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noclot评价术中自体和异体输血对老年人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建平 马平 王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8期632-634,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前后凝血参数的变化。方法24例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回收式自体输血组(观察组)或异体输血组(对照组)。观察组12例,回输经血液回收仪洗涤处理的自体血;对照组12例,输异体浓缩红细胞。分别取术...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前后凝血参数的变化。方法24例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回收式自体输血组(观察组)或异体输血组(对照组)。观察组12例,回输经血液回收仪洗涤处理的自体血;对照组12例,输异体浓缩红细胞。分别取术前、输血前和输血后的静脉血,测定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同时Sonoclot仪测定血凝曲线的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术前、输血前和输血后Hb、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APTT及PT水平变化趋势相似。观察组的血块凝结速率(CR)值自体血回输前与手术前相比变化明显(P<0.05),但与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Sonoclot仪其他各项指标在各测定点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相比对老年人凝血功能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输血 凝血功能 SONOCLOT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马多对心肌梗死急性期损伤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潘芳 张瑞林 +2 位作者 陈丽 郭政 李文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613-615,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心肌梗死急性期损伤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 ,探讨曲马多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2 5~ 3 0kg家兔 1 6只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单纯结扎冠状动脉左对角支 ;曲马多组 ,于结扎前 1 0min静脉注射曲马多 4mg/kg ,并于结扎后... 目的 通过观察心肌梗死急性期损伤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 ,探讨曲马多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2 5~ 3 0kg家兔 1 6只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单纯结扎冠状动脉左对角支 ;曲马多组 ,于结扎前 1 0min静脉注射曲马多 4mg/kg ,并于结扎后 3h等量补充该药物。各组均行左股动脉穿刺监测MAP ,并分别于结扎前、结扎后 3h、结扎后 6h抽取颈外静脉血 ,测血中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 ;于结扎 6h末取标本做电镜检查。结果 对照组在结扎后MAP明显降低 (P <0 0 1 ) ,曲马多组则无此变化 ;两组去甲肾上腺素差异表现不明显 ;电镜检查结果显示 ,曲马多组梗死区心肌细胞结构的破坏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 心肌梗死急性期曲马多可以减轻由于缺血所导致的心肌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马多 心肌梗死 急性期 心肌超微结构 心肌损伤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TNF-α、NF-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马平 郭丽青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9期754-755,共2页
目的研究丙泊酚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肢体缺血-再灌注组(A组),丙泊酚组(B组)和对照组(C组)。制备A组和B组的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 目的研究丙泊酚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肢体缺血-再灌注组(A组),丙泊酚组(B组)和对照组(C组)。制备A组和B组的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NF-α和NF-κB的表达,并行图像分析予以半定量。结果A、B组大鼠脑组织中TNF-α和NF-κB的表达明显增高,A组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丙泊酚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损伤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TNF-α、NF-κB的过度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缺血-再灌注 肿瘤坏死因子α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马多对心肌梗死急性期循环血中NO的影响
4
作者 潘芳 张瑞林 +1 位作者 陈丽 郭政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539-540,共2页
关键词 曲马多 心肌梗死 急性期 循环血 NO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衰老及程序性死亡机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瑜 刘兴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24-1128,共5页
细胞核和线粒体在有核细胞的凋亡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线粒体,但依据红细胞的生理行为及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红细胞衰老及死亡是一个程序性的死亡过程,并用eryptosis一词来特指红细胞凋亡。红细胞凋亡主要通过胞... 细胞核和线粒体在有核细胞的凋亡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线粒体,但依据红细胞的生理行为及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红细胞衰老及死亡是一个程序性的死亡过程,并用eryptosis一词来特指红细胞凋亡。红细胞凋亡主要通过胞质Ca2+浓度增加而触发,进而激活Ca2+敏感性K+通道、翻转酶、钙蛋白酶及其他蛋白水解酶等,通过这些酶的作用引发红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相关分子发生级联反应,最终使衰老红细胞被清除。诸多分子及信号通路参与了红细胞的衰老及凋亡,其过程受到精确的调控。红细胞已经成为研究衰老及凋亡的一个很好的材料,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探索有核细胞的凋亡过程。本文就影响红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因素、Ca2+和神经酰胺在红细胞程序性死亡中的作用,囊泡化在红细胞衰老过程中的作用、红细胞衰老抗原等问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衰老 程序性死亡 红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缺血后静脉注射曲马多对大鼠丘脑束旁核痛敏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利利 郭政 吴进泽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8-40,46,共4页
目的 :利用冠脉结扎造成的急性心肌缺血模型 ,结合细胞外记录单位放电的方法 ,观察大鼠丘脑束旁核 (Pf)在心肌缺血性伤害刺激感受中的作用以及曲马多对此过程的影响。方法 :采用神经电生理学细胞外记录单位放电的方法观察大鼠心肌缺血... 目的 :利用冠脉结扎造成的急性心肌缺血模型 ,结合细胞外记录单位放电的方法 ,观察大鼠丘脑束旁核 (Pf)在心肌缺血性伤害刺激感受中的作用以及曲马多对此过程的影响。方法 :采用神经电生理学细胞外记录单位放电的方法观察大鼠心肌缺血前后及静脉注射曲马多后大鼠Pf痛敏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变化。结果 :(1)大鼠急性冠脉结扎 (CAO)可诱发Pf痛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 ,并在CAO后 15~ 2 0分钟达到高峰 ,此后在实验记录的 6 0分钟内维持相对稳定的高频放电。 (2 )静注曲马多后细胞的增频反应被明显抑制。 (3)静注纳洛酮后曲马多抑制作用未见受到影响。结论 :(1)CAO可以诱发大鼠急性内脏伤害性刺激感受 (内脏痛反应 ) ;(2 )Pf参与心肌缺血性内脏伤害性刺激 (内脏疼痛 )的中枢感受 ;(3)曲马多可以抑制上述CAO诱发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性伤害性刺激感受 (内脏痛反应 ) ,该作用不能被纳络酮翻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静脉注射 曲马多 大鼠 丘脑束旁核痛敏神经元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