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期间血浆D-二聚体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徐雅琴 王陆建 +3 位作者 李志苓 张水旺 曹静 张钧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44-345,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浆 D-二聚体对评价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AMI)的价值及意义。  方法 :2 9例 AMI患者分为溶栓组 (n=2 1) ,未溶栓组 (n=8) ;溶栓组根据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 (冠脉 )是否开通又分为溶栓再通组 (n=12 ) ,溶栓未通组 (n=9) ;... 目的 :探讨血浆 D-二聚体对评价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AMI)的价值及意义。  方法 :2 9例 AMI患者分为溶栓组 (n=2 1) ,未溶栓组 (n=8) ;溶栓组根据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 (冠脉 )是否开通又分为溶栓再通组 (n=12 ) ,溶栓未通组 (n=9)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法检测血浆 D-二聚体的水平 ,并与正常对照组 (n=2 0 )进行比较。  结果 :AMI未溶栓组血浆 D-二聚体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 (P<0 .0 5 ) ;溶栓组血浆 D-二聚体较未溶栓组显著升高(P<0 .0 5 ) ,溶栓后血浆 D-二聚体较溶栓前显著升高 (P<0 .0 1) ,于溶栓后 6小时达高峰 ;溶栓再通组血浆 D-二聚体较溶栓未通组显著升高 ,溶栓前及溶栓后 6小时两组比较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 (P<0 .0 1)。  结论 :AMI早期已有纤溶系统亢进 ,应用溶栓药后进一步激活纤溶系统而发挥作用 ,且以溶栓再通组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二聚体 AMI 溶栓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