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参数磁共振成像的影像组学在膀胱癌精准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白晶晶 张璐 +1 位作者 王效春 杨国强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7-160,共4页
膀胱癌(bladder cancer, BCa)发病率居全球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前列,具有高复发率和高死亡率等特点,早期精准诊断BCa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对于治疗决策制订和疗效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作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er magne... 膀胱癌(bladder cancer, BCa)发病率居全球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前列,具有高复发率和高死亡率等特点,早期精准诊断BCa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对于治疗决策制订和疗效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作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pMRI)以其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和结构功能多层次信息呈现,为BCa早期精准诊断提供了关键成像手段。近年来,随着影像组学智能诊断技术的发展,磁共振影像组学挖掘隐藏在多序列图像中的微观尺度信息,在肿瘤诊断、疗效评估、预后预测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系统综述了mpMRI影像组学在BCa术前分级预测、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和疗效及预后评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病理分级 淋巴结转移 肌层浸润 疗效评估 预后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序列MRI影像组学的胶质母细胞瘤风险分层预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牛文举 徐怀文 +4 位作者 高宇翔 王效春 谭艳 张辉 杨国强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6,42,共7页
目的 以多序列MRI影像组学方法开发一种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预测模型,实现风险分层预测。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TCIA/TCGA(The Cancer Imaging Archive/The Cancer Genome Atlas)公共数... 目的 以多序列MRI影像组学方法开发一种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预测模型,实现风险分层预测。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TCIA/TCGA(The Cancer Imaging Archive/The Cancer Genome Atlas)公共数据库中309例GBM患者数据,针对术前对比增强后T1加权(post-contrast enhanced T1-weighted,T1CE)序列和T2加权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weighted fluid attenuation inversion recovery,T2 FLAIR)序列,提取坏死区、肿瘤区和水肿区三种感兴趣区域的10 128个影像组学特征。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Cox等比例风险回归(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cox proportional-hazards,LASSO-Cox),筛选与OS显著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计算风险评分(Risk-score)作为组学标签。采用Kaplan-Meier (KM)生存分析和对数秩(Log-rank)检验比较高、低风险组间的生存差异。应用多因素Cox等比例风险(Cox proportional-hazards,Cox)回归构建临床-影像组学联合模型和列线图。采用一致性指数(concordance index,C-index)评估临床-影像组学联合模型的预测性能,并与临床模型进行比较。结果 根据训练集筛选出的16个影像组学特征计算风险评分,依据风险评分将训练集和测试集患者划分为高、低风险组,Log-rank检验表明高、低风险组患者的生存概率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单因素Cox回归确定风险评分、年龄和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状态是影响GBM总生存期的显著风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别构建临床模型及临床-影像组学联合模型,发现临床-影像组学联合模型性能(训练集:C-index=0.768,测试集:C-index=0.724)高于影像组学模型(训练集:C-index=0.744,测试集:C-index=0.710)和临床模型(训练集:C-index=0.659,测试集:C-index=0.653)。结论 影像组学标签可以作为GBM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结合临床病理信息和影像组学标签构建的联合模型能够更好地辅助临床进行GBM风险分层和生存预测,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总生存期 影像组学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和骨扫描及相关因素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罗丽萍 胡珊 +6 位作者 仝慧敏 黄楠 李晓倩 李丽娜 余飞燕 吴波 程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07-1311,共5页
目的探讨年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ree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fPSA)和Gleason评分诊断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全身骨转移的作用,同时比较MRI及核素骨扫描... 目的探讨年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ree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fPSA)和Gleason评分诊断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全身骨转移的作用,同时比较MRI及核素骨扫描对骨盆区域骨转移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断骨转移提供有效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确诊PCa的患者资料,由骨转移病灶的临床标准诊断骨转移,并分析全身骨转移的相关因素,同时比较MRI与核素骨扫描诊断骨盆区域骨转移的价值。结果(1)51例PCa患者分骨转移组(24例)与非骨转移组(27例),骨转移组tPSA、fPSA和Gleason评分明显高于非骨转移组(P<0.05)。当tPSA、fPSA取界值68.59、6.42 ng/mL时,诊断骨转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最佳(分别为75.00%、81.50%和83.30%、81.50%)。(2)分析骨盆区域分为骨转移组22例和非骨转移组29例,MRI、核素骨扫描及二者联合诊断骨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86.36%、93.10%、90.20%(P<0.05)和90.91%、86.21%、88.24%(P<0.05)及94.45%、79.31%、86.27%(P<0.05)。结论(1)tPSA、fPSA和Gleason评分是诊断PCa全身骨转移的危险因素,数值升高对预测骨转移有很好的指示意义,特别是当tPSA、fPSA取界值68.59、6.42 ng/mL时诊断效能最佳;(2)对骨盆区域研究发现MRI诊断PCa骨转移的特异性最高,与核素骨扫描联合诊断时敏感性最高,表明两者的联合使用可实现优势互补,有助于PCa骨转移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GLEASON评分 骨转移 骨扫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