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ar-infrared carbon dots:pioneering emerging frontiers in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1
作者 HE Qian YANG Yan-li +2 位作者 LI Rui-jiao MA Dan ZHANG Li-yun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153,共23页
Carbon dots(CDs)are fluorescent carbon-based nanomaterials with sizes smal-ler than 10 nm,that are renowned for their exceptional properties,including superior anti-photobleaching,excellent biocompatibility,and minima... Carbon dots(CDs)are fluorescent carbon-based nanomaterials with sizes smal-ler than 10 nm,that are renowned for their exceptional properties,including superior anti-photobleaching,excellent biocompatibility,and minimal toxicity,which have received sig-nificant interest.Near-infrared(NIR)light has emerged as an ideal light source in the biolo-gical field due to its advantages of minimal scattering and absorption,long wavelength emission,increased tissue penetration,and reduced interference from biological back-grounds.CDs with efficient absorption and/or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IR spectrum have shown remarkable promise in the biomedical uses.This study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e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wavelength modulation strategies for near-in-frared CDs and reviews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ir use in the areas of biosensing,bioimaging,and therapy.It also discusses current challenges and clinical prospects,aimed at deepen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subject and promoting further advances in this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ar-infrared carbon dots BIOIMAGING BIOSENSING Therapy BIOMEDIC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骨折后全身骨量丢失的循证学依据及可能机制 被引量:3
2
作者 付宇捷 吴斗 +2 位作者 赵恩哲 张雅淳 宋旭彬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9-754,774,共7页
骨质疏松性骨折后的骨质丢失现象,其发生机制可能与骨折后失用所致的骨细胞机械刺激下降、化学信号、炎症因子以及细胞因子等因素相关。骨折后全身骨量丢失的程度会随着年龄、骨折严重程度以及骨折次数的增长而增加,同时,局部骨折发生... 骨质疏松性骨折后的骨质丢失现象,其发生机制可能与骨折后失用所致的骨细胞机械刺激下降、化学信号、炎症因子以及细胞因子等因素相关。骨折后全身骨量丢失的程度会随着年龄、骨折严重程度以及骨折次数的增长而增加,同时,局部骨折发生后全身的骨折风险增加揭示了骨量丢失的全身性特征。骨折后全身骨量丢失可能会加速骨质疏松症的发展进程,急性、进行性骨质丢失可能对患者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包括骨质疏松性骨痛、内置物或假体松动、假体周围骨折以及再次骨折风险的增加等。目前,骨折引起的骨量丢失,其机制和理论基础仍处于探索阶段,RAP和SAP理论、骨修复矿物质需求理论以及骨修复储备理论等,对于骨折后的骨量丢失提供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后全身骨量丢失 骨质疏松性骨折 脆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生自评高血压健康评估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娜萌 廖康 +2 位作者 李丽琪 卫蓉蓉 白雪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53-861,共9页
背景基层医生在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健康评估是高血压筛查、诊断、风险预测的重要手段,通过风险评估可以早期发现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目前,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对高血压健康评估要... 背景基层医生在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健康评估是高血压筛查、诊断、风险预测的重要手段,通过风险评估可以早期发现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目前,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对高血压健康评估要求明确,并且高血压健康评估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也已开展,但鲜少有关于基层医生高血压健康评估能力的报道。目的了解基层医生自评的高血压健康评估知识-态度-行为(KAP)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5—6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以山西省晋北、晋中、晋南地区的420例基层医生为调查对象进行线上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层医生基本情况、自评的高血压健康评估KAP现状及所在医疗机构高血压评估设备配备情况。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基层医生高血压健康评估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计回收有效问卷402份(95.7%)。基层医生高血压健康评估KAP量表总得分为(127.16±18.65)分,知识维度得分为(53.68±8.95)分,态度维度得分为(28.62±4.09)分,行为维度得分为(44.86±7.53)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单位、最高学历、专业、参加规范化培训情况、学习最新《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情况、接受健康管理相关培训情况、所在医疗机构组织学习慢性病知识技能的频次、每周自主学习时长是基层医生高血压健康评估知识维度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参加规范化培训情况、任职方式、学习最新《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情况、所在医疗机构组织学习慢性病知识技能的频次、每周自主学习时长是基层医生高血压健康评估态度维度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获得执业证书情况、参加规范化培训情况、学习最新《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情况、接受健康管理相关培训情况、所在医疗机构组织学习慢性病知识技能的频次、每周自主学习时长是基层医生高血压健康评估行为维度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基层医生所在医疗机构配备的高血压评估设备中,除血压计、身高体质量计、软尺配置率达96.8%以上,血常规分析仪、尿常规分析仪、血生化分析仪、心电图机、X线胸片检查设备配置率均不足45.0%(配备率分别为35.6%、35.8%、26.9%、42.8%、23.1%),动态血压监测仪、心脏超声设备、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设备及眼底检查设备配置率更低,均小于15.0%。结论基层医生高血压健康评估的态度较为积极,知识和实践技能方面仍有待提高。未来可通过加强基层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规范化培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激励和考核制度、激发基层人员的自主学习意识等方法,提升基层卫生医疗服务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生 高血压 健康评估 知识-态度-行为 影响因素分析 多重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