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癌性厌食自我管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1
作者 张银珠 张培莉 +4 位作者 侯晓雅 武晓茹 金雅茹 高超越 李滢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47-51,共5页
目的了解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癌性厌食自我管理的真实体验,为制订癌性厌食规范化自我管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20例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采取主题分析法,通过Nvivo12 Plus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编... 目的了解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癌性厌食自我管理的真实体验,为制订癌性厌食规范化自我管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20例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采取主题分析法,通过Nvivo12 Plus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和提炼主题。结果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癌性厌食自我管理体验可归纳为3个主题及9个亚主题,即自我管理知识欠缺(饮食自我管理认知不足、动态营养支持的认知不足),自我管理相关障碍因素(服药依从性差、饮食依从性差、自我感受负担重),自我管理的积极态度和行为动力(患者改善食欲的期望、改变饮食习惯、对个人健康及家庭的责任感、增强自我效能感)。结论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癌性厌食自我管理存在诸多困难,医护人员应实施具有针对性的营养教育,关注患者心理变化,探索适合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癌性厌食自我管理的新模式,从而提高其癌性厌食的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化疗 癌性厌食 自我管理 营养素养 营养教育 营养护理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在脂多糖诱发的肝硬化大鼠肝性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刘近春 李艳娇 +3 位作者 韩德五 牛春红 许瑞龄 赵元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248-1250,共3页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在LPS诱发的肝硬化大鼠肝性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采用复合因素复制肝硬化大鼠模型 ,于实验 8周末开始分别用 0 9%盐水、L -精氨酸 (L -arg)和N -亚硝基L -精氨酸 (LNNA)给大鼠灌胃 2周。在处死大鼠前 4h ,...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在LPS诱发的肝硬化大鼠肝性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采用复合因素复制肝硬化大鼠模型 ,于实验 8周末开始分别用 0 9%盐水、L -精氨酸 (L -arg)和N -亚硝基L -精氨酸 (LNNA)给大鼠灌胃 2周。在处死大鼠前 4h ,腹腔内一次性注射LPS 3mg/kg ,以诱发大鼠肝性脑病。结果 :L -arg组大鼠活动灵活且脑电图基本正常 ,LNNA组出现肝性脑病。L -arg组脑组织NO-2 /NO-3 含量明显高于LNNA组 (P <0 0 5 ) ,脑组织组胺含量明显低于LNNA组 (P <0 0 5 )。脑组织中组胺含量与脑组织中NO-2 /NO-3 含量呈负相关。结论 :NO能抑制LPS诱发肝硬化大鼠肝性脑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脂多糖类 肝硬化 肝性脑病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那普利对肝纤维化大鼠ACE2和Ang-(1-7)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史媛媛 申凤俊 杨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58-260,共3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贝那普利对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疗效及对肝脏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和血管紧张素-(1-7)[Ang-(1-7)]的影响。方法制备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应用贝那普利灌胃,共8周。测定各...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贝那普利对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疗效及对肝脏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和血管紧张素-(1-7)[Ang-(1-7)]的影响。方法制备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应用贝那普利灌胃,共8周。测定各组门脉压力,对肝组织进行常规HE及Masson三色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CE2,酶联免疫法测定Ang-(1-7)水平。结果贝那普利可明显改善肝纤维化的程度,降低门脉压力(P<0.05),并可增加血浆Ang-(1-7)水平(P<0.01)。结论贝那普利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可能与增加Ang-(1-7)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血管紧张素类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贝那普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枯否细胞和脾切除对急性肝损伤影响的实验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赵严 刘近春 +1 位作者 韩德五 许瑞龄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076-2078,共3页
目的 :探讨封闭枯否细胞与脾切除对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形成及肝实质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硫代乙酰胺 (TAA)给大鼠灌胃 ,同时分别采用GdCl3 封闭枯否细胞及脾脏切除作为实验组 ,观察吞噬指数、ALT、TNF-α、内毒素等指标。结果 :GdC... 目的 :探讨封闭枯否细胞与脾切除对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形成及肝实质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硫代乙酰胺 (TAA)给大鼠灌胃 ,同时分别采用GdCl3 封闭枯否细胞及脾脏切除作为实验组 ,观察吞噬指数、ALT、TNF-α、内毒素等指标。结果 :GdCl3 封闭及脾脏切除组吞噬指数下降 ,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5 ) ,TNF -α水平减少 (P <0 0 5 ) ,ALT、TB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5 )。结论 :抑制枯否细胞功能与脾切除均可使肠源性内毒素水平升高 ,由于分泌功能同时受到抑制 ,使TNF -α水平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血症 枯否细胞 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亚硝基阴离子在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刘近春 韩德五 +2 位作者 李艳娇 许瑞龄 赵元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043-2045,共3页
目的:探讨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复合因素 建立肝纤维化(HF)动物模型的同时,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NA(20mg·kg-1·d-1)给大鼠灌胃(HF+NNA),于实 验4周末测定血浆脂多糖(LPS)、N... 目的:探讨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复合因素 建立肝纤维化(HF)动物模型的同时,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NA(20mg·kg-1·d-1)给大鼠灌胃(HF+NNA),于实 验4周末测定血浆脂多糖(LPS)、NO2-/NO3-含量;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肝组织硝基酪氨酸(NT)的表达;用VG 染色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结果:在HF+NNA组血浆NO水平明显低于HF组(P<0.01),HF组NT表达最强,纤 维化程度最严重。结论:ONOO-能促进肝纤维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亚硝基阴离子 肝硬化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BP与BP神经网络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与比较 被引量:9
6
作者 张怡君 左颖婷 +4 位作者 刘近春 姜丽君 李金 张岩波 郭东星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9-241,245,共4页
目的将BP神经网络和GA-BP神经网络模型引入到肝硬化病例资料中,对肝硬化分期诊断的分类进行预测分析,比较两种分类方法的预测性能。方法根据肝硬化患者病例资料,进行BP神经网络和GA-BP神经网络模型的建模和预测。结果 BP神经网络的ACC为... 目的将BP神经网络和GA-BP神经网络模型引入到肝硬化病例资料中,对肝硬化分期诊断的分类进行预测分析,比较两种分类方法的预测性能。方法根据肝硬化患者病例资料,进行BP神经网络和GA-BP神经网络模型的建模和预测。结果 BP神经网络的ACC为67.50%,GA-BP神经网络的ACC为92.50%,GA-BP神经网络的TPR、TNR、PV+、PV-、AUC四个指标均高于BP神经网络,且建模时间大大缩短。结论 GA-BP神经网络可以提高分类预测效果,具有对肝硬化分期分类预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GA-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制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疗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侯捷 刘立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624-2630,共7页
目的系统分析益生菌制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价值。方法检索2017年12月前在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Medline、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等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益生菌制剂治疗NAFLD的随机对照试验。对检索结果... 目的系统分析益生菌制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价值。方法检索2017年12月前在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Medline、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等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益生菌制剂治疗NAFLD的随机对照试验。对检索结果进行二次筛选、纳入研究风险偏移评估及信息提取后,采用RevMan 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随机对照试验、599例NAFLD患者,结果显示:益生菌制剂可明显改善NAFLD患者的ALT(MD=-15. 23,95%CI:-19. 63~-10. 82,P <0. 000 01)、AST(MD=-17. 08,95%CI:-24. 23~-9. 92,P <0. 000 01)、GGT(MD=-20. 49,95%CI:-26. 23~-14. 74,P <0. 000 01)、TG(MD=-0. 12,95%CI:-0. 24~-0. 01,P=0. 04)、TC(MD=-0. 33,95%CI:-0. 56~-0. 11,P=0. 003)、HDL(MD=-0. 07,95%CI:-0. 14~-0. 01,P=0. 03)、TNFα(MD=-0. 38,95%CI:-0. 52~-0. 24,P <0. 000 01)和HOMA-IR(MD=-0. 39,95%CI:-0. 53~-0. 24,P <0. 000 01)水平。益生菌制剂对BMI(MD=-0. 73,95%CI:-1. 91~0. 46,P=0. 23)和LDL(MD=-0. 30,95%CI:-0. 60~0. 01,P=0. 06)水平无明显作用。结论益生菌制剂可显著降低NAFLD患者的肝脏转氨酶、血脂、炎症因子及胰岛素抵抗水平,对NAFLD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有益菌种 治疗结果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结直肠腺瘤、结直肠癌发生风险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华强 刘立新 郭晓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19-1625,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存在及严重程度与结直肠腺瘤(CRA)和结直肠癌(CRC)发生风险的关联性。方法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2019年12月前公开发表的有... 目的系统评价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存在及严重程度与结直肠腺瘤(CRA)和结直肠癌(CRC)发生风险的关联性。方法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2019年12月前公开发表的有关NAFLD与CRA和CRC发生风险关系的中英文文献。对检索结果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二次筛选、质量评价及相关数据的提取,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项纵向队列研究和18项横断面研究,包括130271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NAFLD患者发生CRA(aOR=1.27,95%CI:1.18-1.36,P<0.00001)以及进展期CRA/CRC(aOR=1.45,95%CI:1.27-1.65,P<0.00001)的风险增加。NAFLD的严重程度会影响这种相关性:NASH和/或进展期肝纤维化的患者发生CRA/CRC的风险明显增加(aOR=1.93,95%CI:1.61-2.31,P<0.00001)。结论NAFLD的存在与CRA和CRC发生风险的增加相关,而且NAFLD严重程度越高,CRA和CRC的发生风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结直肠肿瘤 Meta分析(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马鱼慢性肝病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韩宇航 刘立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28-936,共9页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慢性肝病已经上升为全球主要的疾病和死亡原因之一,据估计,中国有超过五分之一的人口受到某种形式肝病的影响,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L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慢性肝病已经上升为全球主要的疾病和死亡原因之一,据估计,中国有超过五分之一的人口受到某种形式肝病的影响,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L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在我国,随着乙肝疫苗的接种以及抗病毒药物的应用,乙型病毒肝炎的病例数量较前减少。相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性肝病(包括ALD和NAFLD)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最终导致终末期肝病(肝硬化和HCC)的病例增多[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酒精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纤维化 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通路与肝脏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贺国娜 申风俊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30-933,共4页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是细胞抵御氧化应激的一个重要转录因子,其与抗氧化反应元件相互作用,从而诱导下游保护性II相解毒酶和抗氧化酶的表达,起到细胞的保护作用。氧化应激是众多肝脏疾病共同的发病机制,而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是体内...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是细胞抵御氧化应激的一个重要转录因子,其与抗氧化反应元件相互作用,从而诱导下游保护性II相解毒酶和抗氧化酶的表达,起到细胞的保护作用。氧化应激是众多肝脏疾病共同的发病机制,而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是体内重要的抗氧化应激通路,该通路通过诱导下游靶基因的表达,在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简述了Nrf2抗氧化通路在肝脏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认为Nrf2可能成为预防或治疗肝脏疾病的一个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NF-E2相关因子2 氧化性应激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