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大学本科阶段口腔生物学教学质量的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君瑜 张芳 +1 位作者 杨芳 王翔宇 《西北医学教育》 2014年第2期298-299,共2页
口腔生物学是口腔医学专业课和口腔临床知识相连接的重要学科,是从基础医学理论上理解各种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的一门学科。《口腔生物学》的开设可以让大学本科生掌握口腔基础学科的理论知识,并且提高他们进行科研活动的兴趣,... 口腔生物学是口腔医学专业课和口腔临床知识相连接的重要学科,是从基础医学理论上理解各种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的一门学科。《口腔生物学》的开设可以让大学本科生掌握口腔基础学科的理论知识,并且提高他们进行科研活动的兴趣,本文从《口腔生物学》开设的必要性、教材分析、教学方法等多方面阐述,探讨如何提高大学本科阶段口腔生物学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生物学 大学本科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在口腔颌面外科门诊规范化培训中的探索
2
作者 张梦圆 赵翔宇 +2 位作者 李晖菲 张媛 王兴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10期764-76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用于口腔颌面外科门诊规范化培训阻生牙拔除术实践教学的效果。方法:80名学员分为四组,每组20人。传统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混合1组采用超星学习通结合翻转课堂模式;混合2组采用超星学习通结合虚拟仿... 目的:探讨不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用于口腔颌面外科门诊规范化培训阻生牙拔除术实践教学的效果。方法:80名学员分为四组,每组20人。传统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混合1组采用超星学习通结合翻转课堂模式;混合2组采用超星学习通结合虚拟仿真模式;混合3组采用翻转课堂结合虚拟仿真模式。比较四组学员理论知识、病例分析以及操作技能考试成绩,并通过调查问卷评估学员对不同混合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三个混合组的理论考核成绩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1组和3组的病例分析成绩高于混合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略高于传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混合3组的操作技能总成绩显著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表明,混合组和传统组在学习主动性提高、基础知识理解、理论实践结合、操作技能提高、临床思维培养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翻转课堂和虚拟仿真的阻生牙拔除术课程设计对规范化培训学员综合能力的培养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外科 规范化培训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阻生牙拔除术 虚拟仿真 翻转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第六届口腔医学年会征稿通知
3
作者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542-542,共1页
关键词 口腔医学 牙医学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技术在口腔上前牙区种植修复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范亚伟 孙福星 张鹏飞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870-873,共4页
目的评价数字化技术在口腔上前牙区种植修复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拟行种植修复的上前牙缺失患者,向患者详细介绍治疗方案后由患者自主选择,最终确定选择数字化种植修复患者8人作为实验组,选择传统种植修复患者10人作为对照组,分... 目的评价数字化技术在口腔上前牙区种植修复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拟行种植修复的上前牙缺失患者,向患者详细介绍治疗方案后由患者自主选择,最终确定选择数字化种植修复患者8人作为实验组,选择传统种植修复患者10人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的种植体偏倚、修复体初戴时间及修复后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种植体的颈部偏移无明显差异[(0.85±0.19)mm vs(1.08±0.22)mm,P>0.05],实验组种植体根部偏移小于对照组[(0.91±0.20)mm vs(1.75±0.31)mm,P<0.05]。实验组每单位修复体初戴调改时间少于对照组[(8.9±2.1)min vs(19.0±5.7)min,P<0.05],且实验组患者对修复体及修复后面部整体外观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能够精确种植,有助于缩短修复体初戴时间,并提高患者对种植修复效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种植导板 口内扫描 种植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新型及特殊保持装置改良式热压膜联冠透明器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5
作者 林益强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13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中新型及特殊保持装置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入选该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完成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治疗后佩戴Hawley保持器,观察组佩戴改良式热压膜联冠透明器,比较两种...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中新型及特殊保持装置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入选该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完成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治疗后佩戴Hawley保持器,观察组佩戴改良式热压膜联冠透明器,比较两种保持装置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PAR指数在牙齿排列、覆牙合、颊舌向牙合关系及垂直向牙合关系方面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Hawley保持器相比,正畸治疗后佩戴改良式热压膜联冠透明器的保持效果更加明显,值得临床进一步使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 热压膜联冠透明器 Hawley 保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彭媛媛 赵彬 +1 位作者 武峰 孟小睿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4期37-39,共3页
3D打印技术属于快速成型技术中的一种,通过扫描物体构建其三维数字模型,然后逐层堆积材料制造出物体的实体模型。3D打印技术一诞生,就在医学领域掀起了一阵潮流,目前已发展了20多年。其中,口腔医学领域一直紧跟着3D打印的潮流。该文着... 3D打印技术属于快速成型技术中的一种,通过扫描物体构建其三维数字模型,然后逐层堆积材料制造出物体的实体模型。3D打印技术一诞生,就在医学领域掀起了一阵潮流,目前已发展了20多年。其中,口腔医学领域一直紧跟着3D打印的潮流。该文着重阐述了3D打印技术的原理及在口腔修复中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口腔修复 快速成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脂紊乱与口腔种植体稳定性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郝磊 何东宁 《临床医药实践》 2015年第7期536-539,共4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口腔疾病越来越困扰着许多患者,其中牙列缺损或缺失的情况尤为多见,患者在面对诸多选择时,种植义齿已渐渐成为患者修复功能和满足美观需求的首选。1977年,Branemark等[1]提出了为现代口腔种植医学奠定了基础的骨结合理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口腔疾病越来越困扰着许多患者,其中牙列缺损或缺失的情况尤为多见,患者在面对诸多选择时,种植义齿已渐渐成为患者修复功能和满足美观需求的首选。1977年,Branemark等[1]提出了为现代口腔种植医学奠定了基础的骨结合理论,骨结合理论是正常的改建骨和种植体直接接触,无光镜下可见到的软组织长入,种植体的负荷可以持续传导并分散在骨组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体 骨结合 种植义齿 牙列缺损 骨密度 骨组织 口腔疾病 长入 高密度脂蛋白 种植体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点药物载体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8
作者 李乃辉 张清梅 +5 位作者 杨国庆 程泽伟 杜秀娟 孙凌翔 王伟 李冰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54-2065,共12页
碳点是一种新型的零维碳基纳米材料,具有小尺寸、低毒性以及表面易于功能化等诸多优点。碳点的出现为靶向递送药物实现癌症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综述系统阐述了碳点作为载体在药物递送方面的应用进展。首先,阐述了碳点的分类以及合成方... 碳点是一种新型的零维碳基纳米材料,具有小尺寸、低毒性以及表面易于功能化等诸多优点。碳点的出现为靶向递送药物实现癌症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综述系统阐述了碳点作为载体在药物递送方面的应用进展。首先,阐述了碳点的分类以及合成方法;其次,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基于碳点的不同种类药物(化疗药物、光敏剂、光热剂等)的递送研究进展;最后,对现阶段面临的挑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从事碳点在药物递送方面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一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药物递送 抗癌 光热治疗 光动力治疗 协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表面微/纳米仿生结构的制备方法与生物学性能研究进展
9
作者 冯靖 王璐 武峰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4期104-107,共4页
目前种植体周围炎、临床愈合时间较长、种植体松动脱落等仍是钛及钛合金种植体面临的主要挑战。通过简单表面改性、水热法、阳极氧化法、微弧氧化法、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法、选择性激光熔融、激光蚀刻、生物活性涂层等表面处理方法在植入... 目前种植体周围炎、临床愈合时间较长、种植体松动脱落等仍是钛及钛合金种植体面临的主要挑战。通过简单表面改性、水热法、阳极氧化法、微弧氧化法、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法、选择性激光熔融、激光蚀刻、生物活性涂层等表面处理方法在植入物表面构建多尺度仿生结构,能够提高表面生物活性,有效促进骨形成相关细胞的黏附、增殖和分化;钛表面微/纳米仿生结构的生物学性能包括促进成骨、调整骨免疫、促进血管生成、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种植体 仿生结构 微/纳米复合形貌 制备方法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文佳玉 武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61-866,共6页
目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病率高发,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ADD)占很大比例。再定位咬合板(anterior repositioning splint,ARS)被认为是治疗ADD的有效保守治疗手段之一,能有效缓解疼痛... 目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病率高发,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ADD)占很大比例。再定位咬合板(anterior repositioning splint,ARS)被认为是治疗ADD的有效保守治疗手段之一,能有效缓解疼痛、弹响等临床症状,并改善下颌运动范围。由于ARS广泛应用,其确切机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ARS现有的操作方法、治疗机制及其长期疗效尚无定论。鉴于目前对ARS治疗的不同看法,本综述试图提供ARS相关治疗的研究进展,帮助临床医生了解并选择合适的操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定位咬合板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行牙科全身麻醉治疗的术后反应和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辛昱娴 余飞燕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95-899,共5页
目的: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儿童行牙科全身麻醉治疗的术后反应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36例择期行牙科全身麻醉治疗的患儿,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搜集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并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全... 目的: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儿童行牙科全身麻醉治疗的术后反应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36例择期行牙科全身麻醉治疗的患儿,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搜集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并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全身麻醉术后不良反应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36例患儿中有1例患儿术后失访,因此将其剔除,纳入的135例患儿术后发生不良反应41例,发生率为30.3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预后良好组术后拔管时间<2 h,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术前营养不良、总治疗牙数、拔牙总数及术前镇静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营养不良(OR=10.359,95%CI:4.429~24.416)、总治疗牙数较多(OR=60.223,95%CI:18.852~192.379)及拔牙总数较多(OR=68.499,95%CI:15.252~307.618)为择期行牙科全身麻醉治疗患儿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择期行牙科全身麻醉治疗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较高,其中术前营养不良、总治疗牙数多及拔牙总数多为增加患儿术后发生不良反应危险影响因素,临床行手术治疗期间应及时给予科学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牙科全身麻醉 术后反应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基础治疗对伴高脂血症牙周炎大鼠血清IL-6及牙槽骨吸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冲 刘欣 +3 位作者 李豪 马千惠 常乐 任秀云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85-788,共4页
目的:建立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合并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HL)的SD大鼠模型并对其进行牙周基础治疗,观察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炎症因子及牙槽骨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HL组(B)、CP... 目的:建立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合并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HL)的SD大鼠模型并对其进行牙周基础治疗,观察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炎症因子及牙槽骨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HL组(B)、CP组(C)、HL+CP组(D);进行相应的建模处理,从建模开始15周后随机处死B组大鼠1只,取颈动脉分叉血管组织进行油红O染色,观察到泡沫细胞形成,则建模成功。再将C/D组随机分为2小组,C1/D1为自然进程组,C2/D2为牙周基础治疗组,进行2次牙周干预,分别于干预前1周、第1次干预后1周、第2次干预后1、3、5周采血,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6含量。实验结束后处死所有大鼠,取单侧上颌骨,剥离牙龈,进行亚甲基蓝染色,使用电子数显卡尺在徕卡显微镜(16X)下测量离体上颌骨实验牙釉质牙骨质界至牙槽嵴顶(cementoenamel junction and alveolar bone crest,CEJ-ABC)的距离(第一、二磨牙共12个位点)作为牙槽骨吸收值以检测牙槽骨吸收情况。使用SPSS2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清IL-6含量C、D组明显高于A组(P<0.05),其中,C1/D1组随时间推移一直呈现上升趋势,C2/D2组则在第2次干预后1周血清IL-6含量达到高峰,随观察时间延长则逐渐下降并低于基线水平(P<0.05);牙槽骨丧失量:C、D组>A组(P<0.001),而C2/D2组较C1/D1组牙槽骨丧失略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牙槽骨吸收与血清IL-6水平呈Pearson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高脂血症可加重牙周炎病变,牙周干预后短期内表现为机体炎症反应加重,远期则可能因炎症因子水平的降低而减轻全身病变进程。血清IL-6水平升高后,牙周局部表现为牙槽骨的吸收量增加。牙周基础治疗一定程度上可改善伴或不伴有高脂血症的牙周炎大鼠牙槽骨丧失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高脂血症 牙周基础治疗 白介素6 牙槽骨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修复方式下上颌第一前磨牙穿髓型楔状缺损牙体和修复体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18
13
作者 田国兵 温鹏霞 +1 位作者 赵彬 武峰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6期30-35,共6页
目的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不同修复方式的各型楔状缺损上颌第一前磨牙剩余牙体和修复体内部的应力大小及分布情况。方法选择成年女性志愿者1例,牙齿形态及功能均正常。采用锥形束CT对志愿者上下颌骨区域进行整体扫描,使用MimicsMedical 1... 目的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不同修复方式的各型楔状缺损上颌第一前磨牙剩余牙体和修复体内部的应力大小及分布情况。方法选择成年女性志愿者1例,牙齿形态及功能均正常。采用锥形束CT对志愿者上下颌骨区域进行整体扫描,使用MimicsMedical 19.0软件提取右侧上颌第一前磨牙及右侧上颌前磨牙区牙槽骨数据进行三维重建,使用GeomagicWrap17.0软件进行三维模型的细化和精修,使用Simensnx12.0软件制作仿生牙周组织,构建右侧上颌第一前磨牙及右侧上颌前磨牙区牙槽骨模型。将重构的牙体各部件的实体模型导入NS软件中,对牙冠和根管进行形态修整以模拟根管治疗。将建立好的模型进行分割,建立不同程度穿髓型楔状缺损的上颌第一前磨牙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楔状缺损程度分为三组,A组:楔状缺损宽度大于1/3近远中径,未到达邻颊轴角;B组:楔状缺损宽度跨过邻颊轴角但未及1/2近远中邻面壁;C组:楔状缺损宽度越过1/2近远中邻面壁。将各组再按照不同修复方式进行分组,空白对照组:无缺损的上颌第一前磨牙;A1组:未行修复组;A2组:纤维桩+复合树脂直接充填修复;A3组:纤维桩+桩核树脂+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保留悬突);A4组:纤维桩+桩核树脂+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去除悬突);B1组:未行修复组;B2组:纤维桩+桩核树脂+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保留悬突);B3组:纤维桩+桩核树脂+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去除悬突);B4组:金属桩核+氧化锆全瓷冠修复;C1组:未行修复组;C2组:纤维桩+桩核树脂+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保留悬突);C3组:纤维桩+桩核树脂+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去除悬突);C4组:金属桩核加全冠修复。分别施加垂直和侧两种静态载荷,记录分析各工况牙体和修复体内部的等效应力和最大主应力以及应力分布情况,记录牙体和修复体的等效应力峰值和最大主应力峰值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在牙合力加载下,A1、B1、C1三组剩余牙本质Vonmises应力峰值和最大主应力峰值均高于空白对照组,且空白对照组<A1组<B1组<C1组。②楔状缺损程度大于1/3冠宽而未达邻颊轴角时,A2、A3、A4组和A1组比较,有效修复后,剩余牙体组织Vonmises应力峰值和最大主应力峰值均明显减小,A2、A3、A4组间比较,三组剩余牙本质最大主应力峰值无明显差异,Vonmis⁃es应力峰值A2组<A3组<A4组。③楔状缺损程度超过邻颊轴角而未达1/2近远中邻面壁时,B2、B3、B4组与B1组比较,进行有效修复后,剩余牙体组织及牙合面牙合力加载区的Vonmises应力峰值以及最大主应力峰值均明显减小,B2、B3、B4组间比较,剩余牙本质Vonmises应力峰值和最大主应力峰值均明显降低,且B2组<B3组<B4组。④楔状缺损程度达1/2近远中邻面壁时,C2、C3、C4组与C1组比较,有效修复后,剩余牙本质和牙合面牙合力加载区应力峰值均明显减小,C2、C3、C4组间比较,三组间最大主应力峰值无统计学差异,而剩余牙本质Vonmises应力峰值C4组<C2组<C3组,而去除悬突后(C3组)应力主要集中于全冠牙合力加载区及薄弱的牙颈部。结论上颌第一前磨牙发生楔状缺损后应力主要集中于楔状缺损区尖端,且随着缺损程度的增大,缺损区应力急剧增大;穿髓型楔状缺损范围未超过邻颊轴角时,建议选择纤维桩加树脂充填修复;缺损范围超过邻颊轴角而未达到1/2近远中邻面壁时,建议选择纤维桩加全瓷冠修复;缺损范围达1/2近远中邻面壁时,提示临床选择金属桩核冠修复;对于纤维桩加全瓷冠修复时,提示临床牙体预备中要尽量保留楔状缺损牙合方悬突牙体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修复 牙体楔状缺损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桩核冠在年轻恒牙冠折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董滢 鲍萍萍 +1 位作者 王珏 李冰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7期645-646,共2页
目的探讨年轻恒牙冠折玻璃纤维桩核冠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选择42例年轻恒牙冠折的患儿共59颗患牙,先用Vitapex进行根尖诱导成形术,再对残冠残根进行玻璃纤维桩核冠修复,并进行定期临床检查。结果玻璃纤维桩核修复系统59颗修复... 目的探讨年轻恒牙冠折玻璃纤维桩核冠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选择42例年轻恒牙冠折的患儿共59颗患牙,先用Vitapex进行根尖诱导成形术,再对残冠残根进行玻璃纤维桩核冠修复,并进行定期临床检查。结果玻璃纤维桩核修复系统59颗修复体1年后复查,57颗修复体修复成功,成功率为96.6%。结论对于年轻恒牙患者根尖诱导完成后进行玻璃纤维桩修复可以满足临床要求,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核技术 牙冠 年轻恒牙 牙体缺损 根尖诱导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11
15
作者 崔娟 孙克勤 +1 位作者 李霞 张华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3期26-27,共2页
目的:分离培养人牙龈成纤维细胞,为进一步研究细胞因子对牙龈成纤维细胞的调控作用提供实验条件。方法:用组织块法培养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并进行形态学和免疫学鉴定。结果:牙龈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成功并稳定传代,细胞呈长梭形或星形,免... 目的:分离培养人牙龈成纤维细胞,为进一步研究细胞因子对牙龈成纤维细胞的调控作用提供实验条件。方法:用组织块法培养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并进行形态学和免疫学鉴定。结果:牙龈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成功并稳定传代,细胞呈长梭形或星形,免疫学鉴定抗波形丝蛋白抗体阳性,抗角蛋白抗体阴性,为中胚层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结论:组织块法培养的细胞符合牙龈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学和免疫学特征,可作为体外细胞模型,为研究细胞因子对其功能的调控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成纤维细胞 细胞培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D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田国兵 武峰 赵彬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624-626,共3页
目的探讨数码微笑设计(DSD)技术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例美学修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研究组10例患者在修复前采用DSD技术进行医患、医技之间的沟通交流,获得医、患、技三方一致的预期修复效果... 目的探讨数码微笑设计(DSD)技术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例美学修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研究组10例患者在修复前采用DSD技术进行医患、医技之间的沟通交流,获得医、患、技三方一致的预期修复效果后进行最终修复体的制作;对照组10例患者采用常规修复方法进行美学修复,即直接牙体预备后制作修复体,然后戴牙。请患者对修复体以及修复后面部整体外观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研究组患者对修复体及修复后面部整体外观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00,P=0.025),其中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达到100%,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只有60%。结论 DSD技术用于前牙美学修复的数字化设计、预测和制作方法可行,此方法能够提高修复体以及修复后面部整体外观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微笑设计 美学修复 前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cal、玻璃离子双层垫底与Dycal单层垫底治疗乳磨牙邻面洞深龋近髓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玮 曹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66-668,共3页
目的:观察Dycal、玻璃离子双层垫底和Dycal单层垫底在儿童乳磨牙邻面洞深龋近髓中的治疗疗效。方法:将100例乳磨牙邻面洞深龋近髓患者随机分组为第1组和第2组,第1组采用Dycal氢氧化钙垫底、玻璃离子夹层垫底至釉牙本质界,最后用3M复合... 目的:观察Dycal、玻璃离子双层垫底和Dycal单层垫底在儿童乳磨牙邻面洞深龋近髓中的治疗疗效。方法:将100例乳磨牙邻面洞深龋近髓患者随机分组为第1组和第2组,第1组采用Dycal氢氧化钙垫底、玻璃离子夹层垫底至釉牙本质界,最后用3M复合树脂分层充填牙釉质层。第2组采用Dycal单层垫底后,3M树脂分层充填牙釉质层。结果:对于乳磨牙邻面洞深龋近髓树脂充填的病例,Dycal、玻璃离子双层垫底在成功率方面高于Dycal单层垫底组;临床症状发生率和脱落率来讲,低于Dycal单层垫底组。结论:针对临床中乳磨牙邻面洞深龋近髓树脂充填的病例,建议采用Dycal、玻璃离子双层垫底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CAL 玻璃离子 邻面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原市中学生牙周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芳芳 赵彬 葛学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58-260,共3页
目的了解太原市中学生牙周病的发病情况,以便为在中学生中开展口腔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依据。方法对太原市3 132名中学生进行口腔健康状况普查。结果男生牙龈出血率、牙龈出血区段数、牙结石检出率、牙结石检出区段数明显高于女生,牙龈出... 目的了解太原市中学生牙周病的发病情况,以便为在中学生中开展口腔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依据。方法对太原市3 132名中学生进行口腔健康状况普查。结果男生牙龈出血率、牙龈出血区段数、牙结石检出率、牙结石检出区段数明显高于女生,牙龈出血率、牙龈出血区段数、牙结石检出率、牙结石检出区段数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加。男生牙周病患病明显高于女生。牙周病患病率随着年级升高而增加。结论当今中学生的口腔卫生知识还很贫乏,仍有许多不利于口腔健康的习惯,因此,应在中学生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口腔健康教育,掌握更多的口腔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以利于其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牙周疾病 流行病学研究 中小学牙科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种植体表面酸蚀喷砂处理对周围骨组织N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武秀萍 Hee Moonkyung +3 位作者 李冰 陈显久 熊雯 冯云霞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231-233,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酸蚀喷砂处理对微种植体周围骨整合过程中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 36枚微种植体随机分为2组,种植体表面进行SLA(酸蚀喷砂)处理为SLA组(n=18),种植体表面未进行处理为对照组(n=18)。选取6只Beagle犬下颌骨为植入区,... 目的探讨酸蚀喷砂处理对微种植体周围骨整合过程中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 36枚微种植体随机分为2组,种植体表面进行SLA(酸蚀喷砂)处理为SLA组(n=18),种植体表面未进行处理为对照组(n=18)。选取6只Beagle犬下颌骨为植入区,每只犬一侧植入3枚SLA种植体(实验组),对侧植入3枚未经SLA处理的微种植体(对照组)。在实验初始、4周、6周时分别于下颌骨左右侧各植入1枚,实验8周时处死动物,获得愈合时间8周组、4周组、2周组的微种植体骨标本,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及NGF平均光密度值测定。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示2周时实验组和对照组NGF的染色强度最强,4周、8周时实验组染色强度减弱。而对照组4周时染色强度仍较高,8周减弱。2周时实验组NGF平均光密度值高于对照组(P<0.05),4周时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8周时NGF平均光密度值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发现除对照组2周与4周组无显著差异外(P>0.05),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微种植体表面进行SLA处理,可以促进骨整合的形成,具有良好的初期稳定性,可以进行早期负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体 酸蚀喷砂 神经生长因子 骨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分离、扩增和生物学特性检测 被引量:4
20
作者 何东宁 吕春堂 金岩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481-483,共3页
目的探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兔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的条件,为组织工程选择合适的种子细胞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将兔MSCs自少量骨髓中分离并培养,观察其增殖和生长特性,绘制生长曲线,测定贴壁率。结果兔MSCs性状稳定,... 目的探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兔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的条件,为组织工程选择合适的种子细胞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将兔MSCs自少量骨髓中分离并培养,观察其增殖和生长特性,绘制生长曲线,测定贴壁率。结果兔MSCs性状稳定,生长曲线相似,第5-6天细胞数目最多;传代后10 h贴壁率高达90%。结论密度梯度离心法是分离兔MSCs的理想方法,MSCs能为未来组织工程提供足量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干细胞 细胞培养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