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被引量:16
1
作者 樊卫平 王艳红 +2 位作者 罗旭光 范国权 郭海秀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916-2918,共3页
为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培养其人文关怀意识,本文通过列举免疫教学过程中即兴插入的案例或小故事(思政元素),阐述了将“思政元素”融于免疫教学,既深入浅出地阐明理论知识又水到渠成地激发学习兴趣,提升人文素养,并就教学效果进行了... 为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培养其人文关怀意识,本文通过列举免疫教学过程中即兴插入的案例或小故事(思政元素),阐述了将“思政元素”融于免疫教学,既深入浅出地阐明理论知识又水到渠成地激发学习兴趣,提升人文素养,并就教学效果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分析,证明这种融思想政治教育于医学免疫学教学的方法行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缓解环磷酰胺所致小鼠免疫功能低下 被引量:15
2
作者 田艳 刘青青 +2 位作者 田海霞 谢宜 樊卫平(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805-1808,共4页
目的:探索益生菌对环磷酰胺(CTX)所致小鼠免疫功能低下的影响。方法: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TX组和益生菌+CTX组,每组8只。对照组和CTX组小鼠灌胃给予生理盐水[0.2 ml/(只·d)],益生菌+CTX组[灌胃益生菌(0.75 g,0.2 ml,7... 目的:探索益生菌对环磷酰胺(CTX)所致小鼠免疫功能低下的影响。方法: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TX组和益生菌+CTX组,每组8只。对照组和CTX组小鼠灌胃给予生理盐水[0.2 ml/(只·d)],益生菌+CTX组[灌胃益生菌(0.75 g,0.2 ml,75亿菌落形成单位活菌/(只·d)],连续给药20 d,第15天开始除正常组外其余2组小鼠连续3 d腹腔注射CTX 50 mg/(kg·d)。第21天处死小鼠,检测血常规,计算胸腺及脾脏指数;MTT法检测T细胞及B细胞增殖指数;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中CD4^+、CD8^+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脾细胞凋亡率。结果:CTX组各检测指标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脾细胞凋亡增多(P<0.05);益生菌+CTX组的白细胞数、血小板数、胸腺指数、T细胞增殖指数、CD4^+T细胞、CD8^+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均高于CTX组(P<0.05),脾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CTX组的血小板数、脾脏指数、T淋巴细胞增殖指数、CD4^+T细胞、CD8^+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和脾淋巴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可以显著增强CTX所致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环磷酰胺 免疫低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多亚型热休克蛋白/肽疫苗联合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抗肿瘤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浩江 王振勇 +9 位作者 沈师 高超 张彬 王泽昊 眭翔 崔雪梅 袁玫 刘舒云 郭全义 王桂琴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78-283,共6页
目的:应用小鼠肉瘤组织制备混合多亚型热休克蛋白/肽疫苗(mHSP/P),联合程序性死亡配体(PD-L1)抑制剂治疗小鼠肉瘤。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Elisa蛋白定量鉴定肉瘤细胞MCA207中的热休克蛋白(HSP70、HSP90、Grp94)的表达。制备蛋白悬液,... 目的:应用小鼠肉瘤组织制备混合多亚型热休克蛋白/肽疫苗(mHSP/P),联合程序性死亡配体(PD-L1)抑制剂治疗小鼠肉瘤。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Elisa蛋白定量鉴定肉瘤细胞MCA207中的热休克蛋白(HSP70、HSP90、Grp94)的表达。制备蛋白悬液,通过蛋白层析技术获取mHSP/P和Grp94/肽肉瘤疫苗(Grp94/P),以Western blot(WB)鉴定。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毒性作用。Elisa实验测定mHSP/P和Grp94/P刺激产生的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小鼠实验探究肉瘤疫苗对肉瘤生长以及小鼠生存状况的影响。免疫荧光染色MCA207肉瘤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WB测定IFN-γ对PD-L1表达的影响。动物实验探究PD-L1抑制剂联合mHSP/P对肿瘤的影响。结果:肿瘤组织携带多种亚型的HSP(HSP70、HSP90、Grp94);成功制备肉瘤组织来源的mHSP/P和Grp94/P,Western blot对肿瘤疫苗鉴定并且流式细胞学测定未发现细胞毒性;制备的mHSP/P较Grp94/P刺激产生更多的IFN-γ和TNF-α细胞因子(P<0.05)。肉瘤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随着IFN-γ的介入而增高;动物实验显示PD-L1抑制剂联合mHSP/P提高了免疫反应的抗肿瘤作用(P<0.05)。结论:肿瘤来源的mHSP/P和Grp94/P可以作为肿瘤疫苗在动物实验中使用。mHSP/P比Grp94/P能诱发更强的抗肿瘤免疫反应。IFN-γ刺激肉瘤细胞PD-L1的表达而导致免疫逃逸。PD-L1抑制剂联合mHSP/P提高了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SP/P Grp94/P 层析 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IFN-γ IFN-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伴肥胖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武琳琳 张帆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49-1353,共5页
目的检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伴肥胖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的表达水平,分析25羟维生素D与机体肝功能、血脂及炎症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于山西白求恩医院就诊的NAFLD患者90例,根据BMI分为NAFLD伴肥胖组60例(BMI... 目的检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伴肥胖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的表达水平,分析25羟维生素D与机体肝功能、血脂及炎症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于山西白求恩医院就诊的NAFLD患者90例,根据BMI分为NAFLD伴肥胖组60例(BMI≥28 kg/m^(2))和NAFLD组30例(BMI<28 kg/m^(2));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人群血清25羟维生素D、肝功能指标(ALT、AST、ALP、GGT、TBil、DBil)、血脂指标(HDL、LDL、TC、TG)、炎症指标(H-CRP、GP-73)以及细胞因子水平(IL-2、IL-4、IL-6、IL-10、IL-17、IL-1β、TNF-α、IFN-γ),测量肝脾体积比值。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或Tamhane’s T2法;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及进一步两两比较均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AFLD伴肥胖组25羟维生素D,HDL,细胞因子IL-2、IL-4、IL-10、IFN-γ和肝脾体积比值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而肝功能指标ALT、AST、ALP、GGT、TBil、DBil,血脂指标LDL、TC、TG,炎症指标H-CRP、GP-73及细胞因子IL-1β、IL-17、TNF-α均明显升高(P值均<0.05)。NAFLD伴肥胖组与NAFLD组比较,除肝脾体积比值和H-CRP水平外,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25羟维生素D水平与ALT(r=-0.324,P=0.012)、AST(r=-0.421,P=0.001)、ALP(r=-0.435,P=0.001)、GGT(r=-0.343,P=0.007)、TBil(r=-0.532,P<0.001)、DBil(r=-0.521,P<0.001)、LDL(r=-0.405,P=0.001)、TC(r=-0.466,P<0.001)、TG(r=-0.551,P<0.001)、H-CRP(r=-0.434,P=0.014)、GP-73(r=-0.421,P=0.001)、IL-1β(r=-0.433,P=0.001)、IL-17(r=-0.465,P<0.001)和TNF-α(r=-0.533,P<0.001)呈负相关;与HDL(r=0.632,P<0.001)、IL-2(r=0.546,P<0.001)、IL-4(r=0.533,P<0.001)、IL-10(r=0.456,P<0.001)及肝脾体积比值(r=0.543,P<0.001)呈正相关。结论NAFLD伴肥胖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与肝功能、血脂及炎症指标均存在显著相关性,25羟维生素D可能通过减轻炎症反应缓解NAFLD伴肥胖患者症状,为NAFLD治疗提供新的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肥胖症 25羟维生素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K抑制剂U0126通过下调cyclin D1与survivin蛋白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12
5
作者 田继华 常思佳 +2 位作者 郭海秀 冀贺 王艳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61-1066,共6页
目的 研究ERK通路抑制剂U0126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调控机制。方法培养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MDA-MB231,将细胞分组干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ERK/... 目的 研究ERK通路抑制剂U0126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调控机制。方法培养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MDA-MB231,将细胞分组干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ERK/ERK、cyclin D1、survivin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MTT结果显示,U0126干预24、48 h后,MCF-7、MDA-MB231细胞抑制率明显增加(P<0.01);MCF-7、MDA-MB231细胞经U0126干预24 h后,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G 0/G 1期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加,S及G 2期细胞比例下降(P<0.05);而干预组细胞凋亡率较未干预组明显增多(P<0.01);U0126处理人乳腺癌细胞2 h后,可阻断ERK的磷酸化,减少cyclin D1的蛋白表达,抑制survivin而上调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U0126通过阻断MCF-7、MDA-MB231细胞中ERK信号通路,调控cyclin D1,将细胞周期阻断在G 0/G 1期,抑制survivin而增加cleaved caspase-3表达,增加细胞凋亡,继而使乳腺癌细胞MDA-MB231、MCF-7的增殖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K U0126 MCF-7 MDA-MB231 CYCLIN D1 SURVIV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氏菌的脂肪酸分型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赵振祥 崔步云 +3 位作者 李兰玉 赵鸿雁 朴冬日 郝素珍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索脂肪酸分型方法对布鲁氏菌进行分型的可能性。方法选择90株布鲁氏菌经化学方法提取菌体脂肪酸后,用气相色谱分析,获得布鲁氏菌脂肪酸成分的数据资料。并利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布鲁氏菌脂肪酸... 目的探索脂肪酸分型方法对布鲁氏菌进行分型的可能性。方法选择90株布鲁氏菌经化学方法提取菌体脂肪酸后,用气相色谱分析,获得布鲁氏菌脂肪酸成分的数据资料。并利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布鲁氏菌脂肪酸分型方法将90株布鲁氏菌分为5组:第1组为部分牛种菌;部分羊种菌;部分猪种菌;部分绵羊附睾种;部分变异牛种;部分变异羊种;沙林鼠种标准株。第2组为猪种1、2、3、5型标准株和疫苗株S2;羊种疫苗株M28和Rev.1;绵羊附睾种标准株。第3组为部分羊种;部分变异羊种菌;部分牛种3型和6型;犬种;部分绵羊附睾种。第4组为犬种菌标准株。第5组为部分羊1型;部分变异羊种;部分牛1型;部分猪1型和3型。结论依据布鲁氏菌菌体脂肪酸含量差异可以对布鲁氏菌进行分型;依据19∶0CYCLOω8c,18∶1ω7c,16∶0三种脂肪酸含量差异可以区分猪种布鲁氏菌和犬种布鲁氏菌;脂肪酸分型结果进一步提示犬种布鲁氏菌不只1个生物型;脂肪酸分型结果进一步证实牛3型和牛6型布鲁氏菌高度同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气相色谱 脂肪酸 聚类分析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介素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对脂多糖诱导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王艳红 田继华 +3 位作者 杨佳 薛媛 张婷婷 于培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6-201,共6页
目的探讨中介素(intermedin,IMD)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 264.7极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RAW 264.7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LPS+IMD组、LPS+IMD+CC(AMPK抑制剂Compound C)组。Real time-PC... 目的探讨中介素(intermedin,IMD)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 264.7极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RAW 264.7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LPS+IMD组、LPS+IMD+CC(AMPK抑制剂Compound C)组。Real time-PCR法检测TNF-α、CD86、iNOS、Arg^(-1)、CD206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AMPK、AMPK、TNF-α、IL-6和IL^(-1)0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亚型,ELISA法检测培养基上清IL-6和TNF-α浓度。结果与对照组及LPS组比较,IMD处理可增加AMPK磷酸化水平,增加p-AMPK/AMPK比值;与对照组相比,LPS诱导可导致巨噬细胞发生M1极化,M1型标志分子CD86、TNF-α及iNOS mRNA表达升高,M2型标志分子CD206、Arg^(-1) mRNA表达降低,上调促炎因子TNF-α、IL-6表达,降低抑炎因子IL^(-1)0表达,使M1型细胞数量增加,细胞上清中TNF-α、IL-6分泌增加;而IMD处理可抑制LPS诱导的M1极化,AMPK抑制剂Compound C组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拮抗这一作用。结论IMD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M1型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M1/M2极化 脂多糖 中介素 AMPK信号通路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氏菌强毒株16M和疫苗株M5差异探索 被引量:5
8
作者 赵振祥 赵鸿雁 +3 位作者 崔步云 李兰玉 朴冬日 郝素珍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61-963,共3页
目的探索布鲁氏菌强毒株16M和疫苗株M5之间的差异。方法用气相色谱测定两株菌的脂肪酸组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方法电泳两株菌的DNA酶切产物,寻找两者在脂肪酸组成和酶切电泳图谱上的差异。结果两株菌在脂肪酸的种类上一致,但含量有差异,... 目的探索布鲁氏菌强毒株16M和疫苗株M5之间的差异。方法用气相色谱测定两株菌的脂肪酸组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方法电泳两株菌的DNA酶切产物,寻找两者在脂肪酸组成和酶切电泳图谱上的差异。结果两株菌在脂肪酸的种类上一致,但含量有差异,强毒株16M脂肪酸16∶0含量较疫苗株M5高10%左右,而脂肪酸19∶0CYCLOω8c较疫苗株M5低15%左右。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显示在167.1kb和138.9kb之间强毒株16M比疫苗株M5多出一个条带。结论脂肪酸分析和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都可以用于鉴别布鲁氏菌强毒株16M和疫苗株M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对HSC-T6细胞DCN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郝芳 王桂琴 +1 位作者 王艳红 郝小夏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3-524,526,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对核心蛋白聚糖(DCN)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以HSC-T6细胞为研究靶细胞,选择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IFN、TNF-α和IL-6,通过RT-PCR技术观察这些细胞因子对HSC-T6细胞DCN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IFN-γ...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对核心蛋白聚糖(DCN)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以HSC-T6细胞为研究靶细胞,选择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IFN、TNF-α和IL-6,通过RT-PCR技术观察这些细胞因子对HSC-T6细胞DCN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IFN-γ在10^8~10^9U/L浓度能抑制HSC-T6细胞增殖和增加DCNmRNA的表达,而IFN-γ在10^5~10^6U/L浓度时使细胞DCN mRNA的表达降低;TNF-α在高浓度(50nmol/L)能够使DCN mRNA表达减少;PDGF在10μg/L和100mL/L FCS培养条件下作用最明显;IL-6使HSC-T6细胞DCN mRNA水平下调。结论:IFN-γ和TNF-α对DCN核心蛋白基因表达有双重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发生在转录和转录后水平,PDGF对细胞增殖的调节与DCN表达抑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蛋白聚糖(DCN) TNF-α IFN-Γ PDGF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介素对缺氧/复氧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作用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艳红 田继华 +2 位作者 苏晓乐 乔晞 李荣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2-487,共6页
目的探讨中介素(intermedin,IMD)对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缺氧/复氧(H/R)后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NRK-52E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缺氧/复氧组(H/R)、H/R+空质粒组、H/R+IMD质粒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比色法检测... 目的探讨中介素(intermedin,IMD)对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缺氧/复氧(H/R)后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NRK-52E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缺氧/复氧组(H/R)、H/R+空质粒组、H/R+IMD质粒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比色法检测培养基上清LDH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Real time-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yclin D1、CDK、p57 mRNA及蛋白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yclin D1亚细胞定位。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H/R组培养基中LDH含量升高了106%,同时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与H/R组比较,H/R+IMD组培养基中LDH含量下降了33.85%(P<0.01),而细胞存活率增高(79.15%±1.42%vs 61.22%±1.63%,P<0.05),2细胞周期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R组细胞G0/G1期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降低(P<0.05);与H/R组比较,H/R+IMD组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而S及G2期细胞比例增加(P<0.05)。3H/R可增加cyclin D1、CDK4及p57的表达也增加(与对照组比较,P<0.05);而IMD可进一步上调cyclin D1、CDK4的表达,同时下调p57的表达,与对照组及H/R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4免疫荧光检测结果可见,cyclin D1呈红色荧光,在NRK-52E细胞内主要表达在细胞核中。结论 IMD可以上调cyclin D1、CDK4蛋白表达,下调p57的表达,促进细胞周期进展,从而加速肾组织IRI后细胞增殖和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介素 缺氧/复氧损伤 肾小管上皮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膀胱癌特异性结合肽 被引量:12
11
作者 罗俊茜 张帆 +5 位作者 杨晓峰 罗芳 刘杰昊 庞建智 闫三华 张小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09-513,共5页
目的:利用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与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特异性结合的小分子多肽。方法:将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BIU87接种于裸鼠体内,制备膀胱癌荷瘤小鼠模型,尾静脉注射噬菌体展示环七肽库,然后筛选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特异性结合的含外源多... 目的:利用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与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特异性结合的小分子多肽。方法:将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BIU87接种于裸鼠体内,制备膀胱癌荷瘤小鼠模型,尾静脉注射噬菌体展示环七肽库,然后筛选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特异性结合的含外源多肽的噬菌体,经过3轮体内筛选后,免疫组织化学法及ELISA法鉴定单克隆噬菌体对BIU87的亲和力。提取阳性单克隆噬菌体单链DNA进行测序,并推导出外源多肽氨基酸序列,化学合成多肽、制备分子探针后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术及流式细胞术鉴定多肽对膀胱癌细胞和组织的特异性。结果:3轮体内筛选后,噬菌体富集率达到4.334×102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肿瘤组织中噬菌体肽的含量随着每一轮筛选呈增长趋势,且结合逐渐增强,同时由于噬菌体经肝、肾代谢,可见肝脏结合大量非特异性的噬菌体。ELISA结果显示,随机挑选的30个单克隆噬菌体斑中,有24个阳性噬菌体,其中10个噬菌体对BIU87有较强的亲和力,对其测序并推导出3种多肽序列,重复率最高的序列CSSPIGRHC(8/10)命名为NYZL1。化学合成FITC-C6-NYZL1,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术、流式细胞术均证明多肽NYZL1可以特异性结合膀胱癌细胞。结论:利用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出了与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特异性结合的小分子多肽NYZL1,为膀胱癌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展示技术 膀胱癌 特异性结合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抑制系膜区细胞增殖下调PDGF-B、TGF-β1表达减缓大鼠IgAN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冀贺 王艳红 +5 位作者 于洋 常思佳 黄太平 王娟娟 杨佳 田继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6-522,共7页
目的探讨SirT1激动剂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IgAN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IgA肾病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IgA肾病组(IgAN组)、正常对照+Res组(Control+Res组)、IgA肾病+Res组(IgAN+Res组... 目的探讨SirT1激动剂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IgAN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IgA肾病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IgA肾病组(IgAN组)、正常对照+Res组(Control+Res组)、IgA肾病+Res组(IgAN+Res组)。丽春红S法检测尿蛋白及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项生化指标;PAS和Masson染色法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荧光观测IgA沉积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PDGF-B、TGF-β1的表达。结果与IgAN组相比,白藜芦醇干预组24 h尿蛋白量、尿素氮、血肌酐表达明显降低,肾小球IgA荧光沉积明显减少;IgAN组后期系膜区细胞及基质增生、肾小球体积增大均受到明显抑制;白藜芦醇还显著降低IgAN组PDGF-B、TGF-β1的高表达。结论白藜芦醇能够显著减少IgA肾病大鼠肾脏IgA免疫复合物在系膜区的沉积,并通过抑制系膜区细胞增殖下调PDGF-B及TGF-β1的表达来减轻肾小球硬化,从而起到减缓大鼠IgA肾病进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白藜芦醇 SirT1 TGF-Β1 PDGF-B 系膜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非小细胞肺癌NCI-H1299细胞特异性结合肽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3
13
作者 左琪 郭超 +2 位作者 樊卫平 杨晓峰 张帆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23-1030,共8页
背景与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最常见的肺癌组织学类型,也是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多肽作为光学分子成像探针的主体可以实现肿瘤的早期筛查及诊断,提高患者存活率。本研究旨在利用体内噬菌体展示技... 背景与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最常见的肺癌组织学类型,也是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多肽作为光学分子成像探针的主体可以实现肿瘤的早期筛查及诊断,提高患者存活率。本研究旨在利用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与人NSCLC细胞NCI-H1299高度结合的小分子多肽并通过体外实验鉴定其结合特异性。方法制备NCI-H1299细胞荷瘤裸鼠模型,用噬菌体展示环七肽库进行3轮体内筛选后随机挑取噬菌体克隆,免疫组织化学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鉴定噬菌体克隆对NCI-H1299细胞的亲和力。提取阳性单克隆噬菌体DNA测序获得外源多肽氨基酸序列,将重复率最高的序列化学合成多肽并进行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FITC)标记,制备光学分子探针,初步鉴定其对NCI-H1299细胞的特异性。结果经3轮体内筛选后噬菌体富集率是首轮的341.3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随着筛选次数增加,肿瘤组织中结合的噬菌体不断增加,且结合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ELISA结果显示随机挑取的30个噬菌体克隆中20个为阳性克隆,经测序后将重复率最高的序列合成多肽并命名为NSP1;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 assay,MTT)、细胞划痕实验表明NSP1不会影响细胞增殖、迁移;流式细胞术、细胞免疫荧光结果表明NSP1可与NCI-H1299细胞特异性结合。结论利用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成功得到了与肺癌NCI-H1299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多肽NSP1,为NSCLC的早期诊断及靶向治疗奠定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展示技术 肺肿瘤 NCI-H1299细胞 特异性结合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P/S1PR1信号通路通过调控ROS/NLRP3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太平 王菁 +4 位作者 徐焕雨 杨佳 薛媛 张婷婷 田继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43-1148,共6页
目的探究S1P/S1PR1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葡萄糖处理细胞,ELISA法检测细胞内S1P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1PR1蛋白表... 目的探究S1P/S1PR1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葡萄糖处理细胞,ELISA法检测细胞内S1P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1PR1蛋白表达;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HG组及HG+siS1PR1组,RT-PCR检测细胞E-cadherin、Vimentin、Fibronectin及Twist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E-cadherin、α-SMA、Vimentin、NLRP3、ASC及NF-κB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S1P组及S1P+siS1PR1组,Western blot检测Vimentin、Snail、α-SMA、NLRP3、ASC及NF-κB蛋白表达,荧光显微镜测定ROS水平。结果ELISA结果显示,高糖刺激下细胞内S1P含量明显升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30 mmol·L^(-1)浓度时S1PR1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阻断S1PR1后可以抑制高糖诱导的Fibronectin、Vimentin及Twist mRNA表达,上调E-cadherin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Vimentin,α-SMA蛋白表达下降,同时可抑制细胞内ROS的产生和NLRP3,ASC,NF-κB蛋白水平;加入S1P激活剂后细胞内ROS水平,Vimentin、α-SMA、Snail、NLRP3、ASC及NF-κB蛋白水平表达均升高,阻断S1PR1后表达均降低。结论高糖能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EMT,其机制可能与S1P/S1PR1信号通路作用于ROS/NLRP3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P/S1PR1信号通路 ROS NF-κB NLRP3 上皮间充质转化 肾小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巨细胞病毒PP65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15
作者 张淑婷 田海霞 +2 位作者 刘青青 康行 樊卫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82-1187,共6页
目的制备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ic virus,HCMV)PP65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并通过免疫组化鉴定单克隆抗体与HCMV PP65抗原的反应性。方法诱导PQE30-PP65重组质粒表达PP65蛋白并Ni柱亲和层析纯化。PP65抗原免疫BALB/c小鼠,将血清抗体... 目的制备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ic virus,HCMV)PP65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并通过免疫组化鉴定单克隆抗体与HCMV PP65抗原的反应性。方法诱导PQE30-PP65重组质粒表达PP65蛋白并Ni柱亲和层析纯化。PP65抗原免疫BALB/c小鼠,将血清抗体阳性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经HTS筛选,扩大培养获取单克隆抗体。经Protein A亲和层析纯化,并通过间接ELISA鉴定其特异性、效价及亚型。将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应用于临床样本的玻片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获得8株高特异性抗HCMV PP65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其亚型均为IgG1型,轻链均为κ链,效价均在1∶2048000以上。其中6株单克隆抗体能够通过玻片免疫组化法准确鉴定HCMV激活性感染。结论成功制备了HCMV PP65单克隆抗体。单抗与白细胞中HCMV PP65抗原反应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PP65抗原 单克隆抗体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