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地区2012年至2013年我院就诊人群血清维生素D水平状况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邓捷 朱亦堃 +3 位作者 李志刚 李兴 郭存久 郑晓宾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02-705,共4页
目的探讨目前山西地区不同季节人群的维生素D状况。方法通过对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1313例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和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甲状... 目的探讨目前山西地区不同季节人群的维生素D状况。方法通过对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1313例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和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甲状旁腺激素(PTH),按不同季节、性别进行分析。结果 1所有检测人员的血清25(OH)D平均水平:男性(11.38±6.29)ng/m L,女性(9.04±5.71)ng/m L。按照IOF维生素D水平判定标准:严重缺乏者占62.2%;维生素D缺乏者占28.46%;维生素D不足者占6.1%;维生素D充足者占3.25%。2血清25(OH)D水平与季节有显著相关性(r=0.228,P<0.05);3血清25(OH)D与PTH呈负相关(r=-0.272,P<0.05)。结论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山西地区成年人群中存在严重的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状况,应受到广泛的关注并改善现状,降低维生素D相关疾病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OH)D 甲状旁腺激素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药饼灸对不同年龄人群机体CD3、CD4及CD8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田岳凤 董成林 +2 位作者 李雷勇 袁叶 王军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2期405-407,共3页
目的:通过对神阙、关元等保健穴施以隔药饼灸,观察对不同年龄人群机体CD系列的变化,探讨艾灸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机制。方法:将六味地黄丸中药物按方剂比例配伍,制成药饼,放置于神阙、关元、足三里(双)、脾俞(双)、肾俞(双)穴位上。将0.... 目的:通过对神阙、关元等保健穴施以隔药饼灸,观察对不同年龄人群机体CD系列的变化,探讨艾灸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机制。方法:将六味地黄丸中药物按方剂比例配伍,制成药饼,放置于神阙、关元、足三里(双)、脾俞(双)、肾俞(双)穴位上。将0.3 g圆锥形艾炷置于药饼上施灸,每穴灸3壮,隔日1次,共10次。分别在施灸前、后抽静脉血5 m L,观测CD3、CD4、CD8、CD4/CD8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青年组隔药饼灸后CD3、CD4、CD4/CD8均较灸前均升高,CD8较灸前降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隔药饼灸后CD3较灸前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4/CD8较灸前升高,CD8较灸前降低,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隔药饼灸后CD3、CD4/CD8较灸前均升高,CD8较灸前降低,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5),CD4较灸略有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饼灸对3个不同年龄段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以中、老年组为显著,对不同年龄组作用机制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药饼灸 穴位 机体免疫力 CD3 CD4 CD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HMGB1、sRAGE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疗效监测及预后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娟 曾爱明 梁树芬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93-500,共8页
目的:评估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 RAGE)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的诊断、疗效监测及预后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2018年10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50例初诊MM患者化疗前后及50例... 目的:评估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 RAGE)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的诊断、疗效监测及预后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2018年10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50例初诊MM患者化疗前后及50例血液科门诊就诊者的血清HMGB1、s RAGE水平,用ROC进一步分析血清HMGB1、s RAGE水平对MM诊断的效能;同时,比较化疗前后血清HMGB1、s RAGE水平,分析其在MM患者疗效评估中的价值,并分别根据血清HMGB1、s RAGE水平的均值进行分组,对所有患者进行跟踪,比较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生存状况。结果:治疗前MM组患者血清HMGB1水平高于对照组,s RAGE水平低于对照组(t=11.363、6.127,P<0.001),分别单独应用血清HMGB1、s RAGE检测诊断MM患者的AUC为0.955、0.811。经3个疗程化疗后,CR组患者的HMGB1水平较化疗前低,PD组患者的HMGB1水平较化疗前明显升高,PR组患者的s RAGE水平较化疗前明显升高(P<0.05)。HMGB1低表达组(25例)和HMGB1高表达组(25例)的患者相比,在R-ISS分期、HGB、CRP、ESR、CD56、CD117、D13S319缺失等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χ^(2)=3.920、6.522、6.65、4.16、3.945、6.65、4.16,P<0.05);s RAGE低表达组(28例)和s RAGE高表达组(22例)的患者相比,在ISS分期、CRP、CD56等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χ^(2)=4.565、4.711、5.547,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HMGB1低表达组患者的存活状况更好,PFS比较结果为T_(低表达组)>T_(高表达组)(χ^(2)=9.470,P<0.05),OS表达结果为T低表达组>T高表达组(χ^(2)=7.808,P<0.05);s RAGE高表达组的存活状况与低表达组比较无差异,PFS比较结果为T_(低表达组)<T_(高表达组)(χ^(2)=1.661,P>0.05),OS比较结果为T_(低表达组)<T_(高表达组)(χ^(2)=2.048,P>0.05)。Cox分析显示LDH、HMGB1均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两者均影响患者的PFS(HR=2.771,95%CI:1.002-7.662,P=0.049;HR=6.022,95%CI:1.689-21.470,P=0.006),HMGB1也是影响患者OS(HR=4.275,95%CI:1.183-15.451,P=0.027)的因素。结论:血清HMGB1、s RAGE对初诊MM患者的诊断、疗效监测均有一定的辅助价值,血清HMGB1有望成为MM预后的辅助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CSE1L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阿糖胞苷敏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小玉 李旭东 关坤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9-275,共7页
目的:探讨敲减染色体分离1样蛋白(CSE1L)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THP-1细胞生物学行为及阿糖胞苷(Ara-C)敏感性的影响,并分析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T-qPCR法检测CSE1L的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水平,LinkedOmics及D... 目的:探讨敲减染色体分离1样蛋白(CSE1L)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THP-1细胞生物学行为及阿糖胞苷(Ara-C)敏感性的影响,并分析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T-qPCR法检测CSE1L的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水平,LinkedOmics及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原癌基因c-Myc、促凋亡蛋白Bax和抗凋亡蛋白Bcl-2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空载(sh-NC)组及敲减(sh-CSE1L)组标记绿色荧光蛋白(GFP)的THP-1细胞占比均>90%。与空载组相比,敲减组CSE1L的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至40%,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敲减组比空载组G0/G1期细胞占比升高(P<0.05),S期细胞占比降低(P<0.05),而G2/M期无明显差异。在1μmol/L阿糖胞苷处理24 h后,敲减组细胞活力最低(P<0.05),凋亡率最高(P<0.01)。此外,敲减CSE1L可下调Bcl-2、cyclin D1和c-Myc蛋白表达水平,上调Bax蛋白表达水平(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CSE1L主要参与细胞周期等通路。结论:敲减CSE1L可阻滞THP-1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提高细胞对阿糖胞苷的敏感性,其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周期相关分子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糖胞苷 急性髓系白血病 染色体分离1样蛋白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浩然 王鑫 +1 位作者 张涵 关坤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44-749,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细胞凋亡易感蛋白(CAS)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54例AML患者和24例非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骨髓组织中CAS的表达,比较AML组和对照组CAS表达水平,并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细胞凋亡易感蛋白(CAS)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54例AML患者和24例非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骨髓组织中CAS的表达,比较AML组和对照组CAS表达水平,并分析其在AML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外周血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骨髓原始细胞比例、ki-67指数、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预后危险度分层、髓外浸润等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蛋白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AML患者骨髓活检组织中的CAS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显示,AML组和对照组CAS均主要定位于胞浆。54例AML患者中,CAS高表达者14例(25.9%),对照组24例患者中CAS全部低表达,AML组中CAS高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ML患者中CAS高表达组和CAS低表达组之间,预后危险度分层及首次化疗缓解率有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高表达组的高危患者和首次化疗后未缓解的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CAS低表达组(57.1%vs 27.5%, 30.8%vs 7.9%),低危患者和首次化疗后完全缓解的患者所占比例明显低于CAS低表达组(14.3%vs 37.5%, 53.8%vs 84.2%)。AML患者中,CAS高表达组患者骨髓组织中Ki-67指数高于CAS低表达组(60%vs 50%)(P<0.05)。结论:CAS在AML和非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中均定位于细胞浆,且在AML中表达量增加,并与患者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预后危险度分层、首次化疗后缓解率及ki-67指数相关,提示CAS可能参与了AML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细胞凋亡易感蛋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中食管空肠overlap吻合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宗圆 曾爱明 +2 位作者 刘森 梁树芬 闫慧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603-611,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和比较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中overlap食管空肠吻合术和传统食管空肠吻合术治疗胃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知... 目的:系统评价和比较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中overlap食管空肠吻合术和传统食管空肠吻合术治疗胃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知网、万方、维普,检索时限为各大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月。获得相关文献,逐步筛选,纳入符合条件的研究,采用Cochrane ROB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和NOS量表对文章进行质量评价,提取高质量文献中所需数据,最后通过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项研究,包括1 398例患者,其中有566例接受overlap吻合术的患者和832例接受传统吻合术的患者。结果表明,overlap吻合术和传统吻合术在手术时间(MD=0.63,95%CI=7.22,8.48,P=0.88)、术后首次排气时间(MD=-0.13,95%CI=0.43,0.18,P=0.42)、术后首次进食时间(MD=0.02,95%CI=0.33,0.37,P=0.91)、吻合口漏(OR=1.38,95%CI=0.73,2.63,P=0.32)、术后住院时间(MD=-0.16,95%CI=0.82,0.51,P=0.64)方面无显著差异(均P>0.05)。与传统吻合术相比,overlap吻合术吻合时间较长(MD=5.60,95%CI=0.59,10.62,P=0.03)、吻合口出血发生率较高(OR=2.48,95%CI=1.08,5.69,P=0.03)、术中出血量较少(MD=-6.42,95%CI=10.28,-2.56,P=0.001)、吻合口狭窄发生率较低(OR=0.17,95%CI=0.06,0.46,P=0.000 6)。结论:overlap食管空肠吻合术是一种安全、有效、预后佳的手术方式,有望成为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中食管空肠吻合标准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 食管空肠吻合术 overlap吻合术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