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后方压迫致颈脊髓前后方压力改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赵斌
马迅
+4 位作者
范永贵
陈维毅
张学锋
孙麟
赵轶波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通过模拟颈黄韧带病变对颈脊髓后方致压,观测颈脊髓前后方所受压力与致压深度的关系,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采用5具新鲜成人尸体颈脊柱标本(C2~C7)通过后方C4/5间骨窗置入直径9.58mm的半球形致压物模拟颈...
目的:通过模拟颈黄韧带病变对颈脊髓后方致压,观测颈脊髓前后方所受压力与致压深度的关系,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采用5具新鲜成人尸体颈脊柱标本(C2~C7)通过后方C4/5间骨窗置入直径9.58mm的半球形致压物模拟颈椎黄韧带病变时对颈脊髓后方所形成的压迫,硬膜囊前方测压杆与硬膜囊接触端为直径18mm弧形圆柱形面,圆柱形面纵轴与颈脊髓纵轴相吻合。实验对颈脊髓由后向前致压,致压深度分别为椎管中矢径的10%~60%,依次增加10%,分别测量不同致压深度下,颈脊髓前后方所受压力。结果:不同致压深度时,脊髓前方所受压力变化为0.0003±0.0028N~0.1065±0.0628N,各相邻致压深度间颈脊髓前方所受压力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脊髓后方所受压力变化为0.0003±0.0032N~0.7355±0.3340N,致压深度为椎管中矢径的10%~30%时各相邻致压深度间颈脊髓后方所受压力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致压深度为椎管中矢径的30%~60%时各相邻致压深度间颈脊髓后方所受压力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致压深度的增加颈脊髓后方所受压力明显加大,二者呈非线性关系,相同致压深度时脊髓前、后方所受压力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脊髓后方致压时脊髓前后方所受压力比较差异显著,脊髓前后方所受压力与致压深度密切相关呈非线性关系,以致压局部所受压力最大,提示临床手术方式选择应以直接减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脊髓
后方致压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剂量硝酸甘油对于骨质疏松骨折术后辅助治疗作用的探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路考生
张世旭
+4 位作者
杨春燕
樊炎
石昌浩
陈越
尹芸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8-263,共6页
目的观察口服硝酸甘油对于骨质疏松大鼠骨折术后骨愈合的影响,探究不同剂量的硝酸甘油对于去势骨质疏松大鼠骨折术后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60只6月龄雌性大鼠,随机选取12只作为假手术组(A),余48只作为实验组,去势12周后,双能X线骨密度...
目的观察口服硝酸甘油对于骨质疏松大鼠骨折术后骨愈合的影响,探究不同剂量的硝酸甘油对于去势骨质疏松大鼠骨折术后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60只6月龄雌性大鼠,随机选取12只作为假手术组(A),余48只作为实验组,去势12周后,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大鼠右股骨骨密度,确定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建立成功。建立右侧股骨干骨折模型,随机将实验组分为低(B),中(C),高剂量组(D),对照组(E)。实验组大鼠每日给予不同剂量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NTG)灌胃,分别于给药4,8周后每组随机抽取6只大鼠,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大鼠右侧股骨骨密度,X线片观察对比各组骨折愈合情况,抽取静脉血后,一氧化氮试剂盒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浓度,HE染色观察对比各组骨痂处骨小梁的数量,体积,形状。结果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硝酸甘油组体内NO浓度较对照组高,低剂量和中剂量组骨折愈合情况较同期对照组与高剂量组好,骨痂处骨小梁数量较多。结论低剂量,中剂量硝酸甘油促进骨折的愈合,高剂量的硝酸甘油不能促进骨折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去势
骨折
硝酸甘油
骨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软骨下骨在骨性关节炎进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
7
3
作者
王前源
刘水涛
+1 位作者
卫小春
邢更彦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2期53-57,共5页
软骨下骨的异常改变以及软骨下骨与关节软骨之间的交互作用在骨性关节炎的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关节软骨退变和软骨下骨异常改变为骨性关节炎的主要表现。软骨下骨微结构的改变,极大地降低了软骨下骨应有的生物力学功能,使其丧失了对...
软骨下骨的异常改变以及软骨下骨与关节软骨之间的交互作用在骨性关节炎的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关节软骨退变和软骨下骨异常改变为骨性关节炎的主要表现。软骨下骨微结构的改变,极大地降低了软骨下骨应有的生物力学功能,使其丧失了对机械负荷的缓冲作用和对软骨的保护功能,进一步加重了骨关节炎。然而关节软骨退变与软骨下骨改变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尚不明确。本文将探讨软骨下骨在骨关节炎发病和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从而为有效调控软骨下骨的变化、防治以及治疗骨关节炎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关节软骨
软骨下骨
骨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
7
4
作者
王前源
刘水涛
+1 位作者
卫小春
邢更彦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2期1-6,共6页
目的采用荟萃分析方法评价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别在Pub Med、Springer Link、CNKI等国内外数据库中检索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ESW)治...
目的采用荟萃分析方法评价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别在Pub Med、Springer Link、CNKI等国内外数据库中检索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ESW)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病例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 trails,RCTs)的相关文献,严格按照满足RCT、干预措施等纳入标准和不符合纳入条件的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并提取相关资料,采用Review Manager 5.0软件对资料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RCTs、302例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患者。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MD=21.15,95%CI(2.84,157.44),P<0.01];治疗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MD=-3.37,95%CI(-5.25,-1.50),P<0.01];治疗组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Murley score,CMS)明显高于对照组[MD=24.09,95%CI(11.56,36.62),P<0.01];治疗组患者钙沉积平均粒径显著小于对照组[MD=-10.49,95%CI(-19.28,-1.70),P<0.01];治疗组患者钙化灶消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MD=24.24,95%CI(3.35,175.20),P<0.01]。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缩减钙沉积平均粒径,提高钙化灶消失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肩袖
钙化性肌腱炎
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后方压迫致颈脊髓前后方压力改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赵斌
马迅
范永贵
陈维毅
张学锋
孙麟
赵轶波
机构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骨科
太原理工
大学
出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29-132,共4页
文摘
目的:通过模拟颈黄韧带病变对颈脊髓后方致压,观测颈脊髓前后方所受压力与致压深度的关系,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采用5具新鲜成人尸体颈脊柱标本(C2~C7)通过后方C4/5间骨窗置入直径9.58mm的半球形致压物模拟颈椎黄韧带病变时对颈脊髓后方所形成的压迫,硬膜囊前方测压杆与硬膜囊接触端为直径18mm弧形圆柱形面,圆柱形面纵轴与颈脊髓纵轴相吻合。实验对颈脊髓由后向前致压,致压深度分别为椎管中矢径的10%~60%,依次增加10%,分别测量不同致压深度下,颈脊髓前后方所受压力。结果:不同致压深度时,脊髓前方所受压力变化为0.0003±0.0028N~0.1065±0.0628N,各相邻致压深度间颈脊髓前方所受压力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脊髓后方所受压力变化为0.0003±0.0032N~0.7355±0.3340N,致压深度为椎管中矢径的10%~30%时各相邻致压深度间颈脊髓后方所受压力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致压深度为椎管中矢径的30%~60%时各相邻致压深度间颈脊髓后方所受压力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致压深度的增加颈脊髓后方所受压力明显加大,二者呈非线性关系,相同致压深度时脊髓前、后方所受压力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脊髓后方致压时脊髓前后方所受压力比较差异显著,脊髓前后方所受压力与致压深度密切相关呈非线性关系,以致压局部所受压力最大,提示临床手术方式选择应以直接减压为主。
关键词
颈脊髓
后方致压
生物力学
Keywords
Cervical cord
Compressed posteriorly
Biomechanics
分类号
R681.5 [医药卫生—骨科学]
R318.01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剂量硝酸甘油对于骨质疏松骨折术后辅助治疗作用的探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路考生
张世旭
杨春燕
樊炎
石昌浩
陈越
尹芸生
机构
山西
医科
大学
第二
临床
医院
创伤
骨科
山西
医科
大学
第一
临床
医院
妇产科
出处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8-263,共6页
文摘
目的观察口服硝酸甘油对于骨质疏松大鼠骨折术后骨愈合的影响,探究不同剂量的硝酸甘油对于去势骨质疏松大鼠骨折术后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60只6月龄雌性大鼠,随机选取12只作为假手术组(A),余48只作为实验组,去势12周后,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大鼠右股骨骨密度,确定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建立成功。建立右侧股骨干骨折模型,随机将实验组分为低(B),中(C),高剂量组(D),对照组(E)。实验组大鼠每日给予不同剂量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NTG)灌胃,分别于给药4,8周后每组随机抽取6只大鼠,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大鼠右侧股骨骨密度,X线片观察对比各组骨折愈合情况,抽取静脉血后,一氧化氮试剂盒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浓度,HE染色观察对比各组骨痂处骨小梁的数量,体积,形状。结果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硝酸甘油组体内NO浓度较对照组高,低剂量和中剂量组骨折愈合情况较同期对照组与高剂量组好,骨痂处骨小梁数量较多。结论低剂量,中剂量硝酸甘油促进骨折的愈合,高剂量的硝酸甘油不能促进骨折的愈合。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去势
骨折
硝酸甘油
骨愈合
Keywords
Osteoporosis
Ovariectomy
Fracture
Nitroglycerin
Bone healing
分类号
R274.91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软骨下骨在骨性关节炎进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
7
3
作者
王前源
刘水涛
卫小春
邢更彦
机构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骨科
中国武警总
医院
骨科
武警后勤学院附属
医院
骨科
出处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2期53-5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2169)
武警部队科研项目(WHKL15-19)
文摘
软骨下骨的异常改变以及软骨下骨与关节软骨之间的交互作用在骨性关节炎的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关节软骨退变和软骨下骨异常改变为骨性关节炎的主要表现。软骨下骨微结构的改变,极大地降低了软骨下骨应有的生物力学功能,使其丧失了对机械负荷的缓冲作用和对软骨的保护功能,进一步加重了骨关节炎。然而关节软骨退变与软骨下骨改变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尚不明确。本文将探讨软骨下骨在骨关节炎发病和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从而为有效调控软骨下骨的变化、防治以及治疗骨关节炎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关节软骨
软骨下骨
骨重塑
Keywords
Osteoarthritis
Articular cartilage
Subchondral bone
Bone remodeling
分类号
R684.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
7
4
作者
王前源
刘水涛
卫小春
邢更彦
机构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骨科
中国武警总
医院
骨科
武警后勤学院附属
医院
骨科
出处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2期1-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2169)
文摘
目的采用荟萃分析方法评价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别在Pub Med、Springer Link、CNKI等国内外数据库中检索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ESW)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病例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 trails,RCTs)的相关文献,严格按照满足RCT、干预措施等纳入标准和不符合纳入条件的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并提取相关资料,采用Review Manager 5.0软件对资料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RCTs、302例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患者。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MD=21.15,95%CI(2.84,157.44),P<0.01];治疗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MD=-3.37,95%CI(-5.25,-1.50),P<0.01];治疗组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Murley score,CMS)明显高于对照组[MD=24.09,95%CI(11.56,36.62),P<0.01];治疗组患者钙沉积平均粒径显著小于对照组[MD=-10.49,95%CI(-19.28,-1.70),P<0.01];治疗组患者钙化灶消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MD=24.24,95%CI(3.35,175.20),P<0.01]。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缩减钙沉积平均粒径,提高钙化灶消失率。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肩袖
钙化性肌腱炎
荟萃分析
Keywords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Rotator cuff
Calcifying tendinitis
Meta-analysis
分类号
R686.1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后方压迫致颈脊髓前后方压力改变的实验研究
赵斌
马迅
范永贵
陈维毅
张学锋
孙麟
赵轶波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剂量硝酸甘油对于骨质疏松骨折术后辅助治疗作用的探究
路考生
张世旭
杨春燕
樊炎
石昌浩
陈越
尹芸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软骨下骨在骨性关节炎进程中的作用
王前源
刘水涛
卫小春
邢更彦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荟萃分析
王前源
刘水涛
卫小春
邢更彦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