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CK抑制剂在中枢神经再生和修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张辉 张海飞 +4 位作者 李艳花 刘春云 尉杰忠 肖保国 马存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27-1229,F0004,共4页
神经再生是指突触的出芽、生长和延伸,并成功地与周围组织重新建立连接,从而完成支配的正常生理功能的过程[1]。一般认为,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病理状态下的神经损伤难以再生,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方面:①受损... 神经再生是指突触的出芽、生长和延伸,并成功地与周围组织重新建立连接,从而完成支配的正常生理功能的过程[1]。一般认为,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病理状态下的神经损伤难以再生,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方面:①受损神经元很不稳定,极易死亡;②神经组织损伤所致微环境抑制神经突触再生;③成熟神经元损伤后本身修复能力很弱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再生 修复能力 抑制剂 神经元损伤 正常生理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组织损伤 神经突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膜癌病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马静萍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301-304,共4页
目的分析11例脑膜癌病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对2002年7月-2003年12月收治的11例经脑脊液细胞学证实的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首发症状多以头痛、呕吐为主,亦可有视觉障碍、复视、眼睑闭合无力、口角歪斜以及发作性... 目的分析11例脑膜癌病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对2002年7月-2003年12月收治的11例经脑脊液细胞学证实的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首发症状多以头痛、呕吐为主,亦可有视觉障碍、复视、眼睑闭合无力、口角歪斜以及发作性上背部疼痛,可伴脑神经和脊神经损害及脑膜刺激征;头部CT及MRI均无异常发现。脑脊液检查颅内压均不同程度增高(200~400mmH2O),其中8例细胞数、蛋白升高,糖、氯化物下降;细胞学检查均发现癌细胞,形态与原发肿瘤相似,来源于肺癌者5例、乳腺癌3例、胃癌1例、卵巢癌1例、血液系统恶性淋巴瘤1例。其中5例于发现原发肿瘤之前即有神经系统症状。11例患者中6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2例院内死亡,3例经对症治疗症状缓解出院。结论对以头痛、呕吐发病伴脑神经、脊神经受损,并出现脑膜刺激征和颅内压增高,头部CT及MRI无明显异常者,应考虑脑膜癌病的可能,及早行全身检查寻找原发病灶,以脑脊液发现癌细胞为确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癌 临床特征 误诊 颅内压 脑膜刺激征 脑脊液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多态性与中青年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11
3
作者 牛小媛 琚小红 +1 位作者 解龙昌 王利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9-370,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多态性与山西地区中青年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对89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其中62例无合并疾病,27例合并有高血压病和/或糖尿病、冠心病),58例正常...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多态性与山西地区中青年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对89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其中62例无合并疾病,27例合并有高血压病和/或糖尿病、冠心病),58例正常人进行AGT基因M235T多态性分析。结果脑梗死无合并疾病组AGT基因T235等位基因频率为79·8%,235TT基因型频率为64·5%,对照组分别为73·3%和55·2%,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443,P=0·230;2=1·090,P=0·296)。脑梗死合并疾病组AGT基因T235等位基因频率为87·0%,235TT基因型频率为13·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4·020,P=0·045;2=4·011,P=0·045)。脑梗死合并疾病组与脑梗死无合并疾病组相比,T235等位基因频率及235TT基因型频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322,P=0·250;2=1·534,P=0·215)。3组的235MT、235MM基因型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GT基因M235T多态性可能与中国山西汉族的中青年人群无合并疾病的脑梗死发病无关,可能与合并有高血压病和/或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脑梗死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原 基因多态性 脑梗死 中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后炎性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宋兆晶 吉训明 +1 位作者 牛小媛 罗玉敏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54-157,共4页
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致死和致残性疾病,其病理生理学机制涉及很多方面。大量研究显示,急性炎性反应也参与其中。脑缺血后神经元能量衰竭、坏死,即可引发炎性反应,导致外周循环的白细胞浸润脑实质,脑内小胶质细胞被激活。血管再通或... 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致死和致残性疾病,其病理生理学机制涉及很多方面。大量研究显示,急性炎性反应也参与其中。脑缺血后神经元能量衰竭、坏死,即可引发炎性反应,导致外周循环的白细胞浸润脑实质,脑内小胶质细胞被激活。血管再通或侧支循环建立造成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炎性反应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西汀注射液对实验性短暂脑缺血样发作磷脂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晨 朵振顺 +4 位作者 史洁 薛岚平 龙雅丽 李莉 田志强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87-190,共4页
目的 :研究长春西汀注射液对实验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磷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尾静脉注射过氧化物建立小鼠TIA模型 ,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长春西汀 ,诱发 2次TIA后隔日断头取血测定血浆中溶血磷脂酸 (LPA)和酸性磷脂 (PA)的含量。结... 目的 :研究长春西汀注射液对实验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磷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尾静脉注射过氧化物建立小鼠TIA模型 ,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长春西汀 ,诱发 2次TIA后隔日断头取血测定血浆中溶血磷脂酸 (LPA)和酸性磷脂 (PA)的含量。结果 :实验对照组的评分为 7.0 90± 0 .6 96 ,给予0 .7mg·kg-1·d-1长春西汀后 ,评分为 3.5 76± 0 .5 6 9(P <0 .0 5 )。TIA组小鼠血浆中LPA比对照组明显升高 ,两组分别为 6 .30 5± 0 .190和 2 .170±0 .12 3μmol·L-1。长春西汀可逆转这一变化 ,为4 .5 2 3± 0 .4 0 6 μmol·L-1。TIA组小鼠血中PA比对照组明显升高 ,两组分别为 9.10 0± 0 .185和 3.80 1± 0 .2 5 7U ,而长春西汀组中PA可降至 6 .972±0 .2 4 7U。结论 :实验性TIA样小鼠出现血浆LPA和PA水平的异常。长春西汀有逆转作用 ,可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西汀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溶血磷脂酸 酸性磷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卒中后抑郁程度的相关因素分析及不同程度抑郁患者的治疗 被引量:4
6
作者 钱敏 孙美珍 范慧琴 《中国卒中杂志》 2010年第10期791-797,共7页
目的探讨影响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程度的相关因素,调查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并比较单纯心理治疗与心理治疗联合氟西汀治疗对于不同抑郁程度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急性卒中并发抑郁患者70例,调查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患者... 目的探讨影响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程度的相关因素,调查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并比较单纯心理治疗与心理治疗联合氟西汀治疗对于不同抑郁程度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急性卒中并发抑郁患者70例,调查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婚姻、职业、性格、学历、居住地、月经济收入、社会支持、家庭关系、卒中类型、卒中次数、颈动脉狭窄、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脂代谢紊乱)。入院后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单纯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组,n=35),另一组给予心理治疗联合氟西汀治疗(联合治疗组,n=35)。并进行Hamilton抑郁量表—21项、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中风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QOLIS 1.0版)评分。结果①卒中后抑郁患者中轻度抑郁所占百分比为57.1%(40/70),中度所占百分比为34.3%(24/70),重度抑郁百分比为8.6%(6/70)。②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家庭关系、卒中次数、合并症种数对抑郁严重程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③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职业、性格、卒中次数、年龄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④轻度抑郁患者和中重度抑郁患者经治疗后神经功能均明显恢复,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而轻度抑郁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较中重度抑郁患者好,生活质量改善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⑤轻度抑郁患者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无差异,而中重度患者联合治疗优于单纯心理治疗。结论①加重卒中后抑郁程度的相关因素有年龄轻、家庭关系差、卒中次数多、合并症种数多。②降低卒中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有抑郁程度严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严重、体力劳动、内向、卒中次数多、年龄大。③经治疗后轻度抑郁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较中重度抑郁患者好,而生活质量的改善无差别。④轻度抑郁患者可以采用单纯心理治疗,中重度抑郁患者应采用联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卒中后 因素分析 统计学 生活质量 心理疗法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IL-6动态变化的观察
7
作者 赵尖萍 魏利华 陈昆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873-874,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血清 IL-6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缺血后适应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卢旭霞 牛小媛 +3 位作者 罗玉敏 闫峰 刘向荣 吉训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远程缺血后适应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内质网应激诱导的凋亡蛋白C/EBP同源蛋白(CHOP)的影响。方法将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缺血组,插栓即刻行缺血后适应组(后适应1组),再灌注即刻行缺血后适应组... 目的探讨远程缺血后适应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内质网应激诱导的凋亡蛋白C/EBP同源蛋白(CHOP)的影响。方法将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缺血组,插栓即刻行缺血后适应组(后适应1组),再灌注即刻行缺血后适应组(后适应2组),每组14只。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2h模型。远程缺血后适应的实行:在插栓后即刻(后适应1组)及再灌注即刻(后适应2组)夹闭双侧股动脉10min,放开10min,此为一次缺血后适应,共进行3次。于再灌注后24 h处死大鼠,测定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测定脑组织皮质和基底核CHOP的表达。结果①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未见梗死灶,单纯缺血组、后适应1组、后适应2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分别为(48±10)%、(22±11)%及(26±12)%。与单纯缺血组比较,两缺血后适应组的梗死灶体积均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缺血后适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在皮质和基底核区,假手术组仅见少量的CHOP阳性表达细胞,单纯缺血组阳性表达细胞明显增多(P<0.05);而两后适应组CHOP阳性表达细胞明显减少,与单纯缺血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缺血后适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远程缺血后适应对大鼠脑缺血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与减少脑组织中CHOP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缺血后适应 C/EBP同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