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承、合作与发展——《中国卫生统计》杂志30年载文知识网络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李鹭 曹红艳 +2 位作者 郭海强 孙高 张岩波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26-931,共6页
目的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卫生统计》杂志1984-2013年所载文献进行分析,分别研究作者、科研机构的合作与发展历程,为卫生统计学科今后的发展提供独特视角。方法利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Ⅲ,对刊登在《中国卫生统计》杂志的6... 目的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卫生统计》杂志1984-2013年所载文献进行分析,分别研究作者、科研机构的合作与发展历程,为卫生统计学科今后的发展提供独特视角。方法利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Ⅲ,对刊登在《中国卫生统计》杂志的6021篇文献,分别绘制作者、科研机构的科学知识图谱,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中国卫生统计》杂志30年间,出现频次≥10的机构有63所,其中中国医科大学、复旦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山西医科大学排名居前,出现频次均超过150次,且复旦大学、四川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等诸多机构形成了密切的合作网络;机构的合作密切程度随着年代的更迭不断增强;1984-2013年,发文量≥9篇的作者共有143人,且作者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合作网络。结论经过30年的发展,科研机构之间逐渐形成了复杂的合作网络,但仍需进一步推进跨机构、跨地域的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卫生统计》杂志 知识网络 CiteSpaceⅢ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级别胶质瘤多组学数据整合的一致性聚类集成分子分型
2
作者 王彤 杨琪 +6 位作者 田雅昕 贾聪聪 罗艳虹 房瑞玲 余红梅 张岩波 曹红艳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2-509,共8页
目的提出基于一致性聚类集成的多组学数据整合方法(multi-omics data integration with consensus clustering ensemble,MICCE),探讨MICCE方法在低级别胶质瘤(lower-grade gliomas,LGG)分子分型中的应用,识别预后高风险患者,筛选与LGG... 目的提出基于一致性聚类集成的多组学数据整合方法(multi-omics data integration with consensus clustering ensemble,MICCE),探讨MICCE方法在低级别胶质瘤(lower-grade gliomas,LGG)分子分型中的应用,识别预后高风险患者,筛选与LGG进展相关的差异基因以及重要通路。方法采用一致性聚类集成方法集成LGG患者多组学数据整合分型的7种方法(SNF、joint SNF、CIMLR、ConsensusClusterPlus、MoCluster、NEMO、iClusterBayes),得到一致性分型结果,采用Cox回归研究不同分型患者的预后风险;进一步筛选出DEmRNAs(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mRNAs),DEmiRNAs(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miRNAs)和DMGs(differentially methylated genes),并对差异基因进行GO生物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分析;最后进行免疫细胞浸润和通路活性分析。结果LGG患者分为预后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其中高危组的死亡风险是低危组的7.70倍;筛选出2512个DEmRNAs,14个DEmiRNAs和255个DMGs,包括5个核心基因;将基因联合分析得到的665个重合基因进行GO富集和KEGG富集分析,得到62条GO富集项和52条KEGG富集项;免疫细胞浸润和通路活性分析表明,存在显著差异的2种浸润细胞和4条通路。结论MICCE能够有效识别出LGG预后高风险患者,并发现与LGG进展相关的差异基因和不同亚型的肿瘤相关通路,为LGG的个性化治疗提供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集成 多组学数据整合 分子亚型 低级别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混合模型双向聚类重采样和随机森林构建DLBCL早期复发预测模型
3
作者 王俊霞 张岩波 +9 位作者 余红梅 曹红艳 周洁 乔宇 张高源 于凯 王雪嫚 郭玉娇 赵志强 罗艳虹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1,17,共6页
目的应用一种可以同时解决少数类和多数类类间和类内不平衡问题的类别不平衡处理方法,并将其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分类器结合实现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早期复发的预测,为DLBLC患者的... 目的应用一种可以同时解决少数类和多数类类间和类内不平衡问题的类别不平衡处理方法,并将其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分类器结合实现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早期复发的预测,为DLBLC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首先使用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双向聚类重采样的类别不平衡处理方法(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GMM)处理数据,并与随机过采样(random over sampling,ROS)、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SMOTE)、Borderline-1 SMOTE、Borderline-2 SMOTE、GMM上采样、GMM下采样、SMOTE+RUS、SMOTE+GMM和GMM+RUS进行比较,然后以RF作为分类器验证10种类别不平衡方法的性能,之后为验证RF的性能,在处理后的数据集上使用logistic回归和决策树(decision tree,DT)作为对照,最后从区分度和校准度两方面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在本文所有模型中,采用GMM-GMM的RF模型取得了相对最优的分类性能(accuracy=0.79,AUC=0.87,sensitivity=0.71,specificity=0.87,G-means=0.79,MSE=0.21)。结论GMM-GMM优于其他传统的重采样方法,结合RF用于DLBCL患者早期复发的预测取得了相对较好的分类结果,可以很好地实现对DLBCL患者早期复发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别不平衡 高斯混合模型聚类重采样 随机森林 复发预测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视图集成融合的阿尔茨海默病辅助诊断模型研究
4
作者 于凯 李雪玲 +10 位作者 张岩波 余红梅 周洁 王雪嫚 郭玉娇 李永奥 郑婷婷 张艳 杨娜 赵志强 罗艳虹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4-349,共6页
目的本研究利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的临床数据、结构核磁共振(structur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sMRI)数据、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数据构建分类效果好的辅助诊断模型,以... 目的本研究利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的临床数据、结构核磁共振(structur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sMRI)数据、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数据构建分类效果好的辅助诊断模型,以便在患者早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对AD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从ADNI-1(Alzheimer′s disease neuroimaging initiative-1)数据库中选取含有完整sMRI图像和PET图像的研究对象共401例,利用MATLAB的统计参数图(statistical parameters mapping,SPM)、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ic,VBM)对研究对象的sMRI图像和PET图像进行空间标准化、颅骨剥离等预处理操作,借助脑图谱实现大脑组织结构的分割并基于自动解剖标记模板(anatomical automatic labeling,AAL)对分割出的灰质进行相应脑区的特征提取,然后对提取出的特征值进行Fisher Score、支持向量机特征递归消除(SVM-RFE)和LASSO三种不同原理的混合过滤式-包裹式-嵌入式特征选择,实现高维影像数据的降维。最后基于多视图决策融合对临床、sMRI、PET多视图数据构建基于PAC-Bayesian理论提升的多视图学习(PAC-Bayesian strategy boosting based multi-view learning,PB-MVBoost)模型并与串联视图后构建的传统机器学习模型支持向量机、决策树、最近邻算法、随机森林、AdaBoost、XGBoost和多视图多核学习模型(AverageMKL、EasyMKL)以及同属多视图决策融合的多视图混淆矩阵提升模型(MuComBo)进行对比。结果在AD-MCI的所有多视图融合模型中,基于决策融合的PB-MVBoost模型性能最优(accuracy=0.98,F1-score=0.97,precision=0.98,recall=0.96,MSE=0.07)。在MCI-NC的所有多视图融合模型中,基于决策融合的PB-MVBoost的模型性能最优(accuracy=0.99,F1-score=0.98,precision=0.99,recall=0.98,MSE=0.05)。结论在AD-MCI、MCI-NC分类中,PB-MVBoost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均取得了最优,表明了基于决策融合的PB-MVBoost分类器构建的阿尔茨海默病辅助诊断模型表现最好,可以提高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识别,进而辅助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图学习 数据融合 核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B-MVBoo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OTE-ENN和深度森林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复发风险预测
5
作者 乔宇 张岩波 +9 位作者 余红梅 曹红艳 周洁 王俊霞 张高源 于凯 王雪嫚 郭玉娇 赵志强 罗艳虹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2,共6页
目的对山西省某肿瘤医院血液科2011—2020年被确诊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并经过治疗达到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的498例患者构建2年内的复发风险预测模型,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 目的对山西省某肿瘤医院血液科2011—2020年被确诊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并经过治疗达到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的498例患者构建2年内的复发风险预测模型,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第一步使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特征选择算法并结合临床医师意见筛选出对DLBCL达到CR的患者两年复发率影响较大的21个变量因素,第二步用SMOTE(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与SMOTE-ENN(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 and edited nearest neighbor)两种不平衡方法处理数据,将原始未处理数据和两种不平衡方法处理后的数据分别使用7种分类器进行模型预测。第三步用深度森林(deep forest,DF)做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第四步使用准确率(accuracy)、查准率(precision)、灵敏度/召回率(sensitivity/recall)、特异度(specificity)、F1值(F1-score)和G均值(G-means)比较模型分类性能,采用Brier分数(Brier score,BS)评价模型校准度。结果SMOTE-ENN不平衡方法下的深度森林算法表现最好(accuracy=0.932,precision=0.949,recall=0.944,specificity=0.910,F1-score=0.946,G-means=0.926,Brier score=0.068)。结论本文使用SMOTE-ENN不平衡方法与深度森林分类器结合的方法,对完全缓解的DLBCL患者两年复发进行预测,模型达到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不平衡数据 复发预测 深度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OTE-ENN结合改进动态集成选择算法构建DLBCL患者2年内复发预测模型
6
作者 张高源 赵瑞青 +9 位作者 张岩波 余红梅 周洁 乔宇 王俊霞 王雪嫚 于凯 郭玉娇 赵志强 罗艳虹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5,61,共7页
目的构建基于FIRE动态集成选择(frienemy indecision region dynamic ensemble selection,FIRE-DES)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治疗达到完全缓解后两年内复发情况的预测模型,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决策... 目的构建基于FIRE动态集成选择(frienemy indecision region dynamic ensemble selection,FIRE-DES)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治疗达到完全缓解后两年内复发情况的预测模型,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收集山西省某三甲医院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经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的498名患者信息,构建基于四种常见类别不平衡处理方法的FIRE-DES复发预测模型,并与传统的五种单一分类器与两种集成分类器进行比较。结果四种类别不平衡算法中SMOTE-ENN(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 and edited nearest neighbor)算法取得了最优分类性能,在此基础上采用DESP(dynamic ensemble selection performance)、KNORAU(K-nearest oracle union)和META-DES(meta-learning for dynamic ensemble selection)动态集成选择算法的分类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单一分类器以及集成分类器模型,基于FIRE改进的DESP、KNORAU和META-DES动态选择算法的分类效果在其基础上实现了进一步提升,且FIRE-META-DES取得了最优的分类性能(准确率=0.909,精确率=0.906,召回率=0.967,ROC曲线下面积=0.879,F1-Score=0.936,Brier Score=0.088)。结论针对DLBCL实际数据集,本文SMOTE-ENN+FIRE-META-DES的复发预测模型在性能上达到最优,可为DLBCL复发预测提供有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复发预测 类别不平衡 动态集成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构建肺腺癌患者免疫相关基因生存预后模型的比较研究
7
作者 任月 秦阳 +4 位作者 兰宁 张永超 刘毅蓉 赵晋芳 罗天娥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1,共6页
目的探讨使用多组学数据和免疫相关基因构建不同深度学习模型对肺腺癌患者的预后预测价值并比较其预测性能。方法从TCGA数据库肺腺癌多组学数据提取免疫基因后分别用原始数据及单因素Cox回归过滤法、方差过滤法和弹性网络(elastic net,... 目的探讨使用多组学数据和免疫相关基因构建不同深度学习模型对肺腺癌患者的预后预测价值并比较其预测性能。方法从TCGA数据库肺腺癌多组学数据提取免疫基因后分别用原始数据及单因素Cox回归过滤法、方差过滤法和弹性网络(elastic net,EN)方法降维后的数据构建DeepOmix、Nnet-survival、Cox-nnet和Deepsurv预后预测模型,采用一致性指数和时间依赖性ROC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比较多组学模型C指数、3年AUC和5年AUC值结果显示:DeepOmix模型结合生物信号通路信息采用不同降维方法构建的肺腺癌预后预测模型与DeepOmix、Nnet-survival、Cox-nnet和Deepsurv模型相比预测性能最好(C指数在0.83以上,3年AUC在0.89以上,5年AUC在0.94以上)。在筛选变量构建预后预测模型中EN降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具有良好的预测准确度。DeepOmix模型能显著区分高、低风险组患者,且高风险组预后较差(P<0.001)。结论DeepOmix模型结合生物信号通路以及EN降维可以分析高维低样本量数据,构建的肺腺癌预后预测模型与其他模型相比预测性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Omix 深度学习 预后预测 生存分析 肺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叶斯基准剂量统计软件
8
作者 王青青 彭雯洁 +3 位作者 崔靖 张婷 周小林 余红梅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85-790,共6页
目的本文通过对贝叶斯基准剂量估计软件(bayesian benchmark dose,BBMD)进行剖析,为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该软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从特性、功能以及运行3个方面对BBMD软件进行了介绍,以连续性剂量-反应模型为例结合中国辐射防护研究... 目的本文通过对贝叶斯基准剂量估计软件(bayesian benchmark dose,BBMD)进行剖析,为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该软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从特性、功能以及运行3个方面对BBMD软件进行了介绍,以连续性剂量-反应模型为例结合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的数据实现了基准剂量估计的分析。结果BBMD以图形和表格的形式输出模型参数估计、后验概率p值、模型权重、剂量-反应曲线、模型参数相关系数矩阵、基准剂量反应、模型的BMD估计值等结果,与BMDS或PROAST相比,BBMD具有基于最新研究的BMD分析附加功能、计算效率更高、剂量反应建模更加可靠的优点。结论BBMD可以提供概率估计,极大地满足了当前概率风险评估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基准剂量估计 剂量-反应 参考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SYN与类别逆比例加权法在阿尔茨海默病不平衡数据中的应用
9
作者 杨慧 易付良 +7 位作者 陈杜荣 秦瑶 韩红娟 崔靖 白文琳 马艺菲 张荣 余红梅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5-180,共6页
目的利用自适应合成抽样(adaptive synthetic sampling,ADASYN)与类别逆比例加权法处理类别不平衡数据,结合分类器构建模型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疾病进程进行分类预测。方法数据源自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学计划(... 目的利用自适应合成抽样(adaptive synthetic sampling,ADASYN)与类别逆比例加权法处理类别不平衡数据,结合分类器构建模型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疾病进程进行分类预测。方法数据源自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学计划(Alzheimer′s disease neuroimaging initiative,ADNI),经随机森林填补缺失值,弹性网络筛选特征子集后,利用ADASYN与类别逆比例加权法处理类别不平衡数据。分别结合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构建四种模型:ADASYN-RF、ADASYN-SVM、加权随机森林(weighted random forest,WRF)、加权支持向量机(weighted support vector machine,WSVM),与RF、SVM比较分类性能。模型评价指标为宏观平均精确率(macro-average of precision,macro-P)、宏观平均召回率(macro-average of recall,macro-R)、宏观平均F1值(macro-average of F1-score,macro-F1)、准确率(accuracy,ACC)、Kappa值和AUC(area under the ROC curve)。结果ADASYN-RF的分类性能最优(Kappa值为0.938,AUC为0.980),ADASYN-SVM次之。利用ADASYN-RF预测得到的重要分类特征分别为CDRSB、LDELTOTAL、MMSE,在临床上均可得到证实。结论ADASYN与类别逆比例加权法都能辅助提升分类器性能,但ADASYN算法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别不平衡 ADASYN 加权法 阿尔茨海默病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GBoost-SHAP机器学习可解释框架用于轻度认知障碍分类研究
10
作者 易付良 陈杜荣 +7 位作者 杨慧 秦瑶 韩红娟 崔靖 白文琳 马艺菲 张荣 余红梅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3-429,共7页
目的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亚型分类有利于患者的个性化治疗,而复杂模型常因分类过程的内部机制不可洞察而饱受诟病,本研究借助可解释技术梳理模型的输出结果,以期为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决策提供... 目的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亚型分类有利于患者的个性化治疗,而复杂模型常因分类过程的内部机制不可洞察而饱受诟病,本研究借助可解释技术梳理模型的输出结果,以期为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决策提供统计支持。方法本研究联合极限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与沙普利可加性(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SHAP)构建可解释性框架,用于遗忘型MCI(amnestic MCI,aMCI)和非遗忘型MCI(non-amnestic naMCI)的分类,并根据联合框架输出结果进行解读。结果联合框架输出aMCI和naMCI的最佳分界值为0.51,XGBoost分类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F1值、AUC分别为92.81%、94.94%、90.54%、0.93、0.96。SHAP个性化预测结果,7号和31号示例个体被预测为aMCI的概率分别为0.27和0.91;全局性解释结果,不同个体随着CEREALL、ORIENT、CDRSUM、LCMF、RSUPMAR、RMEDORBF、LPOSCENM等指标的shapley值增大,患aMCI的风险越大,上述指标可以解释为aMCI发生的危险因素,而RENT、MMSEORDA、CRAFTVRS等则相反,可以解释为aMCI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XGBoost-SHAP联合框架用于MCI亚型分类效果较为理想,实现了特定个体不同特征预测效果的比较、不同个体给定特征预测能力的判断,为相关研究者打开了洞察复杂模型内在机制的大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可解释性 极限梯度提升-沙普利可加性 轻度认知障碍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神经网络在不规则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时间序列数据分类预测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李琼 张岩波 +8 位作者 余红梅 周洁 赵艳琳 李雪玲 王俊霞 张高源 乔宇 赵志强 罗艳虹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0-193,199,共5页
目的探讨深度神经网络在不规则时间序列数据中的分类效果,并对山西某医院2014-2020年362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进行复发预测。方法回顾性地收集了确诊且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的362例DLBCL患者的... 目的探讨深度神经网络在不规则时间序列数据中的分类效果,并对山西某医院2014-2020年362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进行复发预测。方法回顾性地收集了确诊且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的362例DLBCL患者的病例资料,并预测其两年内的复发。先利用LASSO回归进行变量的筛选,再构建基于GRU-ODE-Bayes(gated recurrent unirt-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Bayes)的不规则时间序列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并与传统模型及其他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比较。结果在本文的所有模型中,传统模型的分类性能不及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其中GRU-ODE-Bayes模型最优,其AUC为0.85,灵敏度为0.84,特异度为0.71,G-means为0.77。结论关于不规则DLBCL时间序列数据,与本文其他模型相比,GRU-ODE-Bayes模型可以更精准地预测DLBCL患者的复发情况,可为患者个性化治疗和医生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不规则时间序列数据 复发预测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随机经验核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复发预测
12
作者 李雪玲 赵艳琳 +8 位作者 张岩波 余红梅 周洁 李琼 王俊霞 乔宇 张高源 赵志强 罗艳虹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9-343,共5页
目的基于多随机经验核分类器构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完全缓解后两年内复发情况的预测模型,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利用山西省某三甲医院2010-2020年电子病历库中符合本研究要求的445名患者信息,基于五种常见类别不平衡处理方法... 目的基于多随机经验核分类器构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完全缓解后两年内复发情况的预测模型,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利用山西省某三甲医院2010-2020年电子病历库中符合本研究要求的445名患者信息,基于五种常见类别不平衡处理方法以及多随机经验核分类器构建复发预测模型,并与五种分类器进行比较。结果基于SMOTE Tomek Links+多随机经验核分类器的复发预测模型取得了最优的分类性能(accuracy=0.89,precision=0.87,recall=0.92,f1-Score=0.89,brier score=0.11)。结论对DLBCL实际数据集,本文使用SMOTE Tomek links处理不平衡数据并构建多随机经验核模型,模型性能达到最优的同时计算复杂度也不高,可为DLBCL复发预测提供有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复发预测 经验核映射 类别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准剂量估计R软件包bmd的改进与应用
13
作者 袁苗 彭雯洁 +4 位作者 王青青 崔靖 张婷 周小林 余红梅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6-768,774,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一个更加便捷的R扩展包简化基准剂量估计(benchmark dose,BMD)的计算和操作过程。方法使用R 4.1.3对原有R软件包bmd进行修改和整合,构建一个R扩展包。采用研究中封装完成的R扩展包将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LR,MCLR...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一个更加便捷的R扩展包简化基准剂量估计(benchmark dose,BMD)的计算和操作过程。方法使用R 4.1.3对原有R软件包bmd进行修改和整合,构建一个R扩展包。采用研究中封装完成的R扩展包将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LR,MCLR)的数据与18种剂量-反应模型拟合,根据Akaike信息标准(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最小原则,得到最佳拟合模型下MCLR的BMD和基准剂量下限(benchmark dose lower confidence limit,BMDL)。结果封装后的R扩展包将原有bmd包的运算过程进行简化。MCLR的基准剂量估计中2个参数的Weibull type 2模型AIC值最小,在该模型下,MCLR的BMD和BMDL分别为1.39 mg/kg和0.49 mg/kg。结论封装后的R扩展包简化了BMD的计算和操作过程,可以同时得到18种剂量-反应模型的AIC、BMD和BMDL,直观选择AIC最小的模型相对应的BMD及BMD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准剂量估计 剂量-反应 微囊藻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在类别分析原理及实例分析 被引量:87
14
作者 曾宪华 肖琳 张岩波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5-817,共3页
目的介绍潜在类别分析的原理、方法和技术,探讨潜在类别分析在多个二分类反应变量中聚类的应用。方法采用Mplus软件,对太原市青少年吸烟知识的调查问卷进行潜在类别分析。结果 3804名学生总的被分为5个潜在类别,每一类别的人数分别为287... 目的介绍潜在类别分析的原理、方法和技术,探讨潜在类别分析在多个二分类反应变量中聚类的应用。方法采用Mplus软件,对太原市青少年吸烟知识的调查问卷进行潜在类别分析。结果 3804名学生总的被分为5个潜在类别,每一类别的人数分别为2879人、367人、248人、234人和76人,各类别的概率分别为0.757、0.096、0.065、0.062和0.020。结论潜在类别分析用于多个二分类反应变量的聚类有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类别模型 潜在聚类分析 青少年吸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衰PRO量表条目的初步筛选 被引量:12
15
作者 吕静 薛江平 +1 位作者 罗艳虹 张岩波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9-382,共4页
目的研制适合国人的基于心力衰竭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方法按照国际PRO量表的研制规范,通过询问患者主要和最期待改善的症状,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形成条目池;再通过各领域的专家和患者对形成的条目池和语言表达进行修正,形成初始... 目的研制适合国人的基于心力衰竭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方法按照国际PRO量表的研制规范,通过询问患者主要和最期待改善的症状,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形成条目池;再通过各领域的专家和患者对形成的条目池和语言表达进行修正,形成初始量表。用初始量表分别在太原不同区的八所医院发放155份问卷进行预调查,回收后利用经典测量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IRT)进行条目筛选和维度调整形成初量表;然后再在上述的八所医院进行大规模的正式调查,利用大规模调查的信息数据再一次进行条目筛选,形成终选量表。结果终选量表共有57个条目,分为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治疗领域4个领域,共计12个维度。结论形成的终选量表基本符合理论框架,较好的反映了慢性心衰患者生命质量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患者报告临床结局(PRO) 条目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非随机缺失机制的混合效应模式混合模型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季家超 王刚 +1 位作者 张潇雅 刘桂芬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1-225,共5页
目的阐明混合效应模式混合模型原理,实现数据非随机缺失机制医学纵向资料的模型分析。方法采用限制极大似然法进行参数估计,拟合含非随机缺失数据高血压随访资料的混合效应模式混合模型,利用SAS9.2完成模型参数估计与检验等。结果在混... 目的阐明混合效应模式混合模型原理,实现数据非随机缺失机制医学纵向资料的模型分析。方法采用限制极大似然法进行参数估计,拟合含非随机缺失数据高血压随访资料的混合效应模式混合模型,利用SAS9.2完成模型参数估计与检验等。结果在混合效应模式混合模型(组间模型和组内模型)中得到四种缺失模式下的参数估计值及可信区间后,根据各缺失模式概率,求得参数总估计值。结论混合效应模式混合模型是分析数据非随机缺失机制资料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缺失 非随机缺失 混合效应模式混合模型 限制极大似然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采样和集成学习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复发风险预测模型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蕾 赵志强 +4 位作者 余红梅 郑楚楚 黄雪倩 武淑琴 罗艳虹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88-592,共5页
目的对某肿瘤医院血液科2011-2015年283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进行达到完全缓解后三年内的复发风险预测,为患者三年内的复发情况提供参考。方法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复发影响因素分析。采用重采样(包括SMOTE等三种方法)处理不平衡数据,... 目的对某肿瘤医院血液科2011-2015年283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进行达到完全缓解后三年内的复发风险预测,为患者三年内的复发情况提供参考。方法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复发影响因素分析。采用重采样(包括SMOTE等三种方法)处理不平衡数据,同时基于boosting集成分别构建C5.0决策树、SVM和logistic回归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结果由logistic回归可知,Ki-67(P=0.006,OR=1.826)、LDH是否升高(P=0.012,OR=2.084)、原发纵膈肿物(P=0.033,OR=0.333)及疾病等级(P=0.001,OR=1.605)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三年复发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将训练集与测试集回代对各种模型性能进行评价,并用五种评价指标的比较模型性能可知,集成模型均优于其对应的单个学习器;平衡后数据构建模型性能均优于未平衡数据构建模型,其中SMOTE最优;在测试集验证的模型中,经过SMOTE平衡数据构建SVMBOOST集成模型(准确率=0.93,F值=0.94,AUC=0.93,Rmse=0.26,G-mean=0.93,灵敏度=0.97)和C5.0BOOST模型(准确率=0.94,F值=0.95,AUC=0.94,RMSE=0.24,G-mean=0.94,灵敏度=0.94),均有较优的表现。结论基于重采样和集成学习构建的经过SMOTE平衡后SVMBOOST模型达到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复发 不平衡数据 重采样 集成学习 分类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分类数据缺失多重填补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耀 陈培翠 +2 位作者 张翠仙 罗天娥 刘桂芬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0-373,共4页
目的阐明四种填补方法(multiple imputation,MI)的基本原理,实例介绍纵向研究二分类缺失数据多种填补方法的应用。方法对比分析简单填补、分层填补、考虑个体差异的填补及考虑个体、抽样的多重填补等四种填补方法;模拟证实几种OR取值的... 目的阐明四种填补方法(multiple imputation,MI)的基本原理,实例介绍纵向研究二分类缺失数据多种填补方法的应用。方法对比分析简单填补、分层填补、考虑个体差异的填补及考虑个体、抽样的多重填补等四种填补方法;模拟证实几种OR取值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进行大样本(N=10000)模拟研究表明:简单多重填补分析会降低检验效能,不能客观反应两样本的差异;考虑先前信息的分层多重填补会扩大I型错误;若只考虑个体变异,仅模拟一个数据集,所得结论不稳定;在考虑个体、抽样和填补差异后模拟的多重填补数据集,当OR≈2时,所得统计量基本接近真值;实例验证,经高血压知晓干预后,尚不能认为两区的吸烟率有差别。结论不考虑前次观察数据以及OR值的影响,一味地把缺失值当作该事件发生处理,会加大I型错误;只有综合考虑个体、抽样和填补差异,多重填补数据集的估计结果才更具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填补 纵向研究 二分类数据缺失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向监测连续非随机缺失数据变系数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丽红 刘志永 +1 位作者 刘桂芬 罗天娥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4-317,共4页
目的阐明一种适于纵向监测时间不固定研究资料的模型分析方法。方法将贝叶斯惩罚样条函数与模式混合模型原理相结合,建立均值参数与方差成分随时间变化的变系数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研究。结果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研... 目的阐明一种适于纵向监测时间不固定研究资料的模型分析方法。方法将贝叶斯惩罚样条函数与模式混合模型原理相结合,建立均值参数与方差成分随时间变化的变系数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研究。结果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收缩压,随观测时间延长,监测患者年龄参数和中心3呈下降趋势,性别参数呈上升趋势,而其他参数基本为一个常数;对于舒张压,性别参数为一常数,高血压病程呈上升趋势,其余参数变化情况与收缩压基本一致。随机效应基本为一个常数,收缩压的个体内误差呈下降趋势,而舒张压则略有上升。不同敏感性参数对结果的影响较小。结论变系数模型不但允许均值参数随时间变化,且允许模型中方差成分随缺失时间变化,可获得更精确的参数估计值,结果解释合理,为连续非随机缺失资料分析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系数模型 连续观测 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决定系数的Bootstrap可信区间估计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晋芳 罗天娥 +1 位作者 曾平 刘桂芬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通过Bootstrap抽样的方法来解决决定系数的可信区间估计。方法通过实例分析,重复从原始数据中进行有放回的抽样得到Bootstrap样本,然后计算每个Bootstrap样本的决定系数的Bootstrap估计量。结果Bootstrap估计量的BCa可信区间不... 目的探讨通过Bootstrap抽样的方法来解决决定系数的可信区间估计。方法通过实例分析,重复从原始数据中进行有放回的抽样得到Bootstrap样本,然后计算每个Bootstrap样本的决定系数的Bootstrap估计量。结果Bootstrap估计量的BCa可信区间不仅矫正了非对称性,还对原始数据的异常值给予了矫正。结论 Bootstrap抽样不需要任何理论推导,使用方便,其估计量的BCa可信区间能够自动校正统计量的非对称性,因此更具优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otstrap抽样 决定系数 可信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