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P-二酰基甘油合酶1表达下调诱导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障碍促进小鼠海马β-淀粉样蛋白沉积
1
作者 张立飞 王宁 +6 位作者 田园 师姝 张稳稳 杜凯丽 刘婷 王丽 王晓晖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9-727,共9页
目的探究CDP-二酰基甘油合酶1(CDS1)对小鼠海马神经细胞自噬和淀粉样蛋白沉积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使用刚果红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早老蛋白1(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组织淀粉样物质的沉积情况;慢病毒介导HT22细胞内... 目的探究CDP-二酰基甘油合酶1(CDS1)对小鼠海马神经细胞自噬和淀粉样蛋白沉积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使用刚果红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早老蛋白1(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组织淀粉样物质的沉积情况;慢病毒介导HT22细胞内APP过表达,刚果红染色观察细胞内淀粉样物质沉积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组织和APP过表达HT22细胞的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P62蛋白表达情况;通过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蛋白质组学结果,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CDS1;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组织和APP过表达HT22细胞中的CDS1蛋白表达情况;慢病毒介导HT22细胞APP过表达后,再过表达CDS1,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LC3-Ⅱ、P6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组织及APP过表达HT22细胞中均有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在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组织和APP过表达HT22细胞中LC3-Ⅱ、P62蛋白均升高。从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蛋白质组学结果中的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分析筛选到其中一条差异代谢通路——甘油磷脂代谢通路,从该通路中获取到差异表达蛋白CDS1。与野生型C57BL/6小鼠相比,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组织中CDS1蛋白表达量下降(0.46±0.07 vs 1.00±0.25,P<0.01);与感染空载病毒载体的HT22细胞相比,慢病毒过表达APP的HT22细胞中CDS1蛋白表达量下降(0.68±0.18 vs 1.00±0.13,P<0.01)。在APP过表达的HT22细胞过表达CDS1后,神经细胞的自噬流明显恢复(LC3-Ⅱ:1.00±0.15 vs 0.21±0.05,P<0.01;P62:1.00±0.16 vs 0.67±0.10,P<0.01),并且Aβ沉积明显减少。结论CDS1表达下调诱导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障碍,促进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海马淀粉样物质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P-二酰基甘油合酶1 自噬 溶酶体 海马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吞作用相关基因FCHO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功能分析
2
作者 冯雪飞 郝艳龙 +4 位作者 孟小燕 郭艳琳 翟元芳 邹斌斌 张玲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8-606,共9页
目的:探讨内吞作用相关基因FCHO2在各亚型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和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和bc-GenExMinerv5.0数据库数据分析FCHO2在各亚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通过GEO和TIMER数据库数据分析FCHO2... 目的:探讨内吞作用相关基因FCHO2在各亚型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和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和bc-GenExMinerv5.0数据库数据分析FCHO2在各亚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通过GEO和TIMER数据库数据分析FCHO2与各亚型乳腺癌患者预后和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利用STRING和GEPIA数据库数据分析与FCHO2的互作蛋白网络和其与互作蛋白的相关性,通过UALCAN和DAVID数据库数据对乳腺癌组织中FCHO2表达相关基因进行KEGG和GO分析。结果:免疫组化法结果显示,FCHO2在管腔型和HER2+乳腺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均P<0.05),且与HER2和Ki67表达有关联(P=0.03和P=0.007)。FCHO2高表达的管腔型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期(OS)和无复发生存期(RFS)均明显缩短(均P<0.05)。FCHO2蛋白与EPS15等多种蛋白表达相关且构成蛋白-蛋白互作网络。KEGG和GO分析显示,乳腺癌组织中FCHO2相关表达基因主要与昼夜节律、自噬等生物学过程有关,涉及叉头框蛋白O(FoxO)和TGF-β等信号通路。FCHO2表达与各亚型乳腺癌组织中的免疫细胞浸润相关(均P<0.05)。结论:FCHO2在管腔型、HER2+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管腔型乳腺癌患者预后及免疫细胞浸润相关,其可能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HO2 内吞作用 乳腺癌 预后 免疫细胞浸润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3B1敲减通过RAS等信号通路影响MDAMB-231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凋亡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玲 高迎真 +3 位作者 卞琳 殷文娟 张燕燕 刘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87-1594,共8页
目的:检测剪接因子3B亚基1(SF3B1)基因敲减对人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凋亡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F3B1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载体(LV-SF3B1-RNAi)转染MDA-MB-231细胞,以敲减SF3B1基因。... 目的:检测剪接因子3B亚基1(SF3B1)基因敲减对人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凋亡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F3B1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载体(LV-SF3B1-RNAi)转染MDA-MB-231细胞,以敲减SF3B1基因。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转染空载体)和SF3B1敲减组(转染SF3B1-shRNA-1和SF3B1-shRNA-2)。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F3B1的敲减效率;分别用MTT法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SF3B1敲减对细胞生长及集落形成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法测定SF3B1敲减对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annexin V-APC单染法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SF3B1敲减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转录组测序检测SF3B1敲减后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富集的信号通路。结果:MTT结果显示,SF3B1敲减组MDA-MB-231细胞的A值在96和120 h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SF3B1敲减组的集落形成数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凋亡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侵袭和迁移细胞数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SF3B1敲减后差异表达基因富集的信号通路包括RAS信号通路、紧密连接、MAPK信号通路等。结论:在MDA-MB-231乳腺癌细胞中敲减SF3B1可能通过RAS等信号通路的异常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接因子3B亚基1 乳腺癌 生物学行为 RAS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触融合蛋白17改善Aβ31-35诱导的小鼠海马神经细胞死亡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宁 周秀雅 +5 位作者 何星鸿 张立飞 李朋佳 师姝 王丽 王晓晖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712-1719,共8页
目的探究突触融合蛋白17(syntaxin17,STX17)在Aβ诱导的小鼠海马神经细胞死亡中的作用。方法基于WGCNA方法选取与阿尔茨海默病显著相关的基因,与自噬基因库和SNARE家族基因取交集筛选关键基因;C57BL/6小鼠海马组织中注射浓度为1 g/L的A... 目的探究突触融合蛋白17(syntaxin17,STX17)在Aβ诱导的小鼠海马神经细胞死亡中的作用。方法基于WGCNA方法选取与阿尔茨海默病显著相关的基因,与自噬基因库和SNARE家族基因取交集筛选关键基因;C57BL/6小鼠海马组织中注射浓度为1 g/L的Aβ31-35和使用终浓度为5μmol/L Aβ31-35处理HT22海马神经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检测STX17、LC3Ⅱ、P62的蛋白表达情况;CCK-8法检测Aβ31-35处理的HT22海马神经细胞存活率;慢病毒介导HT22海马神经细胞STX17过表达后,Western blot检测Aβ31-35处理后LC3Ⅱ、P62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阿尔茨海默病显著相关的Salmon和Black模块分别与自噬基因库和SNARE亚家族取交集获取关键基因STX17。与对照组比较,经Aβ31-35处理后,HT22细胞细胞存活率[(81.81±11.65)%]明显下降(P<0.05),小鼠海马组织和HT22细胞中STX17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LC3Ⅱ和P62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慢病毒介导HT22海马神经细胞STX17过表达后,显著逆转Aβ31-35诱导的LC3Ⅱ、P62的蛋白表达上调(P<0.05),并改善Aβ31-35诱导的HT22海马神经细胞存活率下降[(101.91±13.81)%vs(79.21±8.75)%,P<0.05]。结论STX17通过促进自噬来改善Aβ诱导的小鼠海马神经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X17 小鼠海马神经细胞 细胞死亡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素受体干预大鼠周围神经压榨性损伤后再生
5
作者 张宏 齐超 +2 位作者 高美玲 王红 李夏青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7-343,共7页
目的:于大鼠坐骨神经压榨性损伤模型基础上观察辣椒素受体拮抗剂AMG517对神经损伤后再生过程的影响。方法:采用2.5%戊二醛固定标本、1%四氧化锇后固定、分别制备半薄切片(1μm)和超薄切片(60nm)、并进行甲苯胺蓝及醋酸铀-枸橼酸铅染色,... 目的:于大鼠坐骨神经压榨性损伤模型基础上观察辣椒素受体拮抗剂AMG517对神经损伤后再生过程的影响。方法:采用2.5%戊二醛固定标本、1%四氧化锇后固定、分别制备半薄切片(1μm)和超薄切片(60nm)、并进行甲苯胺蓝及醋酸铀-枸橼酸铅染色,对一侧坐骨神经损伤的损伤近端、损伤中心及损伤远端之有髓及无髓神经的数量及其结构特点进行观察和计数。结果:坐骨神经压榨性损伤后,损伤远端发生Wallerian变性,尔后,由损伤近端逐渐开始出现神经突起及雪旺细胞的再生。如果损伤前30 min于同侧足底皮下注射辣椒素受体拮抗剂ANG517(300μg/kg BW)后,损伤近端(距损伤中心0.2 cm)、损伤中心及损伤远端(距损伤中心0.2 cm)部位有髓和无髓神经簇再生的数量明显多于未用药组,尤以损伤后2周时表现更为明显。结论:辣椒素受体作为位于周围神经末梢的伤害性感受器,其功能状态的变化可以影响神经再生过程;抑制辣椒素受体可以加快或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素受体 瞬态电压感受器阳离子通道(TRPV1) 神经损伤与再生 神经压榨性损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癌基因PTEN在食管癌发生过程中的表达
6
作者 王建设 高新平 +4 位作者 李士瑛 张新胜 马克学 张顺利 张文学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PTEN基因表达在食管癌发生过程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原发性食管鳞状上皮癌,19例单纯增生,18例非典型增生和41例正常组织中PTEN基因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癌组织中PTEN的表达与... 目的:探讨PTEN基因表达在食管癌发生过程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原发性食管鳞状上皮癌,19例单纯增生,18例非典型增生和41例正常组织中PTEN基因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癌组织中PTEN的表达与正常组织相比差异极显著(P<0.001),与单纯增生和非典型增生组织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食管癌的发生过程中,PTEN基因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基因 抑癌基因 食管鳞状上皮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生长因子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胎盘中抑制滋养细胞凋亡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史亚波 任亚楠 +3 位作者 万惠丽 马孝甜 王丽 王晓晖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探讨胎盘生长因子(PLGF)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胎盘滋养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收集20例GDM和20例正常孕妇胎盘组织,采用HE染色法观察GDM患者胎盘组织形态学变化。TUNEL染色以及Caspase-3活性检测胎盘中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 目的:探讨胎盘生长因子(PLGF)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胎盘滋养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收集20例GDM和20例正常孕妇胎盘组织,采用HE染色法观察GDM患者胎盘组织形态学变化。TUNEL染色以及Caspase-3活性检测胎盘中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胎盘中PLGF蛋白表达情况,免疫组化观察PLGF的原位表达。离体培养人绒毛滋养细胞(HTR-8/SVneo),分为对照组、高糖组(HG)、PLGF+高糖组(PLGF+HG)和PLGF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HTR-8/SVneo滋养细胞的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GDM患者胎盘中滋养细胞凋亡明显减少,Caspase-3活性明显减弱。PLGF在GDM胎盘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高糖诱导HTR-8/SVneo滋养细胞凋亡增加,PLGF预处理明显逆转高糖诱导的HTR-8/SVneo滋养细胞凋亡增加。结论:GDM患者胎盘中滋养细胞凋亡明显减少,而胎盘中PLGF表达升高。离体实验进一步证明PLGF能够抑制高糖所致HTR-8/SVneo滋养细胞凋亡增加,因此PLGF表达升高可能是GDM患者胎盘中滋养细胞凋亡减少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胎盘 胎盘生长因子 HTR-8/SVne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鳞状细胞癌中BRAP和VEGF-C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殷文娟 张玲 +4 位作者 刘青华 白玮 王志华 李雅俊 李灵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54-956,共3页
目的探讨BRAP和VEGF-C在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组织内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 6000法检测84例LSCC组织及15例癌旁组织中BRAP、VEGF-C的表达,并用D2-40免... 目的探讨BRAP和VEGF-C在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组织内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 6000法检测84例LSCC组织及15例癌旁组织中BRAP、VEGF-C的表达,并用D2-40免疫组化染色标记检测微淋巴管生成情况。分析BRAP、VEGF-C蛋白表达与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LSCC中BRAP、VEGF-C的高表达率分别为65.5%和53.6%,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BRAP、VEGF-C在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两者的表达有相关性(P<0.01)。淋巴结转移组的微淋巴管密度(micro-lymphatic vessel density,MLVD)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BRAP、VEGF-C高表达组的MLVD值比其低表达组均增高(P<0.01)。结论BRAP和VEGF-C在LSCC中呈高表达,BRAP可能通过上调VEGF-C促进肿瘤淋巴管的生成及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鳞状细胞癌 BRAP VEGF-C 微淋巴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_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通过激活内质网应激诱导心肌细胞凋亡 被引量:4
9
作者 侯晓鸿 宁娜 +5 位作者 李杨 何金玲 燕子 原媛 王丽 王晓晖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21-1927,共7页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在β_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β_1-AA)引起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β_1-肾上腺素受体细胞外第二环抗原肽段主动免疫大鼠,应用SA-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β_1-AA的水平,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的凋亡水平,Wes...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在β_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β_1-AA)引起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β_1-肾上腺素受体细胞外第二环抗原肽段主动免疫大鼠,应用SA-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β_1-AA的水平,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的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中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EBP同源蛋白(CHOP)及caspase-12的蛋白表达。利用亲和层析法纯化的β_1-AA处理H9c2心肌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采用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苯基丁酸(4-PBA)预处理H9c2心肌细胞,再给予β_1-AA干预,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及凋亡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主动免疫大鼠血清中β_1-AA水平在免疫2周时显著增加,进一步增加至8周,并且主动免疫2周大鼠心肌组织凋亡率明显升高,持续升高至8周。与对照组相比,主动免疫大鼠心肌组织中GRP78、CHOP及caspase-12的蛋白表达在免疫4周和8周时均明显增加。β_1-AA引起H9c2心肌细胞活力持续降低,凋亡明显增加。与β_1-AA单独处理组相比,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PBA预处理H9c2心肌细胞可以有效逆转β_1-AA诱导的细胞凋亡增加和活力下降。结论:β_1-AA可以通过激活内质网应激诱导心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 内质网应激 细胞凋亡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C/EBP同源蛋白 CASPASE-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触融合蛋白17通过调节自噬减少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中淀粉样物质沉积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秀雅 马明霞 +4 位作者 王宁 刘婷 李杨 王丽 王晓晖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5-392,共8页
目的:探究突触融合蛋白17(STX17)对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中自噬和淀粉样物质沉积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用慢病毒介导HT22细胞内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和STX17过表达,RT-qPCR检测慢病毒感染后各组细胞中APP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II(LC3... 目的:探究突触融合蛋白17(STX17)对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中自噬和淀粉样物质沉积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用慢病毒介导HT22细胞内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和STX17过表达,RT-qPCR检测慢病毒感染后各组细胞中APP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II(LC3-II)及STX17的mRNA表达情况。刚果红染色观察HT22细胞中淀粉样物质沉积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II和P62的表达。免疫荧光观察细胞中STX17定位,以及LC3-II定位和斑点数量。结果:HT22细胞成功过表达APP后,淀粉样物质沉积增多,STX17表达下降,STX17主要定位在细胞质内,LC3-II和P62表达明显增多。过表达STX17后,LC3-II和P62表达下降,淀粉样物质沉积减少。结论:STX17通过调节自噬减少阿尔茨海默病淀粉样物质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融合蛋白17 自噬 阿尔茨海默病 淀粉样前体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标志物LC3的节律表达破坏参与β_(1)-AA诱导的H9c2大鼠心肌细胞死亡 被引量:4
11
作者 贾微微 宁娜 +6 位作者 孙聪 李朋佳 陆洁蓓 张晟 原媛 王丽 王晓晖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17,共8页
目的:探讨β_(1)-肾上腺素受体(β_(1)-AR)自身抗体(β_(1)-AA)对大鼠心肌细胞自噬标志物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节律表达的影响及其在心肌细胞死亡中的作用。方法:实验材料为Sprague-Dawley(SD)大鼠和H9c2大鼠心肌细胞。将SD大鼠随机... 目的:探讨β_(1)-肾上腺素受体(β_(1)-AR)自身抗体(β_(1)-AA)对大鼠心肌细胞自噬标志物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节律表达的影响及其在心肌细胞死亡中的作用。方法:实验材料为Sprague-Dawley(SD)大鼠和H9c2大鼠心肌细胞。将SD大鼠随机分为免疫组(β_(1)-AR组)和对照(control)组,每组6只;将H9c2细胞随机分为control组、β_(1)-AA组、慢病毒(LV)-NC组和LV-shPer2组(n=6);合成β_(1)-AR细胞外第二环抗原肽段,用于主动免疫大鼠,并使用亲和层析法从大鼠血清中提纯β_(1)-AA;β_(1)-AA处理H9c2细胞24 h后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用地塞米松同步化细胞后,再给予β_(1)-AA处理,采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LC3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生物钟蛋白Per2的表达情况,使用JTK_CYCLE算法分析昼夜节律参数;用LV-shPer2感染H9c2细胞以破坏LC3的节律表达,进而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β_(1)-AR组大鼠血清中β_(1)-AA的A值与control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β_(1)-AA组H9c2细胞的活力显著低于control组(P<0.05)。β_(1)-AA可破坏H9c2细胞LC3和Per2的节律表达(JTK_CYCLE P<0.05)。通过LV-shPer2干扰Per2基因而破坏H9c2细胞LC3节律表达(JTK_CYCLE P<0.05)后,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5)。结论:β_(1)-AA破坏H9c2大鼠心肌细胞自噬标志物LC3的节律表达,从而促进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β_(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昼夜节律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改善Aβ31-35所致小鼠昼夜节律紊乱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昌图 张蕊 +4 位作者 原媛 赵今 任亚楠 王丽 王晓晖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53-659,共7页
目的:观察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雷帕霉素(Rapa)对β-淀粉样蛋白31-35(Aβ31-35)引起的C57BL/6小鼠昼夜节律紊乱及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系HT22中Per2表达异常的影响。方法:选取6~8周雄性C57BL/6小鼠进行跑轮行为学实验,分析Rapa在改善Aβ31-3... 目的:观察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雷帕霉素(Rapa)对β-淀粉样蛋白31-35(Aβ31-35)引起的C57BL/6小鼠昼夜节律紊乱及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系HT22中Per2表达异常的影响。方法:选取6~8周雄性C57BL/6小鼠进行跑轮行为学实验,分析Rapa在改善Aβ31-35所致小鼠昼夜节律紊乱中的作用。将HT22神经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Aβ31-35组、Rapa预处理组和Rapa单独处理组,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上述各组细胞于circadian time(CT)4、CT8、CT12、CT16、CT20和CT24的Per2 mRNA表达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er2 mRNA表达差异最大时点CT16的PER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β31-35引起小鼠昼夜节律紊乱,自由运转周期显著延长;Rapa预处理后,小鼠的昼夜节律紊乱情况有所改善,自由运转周期显著降低。Aβ31-35引起HT22细胞活力显著降低且具有剂量依赖性;Rapa预处理后有效逆转Aβ31-35诱导的HT22细胞存活率下降(P<0.05)。经Aβ31-35处理后,HT22细胞Per2的mRNA水平在CT16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Rapa预处理后Per2的mRNA异常表达得到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Aβ31-35组CT16时Per2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与Aβ31-35组相比,Rapa预处理组Per2蛋白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升高(P<0.05)。结论:Rapa可以有效缓解Aβ31-35所致C57BL/6小鼠昼夜节律紊乱,并有效改善Aβ31-35所致HT22细胞中Per2的异常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雷帕霉素 β-淀粉样蛋白31-35 Per2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重链对大鼠脊髓损伤局部颈上神经节蛋白10的表达及神经突起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亚芳 高扬 +4 位作者 李志强 刘雅 赵明伟 袁海霞 李夏青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42-1148,1155,共8页
目的:探讨人工重组A型肉毒毒素重链(BoNT/A重链)对大鼠脊髓损伤局部颈上神经节蛋白10(SCG10)表达、神经突起再生以及损伤侧后肢感觉及运动功能的影响,为阐明BoNT/A重链促神经突起生长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大鼠单侧腰段脊髓横断损... 目的:探讨人工重组A型肉毒毒素重链(BoNT/A重链)对大鼠脊髓损伤局部颈上神经节蛋白10(SCG10)表达、神经突起再生以及损伤侧后肢感觉及运动功能的影响,为阐明BoNT/A重链促神经突起生长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大鼠单侧腰段脊髓横断损伤模型基础上局部及鞘内给予BoNT/A重链;于用药后不同时间提取局部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并根据双向电泳提示的蛋白点群变化的分子量和等电点,选取SCG10为目标蛋白行Western Blot检测及神经突起测定;通过抓力和热痛敏实验测试损伤侧后肢的运动和感觉功能情况。结果:(1)BoNT/A重链可干预脊髓损伤后局部蛋白谱的变化,MW位于18—25kDa、等电点在5—7范围的蛋白点可以作为蛋白点群变化的代表之一;(2)作为分子量位于18—25kDa/等电点在5—7的蛋白成分之一的SCG10在单纯损伤时较正常对照组其表达有所增高,给予BoNT/A重链后, SCG10的表达显著增强(P<0.05);(3)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单纯损伤时SCG10的阳性表达主要分布于损伤周边细胞的胞体,应用BoNT/A重链后,SCG10阳性分布于胞浆和细胞突起且以损伤近头端的周边区域较为显著;(4)突起测定结果显示:BoNT/A重链可促进脊髓损伤周边神经细胞突起增长,包括突起数目增多及含有突起的神经细胞百分比增多(P<0.05);(5)给予BoNT/A重链后,损伤侧后肢肌力明显优于单纯损伤组(P<0.05),但感觉功能未见明显改善。结论:脊髓损伤局部给予BoNT/A重链可促进生长相关蛋白SCG10的表达并促进损伤周边神经细胞突起生长,改善肌肉抓力。BoNT/A重链有助于脊髓损伤后的再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毒素 A型肉毒毒素重链 脊髓损伤 颈上神经节蛋白10 神经突起 神经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素重链干预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生长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亚芳 兰婧 +2 位作者 刘福 白娟 李夏青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19,共8页
目的探讨人工重组A型肉毒素重链(Bo NT/A重链)对在体大鼠脊髓损伤局部生长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为阐明Bo NT/A重链促神经突起再生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建立大鼠单侧腰段脊髓横断损伤模型并局部及鞘内给予Bo NT/A重链;对用药后不同时间局部... 目的探讨人工重组A型肉毒素重链(Bo NT/A重链)对在体大鼠脊髓损伤局部生长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为阐明Bo NT/A重链促神经突起再生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建立大鼠单侧腰段脊髓横断损伤模型并局部及鞘内给予Bo NT/A重链;对用药后不同时间局部骨髓组织进行双向电泳检测总体蛋白表达;选择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颈上神经节蛋白10(SCG 10)进行蛋白印迹和免疫荧光检测以观察二者在Bo NT/A重链影响下的表达及分布。结果 (1)单侧腰髓离断损伤模型动物呈现明显单侧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2)脊髓损伤后给予Bo NT/A重链可影响损伤局部蛋白表达谱变化:Bo NT/A重链可引起损伤局部蛋白点群在变化的基础上逆转或表达进一步增加,尤以MW位于35~45 k Da及18~25 k Da、等电点在5~7范围的蛋白点表现明显;(3)蛋白印迹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提示:Bo NT/A重链可促进p-GAP 43和SCG 10的表达(P<0.05),且p-GAP 43及SCG 10主要以损伤周围细胞阳性明显,胞浆及突起皆呈阳性。结论脊髓损伤后给予Bo NT/A重链可促进脊髓损伤后选择性生长相关蛋白p-GAP 43和SCG 10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素 A型肉毒素重链 脊髓损伤 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 颈上神经节蛋白10(SCG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GA3表达与结直肠癌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
15
作者 刘笑 郗彦凤 +5 位作者 步鹏 赵国海 靳佩玉 冯玉婷 崔巍 徐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196-1202,共7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整合素亚蛋白ɑ3(integrin subunitɑ3,ITGA3)的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ITGA3 mRNA在泛癌及CRC组织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同时全面研究ITGA3与肿瘤浸...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整合素亚蛋白ɑ3(integrin subunitɑ3,ITGA3)的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ITGA3 mRNA在泛癌及CRC组织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同时全面研究ITGA3与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的相关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确诊为CRC的病例233例,进一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检测ITGA3、CD8、CD163、FOXP3、PD-L1、CTLA-4、PD-1在CRC组织中的表达,分析ITGA3与免疫浸润细胞、免疫检查点之间的关系。结果:生信分析结果显示ITGA3 mRNA在CRC中表达升高;ITGA3高表达与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相关(P<0.05);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分期与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P<0.05)。此外,上调的ITGA3表达与CRC中多种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密切相关。IHC结果表明ITGA3在CRC组织中的高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ITGA3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CD8^(+)T细胞、PD-L1、CTLA-4(均P<0.05)等免疫标志物表达相关。结论:ITGA3在CRC中高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等密切相关,其可能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为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免疫浸润 CD8^(+)T细胞 细胞免疫检查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TA3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作用
16
作者 牛霞 张晓娟 +2 位作者 高迎真 卞琳 张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92-1198,共7页
目的:探讨TSTA3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瘤")中的表达,并研究TSTA3对人食管鳞瘤细胞系KYSE150和KYSE450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检测45例食管鳞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TSTA3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qPCR检测食管... 目的:探讨TSTA3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瘤")中的表达,并研究TSTA3对人食管鳞瘤细胞系KYSE150和KYSE450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检测45例食管鳞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TSTA3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qPCR检测食管鳞瘤细胞系中TSTA3的mRNA表达。慢病毒感染KYSE150和KYSE450细胞使之过表达TSTA3。通过MTT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TSTA3对食管鳞瘤细胞活力和集落形成能力的影响;Transwell法检测TSTA3对食管鳞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TSTA3对食管鳞瘤细胞核心岩藻糖基化修饰的影响。结果:食管鳞瘤组织中TSTA3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TSTA3过表达对食管鳞瘤细胞的增殖无影响(P>0.05),但可以增强食管鳞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P<0.01),且TSTA3过表达可以提高食管鳞瘤细胞的核心岩藻糖基化修饰水平(P<0.01)。结论:TSTA3可能通过调节岩藻糖基化修饰在食管鳞瘤中发挥促侵袭和迁移的作用。TSTA3可能成为食管鳞瘤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TSTA3蛋白 岩藻糖基化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