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影响因素分析:一项基于潜在类别分析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聂艳聪 尹梅林 +1 位作者 王晓霞 仇丽霞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53,共8页
目的利用潜在类别分析(LCA)法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RA相关抗体的分类特征,并探讨RA患者发生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RA-ILD)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2年10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712例RA患者进行... 目的利用潜在类别分析(LCA)法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RA相关抗体的分类特征,并探讨RA患者发生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RA-ILD)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2年10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712例RA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RA-ILD将其分为单纯RA组(n=523例)与RA-ILD组(n=189),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特征、用药情况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根据RA相关抗体指标的不同,采用LCA法将712例患者分为3个潜在类别:抗体指标高危组(n=364例)、抗体指标中危组(n=205例)及抗体指标低危组(n=143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的临床特征,并计算RA-ILD的患病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A-ILD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单纯RA组与RA-ILD组在性别、年龄、吸烟史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体指标高、中、低危组在性别、年龄、醋酸泼尼松(PRED)及甲氨蝶呤(MTX)用药史、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NF-γ)、血清球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抗体指标高危组的男性占比、RBC、IL-2、IL-4、IL-10、IL-17、TNF-α、INF-γ、血清球蛋白水平等均高于抗体指标中、低危组,MTX用药比例低于抗体指标中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抗体指标中危组的MTX用药比例高于抗体指标高危组及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抗体指标低危组的女性占比、年龄等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组RA-ILD的患病率分别为30.5%、23.9%、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25,P=0.0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2.920,95%CI 1.722~4.952)、年龄(OR=1.055,95%CI 1.035~1.074)、IL-17(OR=1.013,95%CI 1.003~1.023)、TNF-α(OR=1.050,95%CI 1.017~1.083)、INF-γ(OR=0.962,95%CI 0.932~0.993)、血清白蛋白(OR=0.919,95%CI 0.869~0.971)、抗体指标高危(OR=1.725,95%CI 1.084~2.745)是RA患者并发ILD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RA患者抗体指标有明显的分类特征,抗体指标高危者RA-ILD患病率较高。男性、高龄、肝功能异常、细胞因子异常及抗体指标高危的患者更易发生RA-ILD,应及时制定并实施个体化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潜在类别分析 间质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学阴性类风湿关节炎关节液中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2
作者 曲世晶 叶华 +1 位作者 贾汝琳 栗占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33-936,共4页
目的:检测血清学阴性类风湿关节炎(serum negative rheumatoid arthritis,SNRA)患者的关节液中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utated citrullinated vimentin,MCV)抗体水平,了解关节液... 目的:检测血清学阴性类风湿关节炎(serum negative rheumatoid arthritis,SNRA)患者的关节液中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utated citrullinated vimentin,MCV)抗体水平,了解关节液中这两种抗体对诊断SNRA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膝关节液中抗CCP抗体和抗MCV抗体,实验组为SNRA患者,共29例,对照组为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共28例,并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结果:实验组29例SNRA患者膝关节液中抗CCP抗体阳性者10例(34.5%),测定值为(114.5±62.6)U/m L;抗MCV抗体阳性者6例(20.7%),测定值为(32.0±11.3)U/m L;对照组28例OA患者膝关节液中3例抗CCP抗体阳性(10.7%),测定值为(20.6±0.1)U/m L,2例抗MCV抗体阳性(7.1%),测定值为(22.1±1.7)U/m L。SNRA组关节液抗CCP抗体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4.5%vs.10.7%,χ2=4.571,P<0.05);SNRA组关节液抗MCV抗体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20.7%vs.7.1%,χ2=2.167,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CCP抗体在SNRA中的敏感性为34.5%,特异性为89.3%,阳性预测值为76.9%,阴性预测值为56.8%;抗MCV抗体敏感性为20.7%,特异性为92.9%,阳性预测值为75.0%,阴性预测值为53.1%;膝关节液中抗CCP抗体和抗MCV抗体两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48.0%,特异性为82.8%,SNRA关节液抗CCP抗体阳性组、抗MCV抗体阳性组与各自阴性组相比较,在年龄、病程和晨僵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膝关节液抗CCP抗体阳性组和抗MCV抗体阳性组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28个关节的疾病活动评分(the disease activity score in 28 joints,DAS28)均比各自阴性组高(P均<0.01)。抗CCP抗体与ESR和CRP之间呈正相关(r=0.567,P<0.01;r=0.664,P<0.01);抗MCV抗体与ESR和CRP之间呈正相关(r=0.344,P<0.01;r=0.749,P<0.01)。结论:SNRA关节液抗CCP抗体和抗MCV抗体联合检测有助于SNRA诊断和疾病活动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血清 类风湿因子 抗体 抗环瓜氨酸肽 抗体 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 滑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多中心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现况调查 被引量:40
3
作者 李春 王秀茹 +52 位作者 唐熠达 安媛 周云杉 郭时伟 张晓盈 段天骄 朱佳鑫 李晓峰 王莉枝 王彩虹 王永福 杨荣 王国春 卢昕 朱平 陈丽娜 靳洪涛 刘金婷 刘湘源 孙琳 陈海英 魏平 王俊祥 崔刘福 舒荣 刘白鹭 张卓莉 李光韬 李振彬 杨静 李俊芳 贾彬 张风肖 陶杰梅 韩淑玲 林金盈 韦美秋 刘晓敏 柯丹 胡绍先 叶丛 杨岫岩 李昊 黄慈波 高明 赖蓓 李兴福 宋立军 王轶 王晓元 穆荣 苏茵 栗占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6-181,共6页
目的:了解我国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患病情况并评估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调查RA患者冠心病相关的临床资料,包括冠心病的患病情况、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糖尿病、高血压、... 目的:了解我国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患病情况并评估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调查RA患者冠心病相关的临床资料,包括冠心病的患病情况、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及体重指数(BMI)]及RA临床表现[关节肿胀、疼痛、畸形数目,皮下结节数目,动态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等]、关节功能状态评分及用药情况。对冠心病组及非冠心病组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用药情况等方面进行单因素比较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21家医院的960例RA患者,其中女性779人,男性181人,女∶男=4.3∶1,平均年龄(52.7±13.9)岁(11.0~86.0岁)。RA患者冠心病的患病率为3.5%(34/960),其中合并超重和肥胖者占35.1%(377/960)、吸烟者占12.3%(118/960)、高血压者占17.0%(163/960)、糖尿病者占7.7%(74/960)、高胆固醇血症者占0.4%(4/960)、脑血管病者占3.0%(29/960)。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相比,年龄高[(64.7±9.3)岁vs.(52.3±14.0)岁,P<0.001]、皮下结节数目多(14.7%vs.3.1%,P=0.005)、肺间质病变发生率高(17.6%vs.7.0%,P=0.034)、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HCQ)使用比例低(5.9%vs.22.6%,P=0.021)、糖尿病及高血压患病率高(29.4%vs.7.0%,P<0.001;38.2%vs.16.2%,P=0.001),而受检时关节畸形数目、RF水平及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及BMI与冠心病发生无关。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为RA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HCQ为RA合并冠心病的保护因素。结论:RA患者冠心病的患病率为3.5%。高龄、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为其独立危险因素,合并使用HCQ为其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冠心病 危险因素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现况调查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秀茹 苏茵 +49 位作者 安媛 周云杉 张晓盈 段天骄 朱佳鑫 李小峰 王彩虹 王莉枝 王永福 杨荣 王国春 卢昕 朱平 陈丽娜 王轶 王晓元 靳洪涛 刘金婷 陈海英 魏平 王俊祥 刘湘源 孙琳 崔刘福 舒荣 刘白鹭 张卓莉 李光韬 李振彬 杨静 李俊芳 贾彬 张风肖 陶杰梅 林金盈 韦美秋 刘晓敏 柯丹 胡绍先 叶丛 韩淑玲 杨岫岩 李昊 黄慈波 高明 赖蓓 李兴福 宋立军 穆荣 栗占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2-187,共6页
目的:了解我国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抑制剂的现状以及影响其应用的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现况调查问卷调查的方法,记录入选者的一般情况和应用TNF抑制剂的情况,计算... 目的:了解我国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抑制剂的现状以及影响其应用的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现况调查问卷调查的方法,记录入选者的一般情况和应用TNF抑制剂的情况,计算患者应用TNF抑制剂的费用,分析我国TNF抑制剂的应用现状及影响其应用的相关因素。结果:2009年7月至2010年11月期间,共有全国范围内的21家大型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1 095位RA患者完成问卷,其中112位患者应用了TNF抑制剂(infliximab,商品名类克或etanercept,商品名益赛普)进行治疗,占总研究人群的10.2%(其中益赛普81例,占7.4%;类克26例,占2.4%;两种制剂都用过者5例,占0.5%)。应用类克疗程<3个月及3~6个月者均为38.1%,益赛普疗程<3个月及3~6个月者分别占38.5%和25.0%。应用类克疗程<3个月、3~6个月及6~9个月者的健康评估问卷(health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HAQ)评分分别为1.1、0.5、0.1,益赛普的相应评分分别为1.3、1.0、0.3。应用类克疗程<3个月、3~6个月及6~9个月的费用分别为24 525.0、69 300.0、96 800.0元,益赛普的费用分别为7 394.8、9 158.6、54 910.9元。应用类克疗程<3个月、3~6个月及6~9个月的患者的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365.6、0、158.9元,益赛普分别为2 158.4、288.5、180.1元。出现过敏和感染的比例在应用益赛普者均为3.5%,在应用类克者均为6.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是影响TNF抑制剂应用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在我国大型医院就诊的RA患者中约有10%应用过TNF抑制剂,其病情随应用TNF抑制剂的疗程延长而减轻,治疗总费用随用药疗程延长而增加,但间接经济损失随疗程延长而减少,主要不良反应为过敏和感染,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其应用的主要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肿瘤坏死因子 问卷调查 药费支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氮磺吡啶在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用药现况调查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田 王秀茹 +47 位作者 安媛 周云杉 张晓盈 段天骄 朱佳鑫 李晓峰 王莉枝 王彩虹 王永福 杨荣 王国春 卢昕 朱平 陈丽娜 靳洪涛 刘湘源 孙琳 陈海英 崔刘福 舒荣 刘白鹭 张卓莉 李光韬 李振彬 杨静 李俊芳 贾彬 张风肖 陶杰梅 韩淑玲 林金盈 韦美秋 刘晓敏 柯丹 胡绍先 叶丛 杨岫岩 李昊 黄慈波 高明 赖蓓 李兴福 宋立军 王轶 王晓元 穆荣 苏茵 栗占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8-194,共7页
目的:调查和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治疗中柳氮磺吡啶(sulphasalazine,SSZ)的使用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研究方法,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全国21家三级甲等医院2009年7月至2010年12... 目的:调查和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治疗中柳氮磺吡啶(sulphasalazine,SSZ)的使用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研究方法,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全国21家三级甲等医院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于风湿免疫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1 096例RA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特点,分析其中160例使用SSZ患者的临床特点、副作用发生情况、SSZ使用现况及联合用药种类和时间等数据。结果:160例患者使用SSZ治疗,使用比例为14.6%。该组患者男女之比为1∶7,平均发病年龄为(46.1±15.0)岁,平均病程为(9.9±7.8)年。SSZ平均用量为(1.87±0.52)g/d,平均用药时间为(26.3±14.6)月。所有患者仅有17%(27/160)使用SSZ单药治疗,其余患者均曾联合应用其他缓解病情抗风湿药(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其中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是最常应用的联合治疗药物,占63.1%,平均联合使用MTX时间(28.2±12.3)月;其次为来氟米特(36.2%)和羟氯喹(18.1%);SSZ+MTX是最常见的联合治疗方案(36.2%)。应用SSZ患者的疗效指标优于未应用者。调查时有41.9%(67/160)的患者曾使用SSZ治疗,但因药物不良反应或其他原因而停药。有17.5%(28/160)的患者因不良反应停药,其中因胃肠道反应停药比率(8.8%)最高,其次为皮疹(3.8%)和肝功能异常(3.1%)。结论:与其他国家相比,SSZ在我国应用率偏低,且平均用量上较临床规范用量偏小。SSZ治疗RA不良反应程度较轻,在临床应用中相对比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氮磺吡啶 关节炎 类风湿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并发骨质疏松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 被引量:12
6
作者 程婷 张升校 +7 位作者 牛红青 王佳 刘晓庆 严明 来娜琳 毛小娟 程斌 李小峰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4,共7页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并发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诊治的734例RA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骨密度(bo...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并发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诊治的734例RA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检查结果,根据BMD结果以及是否曾有脆性骨折史将以上患者分为RA未并发OP组551例和并发OP组183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的不同,同时选取81例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3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并对RA并发OP患者行BMD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RA患者OP发生率为24.93%,其中12.57%有骨折史.RA并发OP组女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未并发OP组(P=0.021),且年龄较大(61.85±10.36 vs.56.63±12.01,P<0.001),病程更长(7.17±5.82 vs.5.28±6.33,P=0.001),疾病活动相关指标更高(P<0.05).相较于健康对照组,RA未并发OP组B细胞水平下降,Th17细胞水平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h2细胞及Th17/Treg比值明显升高(P<0.01),Treg细胞及Th1/Th2比值降低(P<0.05);RA并发OP组B细胞绝对计数下降(P<0.05),Th17细胞水平及Th17/Treg比值明显升高(P<0.01),Treg细胞水平显著下降(P<0.001).相较于RA未并发OP组,并发OP组B细胞及Treg细胞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Th17细胞水平及Th17/Treg比值升高(P<0.05).RA并发OP患者的腰椎BMD与B淋巴细胞和Treg细胞绝对计数及百分计数呈正相关(B淋巴细胞r=0.290、0.315;Treg细胞r=0.318、0.248,P<0.05),与Th17细胞绝对计数和百分计数及Th17/Treg比值呈负相关(Th17细胞r=-0.254、-0.265;Th17/Treg r=-0.242,P<0.05);同样股骨BMD与B淋巴细胞和Treg细胞绝对计数及百分计数也呈正相关(B淋巴细胞r=0.238、0.256;Treg细胞r=0.259、0.255,P<0.05),与Th17细胞绝对计数和百分计数及Th17/Treg比值也呈负相关(Th17细胞r=-0.248、-0.283;Th17/Treg r=-0.216,P<0.05).结论RA并发OP患者存在B细胞显著下降和Th17/Treg比例失衡,此与RA患者本身的免疫紊乱密切相关,在RA疾病早期关注免疫微环境并调节其平衡对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 B淋巴细胞 TH17/TREG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风湿病家族史特征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晓英 靳家扬 +11 位作者 何菁 甘雨舟 陈家丽 赵晓珍 刘佳佳 尤旭杰 李雪 郭建萍 李小峰 李静 李茹 栗占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39-444,共6页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的风湿病家族史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方法,共调查890例RA患者,其中资料完整者803例,内容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身高、体重、风湿病家族史、...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的风湿病家族史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方法,共调查890例RA患者,其中资料完整者803例,内容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身高、体重、风湿病家族史、临床及血清学特征、疼痛和疾病总体评价、多维健康评估问卷等,并根据RA患者有无家族史进行分组比较。结果:本研究中,RA患者发病年龄为(45.09 ±14.50)岁,男女比例1 ∶ 3.5。有风湿病(包括RA、脊柱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家族史的患者123例(123/803, 15.32%),其中一级亲属患病者占有家族史者73.98%(91/123),二级亲属患病者占有家族史者17.89%(22/123),一级+二级亲属均患病10例(8.13%)。家族史疾病种类以RA为主,为70.73%(87/123),其他风湿性疾病为21.95%(27/123),RA合并其他风湿病占7.32%(9/123)。根据有无家族史,对两组RA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和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有家族史患者中,发病年龄提前6.04年[( 39.97± 13.68)岁 vs.(46.01 ±14.46)岁],类风湿因子阳性率高(78.48% vs. 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校正性别、体重指数及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等混杂因素后,有家族史患者的发病年龄提前4.54年(β=-4.54;95% CI :-8.70,-0.38;P < 0.05)。进一步分层分析发现,在吸烟RA患者中,有家族史者发病年龄提前10.02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β=-10.02;95% CI :-17.60 ,-2.43;P = 0.01);而在不吸烟RA患者中,有家族史者发病年龄提前3.27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β=-3.27;95% CI :-8.37, 1.82;P= 0.21)。结论:风湿病家族史是RA发病提前的危险因素,与吸烟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家族史 发病年龄 吸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念干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石慧敏 武伟 +3 位作者 司霞 乔倩倩 郑芳 连芬萍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27-1431,共5页
正念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面对内心情绪和体验,改善生理健康结局。文章回顾了正念干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正念干预的主要方案,并分析了正念干预对患者健康结局的影响,以期为正念干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进... 正念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面对内心情绪和体验,改善生理健康结局。文章回顾了正念干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正念干预的主要方案,并分析了正念干预对患者健康结局的影响,以期为正念干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干预 系统性红斑狼疮 负性情绪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肺部感染的口腔相关因素及护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王海芳 薛燕 +2 位作者 连芬萍 杜丽萍 侯冉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5期91-93,共3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下降、口腔环境发生变化等原因,容易并发肺部感染。做好口腔护理,选择适当的口腔护理用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可防范肺部感染发生。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肺部感染 口腔细菌 口腔护理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合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晓英 温鸿雁 +2 位作者 陈俊伟 李小峰 王黎醒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6-319,共4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伴发风湿性疾病的病例较为少见,二者在发病机制上可能有相关性,近年来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于2011年12月收治1例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ndiffe-rentia...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伴发风湿性疾病的病例较为少见,二者在发病机制上可能有相关性,近年来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于2011年12月收治1例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ndiffe-rentiat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UCTD)合并MDS患者,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疾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动脉炎诊断及活动性评价中国专家调查 被引量:6
11
作者 戴晓敏 董智慧 +20 位作者 陈盛 程永静 达展云 戴生明 董静 侯勇 李芬 刘晓兵 梅轶芳 青玉凤 施春花 史伟浩 舒强 王勇 温鸿雁 徐健 徐胜前 薛静 叶霜 朱剑 姜林娣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7-133,共7页
目的调查中国医师对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TA)临床诊断与活动性评价的现状。方法全国19位风湿免疫专家、3位血管外科专家参与,通过问卷设计、网络打分,首次就目前TA临床诊断及活动性评估等问题进行回答,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相... 目的调查中国医师对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TA)临床诊断与活动性评价的现状。方法全国19位风湿免疫专家、3位血管外科专家参与,通过问卷设计、网络打分,首次就目前TA临床诊断及活动性评估等问题进行回答,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相应问题的平均分。结果中国专家目前主要采用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分类标准进行TA临床诊断。其中,年龄、肢体跛行、黑矇等症状,无脉或脉搏减弱、血管杂音、双侧脉压差增大、高血压等体征,以及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检测,有助于疾病诊断。此外,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等无创影像学检查均被认为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对于TA活动性评估,中国专家主要采用美国Kerr评分体系。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以及各种无创影像学检查均具有重要的病情活动性评估价值。在影像选择方面,颈动脉受累者更推荐血管超声检查,对于肺动脉、胸/腹主动脉主干受累者则CTA略优于MRA。结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以及无创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中国医师对TA的临床诊断及活动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炎 诊断 疾病活动性 中国 专家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段重要度评价的道路网自动制图综合研究 被引量:34
12
作者 李金潺 卫丹丹 +1 位作者 李小峰 温鸿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2184-2187,共4页
道路网自动综合是G IS研究的重要基础理论问题。顾及道路重要性对路网制图综合的影响,采用基于对偶拓扑的复杂网络理论构建城市路网对偶拓扑模型,并基于该路网模型建立路段重要度评价方法,进而提出一种基于路段重要度评价的路网自动... 道路网自动综合是G IS研究的重要基础理论问题。顾及道路重要性对路网制图综合的影响,采用基于对偶拓扑的复杂网络理论构建城市路网对偶拓扑模型,并基于该路网模型建立路段重要度评价方法,进而提出一种基于路段重要度评价的路网自动制图综合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完成不同比例尺下路网的自动综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图综合 道路选取 路段重要度 复杂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系统性硬化症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马向波 张学武 +4 位作者 贾汝琳 高颖 刘洪江 刘玉芳 李英妮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21-727,共7页
目的:检测免疫抑制剂治疗中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实验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而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SSc治疗中的意... 目的:检测免疫抑制剂治疗中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实验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而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SSc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使用免疫抑制剂的32例SSc患者(SSc组)和30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组外周血T、CD4^(+)T、CD8^(+)T、B、NK细胞数量及比例,比较SSc组与HC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SSc其他实验室及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HC组相比,SSc组中T、CD4^(+)T、CD8^(+)T、B、NK细胞数量均明显减少(P<0.05),同时,NK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也明显降低(P=0.004);此外,使用免疫抑制剂的SSc患者中65%以上外周血存在各淋巴细胞亚群细胞数量减少。CD4^(+)T淋巴细胞数量降低组与正常组相比,其出现雷诺现象的比例明显升高(P=0.024),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也明显升高(P<0.001,P=0.018);CD8^(+)T淋巴细胞数量降低组与正常组相比,红细胞沉降率明显升高(P=0.022);B淋巴细胞数量降低组与正常组相比,发生指尖溃疡的风险明显增高(P=0.019);NK细胞数量降低组与正常组相比,发生指尖溃疡的风险明显增高(P=0.033),而体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M水平明显降低(P=0.049)。相关性分析可见,红细胞沉降率与总T淋巴细胞(r=-0.455,P=0.009)、CD4^(+)T淋巴细胞(r=-0.416,P=0.018)、CD8^(+)T淋巴细胞(r=-0.430,P=0.014)、B细胞(r=-0.366,P=0.039)数量呈负相关。结论:使用免疫抑制剂的SSc患者外周血中T、CD4^(+)T、CD8^(+)T、B及NK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某些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可能与雷诺现象、指尖溃疡的发生有关,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呈明显负相关,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SSc中应定期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细胞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硬化症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合并黑变病1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田惠 孙晓涛 李军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2-113,共2页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ix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MCTD)合并黑变病临床少见,也罕有报道,现诊断一例,报道如下。
关键词 黑变病 CONNECTIVE 指端 结缔组织病 色素沉着 自身免疫性疾病 双手指关节 轻度瘙痒 黑素 氯雷他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肠道菌群特征与疾病活动度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宋子怡 张升校 +5 位作者 赵蓉 乔军 宋珊 程婷 王彩虹 李小峰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5期821-830,共10页
目的探究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特征及其与疾病活动度、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AS患者及性别、年龄与... 目的探究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特征及其与疾病活动度、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AS患者及性别、年龄与之相匹配的健康人群。收集两组肠道菌群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以及A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疾病活动度指标。比较两组肠道菌群差异,并采用Spearman相关法分析AS患者肠道菌群与疾病活动度、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结果共入选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AS患者62例(低、高、极高疾病活动度分别为11例、26例、25例),健康人群62名。α多样性分析显示,AS患者肠道菌群Chao1指数和ACE指数均低于健康人群(P均<0.05);β多样性分析显示,两组菌群结构存在差异(P<0.01)。在肠道微生态构成分析中,发现两组样本肠道菌群优势菌门均以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为主,但二者在门和属水平上多种菌群的相对丰度存在差异。在Stamp差异菌群分析中,AS患者在门、属水平亦显示出不同于健康人群的特征:在门水平上,AS患者变形菌门、髌骨细菌门等菌群的相对丰度升高(P均<0.05),厚壁菌门、梭杆菌门等菌群的相对丰度降低(P均<0.05);在属水平上,AS患者大肠杆菌志贺菌属、克雷伯氏菌属、肠球菌属等菌群的相对丰度升高(P均<0.05),普雷沃氏菌属、粪杆菌属等菌群的相对丰度降低(P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AS患者粪杆菌属、瘤胃球菌属及克雷伯氏菌属等菌属的相对丰度与疾病活动度或其相关指标呈正相关(P均<0.05);阿加杆菌属的相对丰度与T细胞(r=0.302,P=0.017)、CD4~+T细胞(r=0.310,P=0.014)、B细胞(r=0.292,P=0.021)、Th2细胞(r=0.429,P<0.001)、Th17细胞(r=0.288,P=0.023)水平,链球菌属的相对丰度与B细胞水平(r=0.270,P=0.034),普雷沃氏菌属的相对丰度与Th1细胞(r=0.279,P=0.028)、Th17细胞(r=0.262,P=0.040)水平,CAG-352菌属的相对丰度与Th1细胞水平(r=0.283,P=0.030)均呈正相关;大肠杆菌志贺菌属的相对丰度与Th2细胞水平(r=-0.261,P=0.040),其他肠杆菌科细菌属的相对丰度与CD4~+T细胞水平(r=-0.255,P=0.046)均呈负相关。结论AS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致病菌表达增多,且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疾病活动度具有相关性,可能参与了AS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肠道微生物 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旭霞 赵春苗 +3 位作者 王轶奇 安佳 张冰莹 陈俊伟(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94-896,F0003,共4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可累及多系统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机体较为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但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机体肠道系统中寄居大量细菌,种类繁多,数量庞大。正常情况下,菌群数量及种类保持平衡,与机体互利共生,共...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可累及多系统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机体较为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但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机体肠道系统中寄居大量细菌,种类繁多,数量庞大。正常情况下,菌群数量及种类保持平衡,与机体互利共生,共同维持机体正常生长与发育,但异常情况下,菌群数量及种类发生改变,引起免疫系统紊乱,进而导致疾病发生与发展。SLE与肠道菌群紊乱关系密切,肠道菌群参与SLE的免疫调节环节。本文就肠道菌群在SLE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系统性红斑狼疮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c-Maf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甲倩 乔军 +2 位作者 邱梦婷 张升校 李小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67-1170,共4页
原癌基因c-Maf是病毒癌基因v-Maf在细胞内存在保守碱性结构域及碱性亮氨酸拉链的同源基因,以同源或异源二聚体形式结合DNA,发挥转录激活功能,适度活化时可调节肾脏的胚胎发育、肾小管细胞分化、抗氧化及足细胞的功能,与痛风、肾病综合... 原癌基因c-Maf是病毒癌基因v-Maf在细胞内存在保守碱性结构域及碱性亮氨酸拉链的同源基因,以同源或异源二聚体形式结合DNA,发挥转录激活功能,适度活化时可调节肾脏的胚胎发育、肾小管细胞分化、抗氧化及足细胞的功能,与痛风、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c-Maf基因调控网络在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预后中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旨在对转录因子c-Maf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 C-MAF 痛风 肾病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