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神经干细胞分离和培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何梅 王学峰 +1 位作者 马珊珊 席志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z1期44-47,共4页
目的:探索体外培养大鼠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方法和实验条件,建立一种较为可靠的神经干细胞培养方法。方法:分别选取孕14~16dSD胎鼠和新生1d的SD大鼠进行神经干细胞培养,采用单纯机械吹打和机械吹打加酶消化两种方法... 目的:探索体外培养大鼠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方法和实验条件,建立一种较为可靠的神经干细胞培养方法。方法:分别选取孕14~16dSD胎鼠和新生1d的SD大鼠进行神经干细胞培养,采用单纯机械吹打和机械吹打加酶消化两种方法进行消化,对培养出的细胞进行神经干细胞、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的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荧光鉴定。结果:用2种来源的大鼠培养出的原代细胞,均表达Nestin,诱导分化后的细胞表达GFAP和MAP-2。结论:大鼠神经干细胞的原代分离与培养的关键是单细胞悬液的获得,消化液浓度太高或消化时间太长,容易因消化过度致细胞损伤甚至死亡。胎鼠来源者神经球形成早,数量多,增殖活力更强,但原代取材过程易被污染。新生鼠来源者鼠源易获得,组织取材过程操作简单,但神经干细胞成球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细胞培养 免疫荧光 免疫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对高血压性脑卒中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0
2
作者 施晓耕 黄如训 +4 位作者 刘春岭 林健雯 廖松洁 李常新 解龙昌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86-489,共4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高血压性脑卒中的预防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SD大鼠共250只,分为3组,其中假手术组30只,实验对照组100只,消旋丁苯酞治疗组90只,所有大鼠均按已定型的双肾双夹法建立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RHRSP),假...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高血压性脑卒中的预防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SD大鼠共250只,分为3组,其中假手术组30只,实验对照组100只,消旋丁苯酞治疗组90只,所有大鼠均按已定型的双肾双夹法建立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RHRSP),假手术组不上银夹,12周后应用人工寒潮引发脑卒中。预防组给予消旋丁苯酞,假手术组和实验对照组用等剂量植物油,连续7d后,置于人工寒潮箱3d。处死前1min静脉注射异硫氰酸荧光黄FITC标记的右旋糖苷,取脑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常规病理HE染色,统计卒中灶数目;石蜡切片后荧光显微镜下统计大脑微血管数量,并行血管特异性的标志物vwf免疫组化,经图像分析测定卒中灶体积和统计阳性血管个数。结果人工寒潮后各组卒中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实验对照组(32.99%)、消旋丁苯酞组(23.53%)和假手术组(0)。在脑梗死中消旋丁苯酞组的发生率要低于实验组(P<0.05),脑出血及混合性卒中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脑出血及混合性卒中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微循环病理结构改变为,实验对照组的微血管形态结构受损最严重,血管明显狭窄、变细及管腔内较多沉淀物,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严重;而消旋丁苯酞治疗组的微血管结构基本完整,管腔内有少量红细胞。FITC标记的脑血管数目由多到少依次为假手术组(411.48±96.53)、消旋丁苯酞组(399.87±165.64)及实验对照组(296.47±112.29)。结论丁苯酞可能通过改善脑微循环而起到减少脑卒中及降低脑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脑卒中 高血压 人工寒潮 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CADASIL)家族的临床表现 被引量:16
3
作者 吕鹤 姚生 +5 位作者 张巍 王朝霞 黄一宁 牛小媛 张茁 袁云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96-500,共5页
目的 :报道我国 4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 (CADASIL)家族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 4个通过病理和基因检查确诊为CADASIL的先证者及其家族成员的临床资料 ,对 4个先证者做心电图检查 ,2个先证者进行周围神经... 目的 :报道我国 4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 (CADASIL)家族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 4个通过病理和基因检查确诊为CADASIL的先证者及其家族成员的临床资料 ,对 4个先证者做心电图检查 ,2个先证者进行周围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 :4个家族共调查 83个家庭成员 ,总共 2 9人出现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症状。每个家族中连续数代均有发病者 ,男女均受累及 ,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 ,所有患者均无常见的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发病年龄为 2 8~ 70岁 ,以 4 0~ 5 0岁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头晕、轻偏瘫 ,发病同时或短期内出现智能下降。所有患者均无偏头痛发作。 1个先证者出现手套和袜套样痛觉减退 ,2个先证者周围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异常。所有先证者心电图检查均未见异常改变。结论 :我国CADASIL患者早期可以主要表现为椎 基底动脉系统缺血的症状 ,智能下降可以在疾病早期发生 ,偏头痛可能不是我国患者的主要表现。本病可出现周围神经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证者 CADASIL 患者 白质脑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 皮层下梗死 周围神经 中国 结论 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低下的认知损害特点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媛媛 王鲁宁 解恒革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75-1277,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的认知损害特点。方法选择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60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15例和年轻组45例,并2组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检测。结果老年组在图形延迟回忆、连线A、词表学习3、数字倒背、符号数字试验中... 目的探讨老年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的认知损害特点。方法选择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60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15例和年轻组45例,并2组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检测。结果老年组在图形延迟回忆、连线A、词表学习3、数字倒背、符号数字试验中较非老年组成绩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分、立体图形、画钟表试验、图像记忆、摆积木、复杂图形描摹、复杂图形回忆,连线B、词表学习1、词表学习2、词表延迟回忆、词语再认、数字顺背、词语流畅性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的认知损害在一些认知易老化区域表现较年轻患者有更严重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痴呆 认知障碍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P78在肝硬化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引发心脏病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张丽丽 吕敏丽 +8 位作者 张慧英 王黎敏 田小霞 贾建桃 冀菁荃 来丽娜 宋丽华 韩德五 JI Cheng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77-582,共6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在肝硬化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引发心脏病变中的作用。方法:51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肝硬化模型4周组、6周组、8周组和同期正常对照组。于第8周检测大鼠心功能;检测各组心肌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 目的: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在肝硬化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引发心脏病变中的作用。方法:51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肝硬化模型4周组、6周组、8周组和同期正常对照组。于第8周检测大鼠心功能;检测各组心肌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丙二醛(MDA)水平;甲苯胺蓝染色和van Giesan染色分别观察心肌细胞数量的变化和计算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GRP78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随肝硬化病程进展:(1)肝硬化8周组大鼠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及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LV dp/dtmax)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2)心肌组织中TNF-α、MDA、CVF、GRP78蛋白和HIF-1α蛋白水平均逐渐升高并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3)甲苯胺蓝染色显示模型各组心肌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并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4)血浆中内毒素水平分别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同型半胱氨酸(Hcy)、TNF-α、GRP78和MDA呈显著正相关(P<0.05);(5)GRP78蛋白分别与HIF-1α、Hcy、MDA、ALT和CVF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肝硬化大鼠伴发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引起内质网应激和GRP78表达增加,后者可能是引起心肌重构、导致心脏功能变化的关键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糖调节蛋白78 心肌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IL-6动态变化的观察
6
作者 赵尖萍 魏利华 陈昆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873-874,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血清 IL-6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