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新品种大丰28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2
1
作者 钮笑晓 《种子科技》 2016年第1期45-45,47,共2页
详细介绍了玉米新品种大丰28号的品种来源、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要点及适宜区域,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 大丰28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机械化收获的玉米新品种——大丰30号 被引量:1
2
作者 郭国亮 张志慧 +1 位作者 戴国富 郭锐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1年第9期60-61,共2页
大丰30是山西大丰种业有限公司最新育成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株高、穗位适中,植株清秀,叶片窄短,叶间距大,通风透光性好,适宜密植;大丰30号苞叶薄,穗长轴细,收获时穗轴、籽粒脱水快,籽粒含水量低,出籽率高,适宜机械化收获。
关键词 玉米新品种 机械化收获 籽粒含水量 透光性 出籽率 育成 种业 株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新品种大丰2号的选育
3
作者 钮笑晓 张志慧 +3 位作者 郭国亮 李培良 赵建峰 宋永文 《山西农业科学》 2003年第3期15-16,共2页
大丰2号由山西大丰种业有限公司2000年育成,组合为Q126l×Dl815。属中秆大穗中晚熟型品种,生育期(出苗至成熟)125d左右。1999~2002年经省内外多点试验、示范,子粒品质达国标一级,高产稳产,抗病抗倒伏,活秆成熟,茎秆保绿时间长,增... 大丰2号由山西大丰种业有限公司2000年育成,组合为Q126l×Dl815。属中秆大穗中晚熟型品种,生育期(出苗至成熟)125d左右。1999~2002年经省内外多点试验、示范,子粒品质达国标一级,高产稳产,抗病抗倒伏,活秆成熟,茎秆保绿时间长,增产潜力大,是一个粮饲兼用的优良玉米杂交种。适宜在种植农大108、沈单10号的春播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丰2号品种 选育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栽培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新品种大丰28号
4
作者 钮笑晓 《农村百事通》 2016年第9期26-26,共1页
大丰2 8号玉米属中晚熟品种,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000~2000米区域种植。2014年6月通过了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大丰28号玉米平均生育期129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圆形,叶片弯曲程度弱,与茎秆夹角极小到小。株高中等偏矮,穗位矮。散... 大丰2 8号玉米属中晚熟品种,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000~2000米区域种植。2014年6月通过了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大丰28号玉米平均生育期129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圆形,叶片弯曲程度弱,与茎秆夹角极小到小。株高中等偏矮,穗位矮。散粉期中到晚,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适中,果穗穗柄短,锥形或筒形穗。籽粒中等、黄色、马齿形,穗轴、颖片花青甙无显色或极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中晚熟品种 区域种植 弯曲程度 云南省 生育期 花青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贮玉米品种大丰青贮1号的选育
5
作者 钮笑晓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2期143-143,199,共2页
大丰青贮1号是由山西大丰种业有限公司于2007年育成的青贮型玉米单交种,该品种生物产量高、适应性广,适合在山西春播中晚熟玉米种植区大面积推广,在可种植农大108、农大3138和沈单10号的地区都能种植。
关键词 青贮玉米 大丰青贮1号 选育 特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新品种大丰5号的选育
6
作者 钮笑晓 张志慧 郭国亮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4期135-136,共2页
大丰5号由山西大丰种业有限公司2000年育成的高秆大穗中晚熟型品种,组合为K12-2×D1815。生育期(出苗至成熟)120d左右。2000~2003年经省内外多点试验、示范,籽粒品质达标一级,高产稳产,品质优育,抗病抗旱,适应性广,是一个粮饲兼用... 大丰5号由山西大丰种业有限公司2000年育成的高秆大穗中晚熟型品种,组合为K12-2×D1815。生育期(出苗至成熟)120d左右。2000~2003年经省内外多点试验、示范,籽粒品质达标一级,高产稳产,品质优育,抗病抗旱,适应性广,是一个粮饲兼用型优良玉米杂交种。适宜在种植农大108、沈单10号的春播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丰5号 品种选育 特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下秸秆还田对晋中玉米田水分时空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娜娜 李志强 +2 位作者 黄学芳 郝科栋 梁改梅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12-319,共8页
为探讨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还田有机结合对春玉米休闲期蓄水保墒效果、生育期土壤水分时空变化、贮水量季节变化、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设置不同耕作方式(免耕、深松、翻耕)结合秸秆还田(100%秸秆还田、秸秆不还田)6个处理组合,2016—... 为探讨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还田有机结合对春玉米休闲期蓄水保墒效果、生育期土壤水分时空变化、贮水量季节变化、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设置不同耕作方式(免耕、深松、翻耕)结合秸秆还田(100%秸秆还田、秸秆不还田)6个处理组合,2016—2018年在山西晋中连续2年进行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春玉米冬闲期不同耕作处理下土壤贮水量差异显著,且随着时间推移贮水量都有降低趋势,免耕和深松处理分别较翻耕土壤贮水量平均增加10.4,9.3 mm。在玉米的整个生育时期,免耕和深松处理土壤贮水量分别比翻耕提高4.8%,1.2%。(2)平均2年土壤含水量大小顺序为免耕>深松>翻耕,各处理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为23.0%,21.8%,21.5%。丰水年不同耕作方式土壤含水量垂直变化在各生育时期差异较大,干旱年其变化的差异较小。(3)免耕与100%秸秆还田组合下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2年平均产量和WUE(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12679.9 kg/hm^(2)和25.8 kg/(hm^(2)·mm),翻耕与100%秸秆还田处理组合最低。无论是否秸秆还田,免耕和深松处理在春玉米冬闲期土壤蓄水保墒效果、生育期土壤水分状况、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均优于翻耕处理;在秸秆还田下免耕和深松耕作方式对玉米田水分的集蓄保用有良好的效果,以免耕秸秆还田效果最佳,可在晋中地区春玉米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秸秆还田 玉米 土壤含水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自交系抗丝黑穗病鉴定 被引量:5
8
作者 白琪林 孙煊 +2 位作者 石平 陈稳良 郭国亮 《山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7期19-21,共3页
采用人工接种鉴定方法,评价了84份玉米自交系对丝黑穗病的抗病性,依据发病株率将抗病程度分为高抗、抗、中抗、感病和高感5个等级。试验筛选出高抗自交系11份,抗病自交系10份,中抗自交系17份,并讨论了新抗病系的选育以及现有抗病系的合... 采用人工接种鉴定方法,评价了84份玉米自交系对丝黑穗病的抗病性,依据发病株率将抗病程度分为高抗、抗、中抗、感病和高感5个等级。试验筛选出高抗自交系11份,抗病自交系10份,中抗自交系17份,并讨论了新抗病系的选育以及现有抗病系的合理利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丝黑穗病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强杂种优势组合的基因型分析与分子预测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锐 马海林 +4 位作者 白建荣 张洁 关超 杨瑞娟 张丛卓 《山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494-500,共7页
基于40个SSR位点的分析,87份自交系划分4大群。其中,第Ⅰ群包括4小类,第1小类为Reid种群;第2小类包括郑58;第Ⅱ群分为2类,类2分为2组,其中一组属于Lancaster种群;第Ⅲ群是塘四平头群;第Ⅳ群可能是新的优势类群。以Reid×Lancaster... 基于40个SSR位点的分析,87份自交系划分4大群。其中,第Ⅰ群包括4小类,第1小类为Reid种群;第2小类包括郑58;第Ⅱ群分为2类,类2分为2组,其中一组属于Lancaster种群;第Ⅲ群是塘四平头群;第Ⅳ群可能是新的优势类群。以Reid×Lancaster杂优模式为例子,对强优势组合的亲本位点进行了比较,筛选出了有效母本自交系Z42和Z44,有效父本自交系Z13,Z14,Z15,Z16,Z17,Z18,Z19,Z30;对所有组合与对照品种的杂合位点数进行比较后,推荐了20个强优势组合供田间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强杂种优势 杂交组合 分子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茎腐(青枯)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0
作者 钮笑晓 李小波 +5 位作者 孙毅 马海林 张洁 刘亚飞 郝曜山 崔贵梅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433-440,共8页
玉米茎腐(青枯)病不仅在我国广泛发生,也是世界性的玉米病害,严重影响全球玉米的总产量以及种子品质。简要概述了该病的发生与危害,致病菌及发病成因和相应栽培措施;通过对已有的玉米抗病鉴定方法及病原菌鉴定方法总结分析,认为抗病育... 玉米茎腐(青枯)病不仅在我国广泛发生,也是世界性的玉米病害,严重影响全球玉米的总产量以及种子品质。简要概述了该病的发生与危害,致病菌及发病成因和相应栽培措施;通过对已有的玉米抗病鉴定方法及病原菌鉴定方法总结分析,认为抗病育种与抗性鉴定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不够问题;着重介绍了玉米种质资源的筛选,玉米对茎腐(青枯)病抗性遗传规律和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并且对玉米茎腐(青枯)病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茎腐病 病原菌 抗病性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列水性环境体系中玉米离体花粉的活力解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牛鹏飞 李珍 +11 位作者 马海林 田承华 程庆军 胡振鑫 赵宁 张秦莹 于美珍 李南 闫枫 屈雅娟 岳忠孝 田怀东 《山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5期722-724,728,共4页
为了解决玉米离体花粉在水性环境中迅速胀破死亡的问题,研究设计了包括磷酸盐缓冲液(PBS)与3种保护液体系(PSS1,PSS2,PSS3)的系列水性环境,将定量提取的自交系成熟玉米花粉分别浸没在上述水性环境中进行常温处理,经TTC染色后解析受处理... 为了解决玉米离体花粉在水性环境中迅速胀破死亡的问题,研究设计了包括磷酸盐缓冲液(PBS)与3种保护液体系(PSS1,PSS2,PSS3)的系列水性环境,将定量提取的自交系成熟玉米花粉分别浸没在上述水性环境中进行常温处理,经TTC染色后解析受处理花粉的存活率,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受处理玉米花粉的存活状态,最终确定保持受处理花粉活力的最优PSS。结果显示,各水性环境体系保持受处理玉米花粉活力的能力大小顺序为PSS1>PSS2>PSS3>PBS;与PBS相比,PSS3对受处理花粉存活率的提高不显著,而PSS1可显著提高受处理花粉的存活率。结果表明,玉米离体花粉的活力在水性环境中显著降低、损伤严重,PSS中的二甲基亚砜、甘油、乙二醇、蔗糖对受处理玉米花粉有不同的保护效果,经PSS1处理后保持活力的玉米花粉具备正常的受精结籽能力。研究可为水性环境下玉米离体花粉生殖细胞化学诱变处理技术的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水性环境 离体花粉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距配置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钮笑晓 祁丽婷 李中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0期89-91,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行距配置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选用耐密、高产、适宜机械化收获的玉米新品种大丰30作为试验材料,在67 500株/hm2的种植密度下,设置60.0、70.0、76.0、86.0 cm 4个行距处理,研究其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和产量... [目的]研究不同行距配置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选用耐密、高产、适宜机械化收获的玉米新品种大丰30作为试验材料,在67 500株/hm2的种植密度下,设置60.0、70.0、76.0、86.0 cm 4个行距处理,研究其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在行距为70.0 cm处理时,玉米单株干物质积累量最大,产量最高。[结论]采用70.0 cm行距种植大丰30号,经济产量最高。该行距配置合理,便于在农业生产中进行玉米机械化和简约化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距 干物质积累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玉米组合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志慧 郭锐 +2 位作者 白琪林 钮笑晓 卜鸿吉 《山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9期930-932,共3页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山西大丰种业有限公司2003—2005年玉米鉴定试验产量居前10位高产组合的数量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稀植大穗玉米生态区,玉米各数量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为:穗粒质量>穗粗>穗粒...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山西大丰种业有限公司2003—2005年玉米鉴定试验产量居前10位高产组合的数量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稀植大穗玉米生态区,玉米各数量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为:穗粒质量>穗粗>穗粒数>行粒数>穗长>穗行数>株高>穗位高;选育或引进高产((15 321.0±954.6)kg/hm2)玉米品种时,在选用抗病抗倒、抗旱优质、生育期适中的基础上,重点选择穗粒质量(302.1±24.9)g、穗粗(6.2±0.4)cm、穗粒数(808.5±70.6)粒、行粒数(43.8±4.2)粒、穗长(23.6±2.0)cm、穗行数(18.5±1.3)行、株高(286.9±26.0)cm和穗位高(122.5±19.3)cm的玉米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 玉米 品种 灰色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衣剂配方防治玉米茎腐病效果试验 被引量:9
14
作者 马海林 刘峰 +2 位作者 崔贵梅 郭建芳 王富荣 《陕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7期28-31,57,共5页
试验采用3个种衣剂配方,对感茎腐病玉米品种瑞丰168的种子进行了包衣处理,田间种植并做接菌处理,全生育期调查记载了相关的农艺性状,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用精甲霜灵+咯菌腈种衣剂处理后对玉米茎基腐病防治有一定效果,最高抗性... 试验采用3个种衣剂配方,对感茎腐病玉米品种瑞丰168的种子进行了包衣处理,田间种植并做接菌处理,全生育期调查记载了相关的农艺性状,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用精甲霜灵+咯菌腈种衣剂处理后对玉米茎基腐病防治有一定效果,最高抗性可提高11.94%;种衣剂处理对玉米出苗期有一定影响,出苗推迟0.33~1 d;对出苗率基本没有影响(-0.88%~0.52%);药剂处理种子后有一定增产作用,增产效果为1.60%~3.29%;无论是提高抗性还是增加产量,配方一都是最好,因此配方一为本试验条件下提高瑞丰168茎腐病抗性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瑞丰168 茎腐病 精甲霜灵+咯菌腈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生境因子对2个谷子品种营养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禾璐 贾苏卿 +6 位作者 马磊磊 董冰 李晓峰 王志虹 韩启亮 王秀明 李世勇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4-98,共5页
以晋谷21号和晋谷40号2个山西优质谷子品种为研究材料,分析了不同生态环境因子对2个优质谷子品种主要营养成分及功能成分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海拔高度、日均温差、降水量、日照时数、土壤水分、土壤全氮量、土壤全钾量、... 以晋谷21号和晋谷40号2个山西优质谷子品种为研究材料,分析了不同生态环境因子对2个优质谷子品种主要营养成分及功能成分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海拔高度、日均温差、降水量、日照时数、土壤水分、土壤全氮量、土壤全钾量、土壤速效氮量等生态环境因子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谷子的营养品质,具体表现为谷子蛋白质含量随着种植地海拔高度、日均温差和土壤全钾量的升高而呈下降趋势;谷子纤维、脂肪、灰分和赖氨酸含量均随日均温差、日照时数、土壤水分、土壤速效氮量和土壤全钾量的升高而增加,随降水量、土壤全氮量的升高而减少;碳水化合物含量与海拔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日均温呈显著负相关;总氨基酸含量随海拔和降水的增加而降低,随日均温升高而增加;谷子类胡萝卜素含量与海拔高度、降水量和土壤全氮量呈正相关,但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谷子 生态因子 营养品质 总类胡萝卜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南繁育种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小波 王国鹏 李贤刚 《山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7期82-83,共2页
海南岛地处热带,具有充足的光、热资源,是得天独厚的天然大温室,非常适宜玉米的生长发育^[1,2]。由于独特的自然条件,使其成为我国玉米北种南育的重要基地,进行育种材料的加代和良种繁育。南繁加代对玉米育种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技术... 海南岛地处热带,具有充足的光、热资源,是得天独厚的天然大温室,非常适宜玉米的生长发育^[1,2]。由于独特的自然条件,使其成为我国玉米北种南育的重要基地,进行育种材料的加代和良种繁育。南繁加代对玉米育种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它可以加快育种材料的世代选择,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同时也可以解决翌年生产中紧缺的原原种和原种,有效而稳妥地加速新品种的推广进度^[3-4]。南繁已成为加快玉米种质创新、品质改良和种子繁育进程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所以搞好南繁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技术要点 玉米育种 南繁育种 育种材料 南繁加代 育种进程 生长发育 良种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无叶舌种质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魏宏斌 邓利爱 +2 位作者 郭锐 戴国富 卜鸿吉 《山西农业科学》 2014年第11期1153-1157,1182,共6页
试验以新发现的隐性X178/lg无叶舌自交系为供体,以昌7-2、郑58自交系为轮回亲本,进行多株杂交和连续多代饱和回交,在较短时间内育成综58/lg、郑58/lg、昌7-2/lg共3个优良无叶舌自交系。产量配合力测验结果表明,郑58/lg无叶舌自交系一般... 试验以新发现的隐性X178/lg无叶舌自交系为供体,以昌7-2、郑58自交系为轮回亲本,进行多株杂交和连续多代饱和回交,在较短时间内育成综58/lg、郑58/lg、昌7-2/lg共3个优良无叶舌自交系。产量配合力测验结果表明,郑58/lg无叶舌自交系一般配合力较高,郑58/lg×昌7-2、郑58×昌7-2/lg这2个组合特殊配合力较高。测交种试验结果表明,父母本同为无叶舌自交系杂交的杂交种,叶片直立、抗倒性差,杂种优势弱;一个非无叶舌与一个无叶舌自交系杂交的杂交种,穗上叶茎叶夹角和雄穗分枝夹角小,株高、穗位高、雄穗分枝适中,叶片窄而直立,群体通风透光性好,抗倒伏,杂种优势强,产量高。因此,在杂种优势模式指导下,采用非无叶舌×无叶舌自交系杂交方法是利用无叶舌种质选育紧凑型、耐密植玉米新品种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无叶舌种质 杂种优势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衣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药效试验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志慧 郭锐 +3 位作者 钮笑晓 魏宏斌 岳晓东 李小波 《山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3期259-261,共3页
针对玉米生产现状,选择8种高效种衣剂进行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衣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差异显著,7.5%黑虫双全和63%福.克.戊种衣剂包衣玉米种子,出苗快,出苗率高,发病率低,防治效果好于其他种衣剂。... 针对玉米生产现状,选择8种高效种衣剂进行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衣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差异显著,7.5%黑虫双全和63%福.克.戊种衣剂包衣玉米种子,出苗快,出苗率高,发病率低,防治效果好于其他种衣剂。综合考评种衣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用含有戊唑醇的种衣剂处理玉米种子比其他种衣剂更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丝黑穗病 种衣剂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降低玉米种子加工破碎率的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魏宏斌 张世全 《种子科技》 2013年第10期61-62,共2页
玉米种子的破碎率作为直接影响种子净度、出苗、产量的问题,已经成为业内人士共同关注的课题。从降低玉米种子破碎率的几个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 玉米种子 破碎率 脱粒水分 出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农户购买高质量玉米种子的途径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宏斌 张洁 张世全 《种子科技》 2020年第6期106-107,共2页
玉米种子对玉米产量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农户收入和粮食安全。阐述了如何判断种子质量的方法,并教会农民科学选种。
关键词 玉米 种子 高质量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