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右后下静脉的CT影像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王莉 薛雁山 +1 位作者 胡齐 孟辉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描述肝右后下静脉(IRHV)CT表现,探讨其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对112例正常成人上腹部进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获得原始数据,用容积再现法(V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多平面重建(MPR)对肝右静脉(RHV)和IRHV进行图像后处理,观察并测量:... 目的:描述肝右后下静脉(IRHV)CT表现,探讨其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对112例正常成人上腹部进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获得原始数据,用容积再现法(V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多平面重建(MPR)对肝右静脉(RHV)和IRHV进行图像后处理,观察并测量:RHV管径、IRHV管径、发生率、及其走行,IRHV与RHV的距离,IRHV与下腔静脉的夹角。结果:IRHV在第三肝门水平注入下腔静脉,112例正常成人中观察到32例有IRHV,其显示率为28.6%。IRHV距RHV的最小距离3.3cm,最大距离为6.7cm,平均值为4.9±1.1cm。IRHV与下腔静脉的夹角呈锐角者9.4%(3/32),直角或近似直角者90.6%(29/32)。IRHV管径与RHV管径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IRHV主要引流肝脏Ⅵ段及邻近肝组织的静脉血。结论:MSCT可以清晰地显示IRHV,可评价IRHV的解剖学特征,正确认识IRHV对肝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右后下静脉 解剖学 多层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胃左静脉变化的MSCTA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胡齐 薛雁山 +2 位作者 王莉 孟辉强 王翔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胃左静脉(LGV)和门静脉(PV)扩张程度同肝硬化病变的关系。材料和方法:应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34例肝硬化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行上腹部增强扫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对门静脉系和胃左静脉进行血管重建,测量... 目的:探讨胃左静脉(LGV)和门静脉(PV)扩张程度同肝硬化病变的关系。材料和方法:应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34例肝硬化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行上腹部增强扫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对门静脉系和胃左静脉进行血管重建,测量胃左静脉和门静脉主干的直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肝硬化患者和24例对照组患者清晰显示了LGV。Child-PughB级患者的LGV和PV直径显著大于正常对照者(P<0.05),A级患者的LGV直径也显著大于正常对照患者(P<0.05);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LGV直径显著大于轻度曲张患者(P<0.05)。结论:应用MSCTA测量LGV的直径有助于评价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功能和门脉高压的严重程度,并能够用来估计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在肝硬化病变的不同阶段,LGV和PV的扩张程度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脉高压 胃左静脉 多层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