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氧化铝对新生Wistar乳大鼠皮质神经元线粒体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常丽俊 郭卫伟 +2 位作者 葛翠翠 牛侨 张勤丽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37-742,共6页
目的研究纳米氧化铝对新生Wistar乳大鼠皮质神经元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神经元原代培养4 d进行纯度鉴定,13 nm纳米氧化铝0.5 mmol·L-1染毒12,24和48 h,检测培养液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透... 目的研究纳米氧化铝对新生Wistar乳大鼠皮质神经元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神经元原代培养4 d进行纯度鉴定,13 nm纳米氧化铝0.5 mmol·L-1染毒12,24和48 h,检测培养液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和线粒体自噬体;单丹酰戊二胺(MDC)荧光染色观察自噬小体的形成;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cl-2结合蛋白1(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Ⅰ蛋白的表达;溶酶体红色荧光探针Lysotracker和线粒体绿色荧光探针Mitotracker共染色观察溶酶体与线粒体的融合。结果神经元培养4 d,经纯度鉴定95%以上为神经元。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纳米氧化铝0.5 mmol·L-1染毒12和24 h组上清液中LDH活性均明显增加(P<0.05),但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LDH活性呈下降趋势。MMP测定结果显示,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MMP逐渐降低(P<0.01)。细胞超微结构观察发现,纳米氧化铝组有线粒体肿胀和空泡形成,并可检测到线粒体自噬体。MDC荧光染色显示,正常对照组仅见极少量的MDC阳性荧光颗粒,纳米氧化铝组可见明显的MDC阳性荧光颗粒。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Ⅱ/Ⅰ的表达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P<0.05)。荧光共染色显示,纳米氧化铝组线粒体与溶酶体融合。结论纳米氧化铝可引起神经元发生自噬以及线粒体损伤,受损的线粒体可能通过线粒体自噬作用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铝 自噬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