中国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选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判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存在先增大后减小的倒“U”型特征。中介机制分析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加速人力资本流动和加强环境规制,对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产生先增大后减小的非线性影响。异质性分析显示,高技术产业集聚对东部地区、沿海城市和资源型城市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的影响效应较为显著。空间分析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对邻近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的空间溢出效应表现为倒“U”型特征。基于此,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应营造高技术产业集聚新环境、完善要素配置新机制、定制差异化区域发展新方案,以促进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集聚 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 融资约束 人力资本流动 环境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数”赋能商贸流通业数字化发展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健 李俊秀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0-24,共5页
商贸流通业是联系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以数字经济赋能流通业,推动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对于提高流通效率与竞争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2014-2021年省级面板... 商贸流通业是联系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以数字经济赋能流通业,推动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对于提高流通效率与竞争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2014-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验证数字金融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以“数”赋能有利于促进商贸流通业数字化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在我国东中部地区,以“数”赋能能够正向促进商贸流通业数字化发展,而在西部地区,尚未发现以“数”赋能能够对商贸流通业数字化发展产生显著影响。基于以上发现,文章指出应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提高数字经济发展层次,为数字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依托数字经济发展程度,结合我国商贸流通行业发展状况,制定相应产业政策;推动公共大数据平台构建,打破信息屏障,将供应链上下游连接起来,使数据真正流动起来;同时,应进一步完善有关技术垄断、不公平竞争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以提高市场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异质性分析 数字经济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要素配置推动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的组态路径——基于TOE框架的fsQCA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海燕 田文博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87-90,共4页
资源要素的配置与优化对于促进高质量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24个省份为样本,从技术进步、组织运行和环境支持三个维度构建TOE分析框架,探讨多个资源要素协同影响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作用机制,并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资源要素的配置与优化对于促进高质量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24个省份为样本,从技术进步、组织运行和环境支持三个维度构建TOE分析框架,探讨多个资源要素协同影响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作用机制,并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法对其发展的驱动路径进行组态分析。研究发现,多个前因条件的组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从而可通过3条路径有效影响冷链物流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其中,冷链企业主体数量常与技术创新相辅相成,而共同发挥优势效应;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政府政策支持是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保障,但与供应链金融之间呈现出一定的替代关系。研究从资源配置的多维交互视角为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了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 资源要素配置 TOE框架 组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