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肌磁共振显像、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和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功能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邬冬梅 汤嘉宁 +3 位作者 王慧峰 彭琨 冯艳林 张全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41-1344,共4页
目的评价心肌磁共振显像(MRI)、门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SPECT)和超声心动图(Echo)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AMI患者23例,分别于一周内行MRI、SPECT及Echo三项检查,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 目的评价心肌磁共振显像(MRI)、门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SPECT)和超声心动图(Echo)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AMI患者23例,分别于一周内行MRI、SPECT及Echo三项检查,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和射血分数(EF),将MRI检测结果作为标准,并与SPECT及Echo结果比较,行相关分析及一致性检验。结果MRI采用多层Simpson法,图像空间分辨率高,可以准确划分血池和心肌的界限。SPECT较MRI低估左室容积EDV15.9ml,ESV8.3ml,EF值两者大致相等。Echo较MRI低估左室容积EDV53.2ml,ESV33.0ml,高估EF5.3%。经相关分析,SPECT与MRI所测EDV、ESV、EF相关系数分别为0.79、0.84、0.84(P均<0.001),Echo与MRI所测EDV、ESV、EF相关系数分别为0.54(P<0.01)、0.43(P<0.05)、0.63(P<0.01)。经Bland-Altman一致性检验,SPECT与MRI所测左室容积及射血分数有等价性。结论MRI检测心功能准确、可靠。SPECT与MRI具有等价性。Echo左心功能测值较MRI有明显偏倚,需进一步改进检测方法以提高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放射性核素显像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肌钙蛋白I和肌红蛋白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预后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邬冬梅 刘卓敏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4年第3期194-198,共5页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 I(c Tn I)和肌红蛋白 (Mb)对不稳定型心绞痛 (U A)患者近期、远期心脏事件的预后评价。方法 对 6 4例 U A患者进行血清 c Tn I和 Mb定量测定 ,同时测定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MB(CK- MB)活性 ,分组比较标志物升高...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 I(c Tn I)和肌红蛋白 (Mb)对不稳定型心绞痛 (U A)患者近期、远期心脏事件的预后评价。方法 对 6 4例 U A患者进行血清 c Tn I和 Mb定量测定 ,同时测定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MB(CK- MB)活性 ,分组比较标志物升高与近期、远期心脏事件的关系。结果 近期 (30 d) c Tn I正常组与增高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2 .3%和 2 8.6 % (P<0 .0 0 5 ) ,远期分别为 2 .4 %和 2 0 .0 % (P<0 .0 5 )。近期 Mb正常组与增高组心脏事件发生率 (5 .0 % vs 2 0 .8% ,P<0 .0 5 )亦有显著差异。 c Tn I和 Mb对预测近期心脏事件发生的灵敏度分别为 85 .7%和71.4 % ,阴性预测值为 97.7%和 95 .0 %。远期预后判断中 ,c Tn I的灵敏度为 80 .0 % ,阴性预测值 97.6 %。校正性别、年龄等基线特征、冠状动脉病变及标志物升高等因素后 ,c Tn I是近期及远期发生心脏事件独立的危险性预测因子 ,比数比 (OR值 )分别为 8.5 5 0 (P<0 .0 5 )和 4 .777(P<0 .0 5 )。结论  c Tn I联合 Mb是评估 U A患者预后的良好指标 ,c Tn I可用于指导临床治疗 ,是 U A患者近期、远期严重心脏事件发生独立的危险性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肌肌钙蛋白Ⅰ 肌红蛋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