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分裂症幻视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蒋昱晨 韩琼仪 +5 位作者 杜小翠 甄国婷 田晋东 高耀 刘莎 杜鑫哲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08-512,共5页
幻视(visual hallucination,VH)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发现多巴胺(dopamine,DA)系统功能失调、谷氨酸系统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ate,... 幻视(visual hallucination,VH)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发现多巴胺(dopamine,DA)系统功能失调、谷氨酸系统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ate,AMPA)受体过度激活及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能神经元功能障碍会诱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产生VH。此外,脑结构和功能网络与视觉网络异常也与VH发生密切相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产生VH的神经化学和神经损伤机制进行综述,可以深入认识VH的疾病特点,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和制定治疗方案时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幻视 精神分裂症 多巴胺能系统 谷氨酸能系统 γ-氨基丁酸能系统 脑网络 灰质体积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指蛋白A20在精神疾病中作用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莹 刘鹏鸿 +1 位作者 董涛 刘志芬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60-764,共5页
精神疾病临床疗效欠佳,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和新型药物尤为重要。目前已有研究发现神经免疫反应与精神疾病密切相关,且大量研究证实锌指蛋白A20(A20)在精神疾病中具有抗炎作用机制。A20可抑制多种炎性通路的激活,促进小胶质细胞向抗炎表型... 精神疾病临床疗效欠佳,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和新型药物尤为重要。目前已有研究发现神经免疫反应与精神疾病密切相关,且大量研究证实锌指蛋白A20(A20)在精神疾病中具有抗炎作用机制。A20可抑制多种炎性通路的激活,促进小胶质细胞向抗炎表型转化,发挥其抗炎特性,缓解脑部神经炎症,还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细胞的激活,减少神经元凋亡,保护神经细胞免受损伤,缓解精神症状,在精神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阐明上述作用机制可为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视角,并为未来的治疗策略提供可能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指蛋白A20 精神疾病 抑郁障碍 双相障碍 精神分裂症 神经炎症 抗炎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化身在神经性厌食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胡雨婷 陈苗 +4 位作者 李月 秦建星 程龙 徐勇 武颖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59,共6页
虚拟化身具备真实性、沉浸性和可视化等优势,将其应用于神经性厌食症评估和治疗的研究逐年增加。在评估方面,主要有虚拟化身版体型评估量表、是-否任务及其变式、调整的方法和虚拟圆柱体技术的运用;在治疗方面,主要有基于暴露疗法、身... 虚拟化身具备真实性、沉浸性和可视化等优势,将其应用于神经性厌食症评估和治疗的研究逐年增加。在评估方面,主要有虚拟化身版体型评估量表、是-否任务及其变式、调整的方法和虚拟圆柱体技术的运用;在治疗方面,主要有基于暴露疗法、身体转换错觉、身体知觉/注意训练和自我赋权的干预方法,以及新的潜在干预方法。总体来看,目前运用虚拟化身技术围绕神经性厌食症展开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仍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虚拟化身 神经性厌食 饮食与进食障碍 躯体变形障碍 心理测定学 心理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语言程序学理念在护理本科生临床沟通能力训练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磊 王斌全 +1 位作者 宋丽萍 梁芳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24期51-53,共3页
目的提高护理本科生临床沟通能力。方法将60名本科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方法进行临床实习,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神经语言程序学培训,包括培训教师、授课准备,采用课堂讲授和情景演示等方法,并进行反馈... 目的提高护理本科生临床沟通能力。方法将60名本科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方法进行临床实习,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神经语言程序学培训,包括培训教师、授课准备,采用课堂讲授和情景演示等方法,并进行反馈与反思。结果培训后实验组护生沟通能力总分及除确认患者问题外,余5个维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神经语言程序学培训法能有效提高护理本科生的临床沟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护理 实习 临床教学 神经语言程序学 沟通能力 护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服刑人员心理状况调查 被引量:12
5
作者 那龙 徐勇 +4 位作者 彭超英 车志强 张克让 孔爱萍 刘存仙 《中国健康教育》 2006年第10期773-774,共2页
目的了解服刑人员的心理状况。方法使用SCL-90量表对山西省各地市监狱共399名服刑人员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服刑人员SCL-90的各因子分均值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其中强迫症状、敌对、恐惧3因子分值,男性服刑人员明显高于女性... 目的了解服刑人员的心理状况。方法使用SCL-90量表对山西省各地市监狱共399名服刑人员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服刑人员SCL-90的各因子分均值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其中强迫症状、敌对、恐惧3因子分值,男性服刑人员明显高于女性服刑人员(P<0.05)。结论应加强男子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刑人员 心理状况 SCL-9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7基因的拷贝数变异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 被引量:2
6
作者 赵亚丽 张克让 +1 位作者 许琪 沈岩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4-668,共5页
目的探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7(GRM7)基因的拷贝数变异(CNVs)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80例中国山西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3名正常对照的DNA样本及资料。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位于GRM7基因外显子2上游200 bp处和外显子8附近的CNV... 目的探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7(GRM7)基因的拷贝数变异(CNVs)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80例中国山西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3名正常对照的DNA样本及资料。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位于GRM7基因外显子2上游200 bp处和外显子8附近的CNVs。同时对实时定量PCR扩增区的基因序列进行测序。结果相对拷贝数分析显示,在GRM7基因外显子2上游200 bp处,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双等位基因缺失,13例患者和1名正常对照具有单个等位基因缺失。测序显示GRM7基因外显子2上游200 bp处实时定量PCR反向引物(GRM7-SV-1R)的3末'端上游第5个碱基发生了C>G变异,实时定量PCR扩增中发现的等位基因缺失均由碱基变异导致。结论实时定量PCR结合测序可以避免PCR引物序列变异导致的假阳性缺失,是检测CNVs的有效方法。本研究GRM7基因的CNVs与精神分裂症无相关性,提示GRM7基因的CNVs可能不是中国汉族精神分裂症发病的主要原因,然而其潜在的罕见CNVs可能和部分精神分裂症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7基因 拷贝数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心理训练对高强迫倾向大学生完美主义和自尊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李芳雅 葛玲 +1 位作者 葛丽君 李婷婷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3期44-47,共4页
完美主义和自尊是与强迫症状有关的重要心理影响因素。通过选取100名高强迫倾向大学生,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团体心理训练,共进行8次,每次持续120分钟,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和干预后3个... 完美主义和自尊是与强迫症状有关的重要心理影响因素。通过选取100名高强迫倾向大学生,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团体心理训练,共进行8次,每次持续120分钟,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和干预后3个月对两组被试进行帕多瓦量表、For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中文版以及罗森伯格自尊量表评估对团体心理训练对高强迫倾向大学生完美主义和自尊水平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团体心理训练可以有效减少高强迫倾向大学生的强迫症状,改善完美主义倾向,提升大学生自尊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团体心理训练 高强迫倾向 完美主义 自尊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心理训练对大学生强迫倾向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葛丽君 葛玲 +2 位作者 栗艳 高婷婷 李婷婷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0期31-33,共3页
采用将100例具有强迫倾向的大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团体心理训练,对照组不做处理,分别在干预前一周、干预后一周、干预后半年对两组进行PI评估的方法,探讨团体心理训练对改善大学生强迫倾向的效果。实验组两次后测的P... 采用将100例具有强迫倾向的大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团体心理训练,对照组不做处理,分别在干预前一周、干预后一周、干预后半年对两组进行PI评估的方法,探讨团体心理训练对改善大学生强迫倾向的效果。实验组两次后测的P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前测显著降低(P<0.05);半年后,实验组的P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训练能有效降低大学生的强迫倾向水平,半年后依然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心理训练 大学生 强迫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精神症状起病的麻痹性痴呆一例报道
9
作者 康鹏丽 王斌红 +3 位作者 刘鹏鸿 雷蕾 张婕 孙宁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83-85,共3页
神经梅毒是梅毒螺旋体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是梅毒全身系统损害的并发症之一,可分为无症状性神经梅毒、脑脊膜神经梅毒、脑膜血管梅毒、脑实质梅毒、眼梅毒、耳梅毒5种类型。其中麻痹性痴呆(GPI)是梅毒螺旋体侵入大脑... 神经梅毒是梅毒螺旋体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是梅毒全身系统损害的并发症之一,可分为无症状性神经梅毒、脑脊膜神经梅毒、脑膜血管梅毒、脑实质梅毒、眼梅毒、耳梅毒5种类型。其中麻痹性痴呆(GPI)是梅毒螺旋体侵入大脑实质的晚期神经梅毒,是神经梅毒最严重的类型。本文通过总结1例麻痹性痴呆的诊疗并文献复习,发现精神症状可能是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之一,且无特异性,及早诊断与正确治疗对患者精神症状的恢复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性痴呆 神经梅毒 精神症状 诊断与治疗 吉海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19
10
作者 陈慧仙 康凤英 +3 位作者 李素萍 白莉莉 姚茹 董亚宁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6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按照病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两组均行常规抗抑郁治疗,对照组住院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干预...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6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按照病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两组均行常规抗抑郁治疗,对照组住院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抑郁评分,冗思反思量表评分、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评分、自杀意念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聚焦解决思维中资源利用与目标导向2个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其冗思水平,减少其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及自杀意念,增强患者康复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抑郁症 聚焦解决模式 护理干预 非自杀性自伤 自杀意念 冗思 聚焦解决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反应在重性抑郁障碍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 被引量:6
11
作者 昝翔(综述) 刘璐(综述) +3 位作者 刘志芬(综述) 张策(审校) 马久红(审校) 杨小荣(审校)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4-558,共5页
重性抑郁障碍(MDD)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的神经精神障碍。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炎症在精神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且炎症过程与MDD的病理生理密切相关。现有研究证明,MDD患者存在先天性和后天性免疫失调,对患者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重性抑郁障碍(MDD)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的神经精神障碍。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炎症在精神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且炎症过程与MDD的病理生理密切相关。现有研究证明,MDD患者存在先天性和后天性免疫失调,对患者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本篇综述旨在总结近期文献中有关炎症反应在MD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为MDD的治疗提供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性抑郁障碍 免疫系统 炎症反应 炎症因子 小胶质细胞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任务在情感障碍中的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灿 杨春霞 孙宁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59,共6页
情绪任务(emotional task)是研究情感障碍(affective disorder)注意偏向和情感功能中的主要手段之一。基于情绪任务下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的相关研究表明,面部情绪识别任务、情绪stroop... 情绪任务(emotional task)是研究情感障碍(affective disorder)注意偏向和情感功能中的主要手段之一。基于情绪任务下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的相关研究表明,面部情绪识别任务、情绪stroop任务以及情绪诱导任务结合fNIRS技术在情感障碍诊断、治疗中具有临床价值,情感障碍患者注意功能和情绪处理存在的缺陷与左侧前额叶皮质异常激活有关,特别是脑激活模式的差异与抑郁障碍患者抑郁症状有关。使用fNIRS研究情绪任务的未来方向重点在联合多种神经影像学手段进行大样本纵向队列研究以获得更加客观的诊疗依据,以及对比不同情绪刺激材料所激活区域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双相障碍 情感症状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 额颞叶 氧合血红蛋白 情绪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的药物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17
13
作者 张咪雪 刘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1-637,共7页
抑郁症(major depression disorder,MDD)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严重困扰患者并影响其生活质量,并对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药物治疗作为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手段,在抑郁症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对抑郁症研究的深入,抗抑郁药物的类型与治... 抑郁症(major depression disorder,MDD)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严重困扰患者并影响其生活质量,并对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药物治疗作为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手段,在抑郁症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对抑郁症研究的深入,抗抑郁药物的类型与治疗理念也在不断发展。现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及研究资料,对抑郁症药物治疗的进展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细胞因子与不同特征重性抑郁障碍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闵雪 王彦芳 +1 位作者 姚红 张云巧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1-79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炎症细胞因子与不同特征重性抑郁障碍的相关性。方法:ELISA检测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比较忧郁/动力不足特征(MPD)组、焦虑/躯体特征(ASD)组和健康对照(HC)组之间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差异。Spearman法分析炎症细胞因子与HAMD-1... 目的:探讨血清炎症细胞因子与不同特征重性抑郁障碍的相关性。方法:ELISA检测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比较忧郁/动力不足特征(MPD)组、焦虑/躯体特征(ASD)组和健康对照(HC)组之间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差异。Spearman法分析炎症细胞因子与HAMD-17总分及各项因子分的相关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测定不同特征重性抑郁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HC组和ASD组比较,MPD组血清IFN-α、IL-6水平升高(P<0.05);MPD组血清TNF-α水平与认知障碍因子分呈负相关(P<0.05),ASD组血清TNF-α水平与认知障碍因子分呈负相关(P<0.05),IL-6水平与睡眠障碍因子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炎症细胞因子与不同特征重性抑郁障碍的症状关联,IFN-α、TNF-α、IL-6、IL-10是忧郁/动力不足重性抑郁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IFN-α、IL-6可能作为区分忧郁/动力不足和焦虑/躯体重性抑郁障碍的客观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细胞因子 免疫 重性抑郁障碍 忧郁/动力不足特征 焦虑/躯体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不同成分短链脂肪酸的抗抑郁作用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15
作者 陈金蓉 张艳艳 +3 位作者 张睿彧 高明雪 刘鹏鸿 孙宁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68-674,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成分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对慢性不可预测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76只雄性成年大鼠随机分为乙酸钠干预组(n=12)、丙酸钠干预组(... 目的探讨不同成分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对慢性不可预测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76只雄性成年大鼠随机分为乙酸钠干预组(n=12)、丙酸钠干预组(n=15)、丁酸钠干预组(n=14)、短链脂肪酸混合物干预组(n=12)、模型组(n=13)、对照组(n=10)。除了对照组,其他组均采用CUMS进行抑郁造模,且在每日造模前连续干预。乙酸组、丙酸组、丁酸组按体质量1 mL/100 g分别腹腔注射50 mg/kg乙酸钠溶液、100 mg/kg丙酸钠溶液、50 mg/kg丁酸钠溶液;混合物组按体质量1 mL/100 g腹腔注射1∶1∶1的乙酸钠、丙酸钠、丁酸钠混合溶液;模型组按体质量1 mL/100 g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干预组每日应激前给药,持续28 d。通过糖水偏好、强迫游泳及旷场实验评估大鼠行为;采集盲肠粪便样本,用16S rR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组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质量下降,糖水偏好系数降低,不动时间延长(P<0.05),丁酸组逆转了糖水偏好系数、不动时间的改变(P<0.05),混合物组提高了糖水偏好系数(P<0.05)。与对照组比,模型组大鼠独有的物种数量减少且肠道群落结构发生改变;干预后乙酸组、丙酸组、丁酸组、混合物组独有的物种数量均升高且乙酸组肠道群落结构得到部分改善。LEfSe分析发现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在丙酸组中富集,柯林斯菌属(Collinsella)在混合物组中富集。结论丁酸钠能明显改善大鼠的抑郁样行为,乙酸钠、丙酸钠、短链脂肪酸混合物会影响肠道菌群组成,但抗抑郁效果不明显。丁酸钠可能是一种补充短链脂肪酸干预抑郁症的更有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慢性不可预测温和应激 短链脂肪酸 胃肠道微生物 乙酸钠 丙酸钠 丁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发睡眠障碍首发抑郁症认知功能损害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0
16
作者 王彦芳 杜巧荣 +5 位作者 李素萍 孙宁 刘志芬 曹晓华 杨春霞 张克让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1-75,共5页
目的探讨伴发睡眠障碍首发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318例首发抑郁症患者,根据睡眠情况分为伴发睡眠障碍组(202例)和不伴发睡眠障碍组(116例),并纳入243名正常对照。采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epeatab... 目的探讨伴发睡眠障碍首发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318例首发抑郁症患者,根据睡眠情况分为伴发睡眠障碍组(202例)和不伴发睡眠障碍组(116例),并纳入243名正常对照。采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评估所有被试的认知功能(即刻记忆、视觉广度、言语功能、注意、延迟记忆),并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17)评估患者的抑郁症状。结果伴发睡眠障碍组即刻记忆、视觉广度、言语功能、延时记忆得分及量表总分均比不伴发睡眠障碍组及对照组差(均P<0.05);而不伴发睡眠障碍组的即刻记忆、言语功能、延时记忆得分及量表总分比对照组差(均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示,伴发睡眠障碍组中,RBANS量表总分与HAMD认知障碍因子相关联(β=6.29,P=0.04),即刻记忆得分与年龄相关联(β=-0.24,P=0.04),视觉广度得分与HAMD睡眠变化因子相关联(β=2.33,P=0.01),言语功能得分与婚姻(β=-5.74,P=0.01)及HAMD阻滞因子(β=-1.20,P=0.03)相关联;不伴发睡眠障碍组中,RBANS的言语功能得分与年龄相关联(β=-0.32,P=0.04),注意得分与HAMD阻滞因子相关联(β=2.52,P=0.01)。结论伴发睡眠障碍组患者存在多方面的认知功能损害,抑郁相关症状(睡眠变化、认知障碍、阻滞等)、年龄及婚姻状况可能是伴发睡眠障碍抑郁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障碍 首发抑郁症 认知功能 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基因与中国汉族人群重性抑郁症关联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孙宁 徐勇 +4 位作者 孙俊伟 王艳琼 李忻蓉 彭菊意 张克让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16-419,共4页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ET)基因T-182C和G1287A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重性抑郁症(MD)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性别、年龄1∶1配对的病例对照设计,纳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MD诊断标准的患者152例和正常对照15...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ET)基因T-182C和G1287A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重性抑郁症(MD)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性别、年龄1∶1配对的病例对照设计,纳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MD诊断标准的患者152例和正常对照152名。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DNA直接测序技术,检测NET基因的T-182C和G1287A多态性,并进行关联及单倍型分析。结果①患者组与对照组间T-182C多态性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显著性(Х2=3.934,P>0.05;Х2=1.738,P>0.05),两组间G1287A多态性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亦无显著性(Х2=2.545,P>0.05;Х2=1.502,P>0.05);②单倍型分析显示两组间上述两个位点的C-A单倍型频率具有显著性差异(Х2=4.045,P<0.05,OR=1.889),患者组C-A单倍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基因可能是中国汉族人群重性抑郁症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性抑郁症 基因 多态性 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睡眠障碍数量性状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莉 徐勇 +5 位作者 孙燕 田燕翔 付文媛 高为民 张红玲 张克让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34-237,共4页
目的研究5-羟色胺转运体(5-HTT)基因LPR和VNTR多态性与重性抑郁障碍(MDD)中睡眠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441例中国汉族MD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5-HTTLHR和5-HTTVNTR基因多态性。根据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 目的研究5-羟色胺转运体(5-HTT)基因LPR和VNTR多态性与重性抑郁障碍(MDD)中睡眠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441例中国汉族MD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5-HTTLHR和5-HTTVNTR基因多态性。根据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的睡眠障碍,采用UNPHASED软件进行数量性状分析。结果①5-HTTLPR多态性的等位基因与MDD患者HAMD的睡眠障碍因子相关,即不同等位基因组的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早醒、睡眠因子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х为20.51、21.50、16.85、30.13,P均小于0.05),携带S等位基因的MDD患者较易伴发睡眠障碍。5-HTTLPR多态性的基因型与MDD患者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早醒及睡眠因子评分相关(х为19.48、20.46、19.98、29.38,P均小于0.05),S/S基因型的MDD患者更易伴发睡眠障碍。②5-HTTVNTR多态性等位基因、基因型与MDD睡眠障碍因子的数量性状分析结果均为阴性(P>0.05)。③两个多态性的不同单倍型(Stin2.12-L、Stin2.12-S、Stin2.10-L、Stin2.10-S)间的上述睡眠障碍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х为21.32、34.82、18.68、34.55,P均小于0.05)。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5-HTTLPR多态性可能与抑郁症睡眠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 抑郁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睡眠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家岭矿难获救矿工的急性应激反应 被引量:9
19
作者 胡晓东 杜巧荣 +8 位作者 罗锦秀 宋丽萍 田峰 曾嵘 李素萍 张红玲 张克让 杜永成 高国顺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14-818,共5页
目的:评估"3.28"王家岭矿难发生后获救矿工的急性应激反应(ASR)及相关因素。方法:以王家岭矿难中资料完整的81例获救矿工为研究对象,在矿工获救后2周内用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量表(SASRQ)评估ASR,同时对获救矿工进行社会支持评... 目的:评估"3.28"王家岭矿难发生后获救矿工的急性应激反应(ASR)及相关因素。方法:以王家岭矿难中资料完整的81例获救矿工为研究对象,在矿工获救后2周内用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量表(SASRQ)评估ASR,同时对获救矿工进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应付方式问卷(CSQ)及一般状况的评估。结果:81例被调查者中,SASRQ总分介于40~56分者占11.1%,57~150分者占16.0%;有分离症状者34.6%,有创伤再体验症状者38.3%,有回避症状者31.9%,有焦虑或醒觉性增高症状者46.9%。相关分析显示,SASRQ的回避分与烟龄呈负相关(r=-0.31,P<0.01),激惹分与既往创伤史呈正相关(r=0.28,P<0.05);SASRQ总分、SASRQ分量表分(除回避分量表分)与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23~0.31,P<0.05)。SASRQ总分和各分量表分均与最糟糕的天数、烦恼程度及CSQ的幻想分呈正相关(r=0.35~0.40,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烦恼程度(B=1.58,P<0.05)、最糟糕的天数(B=0.66,P<0.01)和应对方式幻想分(B=0.35,P<0.05)与SASRQ总分呈正相关。结论:王家岭矿难获救矿工在获救后的2周内存在明显的急性应激症状,烦恼程度越重、最糟糕的天数越长、应对方式幻想值越高则矿工发生急性应激相关障碍的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难 急性应激障碍(ASD) 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Notch信号通路相关因子与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的关系 被引量:5
20
作者 雷蕾 孙宁 +3 位作者 刘志芬 杜巧荣 杨春霞 张克让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2-177,共6页
目的探索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orepinephrine transporter,NET)调控Notch信号通路的相关因子在抑郁症患者及健康人群中的表达差异。方法对20例抑郁症患者和20名正常对照外周血提取DNA和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Notc... 目的探索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orepinephrine transporter,NET)调控Notch信号通路的相关因子在抑郁症患者及健康人群中的表达差异。方法对20例抑郁症患者和20名正常对照外周血提取DNA和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Notch信号通路相关分子Notch1、RBP-jk、Numb、Hes1以及NET基因m RNA表达,通过PCR和质谱法检测NET基因分型。结果未在两组外周血中发现NET基因表达;抑郁症患者外周血Notch信号通路Notch1表达低于对照组(P=0.001),而抑制Notch通路活性的RBP-jk(P=0.005)、Numb(P=0.002)表达高于对照组。抑郁症患者NET基因rs2242446位点三种基因型间RBP-jk(P=0.005)、Numb(P=0.003)的表达存在统计学差异,TC型患者的RBP-jk(P=0.008)、Numb(P=0.006)表达高于TT型;基因型间合并后发现,携带有rs2242446位点C等位基因患者(CC+TC型)RBP-jk(P=0.001)、Numb(P=0.001)的表达高于TT型。rs28386840位点T等位基因患者(AT+TT型)的Hes1表达低于AA型(P=0.028)。结论初步探索发现抑郁症可能存在外周血Notch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调控异常,推测NET基因可能调控Notch信号通路进而影响抑郁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NOTCH信号通路 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 神经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