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兔早期骨关节病发病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赵京元 于长隆 +2 位作者 敖英芳 邱平 刘燕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23-230,共8页
运用切断内侧副韧带及切除内侧半月板的方法,制作兔早期骨关节病动物模型,研究早期骨关节病的病理变化以及探讨早期骨关节病的发病机制。结果表明:术后5-10天时,在扫描电镜显示关节软骨表面的胶原网架结构完整情况下,软骨细胞... 运用切断内侧副韧带及切除内侧半月板的方法,制作兔早期骨关节病动物模型,研究早期骨关节病的病理变化以及探讨早期骨关节病的发病机制。结果表明:术后5-10天时,在扫描电镜显示关节软骨表面的胶原网架结构完整情况下,软骨细胞及基质中蛋白多糖已有明显变化。术后15一30天,扫描电镜显示软骨表面胶原网架结构裸露、断裂等改变;组织化学、组织学出现典型骨关节病变化。由此,本文提出一种骨关节病的发病机制,即在胶原网架结构完整的情况下,持续较小外力可先使胶原网架内的软骨细胞发生改变,然后造成胶原网架的破坏,再导致骨关节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骨关节病 扫描电镜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灌洗液对关节软骨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邱平 于长隆 +2 位作者 赵京元 刘燕 张美荣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34-237,共4页
使用林格氏液、生理盐水、15%甘氨酸和5%甘露醇进行兔活体膝关节灌注,旨在了解上述灌注液对活体关节软骨的影响,并且为关节镜检术后,膝关节康复程序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结果表明,关节灌注后即刻,软骨于光镜下均表现有... 使用林格氏液、生理盐水、15%甘氨酸和5%甘露醇进行兔活体膝关节灌注,旨在了解上述灌注液对活体关节软骨的影响,并且为关节镜检术后,膝关节康复程序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结果表明,关节灌注后即刻,软骨于光镜下均表现有细胞排列无序,基质淡染、染色不均。扫描电镜下软骨表面垄沟样结构明显变平。蛋白多糖定量测定,其含量低于对照组。离子型溶液对软骨的影响更为明显。灌注后3周,软骨组织学(HE)、组织化学(toluidineblue)改变以及蛋白多糖含量恢复正常,扫描电镜下,林格氏液与生理盐水灌注的膝关节软骨,其表面出现垄沟样结构,但较正常低平。结果提示:关节镜术关节灌洗时,应用非离子溶液,如5%甘露醇,可以减少蛋白多糖的丢失,加速软骨的恢复。根据关节灌注液对软骨影响后恢复的特点,建议关节灌注后,应采用合理的康复程序,逐步恢复关节的负重功能,以免加重软骨的进一步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软骨 关节灌洗液 关节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