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合并肝脏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婕 高晓玲 +6 位作者 刘燕 蒋毅 贾志梅 赵芳芳 许东 霍丽娟 杨林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82-1588,共7页
目的:分析重型及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合并肝脏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的情况。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山西队2020年2月8日至3月25日诊治的53例重型及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病历资料,将患... 目的:分析重型及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合并肝脏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的情况。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山西队2020年2月8日至3月25日诊治的53例重型及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病历资料,将患者分为重型组(38例)和危重型组(15例),回顾性分析不同临床分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入院时肝功能、凝血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变化;将患者按诊疗过程中肝功能异常程度分为肝脏损伤组、肝功能轻度异常组以及肝功能正常组,比较各组患者相应时间节点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分析所有患者疾病转归。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3例重型及危重型COVID-19患者中位年龄为57(27-80)岁,其中男性29例(54.7%),女性24例(45.3%)。起病至入院的时间为(11.5±7.7)d。危重型较重型患者AST、TBil、DBil、ALP、GGT、LDH、D-二聚体、PCT、hs CRP水平明显增高,而Alb水平明显降低(P<0.05)。53例患者中,共有34例(64%)患者出现ALT、AST或TBil异常升高,4例(7.5%)符合COVID-19合并肝脏损伤。根据肝功能异常程度分组后,肝脏损伤组ALP、GGT、D-二聚体水平较肝功能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肝脏损伤组D-二聚体水平较肝功能轻度异常组明显升高(P<0.05),肝功能轻度异常组ALP、GGT较肝功能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本组患者中,7.5%的重型及危重型COVID-19患者合并肝脏损伤并伴有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危重型患者较重型患者存在更严重的肝脏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二者可能共同促进COVID-19的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肝脏损伤 凝血功能 D-二聚体 炎症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网络社区发现视角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共病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杨青青 何航帜 +4 位作者 李莉芳 王莹 李少凡 赵卉 张岩波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1-184,189,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共病模式,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层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1年12月至2020年5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横断面收集患者诊断信息建立共病网络,采用Louv...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共病模式,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层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1年12月至2020年5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横断面收集患者诊断信息建立共病网络,采用Louvain法对共病网络进行社区划分,并分析比较不同性别患者共病类型、组合及患病率。结果研究表明不同性别患者单个慢性病和共病对的患病率存在差异;各患者群体对应的共病网络和社区结构也不同。结论男性患者共病网络较女性患者共病网络更聚集和复杂,男性患者的共病模式比女性患者更复杂多样,疾病间联系更为紧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更应多关注男性患者,以期减少共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共病 复杂网络 社区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患者报告结局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潜在风险分层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垚烨 李莉芳 +4 位作者 何航帜 姬祎姗 胡象文 张岩波 赵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319,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患者报告结局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潜在风险分层。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在太原市13家医院抽取474例COP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以COPD患者报告结局调查问卷中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领域部分各维度得分作为外显变量,进行潜在... 目的:探讨基于患者报告结局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潜在风险分层。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在太原市13家医院抽取474例COP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以COPD患者报告结局调查问卷中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领域部分各维度得分作为外显变量,进行潜在剖面分析(LPA),识别COPD患者潜在风险分层。以生理、心理和社会领域的潜在风险为因变量,以经过单因素筛选的特征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LPA,生理领域有3种潜在风险,474例COPD患者中低特异性(SPE)低独立性(IND)高全身症状(GEN)占比40%,中SPE中IND中GEN占比43%,高SPE高IND低GEN占比17%;已戒烟、职业为工人的患者中SPE中IND中GEN的可能性大于低SPE低IND高GEN,OR(95%CI)为2.909(1.025~8.255)、1.968(1.119~3.460);心理领域支持2种潜在风险,474例中低心理素质占比53%,高心理素质占比47%;无COPD家族史患者心理素质更高,OR(95%CI)为1.871(1.117~3.135)。社会领域支持3种潜在风险,474例中低疾病认知(COG)高疾病对社会活动的影响(INF)高社会支持(SUP)占比44%,中COG中INF中SUP占比26%,高COG低INF低SUP占比30%;知识分子中COG中INF中SUP和高COG低INF低SUP的可能性更大,OR(95%CI)为2.816(1.084~7.316)和3.185(1.131~8.972);农民、工人、管理人员高COG低INF低SUP的可能性更大,OR(95%CI)为2.300(1.156~4.579)、4.092(2.058~8.136)、3.387(1.395~8.220)。结论:本研究分别在生理、心理、社会领域对COPD患者实现了风险分层,为疾病分级管理提供了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患者报告结局 潜在剖面分析 风险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期COPD合并肌少症患者多模式运动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乔晓笑 王银萍 +3 位作者 李历涛 王露佳 韩婷 闫楹楹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7,共7页
目的构建稳定期COPD合并肌少症患者多模式运动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将76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照病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COPD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基于证据总结和专家函询构建稳定期COPD合并肌少症患者多模式运动方... 目的构建稳定期COPD合并肌少症患者多模式运动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将76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照病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COPD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基于证据总结和专家函询构建稳定期COPD合并肌少症患者多模式运动方案,并进行实施。在干预前、干预8周、干预12周比较两组患者肌少症相关指标、呼吸症状、运动耐力、平衡能力及运动依从性。结果干预组35例、对照组33例完成研究。干预12周,干预组小腿围、6 m步速、5次起坐试验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8周、12周后干预组起立-行走计时测试、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评分、握力、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及运动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稳定期COPD合并肌少症患者多模式运动方案,可以有效改善肌少症状态和呼吸症状,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肌少症 多模式运动 呼吸症状 平衡功能 生活质量 运动功能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的慢阻肺患者报告结局在患者管理中的重要性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莹 李莉芳 +4 位作者 何航帜 杨青青 张垚烨 张岩波 赵卉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77-681,共5页
目的应用随机森林模型探讨慢阻肺患者报告结局(COPD-PRO)中各维度与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MRC)呼吸困难评分一致性评价的效果,以评估COPD-PRO对患者症状判断的准确性。方法于山西13所医院收集300例慢阻肺患者,以mMRC评分... 目的应用随机森林模型探讨慢阻肺患者报告结局(COPD-PRO)中各维度与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MRC)呼吸困难评分一致性评价的效果,以评估COPD-PRO对患者症状判断的准确性。方法于山西13所医院收集300例慢阻肺患者,以mMRC评分生成的二分类变量为结局变量,COPD-PRO13个维度为预测变量,并纳入人口学特征变量,构建随机森林模型,并与决策树模型进行比较。结果IND(独立性)、ANX(焦虑)、COG(疾病认知)、DEP(抑郁)等维度对于慢阻肺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的症状评估的贡献较大。两种模型性能比较结果显示,随机森林的特异度、精准度和AUC和F 1值都高于决策树模型。结论随机森林模型在慢阻肺患者报告结局的症状评估中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并识别影响患者症状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患者报告结局 随机森林 决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合并低钠血症治疗及预后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荆扬飞 翟晋芳 李建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29-1433,共5页
临床上,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是低钠血症,目前机制尚不清楚,以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症(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secretion of antidiuretic hormone,SIADH)为主,探索机制的发生有助于诊断与... 临床上,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是低钠血症,目前机制尚不清楚,以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症(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secretion of antidiuretic hormone,SIADH)为主,探索机制的发生有助于诊断与治疗,托伐普坦与其他治疗方案在低钠血症正常化方面是否更具有优势,目前仍需要进一步探讨,尿素、循环利尿剂、去甲环素、锂盐、氨柔比星、托伐普坦等不同治疗策略的选择为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可能。本文将对近几年SCLC并发低钠血症在治疗方案、预后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低钠血症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托伐普坦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F19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对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7
作者 谢军瑶 巩健男 +1 位作者 韩晓瑾 李建强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294-301,310,共9页
目的:探讨PHD锌指蛋白19(PHF19)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水平、临床预后、遗传改变、甲基化值、生物学功能和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肺腺癌的RNA队列数据,通过TIMER数据库、UALCAN数据库分析PHF19在肺腺癌和正常组... 目的:探讨PHD锌指蛋白19(PHF19)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水平、临床预后、遗传改变、甲基化值、生物学功能和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肺腺癌的RNA队列数据,通过TIMER数据库、UALCAN数据库分析PHF19在肺腺癌和正常组织之间的表达差异及其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cBioPortal数据库、TIMER数据库分析PHF19在肺腺癌中的基因突变情况,UALCAN数据库分析PHF19在肺腺癌中的启动子甲基化水平,LinkedOmics数据库、KEGG数据库进行PHF19共表达基因的富集分析,TIMER数据库探索PHF19在肺腺癌中的表达与免疫浸润水平的相关性。结果:PHF19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上调,其高表达与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总生存期缩短显著相关,0.9%的患者出现遗传变异,扩增和错义突变是最常见的突变,TP53突变可导致PHF19高表达,PHF19的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在肺腺癌中显著降低,PHF19的功能集中于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和细胞周期,PHF19表达水平与肿瘤免疫细胞浸润和免疫检查点表达呈显著相关。结论:PHF19可作为肺腺癌预后不良的标志物,并在肺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F19 肺腺癌 预后 免疫浸润 免疫微环境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