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综述实施科学整合框架(Consolidated Framework for Implementation Research,CFIR)在循证护理实践中的应用现状,以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JBI范围综述方法,系统检索PubMed、CINAHL、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Web ...目的综述实施科学整合框架(Consolidated Framework for Implementation Research,CFIR)在循证护理实践中的应用现状,以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JBI范围综述方法,系统检索PubMed、CINAHL、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09年8月1日至2024年8月20日。结果共纳入37项研究,涵盖老人、产妇和儿童等多类人群,痴呆、肿瘤和脑血管疾病等多个病种以及医院、社区和家庭等多个场所。研究多采用定性设计,CFIR常被用于指导实施各阶段的数据收集和(或)分析。CFIR各结构领域及其具体要素的使用还存在一定差异,少数研究符合CFIR的预期应用效果。结论CFIR具有推进证据临床转化的潜力,并广泛应用于定性研究中,促进了不同研究间的比较和不同理论框架的融合。建议将CFIR作为因素清单指导定性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并在研究方法中阐明选择CFIR各领域及其要素的理由和逻辑。展开更多
目的:从护理专业角度出发,明确界定职业韧性的概念。方法:运用Rodgers的演化概念分析法,系统梳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Web of Science及PubMed等数据库中关于职业韧性的相关文献。通过对护理职业韧性概念的深入分析,明确...目的:从护理专业角度出发,明确界定职业韧性的概念。方法:运用Rodgers的演化概念分析法,系统梳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Web of Science及PubMed等数据库中关于职业韧性的相关文献。通过对护理职业韧性概念的深入分析,明确其定义、内涵及特性,旨在为医护人员开发测评工具及实施精准干预提供理论支撑。结果:相较于“弹性”等概念,“职业韧性”在属性与特征上展现出独特差异,并获得了护理领域广泛认可。它具备独特性、综合性、动态性、可评估性及发展性等特征。基于多位学者的观点,本研究尝试对职业韧性概念进行了术语化的解释与表述。结论:在界定护理职业韧性概念时,应全面考虑我国卫生服务体系现状、护理专业发展动态、护理教育需求以及临床护理实践特点等因素,以期最终形成具有国家规范性的定义。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病人生活方式护理领域研究的趋势和热点。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以及Scopus数据库中与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病人生活方式护理相关的研究,检索时限为2014年1月1日-2024年8月31日。采用CiteSpace软件分析...目的:探讨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病人生活方式护理领域研究的趋势和热点。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以及Scopus数据库中与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病人生活方式护理相关的研究,检索时限为2014年1月1日-2024年8月31日。采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病人生活方式护理领域年发文量变化趋势,采用合作网络共现图分析作者合作情况,采用双图叠加展示期刊间的引用关系,采用文献的共被引分析探讨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病人生活方式影响的知识发展脉络。采用VOSviewer和Pajek软件进行关键词分析,进一步发掘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病人生活方式护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结果: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病人生活方式护理相关文献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美国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Chang W是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期刊双图叠加展现了在护理和健康2个学科领域的轨迹关系。关键词分析结果表明,cardiovascular diseases、obesity、physical activity、diabetes mellitus、female和middle aged为研究人员的主要研究目标,risk factors、incidence、body mass index为研究人员的主要研究方向,多数研究采用controlled study和cross‐sectional studies的研究方法。结论: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病人生活方式护理研究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今后研究应加强各国和学科间的融合和发展,研究重点正逐渐转向孕妇和青少年等不同人群的身心健康协调情况。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综述实施科学整合框架(Consolidated Framework for Implementation Research,CFIR)在循证护理实践中的应用现状,以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JBI范围综述方法,系统检索PubMed、CINAHL、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09年8月1日至2024年8月20日。结果共纳入37项研究,涵盖老人、产妇和儿童等多类人群,痴呆、肿瘤和脑血管疾病等多个病种以及医院、社区和家庭等多个场所。研究多采用定性设计,CFIR常被用于指导实施各阶段的数据收集和(或)分析。CFIR各结构领域及其具体要素的使用还存在一定差异,少数研究符合CFIR的预期应用效果。结论CFIR具有推进证据临床转化的潜力,并广泛应用于定性研究中,促进了不同研究间的比较和不同理论框架的融合。建议将CFIR作为因素清单指导定性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并在研究方法中阐明选择CFIR各领域及其要素的理由和逻辑。
文摘目的:从护理专业角度出发,明确界定职业韧性的概念。方法:运用Rodgers的演化概念分析法,系统梳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Web of Science及PubMed等数据库中关于职业韧性的相关文献。通过对护理职业韧性概念的深入分析,明确其定义、内涵及特性,旨在为医护人员开发测评工具及实施精准干预提供理论支撑。结果:相较于“弹性”等概念,“职业韧性”在属性与特征上展现出独特差异,并获得了护理领域广泛认可。它具备独特性、综合性、动态性、可评估性及发展性等特征。基于多位学者的观点,本研究尝试对职业韧性概念进行了术语化的解释与表述。结论:在界定护理职业韧性概念时,应全面考虑我国卫生服务体系现状、护理专业发展动态、护理教育需求以及临床护理实践特点等因素,以期最终形成具有国家规范性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