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易地扶贫搬迁老年人认知功能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杨乐 李振浩 +3 位作者 姚典瑞 杨洋 孙玉芳 何莹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39-947,共9页
背景易地扶贫搬迁老年人认知功能与其他老年群体相比可能存在一定差异,聚焦易地扶贫搬迁老年人认知功能,明确其影响因素,对于改善易地扶贫搬迁老年人认知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山西省易地扶贫搬迁老年人认知功能情况,并分析其影响... 背景易地扶贫搬迁老年人认知功能与其他老年群体相比可能存在一定差异,聚焦易地扶贫搬迁老年人认知功能,明确其影响因素,对于改善易地扶贫搬迁老年人认知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山西省易地扶贫搬迁老年人认知功能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3年6—8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对山西省4个市(太原、忻州、吕梁、临汾)8个县2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进行入户调查,共回收问卷1882份。采用中文版简易精神状态筛查量表(CMMSE)对受访老年人认知功能状况进行评估,根据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组>22分为无认知障碍;初中/中专及以上组>26分为无认知障碍。采用分层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从社会人口学特征、健康相关行为、健康状况和社会与环境4个维度分析探究易地扶贫搬迁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最终纳入1848名山西省易地扶贫搬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CMMSE得分为(24.40±5.84)分。分层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最终结果显示,年龄(B=-2.355)、受教育水平(小学及以下:B=-2.189)、婚姻状况(B=-0.987)、躯体锻炼(B=-0.792)、BMI(超重:B=1.034)、日常活动能力得分(B=0.900)、抑郁状况得分(B=-0.089)、社会资本得分(B=0.125)是山西省易地扶贫搬迁老年人CMMSE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山西省易地扶贫搬迁老年人中患认知功能障碍428例,认知功能障碍检出率为2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894,95%CI=1.398~2.566)、个人月收入(≤500元:OR=0.598,95%CI=0.380~0.943)、婚姻状况(OR=1.507,95%CI=1.078~2.106)、躯体锻炼(OR=1.673,95%CI=1.276~2.193)、BMI(超重:OR=0.543,95%CI=0.368~0.804)、日常活动能力得分(OR=0.805,95%CI=0.823~0.895)、社会资本得分(OR=0.958,95%CI=0.934~0.983)是山西省易地扶贫搬迁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山西省易地扶贫搬迁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检出率为23.2%,年龄、受教育水平、婚姻状况、躯体锻炼、日常活动能力、抑郁状况、BMI、社会资本是山西省易地扶贫搬迁老年人认知功能的重要影响因素,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这些关键因素的管理,预防易地扶贫搬迁老年人认知功能衰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 老年人 影响因素 易地扶贫搬迁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巢与非空巢老人健康期望寿命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候丽红 张持晨 +3 位作者 赵慧宁 陆姣 郑晓 邬惟为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9-492,496,共5页
目的揭示空巢与非空巢老人健康期望寿命及其影响因素,为两类人群健康状况的评估及针对性干预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项目(CLHLS)2008-2011年的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多状态生命表法,计... 目的揭示空巢与非空巢老人健康期望寿命及其影响因素,为两类人群健康状况的评估及针对性干预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项目(CLHLS)2008-2011年的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多状态生命表法,计算空巢与非空巢老人的健康期望寿命,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两人群健康期望寿命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有10364名老年人纳入研究,其中空巢老人3451名,非空巢老人6913名。空巢老人的健康期望寿命在各年龄段均高于非空巢老人。71岁后,非空巢老人的健康期望寿命损失率高于空巢老人;92岁后,空巢老人的健康期望寿命损失率增加较快。年龄、性别、社会活动参与度是空巢老人健康期望寿命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空巢老人的健康期望寿命相比非空巢老人更长。需加强对老年人,尤其是对非空巢老人及高龄空巢老人的关注和照护,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老年人增强独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以改善自身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巢老人 非空巢老人 多状态生命表 健康期望寿命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潜在剖面分析的老年人抑郁分型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21
3
作者 郑晓 常韵琪 +2 位作者 肖淑娟 董芳 张持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31-436,共6页
目的:利用潜在剖面分析辨别老年人抑郁亚型,并分析抑郁亚型相关因素。方法:在社区选取8526名老年人,使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调查抑郁状况、行为方式和社会支持。利用潜在剖... 目的:利用潜在剖面分析辨别老年人抑郁亚型,并分析抑郁亚型相关因素。方法:在社区选取8526名老年人,使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调查抑郁状况、行为方式和社会支持。利用潜在剖面分析对抑郁进行分型,采用回归混合模型(R3STEP)分析各类别的预测因子。结果:老年人抑郁可分为“抑郁低风险型”(C1,35.6%)、“高抑郁-稳定型”(C2,33.3%)及“低抑郁-不稳定型”(C3,31.1%)。以C1为参照,自我实现(OR=0.85、0.84)、健康责任(OR=1.25、1.12)、营养(OR=0.79、0.90)、SSRS得分(OR=0.95、0.97)、≥80岁(OR=1.36、1.33)、中等教育及以下(OR=0.71、0.81)是C2和C3的共性预测因子。结论:本研究提示,老年人抑郁存在不同的特征群体,应重点关注“低抑郁-不稳定型”老年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抑郁 潜在剖面分析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