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vWF、MCP-1、GDF-15联合检测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产后出血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刘慧强 魏琰平 +3 位作者 孟斐 张雯 刘喜翠 丁妮娜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6-350,358,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联合检测对凶险性前置胎盘(PPP)患者产后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PPP患者112例(研究组),将其分为产后出血组...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联合检测对凶险性前置胎盘(PPP)患者产后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PPP患者112例(研究组),将其分为产后出血组和非产后出血组,并选取同期胎盘位置正常孕妇112例(对照组),用ELISA检测血清vWF、MCP-1、GDF-15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清vWF、MCP-1、GDF-1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组PPP患者血清vWF、MCP-1、GDF-15水平显著高于非产后出血组PPP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vWF、MCP-1、GDF-15为PPP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vWF、MCP-1、GDF-15三者联合检测预测PPP产后出血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血清vWF、MCP-1、GDF-15联合检测对PPP产后出血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生长分化因子-15 凶险性前置胎盘 产后出血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点药物载体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乃辉 张清梅 +5 位作者 杨国庆 程泽伟 杜秀娟 孙凌翔 王伟 李冰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54-2065,共12页
碳点是一种新型的零维碳基纳米材料,具有小尺寸、低毒性以及表面易于功能化等诸多优点。碳点的出现为靶向递送药物实现癌症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综述系统阐述了碳点作为载体在药物递送方面的应用进展。首先,阐述了碳点的分类以及合成方... 碳点是一种新型的零维碳基纳米材料,具有小尺寸、低毒性以及表面易于功能化等诸多优点。碳点的出现为靶向递送药物实现癌症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综述系统阐述了碳点作为载体在药物递送方面的应用进展。首先,阐述了碳点的分类以及合成方法;其次,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基于碳点的不同种类药物(化疗药物、光敏剂、光热剂等)的递送研究进展;最后,对现阶段面临的挑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从事碳点在药物递送方面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一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药物递送 抗癌 光热治疗 光动力治疗 协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5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乔鹏艳 郝敏 赵卫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5期459-461,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治疗价值。方法对51例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患者行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治疗,单极电凝打孔,直径一般为2-4 mm,深度4-6 mm,两孔间隔约10 mm。手术前后监测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治疗价值。方法对51例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患者行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治疗,单极电凝打孔,直径一般为2-4 mm,深度4-6 mm,两孔间隔约10 mm。手术前后监测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二醇(E2),术后监测排卵情况并观察妊娠率。结果术后1个月血清FSH升高,LH、LH/FSH、T下降(P〈0.05)。术后自然排卵率84.3%(43/51),术后2年内妊娠39例,术后累积妊娠率76.5%(39/51)。结论腹腔镜卵巢打孔术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的有效快捷的治疗方案,并且创伤小,术后粘连少,多胎妊娠率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卵巢打孔术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带来的伦理问题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卫红 王洪奇 郝敏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6-38,共3页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的问世使宫颈癌的预防进入崭新的时代,自其问世以来便饱受伦理争议。通过分析目前全球医学文献中比较重视和争议的伦理问题,如Gardasil与Cervarix哪种更为有效,能否在发展中国家顺利推广,应当"强制接种"还是&...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的问世使宫颈癌的预防进入崭新的时代,自其问世以来便饱受伦理争议。通过分析目前全球医学文献中比较重视和争议的伦理问题,如Gardasil与Cervarix哪种更为有效,能否在发展中国家顺利推广,应当"强制接种"还是"自愿接种",男性是否应常规接种等。基于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提出正确的宣教是解决的经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伦理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05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建兵 林晓雨 +6 位作者 李文龙 王伟 王文豪 崔小华 郝建卿 李莉 郝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94-700,共7页
目的筛选宫颈癌中差异表达的微小RNA(miRNA,miR),探讨关键miRNA对宫颈癌发生发展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并以差异倍数>2.5及P<0.01为条件筛选宫颈鳞癌中差异表达的miRNA;采用原位杂交和qRT-PCR分别检测miR-20... 目的筛选宫颈癌中差异表达的微小RNA(miRNA,miR),探讨关键miRNA对宫颈癌发生发展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并以差异倍数>2.5及P<0.01为条件筛选宫颈鳞癌中差异表达的miRNA;采用原位杂交和qRT-PCR分别检测miR-205及白细胞介素(IL)-32的表达;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应用Transwell模型评价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侵袭相关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MMP-9蛋白的表达量。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宫颈鳞癌中差异表达的miRNA 106个,其中70个上调,36个下调;其中miR-205的表达量变化最大。原位杂交及qRT-PCR结果表明,miR-205在宫颈鳞癌细胞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miR-205可明显提升宫颈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P<0.05)。在宫颈癌细胞系HeLa及SiHa细胞中,过表达miR-205可增强IL-32的表达,降低miR-205表达则可抑制IL-32的表达(P<0.05)。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显示,miR-205可与IL-32启动子作用提高靶基因的表达量(P<0.05);降低miR-205及IL-32表达均可抑制细胞的侵袭能力(P<0.05);IL-32表达降低能明显抑制侵袭相关蛋白MMP-2及MMP-9的表达(P<0.05)。结论宫颈鳞癌中miR-205表达量明显增高,可能通过上调IL-32的表达促进MMP-2及MMP-9的表达,最终促进宫颈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鳞状细胞 miR-205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细胞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腔脏器脱垂的相关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6
作者 周懿雯 平毅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5期595-600,共6页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多种病因导致的盆底支持系统薄弱,女性生殖系统和相邻的脏器发生位置异常,形成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等临床疾病。本文对疾病的流行病学及病因、目前治疗手段进行了整体概述,并着重对发病...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多种病因导致的盆底支持系统薄弱,女性生殖系统和相邻的脏器发生位置异常,形成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等临床疾病。本文对疾病的流行病学及病因、目前治疗手段进行了整体概述,并着重对发病基础机制和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疾病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脏器脱垂 间充质干细胞 机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03靶向调控CUL2对HPV16阳性宫颈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李亚芹 刘亚涛 +1 位作者 张宏蕾 赵卫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68-975,共8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 203-3p(miR-203)靶向调控枯灵素2(CUL2)对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阳性宫颈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9月-2019年9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行宫颈癌筛查,HPV检测为单一HPV16阳性,病理检查为宫颈鳞... 目的探讨微小RNA 203-3p(miR-203)靶向调控枯灵素2(CUL2)对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阳性宫颈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9月-2019年9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行宫颈癌筛查,HPV检测为单一HPV16阳性,病理检查为宫颈鳞癌(SCC)的样本及相应癌旁组织(对照组)各10份。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SCC与相应癌旁组织,以及人SCC细胞(SiHa)与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中miR-203的表达。采用GO和KEGG富集法分析miR-203参与的功能和通路,TargetScan网站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203与CUL2的靶向调控作用。将miR-203模拟物或抑制剂转染至SiHa细胞,建立过表达或低表达miR-203的细胞模型,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CUL2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采用CCK-8法、划痕实验、AnnexinⅤ-APC/PI双染色法评估SiHa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凋亡能力。结果qRTPCR检测分析结果显示,与相应癌旁组织和HaCaT细胞相比,miR-203在SCC组织和SiHa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GO和KEGG富集结果显示,miR-203广泛参与泛素化过程并与恶性肿瘤参与的信号通路有关。TargetScan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表明,miR-203与CUL2存在靶向调控关系(P<0.01)。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过表达miR-203时,CUL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低表达miR-203则可上调CUL2 mRNA及蛋白的表达(P<0.01)。CCK-8、划痕实验和AnnexinⅤ-APC/PI双染结果显示,过表达miR-203可降低SiHa细胞的增殖率和迁移率(P<0.01),升高细胞凋亡率(P<0.05);相反,低表达miR-203可升高SiHa细胞的增殖率和迁移率(P<0.01),降低细胞凋亡率(P<0.01)。结论miR-203可能通过靶向CUL2抑制HPV16阳性宫颈癌细胞SiHa的生物学特性,有望成为宫颈癌诊断和治疗的一个新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微小RNA 203-3p 枯灵素2 人乳头瘤病毒16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微泡修复盆腔器官脱垂的展望:抗氧化应激 被引量:2
8
作者 韩巧玲 平毅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1年第5期594-600,共7页
盆腔器官脱垂(POP)是中老年妇女中常见的因盆底筋膜和韧带松弛而导致的一类妇科疾病。大量研究表明,氧化应激(OS)是POP的核心机制之一。间充质干细胞(MSCs)作为再生医学中的研究热点,很多证据显示间充质干细胞可在心肌梗死、高氧性肺损... 盆腔器官脱垂(POP)是中老年妇女中常见的因盆底筋膜和韧带松弛而导致的一类妇科疾病。大量研究表明,氧化应激(OS)是POP的核心机制之一。间充质干细胞(MSCs)作为再生医学中的研究热点,很多证据显示间充质干细胞可在心肌梗死、高氧性肺损伤等疾病中发挥抗氧化特性,从而减少炎症和氧化应激。此外,MSCs分泌的微泡(MVs)可通过蛋白质、mRNA、miRNA和脂质的转运,复制MSCs的功能,参与许多调节组织内稳态和疾病生理病理的生物学过程。本文就MSCs-MVs通过抗氧化应激在POP治疗中的潜在积极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微泡 氧化应激 盆腔器官脱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腔淤血综合征诊治过程中的人文关怀
9
作者 赵岳阳 王文豪 郝敏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55-656,共2页
慢性盆腔疼痛(chronic pelvic pain, CPP)是妇科临床上的一种多发性疾病,CPP患者约占妇产科门诊量的10%左右,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0%~15%,通常是指超过6个月的一种非周期性盆腔疼痛,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严重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1]。盆腔... 慢性盆腔疼痛(chronic pelvic pain, CPP)是妇科临床上的一种多发性疾病,CPP患者约占妇产科门诊量的10%左右,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0%~15%,通常是指超过6个月的一种非周期性盆腔疼痛,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严重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1]。盆腔淤血综合征(pelvic congestion syndrome, PCS)是一种由于盆腔静脉淤血、曲张、以无规则的CPP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淤血综合征 多发性疾病 慢性盆腔疼痛 临床综合征 妇产科门诊 妇科临床 非周期性 人文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