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C15和PI3K/Akt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韩志伟 戎瑞洲 +5 位作者 孔鹏洲 程彩霞 张燕燕 董金垚 李曙晶 郭建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6-61,共6页
目的:探讨MUC15和PI3K/Akt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44例胃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MUC15、Akt的表达。结果:MUC15在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为79.8%,高于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2.2%(P&l... 目的:探讨MUC15和PI3K/Akt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44例胃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MUC15、Akt的表达。结果:MUC15在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为79.8%,高于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2.2%(P<0.01);Akt在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为80.6%,高于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16.7%(P<0.01)。MUC15和Akt表达均与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P<0.05);且胃癌组织中MUC15表达和Akt表达呈正相关(P=0.001)。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MUC15和Akt高表达均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P<0.05)。Cox多元回归分析提示,MUC15和Akt同时阳性的胃癌患者预后更差(HR=3.115,P<0.05)。结论:MUC15可能通过PI3K/Akt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MUC15结合Akt是胃癌预后强有力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免疫组织化学 MUC15 PI3K/AKT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KRD49通过增加Snail/Slug/ZEB1表达促进NCI-H1299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研究
2
作者 高睿 刘超锋 +5 位作者 胡金瑞 梁刚 付荣 王维 王海龙 庞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90-1196,共7页
目的:研究锚蛋白重复结构域蛋白49(ANKRD49)对人肺腺癌NCI-H1299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构建ANKRD49过表达的NCI-H1299肺腺癌细胞株,显微镜下观察ANKRD49过表达下细胞形态变化;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 目的:研究锚蛋白重复结构域蛋白49(ANKRD49)对人肺腺癌NCI-H1299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构建ANKRD49过表达的NCI-H1299肺腺癌细胞株,显微镜下观察ANKRD49过表达下细胞形态变化;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EMT相关指标[上皮钙黏素(E-cadheri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波形蛋白(viment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EMT相关转录因子(Snail、Slug、Twist与ZEB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细胞免疫荧光观察E-cadherin和vimentin在细胞中的定位和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NKRD49过表达的H1299细胞及对照细胞接种裸鼠肺组织E-cadherin、α-SMA、Snail、Slug及ZEB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ANKRD49组细胞表现出间充质细胞样形态(梭形样且紧密连接减少);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NKRD49过表达组间充质标志物vimentin和α-SMA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上皮标志物E-cadherin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ANKRD49过表达后E-cadherin免疫荧光强度减弱,而vimentin免疫荧光强度显著增加;与对照组相比,ANKRD49过表达后显著增加Snail、Slug与ZEB1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ANKRD49过表达的NCI-H1299细胞接种裸鼠肺组织中E-cadherin显著减少,α-SMA、Snail、Slug及ZEB1的表达显著增加。结论:ANKRD49通过增加Snail1、Slug与ZEB1的表达来抑制E-cadherin的表达,提高vimentin和α-SMA的表达进而促进NCI-H1299细胞EMT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蛋白重复结构域蛋白49 肺腺癌 上皮-间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沙坦抑制β-肾上腺素能刺激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付德明 吕吉元 +3 位作者 康玉明 梁建芳 肖虹 刘慧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463-1468,共6页
目的:研究洛沙坦(Los)能否抑制β-肾上腺素能刺激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其抑制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H9c2心肌细胞株,将其分为对照组、异丙肾上腺素(ISO)组、ISO+Los组、LY294002组和DMSO组,用流式细胞术和琼脂糖凝胶... 目的:研究洛沙坦(Los)能否抑制β-肾上腺素能刺激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其抑制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H9c2心肌细胞株,将其分为对照组、异丙肾上腺素(ISO)组、ISO+Los组、LY294002组和DMSO组,用流式细胞术和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心肌细胞的凋亡状态,通过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磷酸化Akt(p-Akt)和总Akt(t-Akt)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细胞cAMP的含量。结果:10μmol/LISO可诱导H9c2心肌细胞凋亡,并伴有bax/bcl-2和caspase-9表达增高以及cAMP水平升高;加入10μmol/LLos后可明显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bax/bcl-2和caspase-9表达减少,同时p-Akt的蛋白水平显著升高,而cAMP的水平降低;当加入LY294002阻断Akt活化后则可增加细胞凋亡的发生,从而取消Los对ISO诱导凋亡的保护作用。结论:ISO通过慢性刺激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AR)可诱导心肌细胞凋亡,Los通过干扰β-AR下游信号转导通路并增加Akt活化,从而抑制β-肾上腺素能刺激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沙坦 受体 肾上腺素能Β 细胞凋亡 H9C2细胞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PICK1蛋白的多聚形式及其与Ca^(2+)和Mg^(2+)的结合 被引量:3
4
作者 石亚伟 张蕾 +1 位作者 肖虹 王丽丽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12-1018,共7页
蛋白激酶Cα相互作用蛋白1(PICK1)是从线虫到人的所有生物中非常保守的一类存在于细胞质中的膜结合蛋白,在蛋白质转运,以及细胞内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基因重组技术获得PICK1及其截短的N-PDZ(1~110残基)和BAR-C(128~416残基... 蛋白激酶Cα相互作用蛋白1(PICK1)是从线虫到人的所有生物中非常保守的一类存在于细胞质中的膜结合蛋白,在蛋白质转运,以及细胞内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基因重组技术获得PICK1及其截短的N-PDZ(1~110残基)和BAR-C(128~416残基)重组蛋白,结合变性与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以及分子排阻层析,表明溶液中的PICK1主要以二聚体形式存在.利用荧光光谱分析PICK1与金属离子Ca2+和Mg2+的结合情况.结果表明,在0.02 mol/L Hepes,pH 7.2,随着2种金属离子的不断滴加,PICK1在338 nm处的最大荧光强度逐渐降低,PICK1与Ca2+结合常数为Ka1=(2.34±0.20)×106L.mol-1,Ka2=(7.75±0.62)×105L.mol-1,而Mg2+结合常数为Ka=(5.00±0.40)×106L.mol-1.另外,对PICK1的N端区域N-PDZ和C端区域BAR-C的重组片段与金属离子Ca2+和Mg2+结合情况进一步分析表明,Ca2+既能与PICK1的N端N-PDZ结合,又可与C端BAR-C结合,而Mg2+只结合在PICK1的N-PDZ区域.比较Ca2+或Mg2+对PICK1结合脂质的影响,显示Ca2+能明显增强蛋白和脂质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α相互作用蛋白1 二聚体 钙离子 镁离子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必清栓对UC模型大鼠肠黏膜内COX-2 NF-κB及TGF-β1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马建华 郑绘霞 +1 位作者 赵玉泽 赵正保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8期1682-1685,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肠必清栓治疗后UC模型大鼠肠组织中COX-2、NF-κBp65、TGF-β1表达的变化,研究肠必清栓对UC的治疗机制。方法:用2,4-二硝基氯苯免疫加醋酸局部灌肠法建立的UC模型大鼠48只随机分为5组:A模型对照组(8只)、B肠必清栓低剂量组... 目的:通过检测肠必清栓治疗后UC模型大鼠肠组织中COX-2、NF-κBp65、TGF-β1表达的变化,研究肠必清栓对UC的治疗机制。方法:用2,4-二硝基氯苯免疫加醋酸局部灌肠法建立的UC模型大鼠48只随机分为5组:A模型对照组(8只)、B肠必清栓低剂量组(10只)、C肠必清栓中剂量组(10只)、D肠必清栓高剂量组(10只)、E柳氮磺吡啶药物对照组(10只)另设F正常对照组(6只)。给药治疗14天后处死,留取结肠组织检测组织中细胞因子COX-2、NF-κBp65、TGF-β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肠组织中COX-2、NF-κBp65和TGF-β1的表达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用肠必清栓治疗后,给药各组大鼠的COX-2、NF-κBp65和TGF-β1表达显著降低(P<0.01),肠必清栓低剂量组与中、高剂量组的COX-2、NF-κBp65和TGF-β1表达差异显著(P<0.01),SASP组的COX-2、NF-κBp65评分与肠必清栓低剂量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TGF-β1评分与肠必清栓中、高剂量组相当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肠必清栓可有效下调结肠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并通过抑制NF-κBp65的活性而下调COX-2的表达,这可能为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COX-2 NF-ΚBP65 TGF-Β1 肠必清栓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肝炎为首发症状的恶性淋巴瘤浸润肝脏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6
作者 梁建芳 郑绘霞 +1 位作者 肖虹 杨琴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7-27,30,共2页
关键词 肝炎 恶性淋巴瘤 肝脏 临床资料 肝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TM2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
7
作者 胡晓玲 翟元芳 +7 位作者 杨洁 王娟 毕炀辉 杨斌 程彩霞 宋彬 张玲 孔鹏洲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55-359,共5页
目的:探讨LETM2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的表达,研究LETM2对ESCC细胞系KYSE150和ECA109增殖和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90例ESCC及癌旁组织LETM2蛋白表达差异,RT-PCR... 目的:探讨LETM2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的表达,研究LETM2对ESCC细胞系KYSE150和ECA109增殖和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90例ESCC及癌旁组织LETM2蛋白表达差异,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SCC细胞系LETM2表达情况,慢病毒敲低KYSE150和ECA109细胞中LETM2表达。MTT和克隆形成技术检测LETM2对ESCC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Transwell法分析LETM2敲低后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差异。结果:在ESCC组织中LETM2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LETM2通过抑制ESCC细胞G1期向S期转化进而抑制细胞增殖,但对侵袭和迁移能力影响不大。结论:LETM2可能作为驱动基因促进ESCC的发生发展,是ESCC的关键遗传变异,可能作为ESCC早诊早治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LETM2 增殖 侵袭 迁移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铬(Ⅲ)配合物对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影响
8
作者 赵婷婷 宋珍 +2 位作者 张培栋 梁钢 董金龙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34-1239,共6页
为了研究二甲双胍铬(Ⅲ)配合物的生物活性,构建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实验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转氨酶水平,组织病理学观察大鼠肝脏形态变化,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肝脏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实验结... 为了研究二甲双胍铬(Ⅲ)配合物的生物活性,构建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实验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转氨酶水平,组织病理学观察大鼠肝脏形态变化,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肝脏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实验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铬(Ⅲ)配合物干预可显著降低大鼠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转氨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减轻大鼠肝脏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等病理变化,并且干预组大鼠肝脏Caspase-3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说明铬(Ⅲ)配合物对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和肝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铬(Ⅲ)配合物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CAM和β-catenin在唾液腺黏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朱云娜 郑绘霞 +4 位作者 肖虹 万惠丽 吕佳乐 梁钢 李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33-436,共4页
目的:探讨唾液腺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中EpCAM和β-catenin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57例MEC和20例正常唾液腺组织中EpCAM和β-catenin的表达。结果:(1)EpCAM、β-catenin的阳性率在... 目的:探讨唾液腺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中EpCAM和β-catenin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57例MEC和20例正常唾液腺组织中EpCAM和β-catenin的表达。结果:(1)EpCAM、β-catenin的阳性率在MEC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02,P=0.001);EpCAM在高、中、低分化MEC中阳性率分别为36.36%、61.11%、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β-catenin的阳性率分别为45.45%、72.22%、8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2)EpCAM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24),EpCAM和β-catenin表达均与患者年龄相关(P=0.004,P=0.004),与患者性别、肿物发生的部位等均无关;(3)EpCAM和β-catenin在ME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48,P<0.001)。结论:EpCAM和β-catenin表达与MEC恶性程度相关,联合检测二者有助于MEC的分级、辅助预测预后,并为MEC的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表皮样癌 EPCAM Β-CATEN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K1中N端酸性区域对其PDZ结构域脂质结合能力的调节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廷 贾原 +1 位作者 肖虹 石亚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40-945,共6页
蛋白激酶Cα相互作用蛋白1(protein interacting with Cαkinase 1,PICK1)是衔接膜上受体和蛋白激酶Cα的重要蛋白.利用荧光光谱结合定点突变技术、蛋白与脂质覆盖法等方法,分析了PICK1蛋白N末端区域几个酸性氨基酸残基对PDZ结构域与膜... 蛋白激酶Cα相互作用蛋白1(protein interacting with Cαkinase 1,PICK1)是衔接膜上受体和蛋白激酶Cα的重要蛋白.利用荧光光谱结合定点突变技术、蛋白与脂质覆盖法等方法,分析了PICK1蛋白N末端区域几个酸性氨基酸残基对PDZ结构域与膜脂结合的影响,以及钙离子结合N末端酸性区域对PDZ脂结合能力的调节.结果显示,带有上游酸性区域的PDZ结构域(NPDZ)的脂质结合能力仅相当PDZ结构域的15%,相比单独的PDZ结构域与脂质的解离常数Kd(PDZ)为1.58×103μg.L-1,NPDZ与脂质解离常数Kd(NPDZ)为3.3×104μg.L-1,其中在N末端酸性残基中D8与D12两个天冬氨酸是影响脂质结合能力减弱的关键残基,若将二者分别突变为丙氨酸后,NPDZ与脂质的解离常数分别为:Kd(D8/A)=4.42×103μg.L-1;Kd(D12/A)=1.73×103μg.L-1接近于PDZ结构域与脂质结合能力;钙离子会增强NPDZ脂结合能力,当钙离子浓度达到30μmol/L时,NPDZ的脂结合能力提高2.3倍,但只相当于PDZ的50%的结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Z结构域 N端酸性区域 脂质体 荧光光谱 C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P-9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祖平 郭爱萍 +1 位作者 王玉龙 梁建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乳腺癌 MMP-9 免疫组化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谱成像技术及其在乳腺癌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梦婷 张育露 +5 位作者 王浩江 李宁 李波 肖虹 卞伟 蔡宗苇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78-587,共10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现上升趋势,是威胁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早期有效的诊断和筛查方法能够改善乳腺癌患者生存率和提高其生活质量。由于乳腺癌肿瘤具有非常显著的异质...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现上升趋势,是威胁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早期有效的诊断和筛查方法能够改善乳腺癌患者生存率和提高其生活质量。由于乳腺癌肿瘤具有非常显著的异质性,这对于诊断和筛查带来了较大困难,亟须在肿瘤演进时间信息中,继续引入生物分子的空间信息,从而对其异质性、肿瘤微环境等进行准确的追踪。质谱成像技术,可在免标记的前提下利用离子质荷比的特性发现生物组织中的各种分子,并研究这些分子的时间和空间信息,对其进行准确的定性、定量和空间定位。目前,通过质谱成像技术可直接获取药物及其代谢物、内源性代谢物、脂质、多肽和蛋白质等在组织中的空间分布信息,为肿瘤分子分型诊断和确认以及相关抗肿瘤药物的筛选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该综述以乳腺癌相关的生物样品制备和研究进展为主要内容,从小分子样本、大分子样本、石蜡包埋样本、基质喷涂方式、常用离子源等方面阐述质谱成像中样本制备的重要性以及样品制备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同时,以细胞模型、动物模型和临床肿瘤标本为研究对象,汇总了质谱成像技术在乳腺癌方面的应用进展,并进行了展望,为开展癌症精准分型研究和药物药效的快速筛查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成像技术 样品前处理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