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绍几个常用的与法医学相关的国外网站
1
作者 孙宏伟 高彩荣 +1 位作者 任广睦 王英元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I0005-I0007,共3页
关键词 法医学教育 国外网站 医学科研人员 利用信息 医学发展 科研水平 工作者 因特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休克大鼠血嗜碱性粒细胞CD63的表达 被引量:13
2
作者 景丽霞 郭相杰 +2 位作者 靳茜茜 黄苗苗 高彩荣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3期172-174,178,共4页
目的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CD63的表达来确定嗜碱性粒细胞活化情况,探讨其在过敏性休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卵蛋白注射建立过敏性休克大鼠动物模型,以CD63、CD45、CD203c抗体组合,应用流式细胞仪检... 目的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CD63的表达来确定嗜碱性粒细胞活化情况,探讨其在过敏性休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卵蛋白注射建立过敏性休克大鼠动物模型,以CD63、CD45、CD203c抗体组合,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血嗜碱性粒细胞CD63的活化情况,并采用免疫荧光法对大鼠肺组织CD63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 (1)以CD45和CD203c联合设门,可以得到纯的嗜碱性粒细胞。(2)实验组CD63的表达率为(17.34±2.04)%,对照组CD63的表达率为(1.52±0.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肺组织中嗜碱性粒细胞CD63的表达增多。结论流式细胞仪检测CD63的表达有望作为过敏反应体内试验的补充,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过敏反应 流式细胞术 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黏着剂中毒死亡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皓月 闫学斌 +1 位作者 李昱陶 高彩荣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5期393-394,共2页
1 案例1.1简要案情 某男,49岁,农民,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依法刑拘于某县看守所。在看守所期间,某日9:00许,趁人不备口服一瓶胶水后中毒。11:00左右由某县医院转某市医院,经治疗无效于3d后死亡。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中毒 黏着剂 烧伤 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D_2、羧肽酶A3和血小板活化因子在过敏性休克豚鼠体内含量变化 被引量:9
4
作者 杨凯 郭相杰 +1 位作者 闫学斌 高彩荣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观察白三烯E4(leukotriene E4,LTE4)、前列腺素D2(prostaglandin D2,PGD2)、羧肽酶A3(car-boxypeptidase A3,CPA3)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在过敏性休克死亡豚鼠体内的变化规律。方法建立豚鼠过敏性休克... 目的观察白三烯E4(leukotriene E4,LTE4)、前列腺素D2(prostaglandin D2,PGD2)、羧肽酶A3(car-boxypeptidase A3,CPA3)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在过敏性休克死亡豚鼠体内的变化规律。方法建立豚鼠过敏性休克的动物模型。ELISA法检测过敏性休克死亡豚鼠尿液中LTE4、血浆中PGD2和CPA3、脑组织中PAF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筛选出有差别的指标。观察比较PGD2、CPA3和PAF在豚鼠过敏性休克0、12、24 h的变化规律,以及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 acetyl-hydrolase,PAF-AH)对豚鼠脑组织中PAF的影响。结果 LTE4的含量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过敏性休克死亡0 h豚鼠体内PGD2、CPA3、PAF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GD2和CPA3含量在死后12 h下降至对照组水平,PAF含量死后12、24h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AF-AH预处理能明显降低PAF含量。结论尿液中LTE4不适宜作为过敏性休克死亡的诊断指标;血浆中CPA3、PGD2及脑组织中PAF在死后一定时间内可作为过敏性休克死亡的法医学诊断指标;PAF-AH有望在临床上用于过敏性休克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过敏反应 白三烯E4 前列腺素D2 羧肽酶A3 血小板活化因子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休克死亡者肺组织类胰蛋白酶及类糜蛋白酶的表达 被引量:5
5
作者 卫志燕 高彩荣 裴明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164-167,共4页
目的观察类胰蛋白酶与类糜蛋白酶在过敏性休克死亡人体肺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过敏性休克死亡法医学鉴定中的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免疫组化法对类胰蛋白酶与类糜蛋白酶进行检测,同时以10例CO中毒死者为对照;采用图像分析仪及Image-pro ... 目的观察类胰蛋白酶与类糜蛋白酶在过敏性休克死亡人体肺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过敏性休克死亡法医学鉴定中的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免疫组化法对类胰蛋白酶与类糜蛋白酶进行检测,同时以10例CO中毒死者为对照;采用图像分析仪及Image-pro plus 5.0.2软件进行图像分析,计算阳性肥大细胞数及类胰蛋白酶、类糜蛋白酶荧光表达强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肺组织中类胰蛋白酶和类糜蛋白酶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休克死亡人体肺组织中类胰蛋白酶与类糜蛋白酶的表达增强,可作为过敏性休克死亡的形态学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过敏反应 类胰蛋白酶类 糜蛋白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