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LRP3炎症小体在头颈鳞癌肿瘤微环境中的调控网络及靶向治疗策略
1
作者 王斌 安韡(综述) 李智林(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791-795,共5页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与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慢性炎症密切相关。NLR家族Pyrin域蛋白3(NLRP3)通过整合病原及应激信号,动态调控IL-1β/IL-18分泌及...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与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慢性炎症密切相关。NLR家族Pyrin域蛋白3(NLRP3)通过整合病原及应激信号,动态调控IL-1β/IL-18分泌及细胞焦亡;表现出功能的双重性,既可激活Caspase-1/GSDMD通路诱导肿瘤焦亡发挥抑癌作用,亦通过重塑免疫抑制性TME(驱动M2型巨噬细胞极化、抑制NETs相关焦亡、促进肿瘤干细胞维持及化疗耐药)驱动恶性进展。临床前研究表明,小分子抑制剂(MCC950、BAY11-7082)、天然药物假马齿苋提取物以及IL-1信号通路生物制剂等靶向NLRP3的干预策略能显著抑制HNSCC以及其他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本文系统解析NLRP3动态网络,评估靶向治疗的转化潜力,旨在为突破HNSCC治疗瓶颈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NLRP3 炎症小体 肿瘤微环境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视频联合回授法健康教育在肿瘤脑转移后PICC置管病人中的应用
2
作者 贾艳庆 高学珍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22-1725,共4页
目的:探讨微视频联合回授法健康教育在肿瘤脑转移后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12月就诊于山西省某肿瘤医院放疗科的90例肿瘤脑转移后PICC置管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 目的:探讨微视频联合回授法健康教育在肿瘤脑转移后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12月就诊于山西省某肿瘤医院放疗科的90例肿瘤脑转移后PICC置管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宣教,干预组接受微视频联合回授法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手臂功能锻炼依从性、健康教育工作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病人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17.78%)低于对照组(64.44%),手臂功能锻炼总依从性(100.00%)高于对照组(71.11%);干预组病人健康教育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微视频联合回授法健康教育有利于降低肿瘤脑转移后PICC置管病人的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手臂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视频 回授法 健康教育 PICC 并发症 依从性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某医院冠心病病人住院费用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杨玉玲 孙梦姣 +1 位作者 余红梅 周立业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4-697,共4页
目的:探究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冠心病病人住院费用疾病诊断相关组(DRGs)分组方案和费用标准,为医院推行DRGs付费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该院冠心病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并作为节点构建... 目的:探究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冠心病病人住院费用疾病诊断相关组(DRGs)分组方案和费用标准,为医院推行DRGs付费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该院冠心病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并作为节点构建决策树模型,进行冠心病住院病人分组。结果:冠心病住院病人住院天数、是否手术和性别作为分类节点创建了8个病例组合,各组合病人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计算得出各组合病人住院的标准费用和上限费用。结论:创建的冠心病病人DRGs分组比较合理,实施DRGs付费可以有效控制医疗费用,逐步实现医保患三方共赢,DRGs实施为护理管理提供了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住院费用 决策树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专科医院临床护士营养护理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4
作者 杜巧 田建英 牛巧红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4104-4109,共6页
目的:了解肿瘤专科医院临床护士营养护理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3年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西省某肿瘤专科医院的420名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临床护士一般资料调查表、临床护士营养护理能力量表对临床护士的营养护理能... 目的:了解肿瘤专科医院临床护士营养护理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3年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西省某肿瘤专科医院的420名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临床护士一般资料调查表、临床护士营养护理能力量表对临床护士的营养护理能力现状及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选择愿意接受访谈的护士进行半结构化访谈。结果:临床护士营养护理能力总分为(231.15±46.22)分,5个维度得分依据标准得分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营养护理相关素质、营养支持护理能力、临床营养评估能力、营养专业知识、营养健康教育能力。回归结果显示,定期接受营养护理督查是临床护士营养护理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半结构化访谈结果显示,临床护士对营养筛查工具及筛查时机存在认识误区,其对肿瘤病人膳食调查方法及每日能量和蛋白质目标设定知晓度低,营养知识缺乏。结论:肿瘤专科医院临床护士营养护理能力有待提高,护理管理者需通过规范的营养知识培训、有效的营养教育手段、科学的护理督查机制提高临床护士的营养护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护理 影响因素 临床护士 护理管理 混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线^(18)F-FDG PET/CT与循环肿瘤DNA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评估中的对比研究
5
作者 李佳琳 王蕊 +2 位作者 白敏 邢军 原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35-1343,共9页
目的:分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基线^(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CT)与循环肿瘤DNA(ctDNA)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并对比两种方法在DLBCL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 目的:分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基线^(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CT)与循环肿瘤DNA(ctDNA)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并对比两种方法在DLBCL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1年4月间50例经病理证实的DLBCL患者,男性26例,女性24例,中位年龄55.5(43.5,64.0)岁。收集患者的PET/CT参数,包括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肿瘤代谢体积(MTV)、糖酵解总量(TLG),ctDNA参数,包括突变数、突变基因数、平均突变丰度(meanVAF),以及患者临床资料。分析PET/CT和ctDNA参数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PET/CT参数与ctDNA参数的相关性,比较PET/CT和ctDNA参数预测预后的诊断效能。随访36-69个月,计算无进展生存(PFS)期,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PET/CT参数均与ctDNA参数具有良好相关性,其中MTV与突变数、突变基因数、meanVAF均呈中度相关(rs=0.72,0.64,0.71),TLG与突变数呈强相关(rs=0.83),与突变基因数、meanVAF呈中度相关(rs=0.72,0.79),而SUVmax与突变数、突变基因数、meanVAF间均呈弱相关(rs=0.47,0.46,0.47)。PET/CT参数与ctDNA参数在预测DLBCL预后准确性与ROC曲线下面积AUC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TV、TLG对1、2和3年PFS预测预后的特异性均优于meanVAF(均P<0.05),而meanVAF对1、2和3年PFS预测预后的灵敏度优于MTV(均P<0.05)。通过ROC曲线获得SUVmax、MTV、TLG、突变数、突变基因数、meanVAF预测肿瘤进展的最佳界值,根据最佳界值将患者分为高低表达两组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低表达组间PF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线^(18)F-FDG PET/CT和ctDNA参数均能预测DLBCL预后,且两者在DLBCL预后判断中的价值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脱氧葡萄糖 PET/CT 循环肿瘤DNA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营养支持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建设现况调查
6
作者 温雅 田建英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07-1011,共5页
目的:调查山西省营养支持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建设情况,为规范基地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山西省护理学会肠内营养专委会委员于2024年1月—3月对自己所在的41所医院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医院规模、护理部教学管理、基地管理等情况。结果:中... 目的:调查山西省营养支持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建设情况,为规范基地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山西省护理学会肠内营养专委会委员于2024年1月—3月对自己所在的41所医院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医院规模、护理部教学管理、基地管理等情况。结果:中华级营养支持专科护士较少,各地市医院成立营养支持专科小组的数量不多,拟申请营养支持专科教学基地的科室设备设施配备还需进一步完善,专科技术的发展也有待进一步提高;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开展较好的科室集中在三级甲等医院,非三级甲等医院还需进一步提高营养支持治疗。结论:山西省营养支持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非三级甲等医院需进一步提高营养支持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支持 专科护士 基地建设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维纳米碳基靶向药物递送系统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琳 钟雅美 于世平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9-413,共15页
【目的】零维纳米碳基靶向药物递送系统是以具有良好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的纳米碳材料作为药物载体,担载药物、基因以及靶向组分构建的药物递送复合体,在肿瘤治疗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零维纳米碳基药物载体的结构、靶向药... 【目的】零维纳米碳基靶向药物递送系统是以具有良好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的纳米碳材料作为药物载体,担载药物、基因以及靶向组分构建的药物递送复合体,在肿瘤治疗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零维纳米碳基药物载体的结构、靶向药物递送系统的构建及其在化学治疗、基因治疗和诊疗一体化中的应用进行综述。首先,对零维纳米碳材料进行分类。其次,从靶向修饰和药物担载两个方面总结纳米碳基靶向药物递送系统的构建策略。最后,对零维纳米碳基靶向药物递送系统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进而给出其目前在肿瘤治疗中所面临的问题。【结论】为零维纳米碳基靶间药物递送系统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维纳米碳 靶向 药物递送系统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器官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崔巍 雷颖 +1 位作者 康克清 徐恩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11-1315,共5页
类器官作为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自组装能力的三维结构模型,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相关研究。自2009年首次报道以来,许多不同类型的肿瘤类器官相继被构建,包括肝癌、肾癌、脑癌、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和唾液腺癌等。类器官作为一种重要工具... 类器官作为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自组装能力的三维结构模型,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相关研究。自2009年首次报道以来,许多不同类型的肿瘤类器官相继被构建,包括肝癌、肾癌、脑癌、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和唾液腺癌等。类器官作为一种重要工具,在肿瘤学研究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涵盖肿瘤发生与发展机制研究、生物库建设、药物筛选与预测、免疫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等方面。该文对类器官的发展历史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指出目前类器官在肿瘤研究中面临的困境及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器官 肿瘤 CRISPR/Cas9 免疫治疗 个体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曲妥珠单抗在人表皮生长因子2阳性或低表达乳腺癌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9
作者 孙玮 李晶晶 +3 位作者 薛丹 樊海波 马勇 崔灵芝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29,共6页
目的 探究德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 deruxtecan,T-DXd)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或低表达乳腺癌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来山西省肿瘤医院就诊的HER2阳性或... 目的 探究德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 deruxtecan,T-DXd)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或低表达乳腺癌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来山西省肿瘤医院就诊的HER2阳性或低表达乳腺癌患者72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其中36例采用T-DXd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36例采用曲妥珠单抗-美坦新(trastuzumab emtansine,T-DM1)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疗效[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Breast,FACT-B)],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其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影响患者PFS的因素。结果 治疗后,两组O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CR高于对照组(83.33%比61.11%,P<0.05);观察组中HER2阳性组与HER2低表达患者的ORR、D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FACT-B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不良反应为食欲下降和恶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中位PFS优于T-DM1组(19.5个月比8.5个月,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表明,内脏危象、治疗线数、T-DXd是HER2阳性或低表达乳腺癌患者PFS的的影响因素。结论 T-DXd对HER-2阳性或低表达乳腺癌的治疗效果优于T-DM1,T-DXd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可延长其生存期,但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应加强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曲妥珠单抗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乳腺癌 生活质量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回归与决策树模型的肺癌患者一级亲属筛查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10
作者 张佳 王海蓉 +1 位作者 赵婧 苏怡帆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1期3961-3967,共7页
背景肺癌是导致中国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高危人群早期筛查是发现肺癌,改善预后最有效且关键的方法。目前对于肺癌患者一级亲属这一集中高危群体的筛查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少有报道。目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决策树模型分析肺癌... 背景肺癌是导致中国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高危人群早期筛查是发现肺癌,改善预后最有效且关键的方法。目前对于肺癌患者一级亲属这一集中高危群体的筛查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少有报道。目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决策树模型分析肺癌患者一级亲属的肺癌早期筛查行为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3-6月山西省肿瘤医院呼吸内科与胸外科住医院治疗的310名肺癌患者一级亲属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肺癌知识问卷、中文版肺癌筛查健康信念和癌症担忧量表进行调查。分析影响肺癌筛查行为的因素,分别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与决策树模型,并比较2种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肺癌患者一级亲属接受过肺癌筛查率为23.9%(74/310),总体肺癌知识知晓率为75.2%(4662/6200),56.5%(175/310)愿意接受肺癌筛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医疗保险类型、是否获得过肺癌筛查建议、筛查的意愿、感知障碍、感知效益、感知风险是肺癌患者一级亲属肺癌筛查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决策树模型结果显示感知障碍和年龄是一级亲属肺癌筛查行为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与决策树模型的预测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一级亲属的整体肺癌认知水平较高但对筛查手段的认知较低,健康信念及筛查意愿处于中等水平,肺癌筛查率偏低。医务人员可联合应用两种模型,采取措施使一级亲属建立正确的筛查认知与健康信念,以期促进一级亲属的筛查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一级亲属 筛查行为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 决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炎症指标对乳腺癌病人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疼痛影响及预测模型构建
11
作者 罗飞 王一泽 +1 位作者 杨悦 贾红燕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48-555,共8页
乳腺癌是全球常见的癌症之一,随着筛查和检测策略的改进以及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乳腺癌的发病率在过去几十年里显著上升[1]。2020年,全球新增乳腺癌病例约230万例,死亡病例68.5万例。有研究预测,到2030年,每年新增乳腺癌诊断人数可能达... 乳腺癌是全球常见的癌症之一,随着筛查和检测策略的改进以及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乳腺癌的发病率在过去几十年里显著上升[1]。2020年,全球新增乳腺癌病例约230万例,死亡病例68.5万例。有研究预测,到2030年,每年新增乳腺癌诊断人数可能达到270万例[2]。乳腺癌的高发病率使得术后管理成为重要课题,其中术后疼痛的管理备受关注。术后疼痛管理是乳腺癌术后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0年起,医疗保健组织认证联合委员会(The Joint Commission,TJC)明确要求评估和管理疼痛,术后疼痛管理已成为乳腺癌手术实践和研究的核心问题,早期发现并干预术后疼痛,不仅有助于减轻病人的不适,促进康复,还可防止慢性疼痛的发生,减少长期的生理和心理负担[3]。然而,尽管已有较为成熟的疼痛管理规范,部分乳腺癌病人在术后仍经历显著疼痛,特别是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的病人,其术后疼痛问题更为突出。近一个世纪以来,ALND一直是乳腺癌病人的标准治疗方法。自20世纪90年代前哨淋巴结被发现以来,ALND主要用于前哨淋巴结活检阳性的乳腺癌病人。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ALND在肿瘤分期和治疗决策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也指出,ALND常常伴随急性术后疼痛的发生。这种疼痛不仅影响病人的术后恢复,还可能对病人的生活质量造成显著的不良影响[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指标 乳腺癌 术后疼痛 预测模型 疼痛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马琴 王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6-136,共1页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可降低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率,延长无病生存期^([1])。Kyndi等^([2])对不同分子表型乳腺癌研究发现,术后联合放疗在三阴性乳腺癌中无复发生存较其他分子亚型低,提示三阴性乳腺癌可能存在放疗抵抗。但三阴性乳腺癌...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可降低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率,延长无病生存期^([1])。Kyndi等^([2])对不同分子表型乳腺癌研究发现,术后联合放疗在三阴性乳腺癌中无复发生存较其他分子亚型低,提示三阴性乳腺癌可能存在放疗抵抗。但三阴性乳腺癌有较高肿瘤突变负荷、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及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表达水平,是免疫治疗的潜在人群^([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病生存期 放射治疗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相关宫颈腺癌与非人乳头瘤相关宫颈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及预后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树静 孙立新 曹雨晴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758-1764,1772,共8页
背景宫颈腺癌中大部分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只有10%~15%与HPV感染无关,然而HPV相关宫颈腺癌(HPVA)与非HPV相关宫颈腺癌(HPVI)的比较性研究较少,且尚少有研究探讨宫颈腺癌的预后高危因素。目的探讨HPVA与HPVI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 背景宫颈腺癌中大部分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只有10%~15%与HPV感染无关,然而HPV相关宫颈腺癌(HPVA)与非HPV相关宫颈腺癌(HPVI)的比较性研究较少,且尚少有研究探讨宫颈腺癌的预后高危因素。目的探讨HPVA与HPVI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9月山西省肿瘤医院妇瘤科诊治的宫颈腺癌病例227例,其中HPVI 47例(20.7%),HPVA 180例(79.3%)。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同时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截至2023-09-30。记录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发病年龄≥50岁、肿瘤最大径≥4 cm、HPVI、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Ⅱ~Ⅳ期、宫颈浸润深度≥1/2、淋巴结转移、脉管内癌栓、神经侵犯、宫体受侵及卵巢转移者复发转移率、死亡率较高(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年龄(HR=1.056,95%CI=1.021~1.091)、肿瘤最大径(HR=1.266,95%CI=1.006~1.594)、病理类型(HR=2.060,95%CI=1.073~3.956)、脉管内癌栓(HR=4.986,95%CI=2.478~10.032)、神经侵犯(HR=5.632,95%CI=2.159~14.687)为宫颈腺癌PFS的独立预后因素,发病年龄(HR=1.056,95%CI=1.021~1.093)、肿瘤最大径(HR=4.147,95%CI=1.384~12.424)、病理类型(HR=4.371,95%CI=1.602~11.925)、FIGO分期(HR=1.748,95%CI=1.057~2.889)、脉管内癌栓(HR=8.054,95%CI=3.905~16.608)及神经侵犯(HR=3.842,95%CI=1.147~12.872)是宫颈腺癌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HPVI与HPVA相比,有较差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应加强对宫颈腺癌的关注与重视,尤其是HPV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腺癌 HPV相关宫颈腺癌 非HPV相关宫颈腺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回顾性队列研究 影响因素分析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线18F-FDG PET/CT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价值
14
作者 赵彤 原凌 +4 位作者 李佳琳 赵铭 林艳梅 邢军 保兰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5-372,共8页
目的:探讨基线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代谢参数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对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评估价值,分析肿瘤代谢体积(MTV)和病灶糖酵解总量(TLG)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 目的:探讨基线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代谢参数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对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评估价值,分析肿瘤代谢体积(MTV)和病灶糖酵解总量(TLG)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在治疗前1周均行18F-FDG PET/CT显像,获得SUVmax、SUVmean、肿瘤-纵隔血池标准化摄取值比(TBR)、肿瘤-肝脏标准化摄取值比(TLR)。以SUVmax 41%作为阈值,测量MTV和TLG,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随访6-153个月,计算无进展生存期(PFS)。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卡方检验、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数据。结果:SUVmax、MTV、TLG、TBR、TLR预测肿瘤进展的最佳界值分别为22.25、256.05、5232.67、12.97、10.60,将患者按界值分别分为两组,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PF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TV和TLG与NCCN-IPI评分、Ann Arbor分期、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以及C-MYC、BCL-2、BCL-6基因重排相关(均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CCN-IPI评分>3分、C-MYC、BCL-2、BCL-6基因重排阳性、SUVmax≥22.25、MTV≥256.05 cm^(3)、TLG≥5232.67 g、TBR≥12.97均为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HR:1.949-5.759,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MYC基因重排阳性、BCL-2基因重排阳性、TLG≥5232.67 g均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HR:4.660、3.350、4.031,均P<0.05)。结论:基线18F-FDG PET/CT代谢参数SUVmax、MTV、TLG、TBR、TLR均可作为预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PFS的重要指标,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能更好地预测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 18F-脱氧葡萄糖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脂质组学探索LSD1抑制剂SP2509抗食管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
15
作者 李妍 杜原鑫 +3 位作者 张俊飞 杨彩红 张雍偲 范彦英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31-342,350,共13页
目的:脂质代谢失调是肿瘤最显著的代谢特征之一。目前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s,ESCA)细胞脂质代谢的上游调控机制尚不清楚。研究表明表观遗传修饰异常是导致肿瘤脂质代谢失调的重要因素。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Lysine-specif... 目的:脂质代谢失调是肿瘤最显著的代谢特征之一。目前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s,ESCA)细胞脂质代谢的上游调控机制尚不清楚。研究表明表观遗传修饰异常是导致肿瘤脂质代谢失调的重要因素。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Lysine-specific demethylase 1,LSD1),主要催化组蛋白H3第4位和第9位赖氨酸的去甲基化,ESCA细胞中脂质代谢失调是否与LSD1有关尚无研究报道。方法:利用CCK8细胞增殖实验、siRNA干扰实验、Western Blot蛋白免疫印迹实验、脂质组学技术及TCGA数据库,探索LSD1促进ESCA细胞增殖、调控其脂质代谢的分子机制。结果:ESCA细胞中存在明显的脂质代谢失调,表现在多种甘油磷脂如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含量显著上调和相关代谢酶的异常表达;LSD1抑制剂或干扰LSD1表达均可有效抑制ESCA细胞增殖;LSD1与参与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的合成与分解代谢关键酶的表达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其抑制剂可降低细胞中的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的含量、抑制mTOR通路的激活、下调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factor 1,SREBF1)的表达。结论:LSD1是调控ESCA细胞甘油磷脂代谢的上游靶点,其机制可能与激活mTOR通路调控SREBF1的表达有关。本研究揭示了LSD1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新角色,为开发针对ESCA等恶性肿瘤的精准治疗策略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代谢失调 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 食管癌 肿瘤细胞增殖 表观遗传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与食管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赵培 杜小祥 +1 位作者 庄晓飞 郭石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7-451,共5页
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是近年来免疫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其在抗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肿瘤免疫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食管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与免疫系统的异常密切相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探讨NETs在... 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是近年来免疫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其在抗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肿瘤免疫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食管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与免疫系统的异常密切相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探讨NETs在食管癌中的角色,尤其是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该文旨在综述当前关于NETs与食管癌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NETs在食管癌免疫微环境中的功能及其在相关免疫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食管癌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 食管癌 肿瘤微环境 耐药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平均最大强化程度鉴别胸腺上皮性肿瘤WHO病理亚型及风险分层 被引量:5
17
作者 于春海 崔艳芬 +3 位作者 杨晓棠 辛磊 赵致楷 杨钊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47-1552,共6页
目的:探讨增强CT(CECT)成像上肿瘤最大强化程度(CEmax)鉴别胸腺上皮性肿瘤(TETs)不同WHO病理亚型和简化风险亚组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2例TETs患者的术前CT图像(平扫及动脉期、静脉期增强扫描)。将肿瘤实性部分在平扫与... 目的:探讨增强CT(CECT)成像上肿瘤最大强化程度(CEmax)鉴别胸腺上皮性肿瘤(TETs)不同WHO病理亚型和简化风险亚组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2例TETs患者的术前CT图像(平扫及动脉期、静脉期增强扫描)。将肿瘤实性部分在平扫与增强后图像上的的最大CT差值的绝对值定义为CEmax。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比较CEmax在不同病理亚型和风险亚组间的差异。结果:TETs的6个WHO病理亚型组(A、AB、B1、B2、B3型胸腺瘤和胸腺癌)之间CEmax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6个病理亚型中,A型和AB型胸腺瘤的CEmax均显著高于其它亚型(P值均<0.05),B1型、B2型、B3型胸腺瘤和胸腺癌四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B型胸腺瘤(包括B1、B2和B3型)与胸腺癌之间CEmax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3)。低危胸腺瘤(A、AB、B1型)的CEmax显著高于高危胸腺瘤(B2、B3型)和胸腺癌(P值均<0.05),但高危胸腺瘤与胸腺癌的CEmax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1)。结论:平均CEmax值有助于鉴别TETs不同病理亚型及风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组织学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糖尿病危险因素及其预防
18
作者 王浩 樊永强 +3 位作者 刘丰 史志勇 张瑞 徐钧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61-1468,共8页
近年来,肝移植受者生存期不断延长,移植术后糖尿病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严重并发症愈发受到关注。移植术后糖尿病会增加感染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进而影响移植物和患者的生存率,因此识别并干预高危人群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本文综... 近年来,肝移植受者生存期不断延长,移植术后糖尿病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严重并发症愈发受到关注。移植术后糖尿病会增加感染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进而影响移植物和患者的生存率,因此识别并干预高危人群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肝移植术后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旨在加深对移植术后糖尿病的认识,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终末期肝病 糖尿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伴包膜下破裂误诊为肝细胞癌1例报告
19
作者 张志伟 刘丰 +2 位作者 张和钊 王勤英 史志勇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6-541,共6页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是一种罕见的良性间充质肿瘤,多发于中年女性,由于早期无明显症状,且缺乏特异的影像学表现,因此,诊断难度大,误诊率高。本文报道1例巨型HAML伴包膜下破裂误诊为肝细胞癌的病例,介绍其病例特点和诊治经过,期望...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是一种罕见的良性间充质肿瘤,多发于中年女性,由于早期无明显症状,且缺乏特异的影像学表现,因此,诊断难度大,误诊率高。本文报道1例巨型HAML伴包膜下破裂误诊为肝细胞癌的病例,介绍其病例特点和诊治经过,期望为此类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血管肌脂瘤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中证据传播的概念解析与发展思考
20
作者 焦雪萍 蔡加琦 韩舒羽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20-124,共5页
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包括证据生成、证据综合、证据传播、证据应用以及全球健康5个核心模块。其中证据传播的概念易与知识转化或证据转化混淆,其与证据应用的界限也需澄清。本文对JBI模式中证据传播的概念和内涵进行解读,澄清证据传播... 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包括证据生成、证据综合、证据传播、证据应用以及全球健康5个核心模块。其中证据传播的概念易与知识转化或证据转化混淆,其与证据应用的界限也需澄清。本文对JBI模式中证据传播的概念和内涵进行解读,澄清证据传播相关的常见误区,并聚焦证据传播是否能成为未来循证护理研究和实践新的增长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JBI模式 证据传播 概念解析 证据应用 主动传播 教育培训 系统整合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