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引进到本土生长:构建中国特色护理理论的现实反思与路径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若兰 张静 +2 位作者 冯耀清 韩世范 朱瑞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88-2091,共4页
理论是学科发展的基石,尽管护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有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但我国仍处于对国外护理理论的引进和应用阶段,特色的护理理论体系亟待丰富和完善。通过分析我国护理理论研究及应用现状并对现存问题进行反思,立足于我国传... 理论是学科发展的基石,尽管护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有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但我国仍处于对国外护理理论的引进和应用阶段,特色的护理理论体系亟待丰富和完善。通过分析我国护理理论研究及应用现状并对现存问题进行反思,立足于我国传统文化理念,对我国护理理论的演变历程进行梳理,以期为我国理论研究者构建特色护理理论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理论 理论框架 逻辑架构 临床实践 慢性病食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食同源物质及其非营养素在肺癌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高玮 李若兰 +4 位作者 曾婧辉 力娜 宋凯 韩世范 朱瑞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41-1746,共6页
基于肺癌发病机制及症状群,总结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药食同源物质及非营养素在肺癌防治中的应用,为未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为肺癌的综合防治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肺癌 药食同源 非营养素 食疗 防治 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性别老年人衰弱的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程慧 李凌云 +1 位作者 张莉芸 韩世范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710-371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老年人发生衰弱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山西省11个地级市的1 090名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将中文版衰弱评估量表评分≥2分作为是否存在衰弱的标准,把研究对象分为非衰弱组和衰...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老年人发生衰弱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山西省11个地级市的1 090名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将中文版衰弱评估量表评分≥2分作为是否存在衰弱的标准,把研究对象分为非衰弱组和衰弱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男性和女性老年人发生衰弱的影响因素。结果:将婚姻状况、文化程度、退休前职业、人均月收入进行协变量调整后,男性老年人发生衰弱的影响因素包括跌倒、年龄、养老保险,女性老年人发生衰弱的影响因素包括跌倒、年龄、常住地。结论:社区可以根据不同性别老年人发生衰弱的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改善老年人衰弱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衰弱 跌倒 性别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膳食模式、炎症指数与慢性病代谢指标的相关性 被引量:3
4
作者 冯耀清 郭丹丹 +2 位作者 苏恩惠 韩世范 朱瑞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27-1933,共7页
目的:探讨山西省成年居民的膳食模式、膳食炎症指数(DII)与慢性病代谢指标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基于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CNNHS)项目中的山西省数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396名成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山西省成年居民的膳食模式、膳食炎症指数(DII)与慢性病代谢指标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基于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CNNHS)项目中的山西省数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396名成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分析了不同膳食模式及膳食炎症指数与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山西省成年居民存在较高的体重超重、肥胖以及腹型肥胖比例,同时高血压、高血糖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也较高;主成分分析法得到谷物模式、肉菜模式、肉类模式和油盐模式4种膳食模式;膳食炎症指数与腰围呈正相关;中心性肥胖与收缩压和血糖水平呈正相关。结论:高炎症膳食模式可能与慢性代谢障碍有关。改善膳食模式,特别是增加抗氧化剂和抗炎物质的摄入可能有助于降低慢性炎症疾病的风险。建议通过公共卫生干预,促进健康膳食模式,以预防和管理慢性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模式 膳食炎症指数 慢性病 代谢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多重慢性病与饮食习惯的关系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凤 苏恩惠 +3 位作者 郭丹丹 吕阳阳 韩世范 朱瑞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683-2689,共7页
目的:探讨饮食习惯与老年多重慢性病的关系及风险因素,并依据风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4例老年慢性病病人作为建模组,其中多重慢性病病人363例(病例组),单一慢性病病人121例(对照组),另选取同... 目的:探讨饮食习惯与老年多重慢性病的关系及风险因素,并依据风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4例老年慢性病病人作为建模组,其中多重慢性病病人363例(病例组),单一慢性病病人121例(对照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161例老年慢性病病人作为验证组。收集病人的一般资料及饮食习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饮食习惯与老年多重慢性病的关系并筛选影响因素,根据筛选出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风险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预测效果评价。结果:过快饮食、过饱饮食、每周食用油炸及腌制食品≥4 d、年龄>80岁、体质指数>24.0 kg/m^(2)、有家族病史是老年多重慢性病的影响因素(P<0.05),每周食用新鲜蔬菜水果≥4 d、每周食用鱼肉≥4 d是老年多重慢性病的保护因素(P<0.05)。基于以上影响因素构建风险列线图模型,Bootstrap自举法内部验证结果显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73[95%CI(0.810,0.941)],校准曲线显示实际值与预测值间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25;验证组内部验证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912[95%CI(0.823,0.986)],校准曲线分析显示实际值与预测值间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22。结论:过快饮食、过饱饮食、每周食用油炸及腌制食品≥4 d、年龄>80岁、体质指数>24.0 kg/m^(2)、有家族病史是老年多重慢性病的影响因素,基于此建立的列线图模型有助于该类病人的健康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多重慢性病 饮食习惯 影响因素 列线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