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素治疗风湿病患者股骨头骨坏死风险评估的MRI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牛金亮 王峻 +5 位作者 李文晋 李小峰 茹晋丽 郑英 郑洁 宋志珍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观察激素治疗风湿病患者髋部骨及骨髓的MRI表现,分析MRI在股骨头坏死风险评估中的意义。资料与方法激素治疗的50例风湿病患者行髋关节X线平片及冠状位MRI检查,MRI检查序列包括自旋回波T1WI、脂肪抑制序列(STIR)、动态增强扫描(DCE-M... 目的观察激素治疗风湿病患者髋部骨及骨髓的MRI表现,分析MRI在股骨头坏死风险评估中的意义。资料与方法激素治疗的50例风湿病患者行髋关节X线平片及冠状位MRI检查,MRI检查序列包括自旋回波T1WI、脂肪抑制序列(STIR)、动态增强扫描(DCE-MRI)。采用股骨骨髓转化系数(MCI)值及DCE-MRI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定量分析激素治疗未发生骨坏死患者股骨骨髓的信号强度及血流灌注;并选取同期年龄相匹配的20例正常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50例患者中,5例(6髋)发生股骨头坏死,其中1例为双髋。20例未发生骨坏死的激素治疗患者与正常对照组(79.51±6.58)相比,股骨MCI明显增高(90.41±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0,P<0.01);两组干骺端及股骨头的血流灌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7,P<0.05;t=5.12,P<0.05)。结论 MRI股骨骨髓转化系数及DCE-MRI是评估股骨头骨坏死风险的有效手段,可为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疾病 磁共振成像 股骨头坏死 危险因素 激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3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及对骨修复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曹蕾 温鸿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455-458,共4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3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疗效及对患者骨修复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320例RA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60例和观察组160例。对照组给予雷公藤多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维生素D3治疗,疗程... 目的:探讨维生素D3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疗效及对患者骨修复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320例RA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60例和观察组160例。对照组给予雷公藤多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维生素D3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关节症状改善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变化、骨修复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3个月后,RA临床疗效评价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关节疼痛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降低,实验室指标RF、ASO、CRP水平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指标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破骨细胞生成因子(RNKL)水平低于对照组,护骨素(OPG)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D3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RA疗效良好,能够明显改善关节症状、实验室指标和骨修复指标,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3 雷公藤多甙 类风湿性关节炎 骨修复 破骨细胞生成因子 护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扫描冠状位图像重建诊断肺间质性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永林 茹晋丽 +4 位作者 薛雁山 王新文 王澎 李天平 魏玉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48-149,共2页
关键词 诊断 冠状位 肺部 HRCT 间质性 多层螺旋CT扫描 轴位 位图 图像重建 工作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神经肽类似物Rattin对β-淀粉样蛋白所致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赵芳 王昭君 +4 位作者 张升校 王坚基 赵济宇 裴延斌 祁金顺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7-364,共8页
目的:探究Humanin衍生物Rattin拮抗Aβ31-35所致在体海马theta节律紊乱及离体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vehicle+saline、vehicle+Aβ31-35、Rattin+saline以及Rattin+Aβ31-35),大鼠海马区注射Aβ31-35/Ra... 目的:探究Humanin衍生物Rattin拮抗Aβ31-35所致在体海马theta节律紊乱及离体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vehicle+saline、vehicle+Aβ31-35、Rattin+saline以及Rattin+Aβ31-35),大鼠海马区注射Aβ31-35/Rattin后,利用微电极记录在体海马局部场电位;分离培养SD大鼠乳鼠原代海马神经元,利用CCK-8法检测Aβ31-35/Rattin处理后细胞活性,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荧光成像技术观察细胞内[Ca2+]、利用real-time RT-PCR检测MAPK、PI3K以及STAT3的表达。结果:(1)Aβ31-35抑制了大鼠海马CA1区的theta节律,Rattin处理可拮抗Aβ31-35所致的theta节律压抑;(2)单独给予Rattin不影响原代海马神经元的存活率,但中等浓度(10μmol/L)或高浓度(100μmol/L)的Rattin明显保护了海马神经元免受Aβ31-35引起的细胞伤害,该效应可被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Genistein完全逆转;(3)单独注射Aβ31-35使海马神经元STAT3 mRNA表达下调、p38MAPK和PI3K mRNA表达增加,联合给予Rattin则阻止了STAT3 mRNA的下调,但对p38MAPK和PI3K mRNA表达没有影响;(4)Rattin预处理抑制了Aβ31-35诱发的细胞内[Ca2+]升高,此效应可被JAK抑制剂AG490所阻断。结论:Rattin能够有效减轻Aβ31-35引起的海马theta节律压抑和剂量依赖性拮抗Aβ31-35所致的细胞毒性。这些神经保护作用与Rattin对JAK/STAT3信号转导途径的激活以及细胞内Ca2+稳态的维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ttin 淀粉样β-蛋白(Aβ) 海马theta节律 海马神经元 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狼疮危象患者的护理
5
作者 唐玉萍 王秀丽 +1 位作者 潘瑞 张丽玉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S1期153-154,共2页
总结一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危象患者的护理方法。针对狼疮危象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的特点,采取了加强人工气道管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冰帽物理降温保护脑组织、营养支持、病情观察等护理,使患者安全度过危险期,取得了良好... 总结一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危象患者的护理方法。针对狼疮危象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的特点,采取了加强人工气道管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冰帽物理降温保护脑组织、营养支持、病情观察等护理,使患者安全度过危险期,取得了良好的救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危象 人工气道管理 冰帽 救治效果 营养支持 系统性红斑狼疮 呼吸机 辅助通气 规律服药 低氧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